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旋转滴法测定了微乳液体系(OP-4 OP-7)/苯甲醇/D2EHPA/环已烷/HCl水溶液的表面活性组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4)醚(OP-4)、壬基酚聚氧乙烯(7)醚(OP-7)、助表面活性剂苯甲醇和萃取剂D2EHPA[二(2-乙基已基)磷酸]的环已烷溶液与水之间的液-液界面张力,根据Gibbs吸附公式计算了各活性组分的吸附量和分子横截面积,讨论了OP-4、OP-7、苯甲醇和D2EHPA的界面活性和分子结构对微乳液相平衡体系形成的影响,同时进行了用微乳液体系(OP-4 OP-7)/苯甲醇/D2EHPA/煤油/HCl水溶液萃取稀土钕的一些试验.结果表明,四个活性组分在环已烷/HCl水溶液中吸附达饱和时OP-7、OP -4、D2EHPA、苯甲醇的分子横截面积分别为67.8×10-20m2、55.2×10-20m2、47.3×10-20 m2、115.4×10-20 m2;OP-4、OP-7在环已烷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3.3×10-3 mol/L和8.2×10-4 mol/L;界面活性顺序为OP-7>OP-4>D2EHPA>苯甲醇.采用微乳液和中空纤维膜萃取器相结合对钕进行逆流萃取时,则既可得到高的萃取率,又可得到较好的富集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酸液中盐酸的脱除与回收,提出以中空纤维疏水微孔膜为核心环节的膜脱气工艺,并考察了脱气组件的膜面积、原液流速、原液中盐酸浓度等因素对HCl脱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可行,随着膜面积的增大、原液流速的升高,HCl的脱除率均有所上升;随着原液盐酸浓度的降低HCl的脱除率下降.在膜面积为1.0 m2,流速为0.12 m/min,真空度为0.090 MPa的条件下,从浓度为6mol/L的盐酸溶液中脱除HCl,其脱除率最高可达85%.  相似文献   

3.
根据DeaIl旋流原理.以洗毛废水为高浓度废水,用螺旋形中空纤维超滤膜研究透膜压差、膜面流速、料液浓度、Dean参数等对膜污染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透膜压差△P为80 kPa,膜面流速V为0.68 m/s,螺距6为5 mm,螺径dc为25 mm,处理水质为CODCr46 365 ng/L、羊毛脂12 g/L、pH=8.0、总固体浓度20 158 mg/L时,螺旋形膜透过液通量,是直形膜的1.6~1.96倍,阻力Rf比直形膜降低60%以上.在Dean参数的构成中,提高试验温度和减小螺距对膜污染阻力的削弱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针对微生物法生产丙烯酰胺,采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微滤膜技术对其进行分离,即利用中空纤维微滤膜对菌体进行浓缩和洗涤,利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对丙烯酰胺水合液进行分离.实验表明,与离心分离相比,采用微滤膜后,菌体的浓缩倍数提高了近一倍,达到9倍,且菌体100%被膜截留.清洗试验表明:利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可100%恢复膜的纯水通量.在对丙烯酰胺水合液进行分离时,与原来的离心分离相比,采用超滤膜后,不仅过滤速度达到150 L/h,且过滤精度大大提高,电导值小于350μS/cm.除此之外,考察了水合液温度和跨膜压差对超滤膜过滤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合液温度越高,跨膜压差越大,过滤速度越快,且两者近似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空纤维封闭液膜用于乳酸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空纤维封闭液膜技术对乳酸的分离进行了研究,采用三烷基胺(7301)+正辛醇+煤油混合溶剂为萃取剂,以水作为反萃剂,在聚砜中空纤维膜器中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空纤维封闭液膜技术分离乳酸中,总传质阻力与料液相流速和反萃相流速的1/3次方均呈反比关系。实验研究了鼓泡技术对强化质的影响,在中空纤维膜器壳程中鼓入空气有利于提高传质系数。实验中还讨论了反萃液温度对过程的影响,传质阻力随着操作温度的  相似文献   

