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自制阳离子蛋白衍生物助剂WLS-20应用于4种活性染料和2种直接染料染色棉织物后处理工艺中(固色和皂洗),研究了WLS-20助剂对皂洗后处理时色布和白布K/S值的影响,以及对处理后织物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评价了WLS-20助剂在活性和直接染料染色棉织物后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WLS-20助剂不仅可以应用于染色织物的固色阶段,而且还可以应用于皂洗后处理中,该助剂应用于此2个阶段均可以提高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染色棉织物的固色效果,减少皂洗时对白布的沾色,并有效提高棉织物的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尤其对直接染料染色棉织物的固色、防沾色效果提高幅度更大。而且在染色织物的固色阶段和皂洗浴中均使用WLS-20助剂,固色、防沾色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2.
张伟  张艳  张丹丽 《印染》2013,39(24):10-12
采用自制的吡啶三嗪阳离子活性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无盐无碱染色,探讨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优化的吡啶三嗪阳离子活性染料棉织物染色工艺为:100℃,保温40min。结果表明,吡啶三嗪阳离子活性染料上染棉织物无需盐和碱,上染率和固色率较高,染色织物具有较高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不同碱剂溶液的碱性,以筛选和配制活性染料染色代用碱,并应用于纯棉织物活性染料轧蒸法染色.优化的代用碱剂组分为碳酸钾35%、五水偏硅酸钠50%、氢氧化钾8%和三乙醇胺7%.以配制的代碱剂为活性染料染色的固色碱剂,其用量仅为纯碱的1/10~1/7,染色织物得色量较高、固色效果较好、色光稳定,色牢度良好,且可以减少水洗次数.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胶囊分散染料和中性固色活性染料一浴法对涤/棉模拟交织物染色,分析了微胶囊分散染料对棉织物、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涤纶的沾色,探讨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色pH、氯化钠用量等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研究结果表明: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涤纶织物的沾色以及微胶囊分散染料对棉织物的沾色均较少,随着氯化钠用量的增加,染色棉织物的表观色深逐渐增加,而涤纶织物的表观色深有所下降.中深色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一定比例的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和微胶囊分散染料,染色pH=7,染色温度130℃,保温时间60 min,氯化钠用量40 g/L左右,涤/棉混纺织物用微胶囊分散染料/中性固色活性染料染色后,各项色牢度均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自制阳离子改性剂WLS改性棉织物,并对改性前后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了织物表面染色深度K/S值、固色效率、耐摩擦牢度和匀染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相同K/S值的情况下,改性棉织物采用无盐低碱染色工艺比传统染色工艺能节约染料用量3%,同时可改进织物的干、湿耐摩擦色牢度,提高染料的固色效率而不影响织物的匀染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棉织物的活性染料传统水浴染色上染率低、废水含盐量高等问题,以液体石蜡作为染色介质,染色织物的K/S值和匀染性作为评价指标,研究带液量、碱用量及固色温度和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体石蜡浴中活性黑KN-B的最佳染色工艺:轧液率120%,碳酸钠质量浓度30 g/L,固色温度75℃,固色时间30 min。在活性染料/液体石蜡体系中,活性染料在无需中性盐促染的条件下上染率接近100%,总固着率接近90%,且染色织物的手感和色牢度好。与传统水浴染色相比,棉织物的活性染料/液体石蜡体系染色技术可极大地减少染色用水,减少染化料消耗,减轻染色废水处理负担,实现生态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德虎  赵涛 《印染》2012,38(15):11-14
采用合成的易洗涤活性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盐用量、碱用量、固色温度、时间和浴比等因素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染料的染色特征值S、E、R、F值.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易洗涤活性染料对棉织物浸染具有较好的染色性能,优化的染色工艺为:氯化钠60 g/L,碳酸钠20 g/L,固色温度为50℃,固色时间为60 min,浴比为1∶20.采用易洗涤活性染料染色,皂洗温度比常规活性染料低20℃,固色率可达57.2%,且色牢度良好.  相似文献   

8.
陈小文  吴伟  钟毅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2021,42(7):115-122
针对棉织物传统轧烘轧蒸染色工艺存在的能耗高、活性染料易水解、废水含盐量高和排放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利用密封装置固色的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通过测定密封装置中织物表面温度的变化曲线,探讨含水率对织物升温以及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理论。探究焙蒸温度、焙蒸时间、代用碱和Na2SO4质量浓度对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的影响,并且对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与轧烘轧蒸工艺染色织物的染色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染料用量相同时,经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染色织物的K/S值均比经轧烘轧蒸工艺染色织物的K/S值高,采用这2种工艺染色的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相差较小,这为提升棉织物轧染工艺的染色性能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3只乙烯砜/一氯均三嗪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并采用粗盐作为染色促染剂.探讨了螯合剂种类和用量、粗盐用量、固色温度、固色时间、染料用量对染色棉织物K/S值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比较了常规氯化钠和粗盐分别作为促染剂时的染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粗盐可作为促染剂用于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染料用量为2%(omf)时,可加入植酸钠4 g/L、硅酸钠或磷酸钠作为螯合剂,染色织物的色牢度与常规工艺一致.  相似文献   

10.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固定阳离子羽毛蛋白助剂WLS-20改性棉织物的工艺条件,探讨改性棉织物对不同种类、不同用量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的上染效果、固色效果、染色牢度和匀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采用无盐低碱工艺染色,染料上染性能提高,固色性能显著提高,染色织物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有所改善,匀染性不变.在获得相同K/S值的情况下,改性棉织物能节约染料用量,降低染色废水污染.同时,改性棉织物的毛细管效应和抗折皱等服用性能均有提高,但改性棉织物的断裂强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