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户部寨气田开发效益,通过分析目前开发存在问题,探索出提高户部寨气田采收率的技术对策,依据技术对策,通过调整部署实施,达到提高气田储量动用程度、提升气田产能和采收率的目的;同时根据动、静态资料对下步改建储气库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卫79-9块地质储量大,采出程度高,储层物性较好,裂缝发育,适合改建储气库。  相似文献   

2.
户部寨气田储层由裂缝和孔隙双重介质控制,判别储层裂缝发育段,对储层改造及提高气井产能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分析深浅双侧向测井、补偿声波测井等常规测井资料裂缝响应特征,建立交汇图版进行裂缝识别方法探索。  相似文献   

3.
文23气田和户部寨气田分别于1991年和1997年投入正式开发,随着气田的不断开采,地层压力下降、低产积液气井增多、套管老化、生产管柱多样化、剩余气分布零散认识不清,监测技术出现了一些不适应性,针对气田开发后期监测出现的不适应性,积极开展科研攻关,调研引进监测新技术、优化监测选井,加强综合监测技术应用研究,找到了剩余气分布富集区,有效地指导了文23边块和户部寨气田开发后期的新井部署和措施挖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微地震法裂缝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以及户部寨气藏储层物性、岩性、气藏压裂潜力的分析,经过现场实际应用,结合气藏天然裂缝发育情况,对气藏压裂裂缝参数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对气田开发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储层裂缝定量预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对提高储层渗透率和增强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利用现代裂缝研究成果,通过对户部寨气田沙四段储层的构造裂缝描述研究,应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并进而定量预测裂缝破裂高值区分布,模拟预测结果与压裂改造和气藏开发实际吻合,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对气田下一步布井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23气田-户部寨气田,是一个由裂缝和孔隙双重介质控制的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目前两气藏经过近三十年的开发,已进入低压低产阶段,井筒积液严重,现场主要采用分体式柱塞排液技术采气.通过对提高柱塞气举排液效果的研究,针对柱塞排液各项过程的参数优化,气井排液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同时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户部寨气田沙四段储层为低孔低渗致密储层,纵横向差异大,气田开发难度增加,为了进一步挖掘气田潜力,通过沙四段储层综合评价,明确了有利的储集相带,对储层进行了分类,运用储层反演技术预测了砂体展布规律,为气田调整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和地层能量的衰减,中原油田文23气田和户部寨气田相继出现了高达35%以上的快速递减.以稳产和延缓递减为主要目的气田开发潜力研究和增产挖游技术应用研究,成为地质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要技术工作内容.为此,加强剩余气监测力度,深化气田地质认识,找到剩余气分布富集区,有效地指导了文23和户部寨气田开发后期的新井部署和措施挖潜.利用阶段研究成果,共实施措施井8井次,累计增产天然气2595×104m3;指导新井部署和投产4口,累计增产天然气3153×104m3,合计增产天然气5748×104m3,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水力加砂压裂是我厂文23、户部寨气田的主要增产手段,但是,以文23气田为例:统计历史上48次压后井温和85井次压后产气剖面资料分析,压裂后仍有半数以上的气层未达到改造目的,产气剖面不均衡,层面差异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户部寨气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精细地质研究,评价剩余气潜力,并从井型设计、压裂方式、创新采气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挖潜对策,到气田开发期末,可将采收率提高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地层压力下降,气井产量急剧下滑,结盐问题成为制约中原气田发展的头等难题。一方面结盐井数增多,遍布文23气田、户部寨气田和文96气田各个区块,另一方面,结盐部位扩大,由井筒到地层,治理难度增大,常规的清水洗盐,很难解决炮眼及地层结盐问题,同时还会造成地层二次污染,2007年开始油田和信宇公司联合开展了气井地层复合防盐解堵技术研究,见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应用基础资料研究了火成岩储层的地质、地震特征,特别是火成岩内部频率、振幅的变化特征,确定了火成岩裂缝存在时火成岩体频率和振幅的变化特征和一般性规律。开展了利用地震属性对火成岩储层进行预测的研究。应用该技术,预测了北5井区火成岩储层的裂缝发育带,并对储层的有利相带进行了综合预测,其结果得到了钻探的证实。  相似文献   

