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视觉问答与对话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任务,是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交叉领域的代表性问题之一。视觉问答与对话任务要求机器根据指定的视觉图像内容,对单轮或多轮的自然语言问题进行作答。视觉问答与对话对机器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推理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跨模态人机交互应用中具有实用前景。文中对近年来视觉问答与对话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数据集和算法进行了归纳,对研究挑战和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对视觉问答与对话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视觉问答(VQA)任务中,“可解释”是指在特定的任务中通过各种方法去解释模型为什么有效。现有的一些VQA模型因为缺乏可解释性导致模型无法保证在生活中能安全使用,特别是自动驾驶和医疗相关的领域,将会引起一些伦理道德问题,导致无法在工业界落地。主要介绍视觉问答任务中的各种可解释性实现方式,并分为了图像解释、文本解释、多模态解释、模块化解释和图解释五类,讨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并对其中的一些方法进行了细分。除此之外,还介绍了一些可以增强可解释性的视觉问答数据集,这些数据集主要通过结合外部知识库、标注图片信息等方法来增强可解释性。对现有常用的视觉问答可解释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根据现有视觉问答任务中可解释性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视觉问答是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的交叉领域。在视觉问答的任务中,机器首先需要对图像、文本这两种模态数据进行编码,进而学习这两种模态之间的映射,实现图像特征和文本特征的融合,最后给出答案。视觉问答任务考验模型对图像的理解能力以及对答案的推理能力。视觉问答是实现跨模态人机交互的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近相继涌现出了众多新兴技术,如基于场景推理的方法、基于对比学习的方法和基于三维点云的方法。但是,视觉问答模型普遍存在推理能力不足、缺乏可解释性等问题,值得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文中对视觉问答领域的相关研究和新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总结。首先介绍了视觉问答的背景;其次分析了视觉问答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算法的和数据集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根据当前模型存在的问题对视觉问答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视频问答(video question answering,VideoQA)根据视频内容自动回答自然语言问题,是视觉语言领域较为新兴的一个研究方向,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 VideoQA问题的解决对于人机交互、智慧教育、智能交通、场景分析以及视频检索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大意义. VideoQA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它需要模型同时理解视频与文本内容来生成问题的答案.首先,分析了VideoQA与图像问答(image question answering,ImageQA)的区别,总结了当下VideoQA相对于ImageQA所面临的4个挑战;然后,围绕着这些挑战对目前现有VideoQA模型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并重点介绍了模型的实现及不同模型之间的关联;接着详细介绍了在VideoQA中常用的基准数据集及目前主流算法在部分数据集上的性能,并进行了对比与分析;最后,讨论了该领域未来面临的挑战和研究趋势,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交媒体和人机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图像以及文本等多模态数据在互联网中呈爆炸式增长,因此多模态智能研究受到关注。其中,视觉问答与推理任务是跨模态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现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础,已成功应用于人机交互、智能医疗以及无人驾驶等领域。本文对视觉问答与推理的相关算法进行了全面概括和归类分析。首先,介绍了视觉问答与推理的定义,并简述了当前该任务面临的挑战;其次,从基于注意力机制、基于图网络、基于预训练、基于外部知识库和基于可解释推理机制5个方面对现有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全面介绍了视觉问答与推理常用公开数据集,并对相关数据集上的已有算法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视觉问答与推理任务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视觉问答(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VQA)是融合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图-文跨模态热门任务。该任务以计算机智能识别与检索图像内容并给出准确答案为主要目标,融合应用了目标识别与检测、智能问答、图像属性分类、场景分析等多项技术,能够支撑许多前沿交互式人工智能高层任务,如视觉对话、视觉导航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极高的应用价值。近几年,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及图-文跨模态领域人工智能模型的发展为视觉问答任务的实现提供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主要对2019—2022年视觉问答领域的主流模型及专业数据集进行总结。首先,依据视觉问答任务实现的模块框架,对关键步骤中的主流技术方法进行综述讨论。其次,按照主流模型采用的技术方法,将该领域内各类模型进行细分,并简要介绍改进重点和局限性。随后,综述视觉问答常用数据集与评价指标,对几类典型模型性能进行对比阐述。