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炭洗选加工是提高煤炭综合利用价值的有效途径,煤炭分选本身如浮选煤需要研究捕收剂、起泡剂、促进剂等浮选药剂性能,以降低精煤灰分、提高精煤产率、改善浮选效果。而在浮选原矿中加入浮选捕收剂可改善煤粉表面疏水性,促进捕收剂在煤炭表面的吸附,可见吸附是其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
刘维林 《化工之友》2007,(13):42-43
煤炭洗选加工是提高煤炭综合利用价值的有效途径,煤炭分选本身如浮选煤需要研究捕收剂、起泡剂、促进剂等浮选药剂性能,以降低精煤灰分、提高精煤产率、改善浮选效果。而在浮选原矿中加入浮选捕收剂可改善煤粉表面疏水性,促进捕收剂在煤炭表面的吸附,可见吸附是其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将多种表面活性剂用于煤炭浮选,筛选较好的表面活性剂或其组合作为煤炭浮选促进剂,并对浮选药剂制度进行调整以提高浮选工艺指标。试验得到较好的煤炭浮选促进剂为OSE[m(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4)∶m(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 80)∶m(聚氧乙烯蓖麻油EL-40)=4∶4∶2.5]。较好的浮选药剂制度为:抑制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20 g·t-1,OSE 2.7 g·t-1,捕收剂TH102(主要成分为柴油和橄榄油)900 g·t-1,起泡剂GF油66 g·t-1。按照上述药剂制度进行浮选试验,精煤产率为79.51%,精煤灰分为11.34%,可燃体回收率为88.16%,对比不加促进剂与抑制剂浮选,精煤产率提高4.05百分点,可燃体回收率提高4.63百分点,精煤灰分降低0.24百分点。另外,试验中加入表面活性剂OSE与抑制剂CMC可提高浮精的过滤速率,降低精煤滤饼含水率。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煤泥浮选原理。通过小筛分试验和分步释放试验对煤泥性质进行分析,说明入浮原煤平均粒度较粗,生产中要控制入浮粒度。通过对煤泥初步探索浮选试验和正交试验的研究,确定了最佳浮选条件为:捕收剂1330 g/t,起泡剂266 g/t,质量浓度60 g/L,得到精煤产率75.06%,精煤灰分8.70%,浮选完善指标59.03%。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煤泥浮选效果,以煤油和芳烃类试剂AR为原料制备复合药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传统药剂与复合药剂的最佳浮选试验条件,分析了捕收剂的煤泥浮选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复合药剂的最佳浮选条件为煤浆质量浓度100 g/L,捕收剂用量1000 g/t,起泡剂用量100 g/t,此时精煤产率59.87%,精煤灰分12.10%,浮选完善指标为67.51%。传统药剂的最佳浮选条件为煤浆质量浓度60g/L,捕收剂用量1200 g/t,起泡剂用量120 g/t,此时精煤产率57.97%,精煤灰分11.91%,浮选完善指标65.83%。复合药剂的精煤产率提高1.90%,浮选完善指标增加1.68%,各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药剂。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复合药剂对石英和煤粒的分离效果优于传统药剂。复合药剂吸附在煤粒表面,改变了煤泥表面润湿性,从而增强煤粒可浮性,使煤粒与无机矿物分离,处理后精煤中的无机矿物石英、白云母和高岭石等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望峰岗选煤厂煤泥性质的分析,说明入浮平均粒度较粗,各粒级煤泥灰分均在30%以上,嵌布较均匀,单体解离度低,为浮选降灰带来困难;煤泥表面接触角较小为50.06。,说明其天然可浮性较差,经捕收剂十二烷或柴油处理后,煤泥接触角增大,煤的可浮性提高;若要求精煤灰分为14%,则标准浮选精煤产率约为65%。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煤浆质量浓度为80g/L,捕收剂用量为800∥t,起泡剂用量为128g/t时,煤泥浮选效果较好,浮选完善度最高为66.94%,精煤灰分符合要求,精煤产率较高为71.67%。最后以捕收剂、起泡剂和煤浆质量浓度为正交因素设计正交试验,考察各因素对煤泥可浮性的影响,并得出最佳浮选药剂制度。结果表明:当捕收剂用量为1000g/t,起泡剂用量为42g/t,煤浆质量浓度为60g/L时,煤泥浮选效果最好,此时精煤产率为71.59%,精煤灰分为14.30%,达到高产降灰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龙口选煤厂近期入选原煤煤质变化较大,浮选入料高灰细泥含量增高,导致浮选效果变差,浮选精煤灰分升高,重选为浮选"背灰"。为降低高细泥含量煤泥的精煤灰分,通过正交试验用浮选完善指标、精煤产率来评价浮选效果,找出最佳药剂用量为:捕收剂0.26 kg/t干煤泥,起泡剂为0.15 kg/t干煤泥,实现了精煤灰分小于9.50%,浮选数量效率达到90.85%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8.
