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从界面能方法和结晶理论入手,研究了磷酸介质中表面活性剂对氟硅酸钠、氟硅酸钾、二水硫酸钙结晶生长的影响。利用薄层浸润法测定固液间的接触角,计算上述三种物质在磷酸介质中的固液界面能,研究得知:最先析出氟硅酸钠,其次是氟硅酸钾,最后是二水硫酸钙;而且添加表面活性剂使界面能增大,其中聚乙二醇10000、OP乳化剂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阻垢效果明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首先析出的氟硅酸钠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王燕  李军  黄青 《磷肥与复肥》2001,16(5):9-11
利用薄层浸润法测定固液间的接触角 ,通过 L ifshitz Van der Waals界面能理论计算氟硅酸钠、氟硅酸钾及二水硫酸钙与磷酸的固液界面能 ,研究得知其大小顺序为 :氟硅酸钠 <氟硅酸钾 <二水硫酸钙 ,因此 ,在理论上最先析出氟硅酸钠 ,其次是氟硅酸钾 ,最后析出二水硫酸钙  相似文献   

3.
在湿法磷酸的生产过程中,结垢堵塞阻碍了正常生产,它主要产生在过滤操作及以后的成品磷酸生产系统中。例如自盘式过滤机错气盘内发现的白色或灰色结晶,经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扫描显微分析仪分析,得知主要成份为氟硅酸钾和氟硅酸钠。为防止或延缓结垢作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4.
湿法磷酸过滤设备和管道结垢原因分析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湿法磷酸过滤设备与管道结垢的主要原因是氟硅酸钾、钠盐因磷酸液相温度下降而沉积下来。提出采用添加剂,抑制或提前析出氟硅酸钾、钠盐,同时进行了5种添加剂的实验室研究:均有较好的阻垢效果,但最终选择添加剂E(氟硅酸),阻垢率可达70%以上,添加量以0.5g/100g磷矿为宜。  相似文献   

5.
刘荣 《磷肥与复肥》2013,28(2):12-15
研究湿法磷酸过滤系统结垢成因以及不同阻垢剂对过滤系统的阻垢效果,并选择最佳阻垢剂应用于装置生产。结果显示:过滤系统结垢主要是由于氟硅酸钾(钠)结晶和硫酸钙重结晶;所选择的5#阻垢剂可将过滤系统清洗周期由15 h延长至6~7 d,每次清洗时间由2 h缩短为40 min左右,磷酸装置开车率与过滤机单机负荷率分别提高12.30%、2.09%。  相似文献   

6.
杨林军  张允湘 《化学工程》2002,30(2):15-18,35
采用静态法实验研究了溶液初始浓度、温度、搅拌强度及挂片材质对氟硅酸钾 (钠 )在湿法磷酸溶液中结晶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初始浓度增加能明显提高结晶速度、缩短诱导期 ,搅拌的影响不明显 ,氟硅酸钾 (钠 )晶体生长过程由晶体的表面反应控制 ,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到其结晶生长的动力学方程。采用低表面能的聚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塑料可以显著降低结垢形成速率  相似文献   

7.
结垢问题对湿法磷酸生产过程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本文从结垢主要成分氟硅酸钾(钠)结晶形成的机理研究人手,考虑寻求通过添加外加物质来抑制其结晶形成。通过实验发现M和N两类正电荷离子具有较明显的阻垢效应。在适当的添加量情况下,添加M和N两类离子的阻垢率达到了80.6%。  相似文献   

8.
综述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在萃取、浓缩和净化各工序添加助剂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结晶改性剂、消泡剂、助滤剂、结垢分散剂、浓缩助剂、絮凝剂等助剂在磷酸生产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杨林军  张志炳  张允湘  李军  黄青 《化工学报》2003,54(10):1407-1412
采用冷却模拟系统研究了湿法磷酸过滤管道系统中氟硅酸钾(钠)垢的形成过程.据此采用沉积-脱除的结垢机制,并借助粒数衡算方程及成垢离子的质量平衡方程建立了氟硅酸钾(钠)过饱和溶液在管内流动中结垢析出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数值求解得到了管壁表面氟硅酸钾(钠)结垢量、结垢速率及粒度分布,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活性硅对湿法磷酸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若愚  李顺芬 《化肥工业》2004,31(2):13-14,36
论述了活性SiO2对湿法磷酸生产的结晶、过滤、设备腐蚀、结垢以及净化等操作过程的影响,同时报道了用硅藻土脱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钠型硅藻土助滤剂的添加量在8.00 g/L、絮凝剂的添加量在0.10g/L左右时,湿法磷酸脱氟完全可以达到饲料级磷酸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氟硅酸钾、氟硅酸钠在湿法磷酸中溶解度的测试方法及结果,相关数据对判定磷酸料浆的过饱和情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湖北某化工公司将磷酸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及磷石膏固结排出的渗水进行收集并循环利用,冬天废水中的无机盐类结晶堵塞泵体和输送管道,影响废水循环利用系统的正常运行。经分析结晶物主要成分是氟硅酸钾等难溶盐。采用平衡法测量了0~40 ℃内,氟硅酸钾在pH为1.5~3.5时稀硫酸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并采用Apelblat经验方程对氟硅酸钾平衡溶解度与温度做了关联,为废水中氟硅酸钾等难溶盐的结晶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物性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pH的降低或温度的升高,氟硅酸钾的溶解度增加;2)Apelblat经验溶解度方程能较好地关联氟硅酸钾平衡溶解度与温度。  相似文献   

