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博乐盆地是天山构造带的山间盆地,在古地理环境上,处于残余洋盆南部边缘的浅海区,区域构造特征严格控制着有机质的堆积、保存和转化;温泉坳陷位于汗吉尕山与阿拉套推覆体形成的一个"对冲"构造格局下。博乐盆地温泉坳陷发育富有机质暗色泥页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是最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古地理区域。通过开展重力、磁法以及电磁勘探等综合物探工作,建立该区岩性、地层密度、磁化率、电阻率反演模型。结合已知资料,勾画出了典型的地质构造剖面,为建立博乐盆地晚古生界—中新生界沉积充填系列,研究研究页岩气富集规律,评价盆地页岩气资源潜力,进一步开展页岩气勘查提供地球物理和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4):389-393
多年油气勘探表明,黄骅坳陷板桥地区沙河街组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传统分析方法,包括古地貌分析、重矿物特征和砂体分布等资料,对区内沙二段的物源区及其母岩性质、物源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表明,板桥凹陷沙二段沉积物主要来自盆地北部燕山构造带和西部沧县隆起,且在盆内发生交互混源,而南部港西凸起物源作用较小。此次物源研究对该区下一步进行沉积相带的划分及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肖凯  熊凯  高赵伟  黄涛  肖鹏敏  刘消清 《矿产勘查》2022,13(11):1603-1611
吉泰盆地为江西省内一白垩系陆相红色盆地,本文结合以往地震、钻井及地质等资料,开展研究区构造、沉积相等研究,将吉泰盆地划分出1个一级、4个二级、6个三级、9个四级构造单元。在盆地构造演化上,盆地北部的吉安坳陷最先形成,之后受引张作用,盆地继续下沉,凹陷成湖,泰和坳陷、早禾坳陷迅速扩大,沉积中心由北往南迁移,盆地相对较深,白垩世晚期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盆地全面抬升,趋于封闭。通过对盆内周田组进行沉积相分析,识别出冲积扇—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3种沉积相类型;通过岩相古地理分析,认为周田期沉积中心位于梅岗南东新圩以西一带,为区内富锂卤水矿的勘查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3):394-397
雅诺斯盆地是哥伦比亚最重要的产油盆地,也是世界著名的含油气盆地。盆地经历了古生代裂谷发育期、中生代弧后裂谷和拗陷发育期、古近纪前陆盆地发育期以及新近纪挤压活动发育期4个阶段。受构造、沉积演化控制,盆地具有独特的油气地质特征,发育有3套含油气系统。平面上油气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沉积中心雅诺斯逆掩前缘带附近;垂向上油气主要储集于白垩系Guadalupe组和古近系Mirador组。通过油气地质综合研究,认为盆地西部雅诺斯逆掩前缘带和盆地北部地堑虽然勘探程度较高,仍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盆地中部雅诺斯坳陷可能存在重油勘探机会。  相似文献   

5.
巴西桑托斯盆地是全球著名的油气田富集的深水含油气盆地,盐下裂谷沉积体系规模巨大,发育世界级的烃源岩和规模优质的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巨厚盐岩形成高效区域盖层,盐下油气成藏条件优越。通过对桑托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成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盐下大油气田形成的关键条件,并指出勘探方向。研究表明储层发育程度是决定能否形成大油气田的关键,烃源岩成熟度差异控制了大油气田的油气类型,盐层的连续性和厚度控制了盐下大油气田的形成与保存,盐下继承性古隆起构造控制了大油气田的分布,幔源CO2晚期充注可能改造大油气田。盐下裂谷层系是桑托斯盆地最重要的勘探领域,东部隆起带与中央坳陷带东北部为有利勘探潜力区带,且南大西洋两岸还有数个深水含盐盆地具有与桑托斯盆地相似的盐下沉积体系与成藏组合,勘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
基于野外采样分析,初步明确思茅坳陷主要烃源岩丰度特征,龙潭组的煤系地层与和平乡组下部的海相深色泥岩为坳陷最为重要的烃源岩层段。工区发育大水井组的颗粒灰岩与景星组的石英砂岩二套主要储层。通过对2012年4条二维地震测线的解释,共发现盐店、翁孔、那武及嘎胡四个主要构造圈闭,并在工区南缘的那武附近发现呈北东向展布的背斜群。综合多种成藏有利要素分析,思茅坳陷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7.
