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岩海 《农机导购》2012,(9):213-214
由于有机户法制观念淡薄,产生了"不办任何手续,能省钱就省,查到就自认倒霉"的想法,造成新购置拖拉机不落户,驾驶操作机车的人员也不到相关部门办理驾驶证的现象,如何管好用好拖拉机,减少"黑车非驾"现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是当前农机监理部门的一项艰巨工作。  相似文献   

2.
徐继学 《农机导购》2012,(9):226-227
随着农场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机械更新步伐加快,机车买卖频繁,保有量呈增长势头,由于历史与经济利益原因,有的机手不到农机监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造成一部分"黑车非驾"的存在,给农机监理工作带来了难度。所以,加大田查路检力度是解决"黑车非驾"现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实施"兴机富农"行动计划,基层农机管理部门肩负着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福建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及莆政办[2003]162号"关于百日会战期间拖拉机违章行为处理意见的通知"精神,面对乡村"黑车非驾"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严峻形势,如何进一步开展清理和整治乡村"黑车非驾"工作,已成为基层农机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只有认真清理和整治,才能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实践工作中,提出如下探索意见.  相似文献   

4.
2002年3月20日,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以农机监(执)字[2002]4号文发出了<关于印发清理"黑车非驾"安全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统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黑车非驾"的全面清理和整治,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性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的数量尤其是从事运输的各类拖拉机和拖拉机变型运输机的数量得到大幅增加,农业机械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农业机械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黑车非驾"、机手素质不高、机车技术状况大多较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农机事故频繁发生,且事故率居高不下,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农机安全生产的形势较为严峻.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一年,山西省的农机监理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清理整治"黑车外驾"卓有成效,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全年新上户多类机车数量近6.8万台,新训驾驶操作人员约3.3万名,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并率先在全国同行创业中成立了"山西省农机驾驶员协会".省监理总站被省政府授予"2005年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机驾驶员素质较低,黑车非驾,违章载人,事故多发的现状,提出新形势下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插甸镇拖拉机"黑车非驾"和违法载人的现象,分析拖拉机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安全隐患的原因,提出了做好拖拉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开展联合执法、解决群众出行难,同时必须加强拖拉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生产隐患。这样才可以预防和减少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左权县农机服务中心,从去年7月1日起,在全县范围内努力开展以严厉打击"黑车非驾"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活动,已取得较大成果.截至目前,完成拖拉机、农用车上户256台,年度补审验100台、80人,新训驾驶员100人,办理驾驶(操作)证93人,开展执法大检查3次,彻底摸清了全县农业机械及其驾驶操作人员的底子.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0.
上牌率、检验率和持证率是衡量农机安全监管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全国拖拉机"三率"低,一些机具得不到安全检验,安全技术状态没有保证;一些拖拉机操作手未参加培训、未取得法定驾驶操作证书,安全意识不强;一些地区黑车非驾大量存在,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增多,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  相似文献   

11.
田检路查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基本手段之一。开展经常性的田检路查,能够有效地遏制"黑车非驾",降低农机事故率,保证农机作业安全,必须常抓不懈。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监理对象文化程度、法制观念以及执法人员素质等因素制约,在田检路查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必须探索原因,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近日我省万荣县发生一起特大恶性农机事故,造成5人死亡,6人重伤,4人轻伤.这又是一起由"黑车非驾"引起的悲剧.驾驶员张振学无证驾驶,所开车辆为无牌时风手把式三轮农用运输车,他根本没有经过农机监理部门的培训,不懂三轮农用运输车的操作规程,在下大坡时违章空挡滑行,致使车辆无法控制,坠入深沟,酿成如此惨重的悲剧.事故的发生,给我们农机监理人员上了严肃的一课,为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3.
高志华 《农机导购》2012,(9):201-202
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团场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团场社会和谐和团场社会稳定。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机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加大农机安全检查力度,清理整治"黑车非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机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农业机械报废制度,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上牌率、检验率和持证率是衡量农机安全监管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全国拖拉机"三率"低,一些机具得不到安全检验,安全技术状态没有保证;一些拖拉机操作手未参加培训、未取得法定驾驶操作证书,安全意识不强;一些地区黑车非驾大量存在,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增多,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农业部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即以全面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主线,以提高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为重点,完善规章制度,严格依法监理,加强体系建设,强化宣传教育,大力推进农机安全监理方式转变,努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安全发展.并第一次提出了到"十二五"期末,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三率"水平力争达到70%以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一、齿轮啮合不均的响声 1.响声的特征机车空载,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行驶,变速箱内发出有节奏的、周期性的"嘎嘎嘎"的连响声.严重时变速箱有振感.  相似文献   

