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制粒堆浸技术处理含泥铜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晓源  王卉 《有色金属》2002,54(1):47-49
介绍制粒堆浸技术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评述了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国内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制粒堆浸工艺的关键是选择或制备适合矿石特点的制粒粘结剂,保证较高的粒矿湿强度;其适用于含泥粘土矿、选矿尾矿和粉矿量大的矿石的处理。美国金矿堆浸生产中60%-70%的堆浸厂采用制粒堆浸工艺,智利的铜矿堆浸有50%采用制粒堆浸。金的制粒堆浸技术在我国已应用于10多个厂矿。大冶铜录山矿的高含泥氧化铜矿实验室柱浸试验及大冶铜山口矿高含泥化铜矿半工业试验均取得较好结果,在我国该项技术要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破碎花岗岩型铀矿石的酸法制粒堆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渗透性差的破碎花岗岩型铀矿石制粒堆浸过程的影响因素,通过改变矿石粒度及粒级分布,提高溶液通过堆浸矿石的渗透速率,有效地改善全矿堆渗透的均匀性。结果表明,原矿含水率5.2%,用10kg/t的N602作制粒粘和剂、200g/LH2SO4(冷却)作润湿液制粒,制粒停留时间12min,养护24h,矿石颗粒87%为-11.0 9.0mm。在酸性介质中,矿粒完好率大于92%,堆浸矿石的渗透速率在638(L·m-2·h-1)以上,总液固比2.2时,铀浸出率从直接堆浸的56.2%提高到96.9%。  相似文献   

3.
尾矿干堆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远飞 《矿业工程》2011,9(5):55-57
尾矿干堆技术借鉴精矿沉降浓缩、过滤脱水的技术,将尾矿砂的含水率降到20%以下,实现干式堆存,可改变过去选厂输出的尾矿浆直接排入尾矿库,形成库内大量积水、尾矿泥浆状的堆存方式,能有效解决传统尾矿库存在的安全隐患、环境破坏、占用土地等问题,同时提高回水利用率,实现尾矿资源再利用.  相似文献   

4.
刚果(民)Ruashi和Etoile尾矿中钴和铜的浸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华 《有色金属》2002,54(2):45-47,57
采用制粒堆浸工艺处理刚果(民)Ruashi和Etoile的浮选尾矿,制粒后矿堆的渗透速率大于100L.m^-2.h^-1,满足堆浸的要求,控制浸出条件,经分步浸出,分别获得含铜10g/L以上的富铜液和含钴3g/L以上的富钴液,有于生产1#电铜和氧化钴或其他钴产品,酸法制粒堆浸技术,可以有效地从Ruashi和Etoile的浮选尾矿中回收钴和铜。  相似文献   

5.
溶浸采矿是从贫矿、残矿、废石堆、尾矿中提取金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以试验研究为例,介绍该法的制粒—氰化预处理—堆浸提金新工艺。试验研究以含泥及粉矿产率高的低品位金矿物为对象。试验结果表明,制粒—氰化预处理—堆浸可改善含粘土质矿的渗透性、提高金的浸出率、加强浸出速度、缩短浸出周期、降低成本及改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某银矿堆存于尾矿库的选银尾矿中有价金属元素金含量为0.31g/t,银含量为108.21g/t.为综合回收尾矿中的有价金属,实现尾矿综合利用,进行了尾矿库堆存尾矿综合回收金银的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异步粗选—粗精矿再磨 精 选 的 浮 选 工 艺 流 程,在 磨 矿 细 度 为 -0.074mm 占60%条件下,使用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2∶1)作捕收剂,硫酸铜作活化剂,进行三段异步粗选,将粗精矿再磨至-0.045mm 占70%后进行精选,最终可获得含金量为9.92g/t、含银量为3318.91g/t,回收率分别为87.05%、93.85%的浮选精矿.试验实现了贵金属金银的综合回收,为该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堆浸法的制粒-堆浸工艺流程和制粒的技术条件,列举湖南某矿粉矿制粒溶浸试验研究,即矿石可浸性试验、制粒条件试验和柱式堆浸,并着重探讨制粒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对金浸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西部,许多低品位的金银矿床和过去采矿留下的尾矿都是潜在的贵金属资源。对于这类品位太低或储量太小、不足以为之投资建设常规氰化工厂的资源,可采用氰化堆浸法回收其中的贵金属。为了提高金银的回收率,美国矿业局研究了许多种方法,制粒堆浸法即是其一。堆浸欲求成功,破碎的矿石堆必须使其有良好的渗透性,使氰化物溶浸液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9.
尾矿干式堆存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尾矿处置技术,可根据尾矿浓度分为尾矿压滤干堆和尾矿膏体堆存。本文针对尾矿干式堆存技术的特点,综合分析尾矿干式堆存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尾矿干式堆存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王宏志  沈强华  朱云  陈雯  贺斌  杨柳青 《矿冶》2013,22(4):80-83
针对某提金尾矿粘土含量高以及载金矿物颗粒粒度较小的特点,将提金尾矿细磨至84.3%?200目的粉矿,往粉矿中添加一定量的粘结剂及NaCN溶液进行制粒,取工业生产上制粒堆浸的小单元进行模拟堆浸。为了保证矿堆的渗透性和溶液的扩散性,对矿粒的粘结剂配比、浸矿溶液的滴淋强度进行了研究。为强化固液界面的传质过程达到提高Au浸出速度和浸出率的目的,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及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1.
含金的低品位粉矿、表外矿、尾矿、含粘土质矿及其他工业副产的含金物料(如硫铁烧渣)等用常规堆浸法处理时因渗透性不好,容易产生沟流或板结而使浸出率不理想。所以堆浸法的改革方向是改善物料的渗透性能,其中制粒—堆浸工艺是解决这一技术难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多金属矿选矿厂旧尾矿场中的尾矿加工工艺进行了实验室的研究。在堆存的尾矿中存在有如下几种矿物(按递减顺序):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铜矿。绝大部分的方铅矿和黄铜矿与闪锌矿和脉石连生,因此,从它们之中分出单独的精矿是很困难的。70—90%的铅是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而铜的含量又相当低(0.03—0.04%)。金(0.8—2.2克/吨)、银(13—18克/吨)和锌(0.6—1.2%)具有工业价值,按石英的含量(70—75%),尾矿属于劣等的含金熔剂。40—45%的锌呈氧化物、硅酸盐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在尾矿场的上层氧化锌较多,达70%。40—50的金和银是连生体。30—40%同硫化物连生,主要是同黄铁矿连生,5-10%同脉石连生,~15%的金呈单体,大部分被氧化膜复盖,单体金的粒度为20—30微米。  相似文献   

