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电世界》2016,(4)
正1.为什么有些小型直流电机被设计成无槽结构?这种电机有何优点?无槽直流电机是一种电枢铁心不开槽的直流电机,其线圈则用自粘漆包线铺放在铁心表面。无槽直流电机有如下优点。(1)气隙磁场无齿槽脉动,对于直流力矩电动机来说,转矩波动小;对于直流测速发  相似文献   

2.
国际新闻     
《伺服控制》2013,(1):10-11
Nanotec电子推出无槽无刷直流电机 近日,Nanotec电子推出无槽无刷直流电机,是高速应用的理想选择。术语“有槽”是指这样一个事实,大部分的直流无刷电机在定子内侧绕组内部都有被称为铁芯的极靴/槽。与此相反,无槽或无铁芯无刷直流电机仅有环形板作为定子。一个平的、粘合或浇铸的绕组被应用到这些环形板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三槽永磁直流电机的特点,导出转子直径、齿宽和轭高的计算公式,并列举了设计计算实例。文中所得公式有助于三槽永磁直流电机铁心尺寸的准确计算。  相似文献   

4.
科西亚(深圳)数码电气有限公司所属研究所独特设计的永磁无刷无槽电机,是继单相异步电机一励磁直流电机一永磁直流电机一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之后发展起来的现代新型电机,该类电机集永磁、无刷、无槽优点于一体。采用一种价格便宜的永磁体,通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无刷直流电机(BLDC)分数槽绕组的极槽配合原则,分析了极槽配合对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绕组连接方式、绕组系数、气隙磁场、计算极弧系数、齿槽转矩、定子磁动势谐波、定子铁损耗等影响,并通过Ansoft和Matlab软件对12槽8极、12槽10极、12槽14极和12槽16极四种极槽配合电机进行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为电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微电机》2014,(7)
为研究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槽数优化选择问题,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不同定子槽数电机模型,从转子涡流损耗和抗电枢去磁能力两方面分析不同定子槽数对高速无刷直流电动机性能的影响,提出基于双变量的槽数优化目标函数,得到21槽的分数槽优化设计方案。仿真和样机制作证实了目标函数所得到的分数槽结果在高速无刷直流电机定子槽数选择中的合理性。研究结果为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定子槽数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晓宇  王晓远 《微电机》2013,(1):24-27,40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各种伺服、驱动系统中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其固有的齿槽转矩引起电机的振动和噪声,并影响到控制的精度。对于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来说,影响齿槽转矩大小的有多种因素,本文对一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通过选择分数槽绕组,合适的槽极配合及优化极弧系数等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后,齿槽转矩的幅值为原方案的1%左右。结果表明,选择分数槽绕组,合理选取极弧系数和极槽配合,是抑制齿槽转矩比较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世界》2015,(9)
<正>1.为什么可认为直流电机的双层绕组等效于两个虚槽?虚槽实质上是一个多匝线圈,由一次换向变为多次换向,由此可大大减小换向电感,改善直流电机换向性能。如两个虚槽,换向电感可减小3/4。在获得同样电气性能的条件下,直流电机采用双层绕组,较采用单层绕组,线圈匝数减少一半,换向片数增加一倍。也就是说,由原单层绕组的一次换向分为两次换向,换向电感  相似文献   

9.
张文海 《微特电机》2011,39(9):76-78
1直流电机为什么不采用单层绕组而要采用双层绕组?直流电机双层绕组的物理实质是什么直流电动机双层绕组的物理实质等效于虚槽,即一个实槽中有两个虚槽(u=2)。在取得同样电气性能的条件下,双层绕组的绕组元件匝数可减少1/2,换向电感可减小3/4(电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绕组隔槽与同槽嵌放两种结构的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DR-BLDCM)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研究了两种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内外部特性,主要分析和计算两种电机额定负载运行时的铜损以及铁损,特别针对电机容易出现的绕组断路故障进行电机本体发热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电机正常运行和绕组断路故障状态下隔槽嵌放结构发热量比同槽嵌放分别小3.32%和14.87%,运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将直流电机改为同步电机使用,其电枢绕组绝大部分是分数槽绕组。我们在电机修理中,找到一种关于分数槽绕组的线圈排列方法。若电枢绕组的总槽数为N,对于2 P极m相电机,则  相似文献   

12.
电枢绕组导体放置方式是提高直流电机功率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除采用传统的立放之外,还采用了交错立放、平放、无槽和异槽等多种方式。分析了直槽立放、交错立放和平放三种方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对无刷直流电机采用集中式绕组时定子槽数与极数的配合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选择适当的槽极数来降低电机铁心损耗和电机齿槽转矩,以达到优化电机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炜 《电机技术》1995,(2):8-12
文章依据直流电机绕组展开图及换向特点,介绍了该厂用以求解不同转子位置下的槽电流的计算机程序,并附有实例。  相似文献   

15.
卢晓慧  梁加红  廖瑛 《微电机》2011,44(5):49-51,92
针对直驱型电动舵机的特性,采用电流参考波形优化控制法来减小分数槽集中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转矩脉动,优化设计电流环提高电流响应速度是该方法的关键。为此,建立了分数槽集中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在分析P型电流环和最速电流环控制优缺点的基础上,设计了次速电流环控制器。最后,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次速电流环具有调节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黄捷建  吴晓东 《微电机》2005,38(5):28-29
介绍了无刷无槽永磁直流电机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在高速台式离心机中的应用实例。对该应用中的刹车功能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大型直流电机电枢支架斜槽加工的几种方法,按不同的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斜槽槽形和槽形质量的差异,分析了按不同的定位基准加工斜槽会引起槽形不同的变化,由于斜槽引起的键槽槽形变化对电枢铁心定位的影响,确定了斜槽的加工方法和刀具的定位基准位置。  相似文献   

18.
线绕盘式永磁直流电机,是从无槽永磁直流电机和杯形转子电机演变而来的。它继承了无槽永磁直流电机和杯形转子电机的性能优点,且满足了薄形安装结构的要求。盘式电机的特点是: 1.外形结构扁平,与同功率、同转速的普通直流电动机相比,轴向尺寸缩短2/3,体积减小1/3,重量减轻2/5以上。2.磁场部分采用高性能永久磁钢,转子为无铁心结构,电枢用耐热性、耐潮性极好的环氧树脂经特殊工艺浇注而成,或用耐高温塑料注塑而成。3.电机输出功率大,效率高,转矩大,过载  相似文献   

19.
影响无槽永磁直流电机性能的关键因素是气隙磁场的大小及电压、电流和转矩的波形。文章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三种不同充磁方式对无槽电机性能的影响。得到的规律为将来电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大直流电机技术很多还是沿用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德国技术。通过4 200kW电动机设计,阐述大直流电机技术在德国技术基础上的优化,详细说明了电磁设计中每槽3片全节距异槽单迭绕组的选择以及该种绕组的优势;同时介绍了电枢铁心的斜槽结构及工艺特点和星形辐板盒形支臂电枢结构的套轴工艺;简单介绍了定子结构、电枢支架结构、电枢变断面绕组的选用以及电机的绝缘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