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广州冶金研究所生产的H13模具钢为原料,通过对不同热处理阶段钢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微观分析,得出结论:Mg的加入对H13模具钢的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常规完全退火下无Mg钢强度跟硬度较高,韧性较低.含Mg钢出现含Mg、Al类复合夹杂物,成为裂纹扩展源.  相似文献   

2.
试验钢的生产流程为2 t中频感应炉-200 kg电渣重熔(Φ180 mm)-退火-镦粗至Φ325 mm-球化退火-1050℃淬火-590℃回火,炉冷。试验研究了0~0.0010%Mg对热作模具钢H13(/%:0.40~0.41C、0.98~1.01Si、0.29Mn、4.95~5.08Cr、1.21~1.22Mo、0.91-0.93V、0.023~0.027P、0.006~0.007S)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钢中Mg含量由0提高至0.0010%时,试验模具钢H13的平均抗拉强度和HRC硬度值分别从1 617.6 MPa和45.7提高至1 702.9 MPa和47.8;Mg可以增加钢中回火马氏体的稳定性,高温回火后含Mg模具钢H13的组织中出现大量回火屈氏体,而且部分碳化物在Mg-Al夹杂物周围析出,成球形,尺寸小于10μm,有利于改善钢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重稀土钇对H13模具钢夹杂物、碳化物、力学性能及服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稀土钇后,H13钢中液析碳化物尺寸减小,并由长棒状转变为块状,带状偏析程度明显降低;添加稀土钇对H13钢硬度影响较小,可显著提高H13钢的冲击韧性;模具服役后发现添加钇至H13钢能有效抑制早期模具开裂失效.  相似文献   

4.
H13热作模具钢是当前铝挤压、铝压铸及锻造行业普遍采用的模具材料,但因工艺水平限制,国内使用的高端H13模具钢大多数仍被国外公司垄断。本文通过选取合适的H13原料,特别控制原材料非金属夹杂及气体含量,对加热、锻造、锻后处理及球化退火的工艺方法和参数进行研究,发现采用"均质化—三向锻造—细晶化—球化退火"工艺方法生产的H13模具钢锻件,有效解决了H13模具钢锻件中经常出现的组织偏析、网状碳化物超标、晶粒粗大、贝氏体组织超标、冲击性能差等不合格现象,产品在使用中不再出现表面龟裂、开裂等早期失效的问题,提升了H13热作模具钢锻件在实际使用中的使用寿命,得出可普遍推广应用的H13热作模具钢生产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5.
梁辉 《莱钢科技》2007,(3):28-28
H13热作模具钢为美国牌号,主要用于制作较高温度下的模具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抗热疲劳性能、热稳定性、抗氧化和耐液态金属冲蚀性能,以及良好的淬透性,是制造热作模的首选材料。国内模具钢主要生产厂家为长城特钢、辽特集团、上钢五厂,这三家钢厂的热作模具钢产量占到全国热作模具钢产量的50%。H13模具钢自今年以来,市场价格大幅上扬,为进一步拓宽莱钢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6.
钼镧合金粉中的镧含量对于钼镧合金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严重影响着后续产品的加工性能。因此,研究镧含量对于钼镧合金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选用了3种不同镧含量的钼合金,经过"压制-烧结-轧制"的办法,加工出厚度为3.5 mm的钼镧合金板,然后对这些合金板材进行高温拉伸试验,确定出不同镧含量的合金板材在700℃下的力学性能,从而研究镧含量对于钼镧合金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镧含量为0.93%的板材,在700℃时的塑性和强度相对较好,且随着镧含量的增加,板材在高温下表现出的塑性也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平均粒度为4. 0μm钼粉和平均粒度为50 nm、0. 5μm和2μm 3种氧化镧粉为原料,采用固-固掺杂法制备了氧化镧含量为1%的3种不同钼镧合金板坯和轧制板材,研究了3种合金的烧结密度、金相、拉伸力学性能和不同热处理后的室温深冲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固-固掺杂钼镧合金板材性能优异,且掺杂氧化镧粉平均粒度的变化对板材的烧结晶粒数、热轧板材的纵、横向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深冲性能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根据热作模具钢的服役条件,基于成分均匀设计方法设计出一种高硅低钼型热作模具钢SDH3钢(专利钢),并与H13钢进行了室温冲击韧性、回火稳定性和热疲劳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后,两种钢冲击韧性相当;620℃下保温22 h后,SDH3钢的硬度值大于35 HRC,比H13钢高4 HRC左右;SDH3钢具有比H13钢更优良的抗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9.
H13热作模具钢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热作模具钢,使用十分广泛。本文对H13钢进行介绍,分析H13模具钢内的Cr、Mo、V等主要元素对H13焊接性能的影响,并列举出电弧堆焊技术、热喷焊技术、激光填丝焊修复技术、超塑性焊接技术等在H13热作模具钢缺陷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影响奥氏体热作模具钢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良平  吴晓春 《钢铁》2008,43(11):78-0
 在700 ℃下,马氏体型热作模具钢难以工作,奥氏体型热作模具钢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基于均匀设计方法,设计了6种不同成分的试验钢及相应的热处理工艺。试验测定了6种钢的硬度、室温冲击韧性、热稳定性,利用二次型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建模,得出了三者与成分、工艺之间的回归方程,并与H13钢和DIEVAR钢对比。结果表明:增加Si、Mn、V含量,降低Cr、Mo含量可以提高钢的韧性;同时在所设计的热处理工艺范围内可以使钢的室温冲击功达到300 J;在700 ℃保温20 h,硬度HRC减少1~3。  相似文献   

