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受光学系统离焦、大气扰动、平台振动的影响,激光主动照明系统捕获的图像容易被模糊,而传统的去模糊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复原效果,故本文提出基于光纹特征的盲解卷积复原方法来实现图像去模糊。首先将模糊图像降采样,建立尺度金字塔,在尺度空间查找光纹特征图像块。随后基于激光主动照明图像饱和像素较多的特点,提出新的图像退化模型。最后针对模糊核估计、光纹参数更新、清晰图像复原3个步骤,提出适用的能量函数,迭代复原出无噪清晰图像。搭建了主动照明系统,在捕获的激光主动照明图像上进行了实验,并与现有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复原出清晰图像,而且能有效抑制振铃效应,其客观评价指标峰值信噪比(PSNR)优于已有的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运动过程中视觉图像易产生运动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和Weber定律相结合的图像盲复原方法。该方法利用冲击滤波器预测模糊图像的显著边缘梯度,并用多尺度策略由粗到细进行模糊核的估计。然后,对图像盲复原模型进行稀疏正则化约束,并结合反映人类视觉特性的Weber定律对合成模糊图像和真实模糊图像进行盲复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盲复原算法的性能指标和图像的纹理都达到了较优的复原效果。与近年较好的Rob Fergus去模糊方法和Xu Li去模糊方法相比,对Lena模糊图去模糊后的结构相似度(SSIM)为0.762 4,峰值信噪比(PSNR)提高了1.82~2.99dB;对Cameraman模糊图去模糊后的结构相似度(SSIM)为0.8589,PSNR提高了2.46~5.58dB。另外,本文方法降低了复原图像的边界伪影,符合人的视觉感知特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归一化超拉普拉斯先验项的运动模糊图像盲复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变分方法提出了一种运动模糊退化图像的盲复原算法.考虑自然场景的图像梯度符合长拖尾概率分布,提出的方法采用归一化的超拉普拉斯先验项作为变分能量方程中的光滑项,从而有利于图像在去模糊的求解过程中正确解收敛.由于建立的能量方程不是严格凸的函数,故引入了分裂方法进行求解.整个运动模糊退化图像的盲复原过程在多尺度框架下由粗到细尺度渐进执行.最后利用估计出的点扩展函数计算清晰图像.相对于传统的盲复原算法,本文提出的算法不需要预测图像的梯度信息和对梯度进行筛选,直接求解能量方程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正确解.得到的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先验信息模型被广泛用于实现图像的重构中。针对稀疏表示中字典选择与系数估计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稀疏表示与非局部自相似性相结合的图像重构方法。首先通过欧氏距离的块匹配寻找相似图像块,并利用左右字典分别对相似图像块集合进行局部稀疏与非局部稀疏表示,以获得更稀疏准确的稀疏表示系数。进一步针对传统阈值收缩法对稀疏系数估计精度不足的问题,利用伯格曼迭代算法快速有效地求解重构模型,并采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准则(LMMSE)实现稀疏系数的估计,以保证对包含图像纹理细节信息的小系数的精确估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在PSNR等客观指标上达到了目前先进水平,而且重构后图像拥有更为丰富的细节信息,整体视觉效果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5.
运动模糊退化图像的双字典稀疏复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消除图像中的运动模糊,提出了一种稀疏理论框架下的双字典稀疏复原方法,并分析了冗余字典的选取和迭代算法的实现.首先,建立了稀疏变换下的退化和复原模型,用Haar系数冗余字典将图像稀疏化,并用PCD阈值迭代算法对模糊图像进行收敛,得到复原图像.由于在有效去除复原图像的模糊的同时噪声在迭代过程中被放大并叠加在图像上,故从...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尺度稀疏字典的多聚焦图像超分辨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传统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不能对图像中聚焦区域划分进行有效度量,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聚焦图像超分辨融合方法来改善图像融合效果。该方法对图像清晰区和模糊区进行度量,并利用稀疏表示方法对度量后的清晰区域进行超分辨重建。首先,采用空间频率方法提取源图像中清晰区域与模糊区域,然后确定清晰区域中的主清晰区和次清晰区,并计算它们的真实下采样尺度。最后,通过学习多尺度稀疏表示字典对图像中次清晰区域进行超分辨率重建,并与清晰区域结合形成最终融合图像。实验及各种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较常规方法具有更好的融合性能,得到的图像更清晰。对比Harr小波,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剪切波(Shearlet)变换等方法,其熵(EN)提升了1%,峰值信噪比(PSNR)提升了0.62dB,清晰度(SP)和空间频率(SF)提升30%,均方误差(MSE)下降了6%左右。  相似文献   

7.