16.
机车和人一样也要追求"健康长寿".做为你的生财工具——机车,怎样才能保持它们的"健康长寿"呢?下面简要介绍一些拖拉机使用和保养方法. 1.要磨合试运转 新的机车或者机车大修出厂后,不要急于干活,必须严格按照试运转规程进行试运转.新车大修后机车要对各部、各系统按着速度由低到高、负荷由小到大逐渐增加,进行磨合.并在磨合当中,经常检查、紧固、调整,随时排除故障.磨合是新车或大修后机车在使用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减少机车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某B0-B0机车在试验时出现的低频横向晃动问题,应用Simpack建立了该机车动力学模型,从振动特性的角度出发,采用根轨迹法对该机车低频横向晃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关键悬挂参数对机车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机车"复合振动"模态在分界速度点处发生模态轨迹的异常变化是机车低频横向晃动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减小轴箱纵向定位刚度、增大二系弹簧水平刚度、减小电机减振器阻尼等3个方面对机车进行综合整改,拉开机车"复合振动"模态和转向架蛇行运动模态之间的振动频率,可以有效解决机车低频横向晃动问题。非线性计算结果表明,综合整改后机车动力学性能满足安全运用的要求。现场试验的结果表明,综合整改后机车基本消除了低频横向晃动。  相似文献   

18.
严重的车轮非圆化磨耗会导致剧烈的轮轨冲击作用,降低车辆轨道疲劳寿命,威胁行车安全.为调查分析电力机车车轮非圆化磨耗特征及其对机车车辆系统振动的影响,对国内某型号电力机车车轮非圆化磨耗进行大量测试,对其中频繁发生异常振动报警和运营正常的机车进行动态测试;此外为探究车轮镟修对非圆化磨耗消除作用的影响,对镟修前后的车轮非圆化磨耗进行跟踪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车轮高阶非圆化磨耗是造成机车轮对异常振动报警的主要原因;相比于从未发生振动报警的机车车轮,频繁发生振动报警的车轮除低阶非圆化磨耗外,还存在15~25阶非圆化磨耗,所对应的中心波长为158~250mm;采用Q型不落轮镟床不能有效消除车轮高阶非圆化磨耗,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后车轮非圆化磨耗发展明显.基于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系统分析非圆化磨耗幅值和阶次以及车辆运行速度对轮轨系统动态行为的影响,提出机车车轮非圆化磨耗的养护维修安全限值.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在农村购买二手拖拉机和农用车辆(以下简称“机车”)的农户比较普遍。二手机车在农村的流转,不仅调剂了各农户之间农业机械的余缺,同时也解决了农业机械的长期闲置,大大提高了机车的利用率,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笔者近期在调查中发现,二手机车在农村的流转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曾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农民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有的农民买了二手车后,机车故障接连不断出现,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率;还有的农民图价格便宜买到“黑车”,不但自己的钱打了水漂,而且还要承担法律责任等。  相似文献   

20.
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车辆监理制度>规定:"军人驾驶员退出现役或军队职工驾驶员调离军事单位工作时,其军车驾驶证,不再作驾驶证使用,只作技术证明".军队驾驶员退役后,应按照规定及时换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方准驾驶车辆;对未换领仍持军队驾驶证驾驶地方车辆的,可视为无证驾驶,依照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