济阳坳陷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展深层干热岩的系统评价对于坳陷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收集的1∶20万重力数据38870 km2、1∶5万航磁数据26630 km2和胜利油田以往实施的钻井、地震勘探资料,采用Parker-Oldenburg反演迭代算法、重力-地震联合剥层方法、重磁正反演等方法,开展莫霍面、居里面、壳断裂-岩石圈断裂、基底构造和基底岩性等地热地球物理研究。通过实施大地电磁测深剖面116 km,验证了壳幔过渡带熔融体发育特征。从居里面深度、莫霍面深度、地温梯度、热储层岩性、盖层厚度、潜山规模6个方面评价优选了5处干热岩靶区。济阳坳陷具“壳幔生热、构造控热、潜山储热、盖层保温”四位一体地热成因特征,是以“传导型干热-水热共存、对流型水热补充”为主要特征的盆地复合型地热系统,潜山型干热岩靶区具有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评价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利用岩芯、岩屑及扫描电镜资料分析储层岩石学特征以及盖层条件,通过对烃源岩进行分析测试,依据地化指标来分析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情况,结合前人资料对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储层主要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裂缝型储层、风化壳型储层和蚀变溶蚀型致密储层;石炭-二叠上覆地层火石岭组、泉头组一段—四段、青山口组一段、青山口组二三段、姚家组一段可成为基底良好的盖层;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发育暗色泥板岩、千枚岩等潜在的烃源岩,样品显示烃源岩类型较好,生烃强度约为2×108~19.3×108/km2。通过分析认为,研究区具备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有些工区勘探潜力较大,如西部中央坳陷区长垣以东地区及东北地区的黑鱼泡凹陷、明水阶地等构造区块、东北隆起区的绥化坳陷区和东南隆起区的长春岭背斜带是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的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吴晓飞  李世斌  雷清  林星  马为 《矿产勘查》2023,14(7):1141-1151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处秦祁昆成矿域西段,成矿成藏条件优越,但油气成藏特征及油气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且构造体系复杂,前人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对该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的研究较为薄弱。结合以往柴北缘德令哈地区小比例尺的布格重力异常分布特征和该区域地质环境、基底岩性、起伏形态及构造特征分析,本研究实测的1∶25万数据填补了该区小比例尺面积性重力数据的空白,同时进行了重力异常的精细化新提取和反演解释。将柴北缘地区分为宗务隆山裂谷、欧龙布鲁克构造带、诺木洪盆地3个构造单元,并将欧龙布鲁克构造带进一步细分为德令哈凹陷、欧龙布鲁克断隆、欧龙布鲁克南缘裂谷、滩间山蛇绿混杂岩带4个次级构造单元,分别与本研究划分的重力北部高值区、中部高、低过渡区及南部低值区相对应。研究表明,柴北缘德令哈地区现今的重力异常特征能够反映基底构造。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地区韩家沟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沉积微相展布和演化规律认识不清,长期制约着该区域的油气勘探开发.根据韩家沟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测试、钻井、岩芯、粒度分析以及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储层特征、沉积微相类型、沉积微相展布及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长6油层组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有4类:残余粒间孔、溶蚀...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中部I区块是中国石化西部新区勘探的重点区块,通过庄1井、沙1井2口探井的钻井发现了工业油气流.在钻井施工中,白垩系、侏罗系地层井壁失稳严重.在室内岩芯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该区块坍塌压力计算的基础参数,从而确定出保持井壁稳定所需的钻井液密度,为该区今后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2.