最后,对现阶段视觉问答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重点阐述,并对视觉问答领域未来应用及技术发展进行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基于视觉和语言的跨媒体问答与推理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目的是基于给定的视觉内容和相关问题,模型能够返回正确的答案。随着深度学习的飞速发展及其在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基于视觉和语言的跨媒体问答与推理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文中首先系统地梳理了当前基于视觉和语言的跨媒体问答与推理的相关工作,具体介绍了基于图像的视觉问答与推理、基于视频的视觉问答与推理以及基于视觉常识推理模型与算法的研究进展,并将基于图像的视觉问答与推理细分为基于多模态融合、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基于推理3类,将基于视觉常识推理细分为基于推理和基于预训练2类;然后总结了目前常用的问答与推理数据集,以及代表性的问答与推理模型在这些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最后展望了基于视觉和语言的跨媒体问答与推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检索式自动问答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动问答是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最初是为了满足人们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的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的自动问答模型大多无领域限制、可接收文本和语音输入.检索式自动问答是自动问答的重要技术路线,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分析的综述类文献或者比较早期、没有纳入新的成果,或者聚焦于某一个单独领域、没有从整体上进行总结分析.本文对问答模型的分类、技术方法、数据集和评价指标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首先,介绍自动问答的分类方法以及典型类型,总结了不同类型问答模型的特点以及常用的技术方法;然后,以检索式问答模型为主要对象,讨论常用的三类方法,分析了各类方法的特点以及难点,针对不同的难点,总结归纳了现有的改进技术;随后,介绍了检索式自动问答现有的评价方法和数据集;最后,总结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检索式自动问答将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机器阅读理解(MRC)是一个受数据集推动的研究领域,其目标是让机器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回答相关问题.早期受数据集限制,机器阅读理解任务大多局限于单轮问答,问答对之间缺少依赖关系.而会话问答(ConvQA)是使机器在帮助人类获取信息时可以进行连续主题的人机交互过程.近年来,随着机器阅读理解数据集和深度神经网络的发展,研究人员将机器阅读理解与会话问答结合,形成更为复杂真实的会话式机器阅读理解(CMC),这极大地推动了机器阅读理解领域的发展.对近几年会话式机器阅读理解相关最新研究进展从三方面归纳总结:首先阐述该任务的定义、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关数据集的特性;然后归纳总结当前最新模型的架构及其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会话历史嵌入表示以及会话推理所使用的相关技术方法;最后梳理分析当前会话式机器阅读理解模型,并对未来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视觉语言导航,即在一个未知环境中,智能体从一个起始位置出发,结合指令和周围视觉环境进行分析,并动态响应生成一系列动作,最终导航到目标位置.视觉语言导航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任务近年来在多模态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不同于视觉问答和图像描述生成等传统多模态任务,视觉语言导航在多模态融合和推理方面,更具有挑战性.然而由于传统模仿学习的缺陷和数据稀缺的现象,模型面临着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系统地回顾了视觉语言导航的研究进展,首先对于视觉语言导航的数据集和基础模型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全面地介绍视觉语言导航任务中的代表性模型方法,包括数据增强、搜索策略、训练方法和动作空间四个方面;最后根据不同数据集下的实验,分析比较模型的优势和不足,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视觉问答是一项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相结合的任务,需要理解图中的场景,特别是不同目标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近年来,关于视觉问答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传统方法采用整体特征表示,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所给图像的结构,无法有效锁定场景中的目标。而图网络依靠高层次图像表示,能捕获语义和空间关系,但以往利用图网络的视觉问答方法忽略了关系与问题间的关联在解答过程中的作用。据此提出基于同等注意力图网络的视觉问答模型EAGN,通过同等注意力机制赋予关系边与目标节点同等的重要性,两者结合使回答问题的依据更加充分。通过实验得出,相比于其他相关方法,EAGN模型性能优异且更具有竞争力,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主流视觉问答(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VQA)任务使用区域特征作为图像表示而面临的训练复杂度高、推理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合视觉语言的卷积网络(composite visionlinguistic convnet,CVlCN)来对视觉问答任务中的图像进行表征.该方法将图像特征和问题语义通过复合学习表示成复合图文特征,然后从空间和通道上计算复合图文特征的注意力分布,以选择性地保留与问题语义相关的视觉信息.在VQA-v2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视觉问答任务上的准确率有明显的提升,整体准确率达到64.4%.模型的计算复杂度较低且推理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3.