6.
左丹英  朱宝库  王绍洪  徐又一 《功能材料》2006,37(1):150-154,159
研究了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萃取器中二(2-乙基已基)磷酸萃取金属铜离子的工艺条件以及溶剂夹带,分析了原料的pH值、两相流速、有机相初始铜离子浓度以及萃取膜面积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相流速、萃取膜面积对萃取率基本无影响,而水溶液的pH值和有机相初始铜离子浓度的改变使萃取率在40%~99%之间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整个萃取过程的传质阻力主要来源于D2EHPA和Cu2 的界面配位络合反应阻力,当铜浓度比较高时,传质阻力或传质系数与铜浓度无关,其值基本不变;而当铜浓度降低时,传质阻力随着铜浓度的降低而增大,传质系数则随着铜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对柠檬酸盐溶液吸收模拟烟气中SO2的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柠檬酸盐溶液浓度、溶液pH值对膜吸收效果的影响,对比了不同中空纤维膜材料的吸收效果,考察了吸收液中硫酸根的生成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柠檬酸盐浓度有利于提高SO2的吸收速率和容量;吸收液pH值越高,吸收效果越好;疏水性中空纤维膜吸收效果优于亲水性膜;吸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随时间基本呈线性增加,增加的速率约为0.192 g/(L.h).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对真空膜结晶溶菌酶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膜下游真空度、蛋白质浓度、料液流速、添加剂、pH和离子强度对溶剂跨膜通量及溶菌酶晶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度应控制在0.015 MPa左右;溶菌酶真空膜结晶的最佳浓度为20 mg/mL;结晶溶液的流速以288μm/s为宜;结晶溶液中加入一定添加剂如丙三醇、DMSO等,可以有效提高溶剂跨膜通量,改善晶体质量;在相同离子强度下,pH值越大膜通量越低,在不同的pH值下可以得到不同形状的晶体.  相似文献   

9.
采用干湿法纺丝工艺纺制了聚砜中空纤维N2-H2分离膜,研究了料液伯浓度、温度、组成及中空纤维壁厚对膜性能的影响,用电镜照片观察和分析了膜的结构并结合相转化原理地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空纤维封闭液膜技术的传质强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30%TBP(灶油)为萃取剂,NaOH水溶液为反萃剂,对聚砜中空纤维封闭液膜萃取苯酚的传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膜器的壳程鼓入空气以期强化过程传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空封闭液膜萃取过程中总传质系数与料液相流速的1/3次方成正比,因为反应速度很快反萃相的传质阻力可以忽略,在鼓入空气的情况下,总传质系数较无气泡鼓入时明显增大,总传质系数仍与料液相流速的1/3次方成正比,而与反萃相的流速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11.
MsISIMs五嵌段镶嵌荷电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嵌段聚合物MsISIMs为原料,PP微孔膜为基膜制备复合膜,再经化学改性而 一种新型镶嵌荷电膜,测试结果表明,该膜具有精细的微观相分离结构,由阴离子交换区域,中性区域,阳离子交换区域交替排列组成,其阴,阳离了交换区域尺寸为0.01μm,十分有利于提高离子迁移效率和分离效果,该膜的膜面电阻为9.7×10^2Ω.cm^2,电压渗析系数值β=1.4×10^-9V/Pa基膜的接触度θ=69°表明该膜具  相似文献   