13.
朱君星  张默  曹作忠  李东 《金属矿山》2013,42(6):114-117
尾矿干式堆存技术近年来逐渐被推广应用,与传统的尾矿库堆存技术相比,尾矿干式堆存能够降低尾矿含水量,增强尾矿的力学性能,提高尾矿库的整体稳定性。在利用土工织物大型编织袋充灌尾矿干堆新技术中,土工织物编制袋层间界面的摩擦强度是影响和决定整个尾矿干堆场稳定性的主要指标。根据制作加工简易的大型土工“似直剪仪”,进行不同含水率和法向压力下的尾矿土工织物编织袋摩擦抗剪强度试验,得出尾矿土工织物编织袋层间界面摩擦系数和抗剪强度关系曲线,同时用一阶线性拟合的摩擦抗剪强度方程较符合摩尔-库伦强度准则。该抗剪强度方程能够反映土工织物层间界面摩擦的物理力学参数及变形特征,为尾矿土工织物编织袋干式堆存筑坝的稳定性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矿与矿石运输在一些较大型的堆浸矿山,使用带式运输机将矿石从露天采场破碎/制粒站运至堆场,显著降低了生产费用。同样,使用带式运输机将废堆的尾矿运至尾矿区也是有效的。实践证明,在柴油贵于电力或汽车维修条件差的地方,特大型矿山采用带式  相似文献   

15.
印万忠 《金属矿山》2016,45(7):10-19
综述了湿式尾矿堆存、干式尾矿堆存、膏体尾矿堆存、袋式尾矿堆存技术和尾矿固结技术等尾矿堆存技术的最新进展。指出在利用废弃空间堆存尾矿、尾矿库防渗和排渗技术、尾矿库筑坝和加固技术、尾矿库闭库设计、尾矿库模型验证技术、干式尾矿库筑坝和堆存技术、膏体尾矿排放和堆存技术及袋式尾矿堆存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已建矿山需进一步开展湿式尾矿库的排渗和防渗技术、筑坝和加固技术、尾矿库溃坝仿真模型和安全预测模型等研究,新建矿山需进一步开展干堆尾矿的浓缩技术与装备、膏体尾矿的浓缩技术与装备、尾矿浓缩过程中的絮凝技术、干堆和膏体尾矿的输送技术等研究,袋式尾矿堆存技术和尾矿固结堆放目前仍不够成熟,还需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含泥铀矿酸法堆浸制粒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矿堆的低渗透性能是局限矿石浸出周期及金属浸出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 ,长期以来 ,高含泥量的铀矿石一直是酸法堆浸提铀技术的应用禁区。核工业铀矿开采研究所经过多年的研究 ,研制开发了酸法制粒粘和剂及相应的制粒、养护等工艺 ,并对多种含泥矿石进行了制粒堆浸试验 ,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某含泥铀矿提铀工业生产中。通过采用制粒技术进行酸法堆浸 ,可有效地改善矿堆的渗透性能、提高浸出效率 ,矿石的浸出周期可从直接堆浸的 2 0 0d以上降低至 6 0d以内 ,金属的浸出率可从 4 0 %以下提高到 96 %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个干旱低山丘陵区采用高浓度堆存的尾矿库设计实例,针对该工程尾矿粒度超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种尾矿处理方案,即上游式尾矿筑坝、一次性筑坝及高浓度堆存方案。通过对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最终确定采用高浓度堆存方案。高浓度堆存方案的坝体稳定性好,可节约大量生产用水,环保效益突出,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尾矿堆存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个干旱低山丘陵区采用高浓度堆存的尾矿库设计实例,针对该工程尾矿粒度超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种尾矿处理方案,即上游式尾矿筑坝、一次性筑坝及高浓度堆存方式,通过对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最终确定采用高浓度堆存方案。高浓度堆存法坝体稳定性好,可节约大量生产用水,环保效益突出,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尾矿堆存技术。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金属矿山尾矿堆存技术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蔚平  郭金峰  汪斌 《金属矿山》2013,42(12):118-122
系统总结分析了我国金属矿山尾矿堆存技术的特点,采用分类比较法分析具体堆存技术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并对各种堆存技术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论述。分析结论为湿式堆存尾矿仍然是当前尾矿处置的主要方式,尾矿充填采空区、干式堆存尾矿、尾矿与排土场混排及尾矿综合利用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胡福成  李小捷 《矿冶》1995,4(2):51-56
江西瑞昌市吴家金矿系武山铜矿北矿带1 ̄#铜矿体上部的铁帽金矿,孩矿品位低《An1.0~3.0g/t),含泥高(30%~40%)。本文论述了采用制粒堆浸技术处理此种金矿的研究和工业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制粒堆浸浸出串达77.01%,与直接堆浸相比,浸出车提高11,96%,浸出周期缩短5天。吴家金矿年获利税359.8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