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输电论证工作综述   总被引:87,自引:42,他引:45  
200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发展特高压输电的战略目标。介绍了2005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特高压输电的论证经过以及开展特高压输电论证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交流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选择和金沙江送出方案的论证过程,以及运行电压选择、环境保护、过电压及绝缘等特高压关键技术的研究结论。说明了特高压输电的论证过程是科学、民主的,论证成果是科学、可靠的,为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以高电压技术研究著称,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已历时20多年,曾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七五”国务院重大办项目“特高压输电前期研究”“、远距离输电方式和电压等级论证”;“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峡电站远距离输变电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部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3.
记者:建设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怎样的前期论证?喻新强:发展特高压电网,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可行的,困难和问题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2005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启动了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总体规划设计工作,12月出版了《同步电网构建及特高压规划论证报告(2005年版)》。在特高压重大技术问题咨询方面,中国工程院于2005年11月正式提出了《关于我国特高压输电研究与工程建设的咨询意见》,指出我国有必要加快特高压输电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步伐,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方…  相似文献   

4.
《电力设备》2005,6(12)
特高压 2005年电力行业的最热门的关键词无疑是"特高压".特高压输电作为一项早在20年前就开始了前期研究的前沿技术,在中国经济发展日渐强劲的今天,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满足未来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特高压"在2004年底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主要由武汉高压研究所承担的特高压输电的基础研究是国家重大办“七、五”攻关课题,于1990年12月11日至16日在武汉通过鉴定。6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始从事特高压输电的研究工作,根据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前景,我国亦有很大可能兴建特高压输电线路。课题进行了百万伏级绝缘子串和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的初步试验,取得了国内第一批有价值的特高压外绝缘放电试验数据。根据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规划和能源分布状况进行的远距离输电方式和电压等级论证,三峡东送1200kV输电系统过电压水平及深度限制措施的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论证特高压工程,国家电网公司委托中国工程院就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必要性、创新意义及可行性、交流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建设方案等问题进行咨询。中国工程院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项咨询课题组。27位院士和7名专家参与了咨询工作,并于2005年11月4日发布了《关于我国特高压输电研究与工程建设的咨询意见》。《意见》包括4个部分:我国发展特高压技术必要性分析,特高压输电工程可行性分析,特高压交流输电试验示范工程的定位,积极而稳妥地推进特高压输电技术工程应用的几点建议。本刊摘要刊登《意见》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特高压的定义与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论证了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特高压输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湖北省电力系统发展特高压输电在电网调度等领域带来的挑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对特高压交流输电试验示范工程的投运过程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8.
我国能源资源和生产力发展呈逆向分布,西部能源基地与东部负荷中心距离在1 000~3 000 km左右,使得建立长距离、大容量的特高压输电系统成为必然.短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过电压问题已有研究,而当传输距离进一步增加时,工频过电压情况更为严重,抑制方法更为复杂.结合超高压输电线路工频过电压抑制方法,针对特高压线路的具体实例,对远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工频过电压进行了较全面的仿真研究,研究了带有串联电容补偿和并联电抗补偿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特性,为特高压远距离输电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浙江电网开展特高压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特高压的概念与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论证了浙江电网发展特高压输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浙江电网发展特高压输电在技术、经济、环保等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对特高压在浙江电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综合介绍国外特高压输电线路耐污设计的研究动态基础上,论证了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设计需要进行的基础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发展规划与研究成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我国一次能源和负荷的分布特点,论述了我国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必要性,并从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的角度论证了中国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可行性。介绍了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拟在建、审批、规划各个阶段的情况,分析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阐述了特高压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情况及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特高压直流输电下一步要研究的课题、重点及完成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参加浙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启委会的印永华稍显疲惫,但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马不停蹄的生活。如今因大气污染防治而上马的多项特高压输电工程,让这个最初就深深介入特高压论证设计的大工程师有了一种繁忙而有所成的舒心。要不要上,为什么?十年光阴弹指一瞬。十年前的那段时光,印永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与众多电力行业顶尖专家一起论证特高压要不要上,  相似文献   

13.
朱鸣海 《高压电器》1994,30(2):31-34
预计我国在21世纪将出现1000kV级特高压.文章提出了特高压输电前期科研的主要内容:1)远距离输电方式和电压等级;2)绝缘问题;3)环境问题;4)线路和铁塔结构型式;5)变电站结构型式;6)输变电设备;7)科研基地的建设.文章建议在国务院重大办的推动下,在三峡工程的依托下,电力、制造部门应同步、交叉地进行前期科研,并充分调动有关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一起投入该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发展我国特高压输电的意见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朱鸣海 《电网技术》1995,19(3):54-57
根据我国二十一世纪电力工业大发展的前景,必须需要发展特高压输电,从世界范围来看,交流特高压和高压直流将长期并存,而交流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是交流特高压和高压直汉的基础,本提出了我国特高压输电电压等级的选择和输变电设备开发的途径,并指出了我国已具有开发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技术基础,以及必须从现在起就开展交流特高压输电和输变电设备的前期科研工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高电压技术》2011,37(7):1575-1575
根据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11年工作计划,拟定于今年第四季度召开“高压专委会2011年学术年会”。征文内容:1.过电压及绝缘配合1)特高压半波长输电技术;2)特高压串补输电技术;3)特高压VFTO研究及限制措施;4)交流超/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技术;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特高压输电规划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1,自引:43,他引:18  
张运洲 《电网技术》2005,29(19):T11-T14
综合国内外情况,简述了我国对更高一级电压等级论证的历史演变过程;探讨了新形势下特高压输电技术与输电输煤比较的问题;阐述了交流特高压与直流特高压的功能定位;分析了特高压同步电网的安全性及可获取的综合效益。最后提出了推进特高压输电发展的有关建议,如应尽快建设一条试验示范工程考核设备、验证性能,为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璞 《高压电器》1993,29(1):55-56
<正> 日本于1973年建成初期的500kV输电线后,便组成电气事业共同研究体制,开始特高压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1978年11月~1982年5月间设置了特高压输电特别委员会,其下属的设备委员会进行特高压设备研究。该设备委员会对GIS进行概念设计的同时,还按制造厂提供的模型样机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18.
刘泽洪  高理迎  余军 《电力建设》2007,28(10):17-23
文章论证了在我国金沙江水电送出工程中采用±800 kV, 6 400 MW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可行性。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工程设计所涉及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 在常规直流输电工程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 提出了一些新的设计思路和观点。  相似文献   

19.
2007年7月18~21日,2007年特高压国际标准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旨在交流世界各国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应用情况,研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的关键问题,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管理机构决策开展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标准化工作提供依据。同时,此次会议也是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就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进行的新一轮全球性研讨。  相似文献   

20.
恢宏建设     
《国家电网》2009,(3):38-39
如果说科学严谨的论证让历史选择了特高压,那么如何将特高压梦想变为现实,就成了摆在国家电网人面前的又一个挑战。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作为国际高压输电技术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