冯校辉 《矿产勘查》2021,12(3):703-709
河南永夏矿区李大庄矿探区内煤层构造发育。结合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在三维地震勘探区开展地层对比追踪、断点解释和组合断层等工作,查明了探区褶皱形态与类型,刻画了断层的数量、密度、性质、断距和展布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探区褶曲及小的波状起伏较多,主要发育有6个褶皱;共组合煤层断层274条,正断层273条,逆断层1条,其中7条为新生代继承性活动断层;断层密度大,平均为22.7条/平方千米;断层展布方向以NNE和近SN向为主,断层落差5~10 m者为主,亦发育落差过百米者。本次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工作改变了以往勘探区构造简单的认识,深化了对勘探区构造发育特征的认识,给李大庄生产矿井采矿工作面的合理布置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梁正中  王镜惠  李昌 《矿产勘查》2019,(7):1602-1608
神木及周缘地区矿藏资源丰富,上古生界页岩气同样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但整体上缺乏对页岩气形成演化进行的系统分析,制约了下一步开发进程。在观察野外地质露头的基础上,根据神木地区的地质、钻井、测井、录井等资料开展了山西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泥页岩富含有机质,分布广泛,厚度较大,具有良好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和生烃潜力;与Barnett页岩对比,脆性矿物比重偏低,孔隙度较低,但均高于页岩气成藏参数的下限值;页岩气的形成聚集主要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就地完成;晚白垩世回返抬升过程产生的断裂活动造成气体向上发生泄漏逸散,压力降低引起吸附气散失从而表现为整体页岩含气量较低;研究区域后期构造相对稳定,对页岩气藏保存有利。不同岩性互层组合构成的多旋回性使得山西组页岩中存在较强的烃浓度封闭作用以及砂岩夹层中的孔隙为游离态的页岩气提供储集空间,进一步增强了该区页岩气的储存能力。通过成藏条件基础研究可为勘探开发目标优选提供地质依据,页岩气的突破可以弥补陕北能源基地传统油气能源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丛琳  李欣欣  赵国石  张国臣 《矿产勘查》2021,12(6):1424-1433
松辽盆地南部M区块构造复杂,原构造解释成果是基于二维地震资料得出的,随着近些年的开发,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近年来补充了很多测井、地质资料,并且对M区块西侧进行了三维地震资料的采集。本文通过对三维资料的解释以及三维资料未覆盖的二维地区的重新解释,最后将解释成果通过软件拼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研究区地震构造解释的精度。本次断层解释所得到的断层与原断层相比,主要在断层数量和断层形态上有所不同,并且通过此次构造解释,一些典型问题也得到了良好的解决,为有利区块的优选和布井方案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提高了老地震资料精度以及地震勘探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熊天鹤  袁红旗 《矿产勘查》2018,9(6):1276-1280
新场须家河组气藏为典型的特低孔低渗裂缝性气藏,裂缝的发育情况对气藏的勘探开发有重要作用。从新场地区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着手,利用3Dmove构造建模软件对须二段储层裂缝分布规律进行预测。研究表明:不同构造时期各层的裂缝普遍发育,Tx_2~2砂组现今时期应变量最大,裂缝主要发育在背斜的两翼。裂缝走向主要有近EW、NE和NW向3个方向,裂缝分布主要受地层形变和断裂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赵玉灵  杨金中  张志 《矿产勘查》2019,10(12):2980-2989
随着对地质规律认识的不断提高,非常规油气勘查开采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新增地质储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对油气矿山(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关注力度不够,还没有开展区域性遥感监测研究。文章采用2018年高辨率遥感数据,运用人机交互解译的技术方法,建立了油气矿山遥感解译标志,开展了油气矿山遥感监测方法探索,并在鄂尔多斯盆地完成了油气矿山开发状况遥感监测,证明了遥感监测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The geothermal areas of Copahue (South Argentina) and Tuzgle (North Argentina) are both related to recent Andean vulcanism and their setting is strongly controlled by the local structural features. In Copahue the geothermal reservoir is in fractured permeable basaltic beds, which are in an important tecto-volcanic depression. The geothermal fluid are probably conducted by gravity faults. The Tuzgle Volcano i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a tectonic depression over a thick sedimentary sequence of volcanic and continental Tertiary Upper Cretaceous and marine ordovician shales and sandstones interbedded with dacitic ignimbrites. The permeable levels of this sequence may contain the geothermal fluids and, in the south part of this field it is possible that they are in sealed gravity fa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