仇翔  戴明 《光学精密工程》2017,25(9):2490-2498
提出了一种基于L0稀疏先验的改进正则化模糊图像盲复原算法来解决相机抖动所产生的模糊问题。根据模糊图像的梯度分布要比清晰图像稠密并且暗通道的稀疏性也相对较小这一固有属性建立了新的优化模型。针对L0范数的高度非凸性和暗通道稀疏优化过程中涉及到的非线性最小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近似线性映射矩阵,并用半二次分解法对L0最小化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在频域中对模糊核及清晰图像进行交替迭代运算得到复原图像。对多幅不同类型的模糊图像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复原图像平均灰度梯度高达11.411,图像信息熵达到7.304,处理365×285的图像只需8.07s。提出的算法有效抑制了图像边缘处的振铃效应,完整保留了清晰的细节信息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运算速度,并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图像的盲复原。  相似文献   

8.
大气湍流严重影响天文观测图像的成像效果,必须对退化图像进行处理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经典的湍流退化图像盲复原算法(IBD、NAS-RIF等)使用的先验知识过于简单,导致很多场合不能获得较优的复原效果。近几年提出的稀疏表达理论,使用自然图像边缘的稀疏先验信息指导图像复原,能复原出较多的细节,但它直接使用模糊图像的梯度图像指导点扩散函数复原,而模糊的梯度图像包含很多噪声和伪边缘,无效的梯度会误导点扩散函数的估计,从而使复原图像中出现较多伪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预测和稀疏比值正则约束的湍流退化图像盲复原算法,该算法首先从当前的复原图像中预测出有效的边缘,然后将边缘预测信息与自然图像边缘的稀疏先验信息相结合指导点扩散函数复原,得到点扩散函数后,再通过一种非盲复原算法恢复出当前的目标图像,并将此复原图像作为下一次边缘预测的输入图像,如此迭代循环直到求出最终清晰的目标图像。所提算法结合了图像的先验信息与退化图像自身包含的有效信息,能有效抑制图像复原过程中产生的伪迹,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针对多幅模拟的湍流退化图像进行仿真测试,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快速运动模糊图像盲解卷积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快速运动形成的图像模糊,提出了一种运动模糊图像盲解卷积算法.首先,对被噪声污染的频谱图像进行脊波增强;然后,采用一种新的基于Radon变换的鲁棒算法来确定模糊核函数,该算法在小模糊长度和低信噪比的条件下仍能准确地估计模糊核参数;确定模糊核函数后,采用基于hyper-laplacian先验的快速非盲解卷积算法来恢复模糊图像.实验结果证明,与基于机器学习的R.Fergus的算法相比较,本文算法在获得相近效果的前提下,计算时间从近30 min下降到40 s左右.该算法对合成运动模糊图像和实际相机运动的自然模糊图像都具有较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阐述显微镜透明厚样本成像原理和三维显微图像带约束的迭代解卷积复原算法。根据显微镜透明厚样本成像原理,对已知三维清晰图像进行退化处理,并且使用带约束的迭代解卷积算法去除退化图像中的散焦信息。试验结果表明,图像散焦信息的干扰得到有效的去除,清晰度和信噪比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该算法可以恢复成像过程中丢失的部分频率成分,实现超分辨率复原。当迭代次数较大时,复原效果优于邻域法和线性方法。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设计既能够保持边缘与纹理结构又具有较低计算复杂度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是目前该领域有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在Bayesian统计框架下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稀疏正则化的图像超分辨模型。模型中的保真项度量理想图像在退化模型下与观测图像的一致性,稀疏正则项刻画理想图像在词典下的稀疏表示。该模型还引入了图像的非局部自相似性和超拉普拉斯先验作为正则化约束。为使稀疏域更好地表征高分辨率图像,选取高分辨率图像块的高频特征进行稀疏表示,由此增强了稀疏模型的有效性。将词典学习融入到超分辨率重建过程中,即直接从当前估计的高分辨率图像特征块学习词典,与从训练样本库中学习词典相比,这种自学习的方法对不同图像的自适应性更强,并且减少了运算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重建清晰的图像边缘,减小振铃效应,并且对噪声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提高遥感图像超分辨效果,提高超分辨重建速度。针对以往稀疏超分辨算法中更容易丢失边缘信息和引入噪声的问题,本文改进了特征提取算子,以对称近邻滤波(SNN)代替高斯滤波,重点解决特征空间中的字典学习问题。首先,根据遥感图像退化模型生成训练样本图像,并分别对高、低分辨率遥感图像进行7×7分块,生成字典训练样本。然后,建立连接高、低分辨率图像空间的双参数联合稀疏字典,将字典学习过程中的稀疏系数分解为系数权值和字典原子的乘积,依据字典原子指标训练和更新字典,得到高低分辨率联合字典映射矩阵。最后,进行遥感图像超分辨稀疏重构。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最先进的稀疏表示超分辨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得到的超分辨重建遥感图像的主观效果更好,恢复出更多的地物细节信息;客观评价参数峰值信噪比(PSNR)提高约1.7dB,结构相似性(SSIM)提高约0.016。改进的稀疏表示超分辨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遥感图像超分辨效果,同时降低重建时间。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基于稀疏表示的声扫描显微镜(Scanningacousticmicroscope,SAM)图像超分辨率重构方法,以解决其空间检测分辨率受超声波频率和穿透深度的限制,原始SAM图像分辨率较低,不利于封装缺陷辨识等问题。通过字典设计训练和稀疏系数α求解获得了重构的高分辨率SAM图像,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LM-BP),并用于倒装芯片焊点缺陷识别。与原始图像及双三次插值图像相比,稀疏重构图像的峰值信噪比明显增大,提高了SAM图像质量,减小了芯片焊点的错误识别数目,错误率降至2.76%。试验结果表明稀疏表示的SAM重构算法和LM-BP神经网络训练速度快、识别精度高,可用于高密度半导体封装缺陷的检测及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14.