13.
在湿法稀磷酸中加入纯碱或烧碱脱氟剂,尽可能脱除稀磷酸中的氟,并副产氟硅酸钠产品。通过正交试验和条件试验,考察脱氟剂添加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对磷酸脱氟率、P2O5收率及氟硅酸钠产品质量的影响,确定了脱氟工艺和陈化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P2O5收率≥95%,氟硅酸钠产品合格。  相似文献   

14.
湿法磷酸过滤系统结垢特性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迄今国内外氟硅酸钾(钠)结垢的特性及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叙述了以湖北磷矿为原料的湿法磷酸生产过滤系统中氟硅酸钾(钠)结垢问题,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石蜡油法,溴化钾压片法对氟硅酸钠,氟硅酸钾的红外分析,得到了不同方法制得的红外谱图,确定了氟硅酸钠,氟硅酸钾吸收峰的位置。通过红外谱图分析,结果表明:氟硅酸钾的含量与其特征峰的吸收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氟硅酸钾做了简单的定量分析,得到相关系数达0.99以上。  相似文献   

16.
焦旗  田广华  罗春桃 《现代化工》2014,34(11):99-102
通过优化设计聚丙烯2500H助剂配方中的抗氧剂和滑石粉添加量,考察了采用不同助剂配方对聚丙烯2500H的力学性能、抗热氧化性能和其他基本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助剂配方中,抗氧剂1010添加量为600μg/g,抗氧剂168添加量为600μg/g,滑石粉添加量300μg/g的助剂配方为最优配方。采用该配方在保证聚丙烯2500H基本物性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助剂添加量,节约产品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的速率牵引等规聚丙烯(iPP)熔体中的玻璃纤维(GF),并逐步增加剪切时间,得到了不同的iPP/GF界面结晶形貌。通过偏光显微镜(POM)观察以及对界面剪切应力的分析,研究了不同速率下形成界面β横晶的临界剪切时间以及在该时间范围内界面剪切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10,30,60,90μm/s的牵引速率下,所需临界剪切时间分别为220,105,60,50s;所有牵引速率下界面剪切应力随剪切时间均先快速增大,在出现1个平台期后又逐步上升;界面剪切应力随牵引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助剂焙烧?水洗浸出?钾盐结晶分离工艺从低品位钾长石中提取钾盐,分析了分解机理与浸出动力学. 结果表明,加入复合助剂分解效果较好,在钾长石:氯化钙:碳酸钠?1:0.5:0.1(?)、800℃焙烧4 h及液固比1 mL/g、80℃水洗2 h的条件下,钾提取率可达91.88%. 使用CaCl2?NaCO3复合助剂能降低矿石分解温度,水洗浸出阶段主要受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专利技术     
一种大结晶氟硅酸钠、钾的连续生产方法  一种大结晶氟硅酸钠、钾的连续生产方法是在常温下 ,在一特殊结构的反应结晶器内氟硅酸和氯化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氟硅酸钠或氟硅酸钾结晶 ,反应母液由上部溢出 ,结晶从底部排出 ,并和洗水一道进入增稠器进行洗涤和分离 ,沉降到底部的结晶排出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即得到结晶颗粒较大的氟硅酸钠、钾产品。和常规的间歇法生产相比 ,本发明方法具有产品质量好 ,特别是产品结晶粗大 ,酸、盐消耗定额较低 ,劳动条件较好等优点。CN ,1396 113一种合成α、β型的二氧化铅纳米晶及四氧化三铅纳…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饲养方法的普及与推广,配合饲料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作为配合饲料主要磷、钙添加组份的磷酸氢钙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传统的石灰乳二段中和流程及钠盐—石灰乳二段净化流程净化湿法磷酸制饲料级磷酸氢钙由于副产肥料量较大,磷收率一般在70%以下。 本法采用了钾盐一次脱氟,并使生成的大结晶氟硅酸钾分解,用物理分离方法除去硅胶,用化学方法除去分解溶液中的氟,使含钾溶液循环回系统,达到循环脱氟净化湿法磷酸的目的。 由于钾盐脱氟率高,一次净化即可达到P_2O_5/F>200的要求,在用石灰乳脱除湿法磷酸中金属杂质时,中和pH值的要求可降低,这就显著降低了磷损耗率,使钾盐循环—石灰乳二段净化流程的磷收率达到80%以上。 试验就钾盐脱氟效率,大结晶氟硅酸钾生成条件,氟硅酸钾分解条件,含钾分解液脱氟试验等作了探讨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