12.
ISI/IMs共混型镶嵌荷电膜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嵌段共聚物ISI和IMs的共混物为原料,PP微孔膜为基膜制成了复合膜,再经过交联、季胺化和磺化而制成了一种新的共混型镶嵌荷电膜。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该膜具有典型的镶嵌荷电膜结构及性能特点,与MsISIMs五嵌段荷电膜具有相似的膜形态与膜结构;电性能也十分相近,膜面电阻分别为350、970Ω·cm^2,电压渗系数分别为8×10^-9、6.1×10^-9V/Pa。表明可以用ISI/IMs共混物代替五嵌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聚砜超滤底膜的种类,聚砜底膜上涂敷的硅橡胶的种类、浓度、涂敷次数、涂敷速度以及过程操作压力等对聚砜-硅橡胶复合膜富氧性能(富氧浓度和透气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较佳的硅橡胶类型和超滤底膜,最后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制得了富氧浓度为29.9%,富氧透气量为17.28 L/(m2.min)的能满足工业应用需要的聚砜-硅橡胶复合膜.此外,还对聚砜超滤底膜的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电还原硝基苯(NB)合成对氨基苯酚(PAP)过程中受到污染的Nafion425型阳离子交换膜进行了清洗再生研究.筛选出的较佳清洗剂成分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AES)、十二烷基磺酸钠(AB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R-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JFC)、烷基多糖苷(APG-10)、Tween-60及异丙醇,质量分数分别为:0.15,0.17,0.10,0.05,0.10,0.02及0.05,余量为水;其在线清洗适宜工艺条件为:清洗剂稀释倍数为300,清洗温度60℃,清洗液pH值10~11,清洗时间2~2.5 h.实验结果表明,清洗后的膜电阻降为4.8Ω/cm2左右,与新膜基本相同,膜强度基本不变,扫描电镜(SEM)观察显示其表面形貌与新膜也几乎相同,用于电合成PAP的槽电压降为3.03 V左右,与新膜相关数据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5.
压力驱动膜技术在废水资源化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力驱动膜技术(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分离技术,在废水资源化方面体现出较大的潜力.废水资源化指从生产流程中排放的废水中回收有价值物质,如废水中残留的产品,或可以进一步利用的副产物,或可以回用的中间产物等,以达到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污染,获取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目的.文章介绍了压力驱动膜的市场现状,并对压力驱动膜分离技术实现牛奶/大豆乳清、制糖压榨水/再生水、造纸蒸煮废液、印染废水、抗生素废水和农药废水等废水资源化过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死端过滤(并流)对两种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的低浊度水过滤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滤饼理论对聚丙烯微孔膜的过滤特性进行了描述.当被处理体系的阻力由膜阻力控制时,由于滤饼阻力的增加使得渗透通量快速衰减;当过程阻力由膜阻力和滤饼阻力共同主导时,渗透通量衰减变缓.在过程初期滤饼阻力与渗透总量成线性关系,但后期有偏离这种线性关系并有快速增大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渗透量下滤饼阻力的增加不仅与滤液本身性质有关,而且与微孔膜材料的本征性质有关,滤饼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聚丙烯微孔膜处理低浊度水溶液时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聚丙烯腈(PAN)为前驱体采用浸渍涂膜法在煤基炭管支撑体上制备出聚丙烯腈炭-炭复合膜,考察了涂膜液浓度,浸涂和干燥条件以及涂膜次数对聚丙烯腈炭-炭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液浓度、干燥条件以及涂膜次数对炭-炭复合膜性能的影响显著.随着涂膜液浓度的增大,炭-炭复合膜的平均孔径和气体通量均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升高干燥温度和延长干燥时间,使炭-炭复合膜平均孔径减小,但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变化不明显.增加涂膜次数使炭-炭复合膜平均孔径减小,但过多的涂膜次数会使膜层在炭化后产生裂纹和剥落现象.通过调整实验参数制备出了复合效果较好,表面光滑无缺陷的聚丙烯腈炭-炭复合膜.  相似文献   

18.
离子膜电解去除味精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子膜电解法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脱氨预处理,对影响氨氮去除的几种因素进行了研究.6 V、60℃下去除率在75%以上.脱除的氨氮以浓氨水的形式回收,实现废物资源化.废水经脱氨后出水基本无色,COD也有一定降低.综合考虑能耗后,得出本实验条件下适宜的操作条件,去除率平均接近64%,为工业化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链引发聚合法制备了GG-g-PNIAAm聚合物,并用浇铸蒸发法制备了含有不同戊二醛的温敏膜,通过凝胶增重法考察含不同戊二醛量的温敏膜在RH75%,40℃与25℃温度时的透湿特点.实验结果显示,聚合物的LCST约为37.5℃.当温度高于共聚物的LCST时,温敏膜收缩,膜的透湿性增强;交联剂的加入使得温敏膜的透湿性降低.证明了异丙基丙烯酰氨-g-瓜耳胶(PNIAAm-g-GG)温敏膜透湿性具有明显的温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PVA-PWA-Al2O3无机-有机复合质子交换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乙烯醇(PVA)、磷钨酸(PWA)和氧化铝(Al2O3)溶胶为原料,制备得到PVA-PWA-Al2O3无机-有机复合质子交换膜,测定了膜的电导率、含水率、溶胀度和甲醇透过系数等性质.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膜具有较高的导电率和较好的阻醇效果,室温下测得电导率最高达到1.162 S/cm,甲醇透过系数在10-7cm2/s左右.复合膜中PWA含量增加,膜的电导率、含水率、溶胀度和甲醇透过系数都有所上升;膜中Al2O3含量增加,膜的电导率、含水率、溶胀度提高,但甲醇渗透系数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