11.
H13钢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热作模具钢。本文通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和拉伸试验机对H13钢经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指出,随着淬火温度的不断升高,H13钢的强度和硬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断后延伸率变化趋势相反,最佳淬火温度为1030℃。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H13钢的强度和硬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断后延伸率不断升高。碳化物均匀弥散的分布在基体上,最佳回火温度为570℃。  相似文献   

12.
H13(4Cr5MoSiV1)是目前国内较常用的热作模具钢品种之一,由于该钢种碳含量特别是合金含量较高,过去该钢种的生产一直沿袭炼钢铸小钢锭——锻钢生产的工艺路线,限制了该品种的发展,本文从开发H13轧材工艺的关键初轧开坯入手,对H13在初轧工序的加热、轧制、精整等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取得成功,为打通H13轧材生产工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热作模具钢的代表——H13热作模具钢的使用条件作为热处理工艺设定参数的主要考虑对象,采用合金化的角度简述合金元素在工件当中的作用,并分析现阶段H13热作模具钢的热处理过程中正火、球化退火、淬火、回火等工艺,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并完善了传统的热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河钢集团500吨热作模具钢H13宽板交付客户。这标志着河钢集团自成功研发该产品以来,在国内首次实现热作模具钢H13宽板的工业化量产,将对国内热作模具钢H13宽板的开发起到示范作用。热作模具钢,用于制作热锻模、热挤压模等对金属进行热变形加工的模具。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高压条件下工作,要求热作模具钢具有很好的高热强性、热疲劳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纳米掺杂方法制备了大直径钨镧合金棒坯,通过与纯钨对比,研究了不同氧化镧质量分数的钨镧合金棒坯烧结性能以及含质量分数1.0%纳米氧化镧粉掺杂的钨镧合金锻造棒材的室温性能和高温再结晶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1.0%、1.5%和2.0%三种含量的纳米氧化镧粉掺杂烧结后,合金掺杂分布和晶粒组织均匀,随着氧化镧含量的增高,棒坯密度逐渐降低、晶粒数逐渐越多;1.0%氧化镧粉掺杂钨镧合金棒坯经过78.7%锻造变形量后,较纯钨棒材硬度值更高,金相组织更细、更均匀,车加工后车削较长,表面光洁度较高,再结晶温度比纯钨高约150℃。  相似文献   

16.
高品质H13模具钢质量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淑华  丛玉伟  李雪峰 《河南冶金》2010,18(2):29-30,50
通过叙述高品质H13模具钢生产关键技术,并对比检测了国内外几家H13模具钢的成分、非金属夹杂物、显微组织、横向强度和冲击功等指标,莱钢模具钢质量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外进口钢材水平。  相似文献   

17.
镧提高SS400钢力学性能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研究了镧对SS400钢常温及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S400钢的强度、塑性以及冲击韧性随镧含量的增加,能够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低温冲击韧性.但当镧加入量过大时,会造成SS400钢的强度、塑性、冲击韧性下降.将镧加入量控制在0.016%左右能够有效提高其各项力学性能.镧提高SS400钢的力学性能,是稀土净化钢液、变质夹杂、微合金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合成镧掺杂六角钡铁氧体(LaxBa1-xFe12O19)纳米粉体,细致研究了镧掺杂量对所合成六角钡铁氧体纳米粉体物相形成、颗粒尺寸以及电磁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镧掺杂量的提高,获得纯相掺杂铁氧体粉体的热处理温度提高,当热处理温度为1000℃时,所得纯相镧掺杂六角铁氧体粉体Ba位La掺杂量x(摩尔分数)可达0.20;镧元素掺杂抑制了后续热处理过程中晶粒长大,对于所合成产物的颗粒呈现出一定细化作用,这在较高热处理温度下更为明显;镧掺杂改性六角钡铁氧体的吸波效率与吸波频带随着镧掺杂量的提高而改变;当镧掺入量x为0.15时,所得镧掺杂六角钡铁氧体/石蜡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在厚度为2 mm时其最高吸收损耗达-15 d B,吸收损耗高于-10 d B的吸收频带为13~16 GHz,频带宽度为3 GHz。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热作模具钢H13钢中Ti含量,减少大颗粒TiN夹杂物对其疲劳性能的不利影响,通过对H13钢冶炼过程Ti含量来源进行分析,结合热力学计算,确认了LF精炼炉处理过程炉渣中TiO2被还原进入钢液,是钢液增Ti的主要原因。通过合金使用优化和炉渣中TiO2来源控制,实现了中南股份H13钢低Ti稳定化控制,满足了高端热作模具H13钢对Ti含量严格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马杰  陈林  陆明和 《宝钢技术》2013,(6):16-19,24
采用电炉连铸大方坯新工艺生产的H13热作模具钢,通过与模铸工艺的H13钢相比较,研究新工艺对材料的成分和组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连铸大方坯生产的H13钢在成分控制、非金属夹杂物、显微硬度等方面都与模铸工艺接近,完全可以满足特定用途H13热作模具钢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