李仕 《光学精密工程》2009,17(5):1161-1170
提出一种针对多重模糊的图像恢复算法,解决航空成像中多重模糊同时作用时的图像恢复问题。对多重模糊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分步去模糊对多重模糊图像进行恢复。对空间不变模糊的点扩散函数进行合并,减少多重模糊恢复过程的计算误差累计,通过一次解卷积运算实现多重空间不变模糊图像的恢复。对包含空间变换模糊的多重模糊在分步恢复过程中所产生的图像误差噪声进行分析,使用维纳滤波对阶段误差噪声进行抑制,使得恢复图像的PSNR值提高7.76dB。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点扩散函数合并的恢复方法能将多重模糊图像的PSNR值提高到28.09,有效地保障了图像的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频超声检测倒装芯片缺陷的精度易受噪声影响以及高频超声信号维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奇异值分解(K-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K-SVD)训练局部字典的高频超声信号稀疏去噪方法。采用K-SVD训练字典来减小信号与字典中原子之间的误差,并针对K-SVD不能训练高维度字典的问题,将高频超声信号分段,在低维度字典上对局部信号进行稀疏分解,从而降低训练字典和稀疏分解的计算复杂度;利用信号的全局最大后验概率(Maximum a posteriori probability, MAP)估计重构信号,消除因局部处理带来的信号跳变,实现高频超声信号的去噪。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去除高频超声信号中的噪声,与在全局字典上进行高频超声信号的稀疏分解相比,采用局部训练字典对信号进行稀疏分解在保证去噪性能的同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6.
Recently, sparse representation has attracted a great deal of interest in many of the image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 idea of self-similarity, which is inherently present in an image, has not been considered in standard sparse representation. Moreover, if the dictionary atoms are not constrained to be correlated, the redundancy present in the dictionary may not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parse coding.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se issues by using orthogonal moments to extract th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atoms and group them together by extra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isy image patches. Most of the existing sparsity-based image denoising methods utilize an over-complete dictionary, for example, the K-SVD method that requires solving a minimization problem which is computationally challeng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parse coefficients, this paper employs the concept of overlapping group sparsity formulated for both convex and non-convex denoising frameworks.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used for solving the denoising framework is the well known majorization–minimization method, which has been applied successfully in sparse approximation and statistical estimations.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offers, in general, a performance tha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existing state-of-the-art methods irrespective of the noise level and the image type.  相似文献   

17.
纹理引导的稀疏张量表示及在肺CT图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张量理论在高维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张量模式的稀疏表示方法,以便有效地去除肺部CT序列图像的噪声,增强图像的有用信息。首先,设计了张量模式的正交匹配追踪法(TOMP)来表达稀疏系数;构建了高维K-奇异值分解法(HOK-SVD)用于字典更新。然后,对张量乘法的参数进行优化,即通过构造三维灰度共生矩阵,建立三维纹理特征与张量乘法模式之间的数学模型。最后,将这种方法应用于LIDC数据库的150组CT序列图像的预处理,对各算法的稀疏表示效果进行评价。与当前应用的其他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高维K-SVD算法的的峰值信噪比提高了1.5%,平均误差降低了1.2%;在此预处理基础上进行的图像分割结果表明:图像的边缘偏移误差下降了3.0%,体积重叠率提高了1.2%。上述结果显示基于张量的方法可以更精确地完成对三维CT图像序列的稀疏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