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在河南省新乡地区进行了准平坦地形条件下450MHz频段干扰场强的测试,给出了实测干扰场强与有关预测模式的比较结果,并给出距离与50%、10%和1%时间概率所超过干扰场强的统计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路测数据和统计模式,提出了针对城市微蜂窝的模式修正场强传播损耗预测方法.依据路测数据的分布和蒙特卡罗模拟的结果,将预测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运用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自适应算法,从路测数据中提取每个子区域的传播损耗参数,经线性方程计算子区域内场强分布,得出整个区域的场强二维覆盖.实验结果表明,所给方法具有传统确定性模式和统计模式各自的优点,其预测精度接近确定性模式,而计算时间与统计模式相当,具有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城市环境中场强预测模式(Okumura模式)为基础,给出了在移动通信工程设计中市区、郊区移动通信系统覆盖半径预测的具体步骤,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无线电监测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我国无线电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背景,分析了无线电监测系统的原理和结构,说明了其在自动监测模式和手动监测模式下的运行机制。最后针对场强覆盖预测系统,从电波传播模型的选取、系统主要功能、以及GIS技术在场强覆盖预测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说明。通过采用GIS中的空间分析和三维分析技术,就能对场强预测系统进行二次开发,提升其性能。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天线高度增益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如何从用于陆地移动通信场强预测的Okumura/HA-TA区域模式获得点到.机模式的原理的方法。在Okumura/HATA区域模式预测的基础上,对有地形障碍的路径通过计算地形障碍统射损耗,对无地形障碍的路径通过计算移动台位置上基地台的天线有效高度和天线高度增益,从而建立起特定的无线电路径上与实际地形相关的点到点模式,并通过计算基台和区域边界各网格坐标问的各条剖面上各点位里处移动台的路径损耗或场强,从而用计算机实现准确的场强覆盖区预测和设计。  相似文献   

6.
移动网无线信号场强预测软件的研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移动网无线信号场强预测软件研发的目的、目标、方法及其应用。研发的目的主要是开发出适用于900MHz移动通信网无线信号场强预测的算法及用于实际网络优化的应用软件。在研发的过程中,借鉴了神经网络的原理,形成了基于路测的自适应场强预测算法,并以GIS为手段,面向应用开发软件平台,总结出了无线信号场强预测的算法,研发出了用于无线网络优化的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7.
针对甚低频场强预测范围广泛致使甚低频场强计算时间大幅增加的问题,提出通过将并行计算引入场强预测提高运算速度,从而缩短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8.
在理想化的均匀球面通过进一步地与具有突变边界的均匀各向同性同心球面电离层条件下的LF天波全波解的基础上,考虑由海陆之差引起的地面导电率的变化、大气和低电离层的不均匀性以及由地磁场引起的各向异性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推导出了较严格预测实际地与低电离层条件下场强与传播相延精确预测的完善公式。 给出了一些低电离层模式参数的实测结果。这些模式参数为参考高度h0、参考浓度N0与梯度参数α。由罗兰-C天波信号场强与相位的精细测量数据求得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的接收模式、场强预测校正因子等关键要素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最小中值等效场强的计算方法及覆盖试算案例,为我国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覆盖规划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2.2场强覆盖预测测量系统的主要功能场强覆盖预测测量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项:(1)场强覆盖预测区域图的显示是场强覆盖预测测量系统最主要的功能。预测区域图分二维图和三维  相似文献   

11.
一种用于移动系统场强预测的准三维射线跟踪模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射线跟踪法的准三维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由任意形状建筑物和街道所组成的复杂微蜂窝区的场强预测,且具有计算效率和预测精度均高的优点,对该模型所得预测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该模型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在最近几年中,参考文献[1—11]提出了许多场强预测方法.由于有地形数据库的数据可以利用,这些方法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预测不规则地形上的场强。将这些预测的场强值与在Feldberg/Schwarzwald 米波发射机覆盖区内实测的场强值进行比较,使这些方法的预测精度得到了验证。CCIR 建议书370-4的预测法也包括在这一比较之中,该方法只是用统计参数来估计地形影响的。文中简述了各种方法的主要原理并讨论了比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频谱、提高系统容量,“蜂窝”(cell)的面积变得越来越小,例如从大蜂窝制到小蜂窝制,现在又出现了微蜂窝和微微蜂窝。蜂窝面积越小,在网络设计、场强预测、干扰分析时,就越要更多地考虑基站周围建筑物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实际上.移动通信场强覆盖预测计算的模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统计模型;另一类是确定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移动通信网无线信号场强预测技术,该技术基于消除快速衰落后得到的可靠与稳定的扫频测量数据,通过反演的途径实现中值场强预测。该技术既可以摆脱对地形地物数据库或三维数字地图的直接依赖,同时也可以得到满足移动网络优化实际需要的较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射线分裂的入射反弹射线方法(SBR:Shooting-and-Bouncing Ray)以用于室内场强预测,与传统的SBR方法相比,新方法对场强预测的精确度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同频干扰的预测方法,首先利用移动通信系统电波传播模式及路由上的具体地形、地物状况,对基站服务区内的各点场强进行了计算;同时也计算出其同频站在这些点的场强,从而求出有用信号基站周围的同频干扰信干比的分布;最后,简介了同频干扰预测程序采用BorlandC++forWindows编写。  相似文献   

17.
移动信道场强预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基于OM模型的智能型场强预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实现方法。并用计算实例验证了系统的使用价值。他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可视化技术结合起来,从而使繁琐的专业设计成为易于操作的简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场强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深入研究移动通信电波传播场强数据采集标准方法的情况下,本文根据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的理论,通过数理统计分析,详细论述了数据采集中应采用的样本区间长度、样本间隔和重复测量次数,可供实际应用参考。并根据北京市实测数据分别对信号幅度的快衰落概率分布规律和常用传播模式进行了检验,提出了推荐传播模式,有利于降低场强预测中的误差。  相似文献   

19.
袁珍  陈泓 《广东通信技术》2008,28(3):25-27,52
本文使用一种基于射线追踪的室内场强预测方法(SBR/Image),对指定空间内的场强分布进行仿真测试。并根据天线极化方式的不同,给出相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天线的极化对室内场强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地形数据库为基础的覆盖计算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计算机进行广播电视覆盖计算是广播电视技术中的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以地形数据库为基础的覆盖计算软件。文章分析了地形数据的选取,提出采用500m×500m的取样点密度,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接收点的表示方式采用极坐标方式,以提高计算效率;场强预测模式选用CCIR370曲线法和简化剖面图法;计算结果可由彩色打印机输出,对分析覆盖效果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