13.
户部寨田主力开发区块地层压力系数均已降至0.35以下,平均单井产量不足3000方/天,产能5000方以上的气井仅占总井数的5%。结合雾化装置技术指标及使用条件等,研究分析户部寨气田所属气井措施适用情况。通过改变井筒流体的运动状态,降低滑脱损失,增强气井携液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排液效率,预防气井积液,延长气井稳产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2016年文23气田主块整体移交做储气库后,户部寨气田和文23边块成为挖潜增效的主战场,但是,目前气田处于开发后期,“三低”现象比较普遍,挖潜思路由大型的储层改造转化为低成本的气井维护。但是,由于地层压力持续降低,气井产能不断下降,常规的气举、泡排、小油管等排液采气技术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开发要求,因此,必须开展提高低压低产气井排液采气效率的研究,以提高气田开发后期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为低孔低渗类型,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发育影响因素复杂,主要为裂缝~岩性油气藏。为此,对该气田储层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认为,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环境(石英含量、碎屑粒度)、成岩作用、裂缝发育程度等因素的控制:裂缝对储层物性有着较大的改善作用;构造破裂作用对本区储层的储集性能有较大的改善,交代蚀变作用则对储层孔隙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已钻生产资料井的资料对大庆徐深气田D区块的地质概况进行了描述,并进一步说明了该区块采用多级压裂水平井进行开发的重要性;利用CMG数值模拟软件的GEM模拟器对多级压裂水平井水平段的压裂主裂缝条数和压裂主裂缝的分布方式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该区块多级压裂水平井水平段的最优压裂裂缝条数为4条,4条裂缝的最优间距为按照黄金比例进行两边小、中间大分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任丘潜山油藏测井资料重新建立双重孔隙介质储层裂缝参数解释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储层综合评价指数,对多井进行了储层重新评价;并利用叠后地震资料,采用边缘检测技术对任丘潜山储层裂缝发育情况进行综合预测。综合评价成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度较好,基本搞清了储层裂缝发育规模和展布规律,为三维精细地质建模及潜力分布特点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涡流工具的携液举升能力与其工具参数密切相关。以户部寨气田X积液井为例,在确定工具性能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L9(34)正交表设计了涡流工具参数优选方案,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后得到最佳工具参数组合为:螺旋角50°、1倍导程、10 mm螺旋翼高。该研究成果可为下步X井开展涡流排水采气先导试验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户部寨气田部分区块气井在投产初期就表现出高压低渗、低产出水的特征 ,已难以维持正常连续带液生产 ,经常积液停产。针对这些气井生产特征 ,在复线气举 (套压太高 )无法实施的情况下 ,先后开展了小油管、泡沫排液采气等工艺技术 ,但均未能奏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开展了将油井上应用较为成熟的 PCS智能柱塞举升技术引入这些气井上的试验。通过认真分析这些气井的静动态资料 ,并结合气井实际井筒工况 ,制定了合理的实施方案和施工参数 ,并调试运行成功。应用该技术后 ,在并无任何外来动力举升的情况下 ,实现了间歇带液生产的目的 ,解决了这些气井长期带液能力不足的难题 ,提高了该区块乃至整个气田的储量动用程度 ,为其它类似气井的开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裂缝受控因素分析研究是裂缝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对研究区目的层段裂缝特征的认识基础上,综合对野外、岩心、测井裂缝统计情况、岩石力学实验分析结果、构造、断裂等资料,主要从岩性、物性、岩层厚度、地层变形、断裂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裂缝发育的受控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弄清楚了麻黄山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地层裂缝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对该区裂缝成因、分布评价及对油气成藏、开发等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