文档智能是指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阅读、理解以及分析商业文档的过程,是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交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文档智能领域的发展,以文档版面分析、文档信息抽取、文档视觉问答以及文档图像分类等为代表的文档智能任务均有显著的性能提升。该文对于早期基于启发式规则的文档分析技术、基于统计机器学习的算法以及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和预训练的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展望了文档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推荐算法层出不穷,特别是深度学习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推荐系统的研究.然而,各个推荐算法在实现细节、评价方式、数据集处理等方面存在众多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对推荐领域的可复现性产生担忧.为了帮助缓解上述问题,基于PyTorch实现了一个综合、高效、易扩展的轻量级推荐算法框架ReChorus,意为构建...  相似文献   

15.
Video question answering (Video QA) involves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video content and question language, as well as the grounding of the textual semantic to the visual content of videos. Thu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more accurately, not only the semantic entity should be associated with certain visual instance in video frames, but also the action or event in the question should be localized to a corresponding temporal slot. It turns out to be a more challenging task that requires the ability of conducting reasoning with correlations between instances along temporal fram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instance-sequence reasoning network for video question answering with instance grounding and temporal localization. In our model, both visual instances and textual representations are firstly embedded into graph nodes, which benefits the integration of intra- and inter-modality. Then, we propose graph causal convolution (GCC) on graph-structured sequence with a large receptive field to capture more causal connections, which is vital for visual grounding and instance-sequence reasoning. Finally, we evaluate our model on TVQA+ dataset, which contains the groundtruth of instance grounding and temporal localization, three other Video QA datasets and three multimodal language processing datasets. Extensiv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 Specifically, our method outperforms the state-of-the-art methods on these benchmarks.  相似文献   

16.
视觉问答中的语言处理方法对视觉问答模型的性能影响巨大。语言处理方法源于自然语言处理,但在发展过程中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最先进技术脱节,导致视觉问答中涉及的问题理解和答案生成受阻。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主观上是研究人员对语言处理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客观上则是相关研究文献的匮乏。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分析语言处理对视觉问答的价值,调查视觉问答中涉及到的语言处理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归纳总结语言处理方法的类型,从而为研究人员认识语言处理重要性提供基础;探讨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视觉问答中语言处理方法的推动作用,并展望了语言处理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遥感视觉问答(remote sensing 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RSVQA)旨在从遥感图像中抽取科学知识.近年来,为了弥合遥感视觉信息与自然语言之间的语义鸿沟,涌现出许多方法.但目前方法仅考虑多模态信息的对齐和融合,既忽略了对遥感图像目标中的多尺度特征及其空间位置信息的深度挖掘,又缺乏对尺度特征的建模和推理的研究,导致答案预测不够全面和准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引导的融合推理网络(multi-scale guided fusion inference network,MGFIN),旨在增强RSVQA系统的视觉空间推理能力.首先,本文设计了基于Swin Transformer的多尺度视觉表征模块,对嵌入空间位置信息的多尺度视觉特征进行编码;其次,在语言线索的引导下,本文使用多尺度关系推理模块以尺度空间为线索学习跨多个尺度的高阶群内对象关系,并进行空间层次推理;最后,设计基于推理的融合模块来弥合多模态语义鸿沟,在交叉注意力基础上,通过自监督范式、对比学习方法、图文匹配机制等训练目标来自适应地对齐融合多模态特征,并辅助预测最终答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在两个公共RSVQA数据集上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8.

Question answering is a subfield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It is a task of answering a question posted in a natural language. A 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 (QAS) may be considered a good alternative to search engines that return a set of related documents. The QAS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ree main modules; question analysis, passage retrieval, and answer extraction. Over the years, numerous QASs have been presented for use in different languages. However, the the development of Arabic QASs has been slowed by linguistic challenges and the lack of resources and tools available to researchers. In this survey, we start with the challenges due to the language and how these challenges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rabic QAS more difficult. Next, we do a detailed review of several Arabic QASs. This is followed by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techniques and approaches in the three modules of a QAS. We present an overview of important and recent tools that were developed to help the researchers in this field. We also cover the available Arabic and multilingual datasets, and a look at the different measures used to assess QASs. Finally, the survey delves into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Arabic QAS systems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e-of-the-art techniques developed for question answering in other langu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