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给电力专业的学生提供变电站仿真培训平台,以某个220 kV变电站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SOA的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架构。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工具中的Silverlight客户端技术和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通信技术,实现了仿真培训软件的倒闸操作、故障仿真等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天津500 kV变电仿真培训系统的设计要求和系统组成,电网仿真、变电站仿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仿真等部分的主要功能,总结了该系统的基本培训功能和主要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变电站培训成本与提高培训的真实感,对变电站中人的行为进行了研究与仿真,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人行为仿真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变电站仿真系统。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构建了变电站中的主要虚拟人模型和主要的场景模型;利用行为建模技术为变电站中的虚拟人建立了行为动画;利用开源场景图形库(OSG)平台与骨骼动画引擎(Cal3D)平台实现了变电站的漫游仿真与虚拟人行为控制仿真,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属性与碰撞检测的虚拟人行为生成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辅助子系统用于辅助用户完成变电站中的仿真与设备查询。实验结果显示,设计实现的仿真系统仿真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是目前针对变电站运行人员培训的主要工具之一。针对现有的仿真培训系统,阐述了仿真系统在培训中的应用,能够用于运行工况监视、设备巡视、倒闸操作、缺陷及事故处理等能力的培训,还能为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工作提供平台。另外,对仿真培训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特高压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阐述了仿真培训系统的软件开发特点、主要功能和仿真系统架构。该仿真系统采用了电磁暂态模型和瞬时值计算方法、虚拟仪器和虚拟现实技术,配有与现场一致的真实继电保护等装置,是我国第一套特高压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其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且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根据GIS变电站特点,介绍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Windows程序控制方式开发的综合仿真系统,分析该系统可以实现的GIS变电站三维场景漫游、设备拆卸、内部结构透视、与GIS变电站二维监控仿真同步动作等功能,介绍该系统在电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周有庆  彭红海  邵霞 《湖南电力》2006,26(Z2):34-36
在研究变电站仿真培训现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系统中的保护测控系统、信号源系统均由实际的装置硬件构成,信号真实可测.系统具有强大的组态功能,可以对任意结构的变电站进行有针对性的仿真培训,效果良好.系统中的信号源系统也可单独作为电网信号源使用,用退下来的保护、测控装置构成保护测控系统也能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使用灵活方便.该仿真培训系统适用于各级变电站对运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也同样适用于对厂站系统仿真培训.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通用的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构建平台,文中就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系统功能、系统设计及系统特点进行了详细叙述,该系统具有通用性强、易维护、实用性强等特点。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很容易地构建针对自己变电站的仿真培训系统。该系统的研究成功,将大大缩短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开发周期,为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推广提供一个良好的软件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通用的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构建平台,文中就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系统功能、系统设计及系统特点进行了详细叙述,该系统具有通用性强、易维护、实用性强等特点.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很容易地构建针对自己变电站的仿真培训系统.该系统的研究成功,将大大缩短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开发周期,为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推广提供一个良好的软件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10.
王香云  王秀明 《电力学报》2005,20(4):375-377
论述了以面向对象的仿真技术为基础,以变电站就地实体设备为对象,建立和组织仿真模型,并结合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等多种新型技术实现的变电站就地巡视多媒体仿真培训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变电运行人员现场操作和事故处理的培训,并可实行由教练员对运行人员的技术考核。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作者研发的基于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技术的多级联合仿真培训系统总体结构、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该系统对变电站内监控系统、保护及测控装置、五防系统等采用现场真实物理设备,而变电站一次设备及其邻近电网采用数字仿真,同时采用电磁暂态与全动态电网联合仿真技术,这样既能详细而真实地反映变电站一次设备的行为,又能逼真地再现大电网各类动态过程对变电站的影响。应用该系统可以进行调度、集控站以及变电站运行人员的联合培训和反事故演习,特别是能够有效提高变电站运行人员实际操作的训练效果,并加强变电站人员的电网概念和全局观念。  相似文献   

12.
地区电网综合仿真培训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电网仿真培训系统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地区电网综合仿真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电网运行人员仿真培训系统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南京供电公司的地区电网综合仿真培训系统,分析了系统实现的技术思路、主要特点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实时仿真技术的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与培训系统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针对目前国内变电站自动化仿真与培训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仿真技术的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与培训方案,该方案将数字仿真的一次系统、二次设备以及真实的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创造性地放置于同一个仿真系统中,有机连接、灵活配置,营造了更为逼真的运行环境, 帮助使用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性能和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SG-OSS的调控一体化仿真培训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培训手段不能满足调控中心运行人员的培训需求问题,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SG-OSS)基础平台提出了调控一体化联合仿真培训应用系统的总体框架体系.该框架体系包括软件、硬件系统的体系结构;详细阐述了软件系统中平台层、模型层、功能层及应用层的构成、相互关系及作用.基于该框架体系设计所研发的系统已在江苏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示范应用,并在2013年迎峰度夏联合反事故演习得到应用,现场应用效果显示,该研究成果为调度员、监控员、变电站现场操作运行人员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场景的高逼真度培训平台,可以满足调控运行人员培训、演习、考核等需求.  相似文献   

15.
面向维护人员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培训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一种基于数字仿真/交流驱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培训系统.它是面向变电站二次设备维护人员的新型技能培训系统,具有丰富实用的培训功能和培训内容,能够真实、全面地展示保护和测控装置以及整个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性能、特点甚至缺陷.该培训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是:电网一次系统及设备采用计算机实时数字仿真,可模拟一次系统及设备的各种运行状态、故障和异常;变电站二次系统采用真实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交流回路采用三相交流信号驱动.  相似文献   

16.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仿真培训系统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仿真培训系统的可视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仿真对象,确定了仿真目标,建立了系统及网络架构。然后从系统的整体展示、通用模拟IED的仿真、SCD可视化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可视化研究。通过该方法能够将220 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真实地模拟出来。最后从多媒体技术角度实现了二次设备矢量可视化设计。该设计能够为变电运行、检修人员培训提供相应的借鉴,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和检修技术。  相似文献   

17.
龚廷志  吴命利 《电气自动化》2011,33(6):48-50,63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短路稳态电流的计算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设计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数学模型、短路稳态电流的计算方法及流程图,编写了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短路电流稳态值计算的程序和仿真界面,并对上海地铁3号线牵引网发生短路的情况进行仿真,通过与地铁线路短路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其准确性,最后对北京地铁6号线...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广域网的变电站仿真系统是对现有仿真系统的极大扩展。在讨论广域网仿真系统的目标、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底层网络通信协议并提出了可行的方案,然后给出了一个实时的广域网变电站仿真系统的系统组成和实现。试验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可以适应大多数网络环境,具备了文中提出的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Geotools开发的GIS平台智能报装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雪  聂独 《江西电力》2006,30(2):12-14,24
提出一种基于Geotools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的智能报装系统的解决方案,将电网空间、属性信息直观地呈现于地理信息分析平台上,便于工作人员客观、科学地确定供电方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电网运行和电能损耗造成的费用。文中介绍了该系统平台的设计原理、实现和系统的功能,GIS平台完全由开放源代码的Geotools工具包开发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