降低浮选精煤灰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降低某矿煤泥灰分的基本方法,采取降低矿浆浓度、延长捕收剂接触时间及分次加药等措施,实现了在保证较高精煤产率的前提下,浮选精煤灰分降低约3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浮选过程中药剂用量、入浮浓度及充气量进行优化研究,用精煤产率和灰分2个指标来分析各种浮选工艺试验条件,并用分步释放试验对分析确定的方案进行评价,找到了适于东河矿选煤厂煤泥浮选的最佳药剂制度。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内蒙古能源中心选煤厂煤泥性质,说明试验煤泥是以高灰细泥为主的极难浮煤;高灰细泥在浮选过程中容易因夹带、黏附作用而进入精煤,影响精煤质量。通过探索试验发现,煤浆质量浓度为40∥L,捕收剂、起泡剂用量均为1.0kg/t时,煤泥浮选效果最好,此时精煤产率为53.53%,灰分为13.92%,但仍未达到厂家要求。为将精煤灰分降至11%以下,对煤泥进行二次浮选试验。当煤浆质量浓度为50g/L,捕收剂、起泡剂用量均为1.5kg/t,搅拌时间为1min时,二次浮选效果最好,此时精煤产率为52.78%,精煤灰分为10.14%,中煤产率为6.57%,中煤灰分为57.30%,尾煤产率为40.65%,尾煤灰分为76.81%,中煤可直接出售。二次浮选工艺可有效降低精煤灰分,提高精煤产率,解决了煤泥难浮问题,满足了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1.
根据煤泥浮选药剂消耗过高的现状,通过分步释放试验分析煤泥的性质,了解煤泥中不同可浮性物料的数、质量的分布规律;并通过煤泥浮选的优化试验,确定浮选过程中的最佳药剂制度,从而提高浮选精煤的回收率,减少尾煤的排放量,提高尾煤的灰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废弃油脂制备煤泥捕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筛分试验和可浮性试验,说明煤泥易泥化,细泥含量高,黏附、夹带严重,导致精煤灰分偏高;煤泥属难浮煤种。采用废弃油脂制备煤泥浮选捕收剂,并进行实验室浮选试验,同时分析药剂作用机理。煤泥浮选试验表明:在精煤灰分相近的条件下,生物柴油对煤泥的捕收性要低于柴油和煤油。当柴油、煤油与生物柴油分别以质量比1∶9复合时,煤泥浮选效果较好,精煤产率分别比生物柴油提高10.52%和9.06%,浮选完善度分别提高5.32%和4.33%。GC-MS分析表明:制备的浮选捕收剂中含有不饱和结构—C=C—、含氧官能团O||—C—和疏水性较强的长链烷烃。生物柴油与非极性烃类油组合用作捕收剂时,主要存在共吸附和促进吸附两种吸附机理,提高了煤泥可浮性,促进药剂在煤浆中分散,增大药剂与煤粒表面的接触概率,降低药耗。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影响煤泥浮选过程的因素,以细粒难选煤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煤质分析以及药剂、浮选浓度、充气量的浮选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起泡剂分段加药效果优于一次加药,精煤可燃体回收率提高5个百分点,灰分降低0.6个百分点;3种调整剂比较,六偏磷酸钠分散细泥的效果更佳,当添加量为1 000 g/t时,精煤灰分降低1.4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6个百分点;过高的浓度和充气量会导致精煤灰分增高,回收率下降,样品煤泥适宜的充气量为0.37 m3/(m2·min),浮选浓度100 g/L。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研究了提高难浮煤泥浮选效果的方法,确定了矿浆浓度、药剂种类和药剂量等工艺参数;采用精煤再选流程,可降低浮选精煤灰分,提高精煤产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葫芦素选煤厂煤泥煤质特征,确定煤泥浮选等级为中等可浮;煤泥常规浮选试验和分步释放试验结果表明,该厂煤泥是可浮的,选择适宜的浮选药剂,可以得到较低灰分的精煤和较高的精煤抽出率及可燃体回收率;煤泥浮选后,浮选精煤可全部掺入精煤产品,实现煤泥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中灰分煤解离浮选脱硫降灰的可行性,利用磨矿方法对1.4~1.5 kg/L密度级煤样进行解离试验,并对各解离程度的煤样进行浮选分步释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磨矿可以使煤样充分解离,低灰物料累计产率可达78%,随着解离程度的提高,解离后1.4~1.5 kg/L密度级物料的灰分显著降低;浮选方法很难高效地将小于200网目低灰物料回收,且无机硫易污染低灰煤炭;煤样磨矿至小于120网目最有利于浮选,灰分为12%时,理论浮选精煤产率约为32%,理论浮选精煤硫分约为1.10%。中灰煤磨矿解离浮选有助于提高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用于评定煤泥可浮性的浮选速度试验、分步释放浮选试验和顺序评价试验三种方法,认为前者选择性差,不宜采用,后二者应该在进行大量试验后再予定论;提出了利用浮选精煤灰分临近物相对产率评定煤泥可浮性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8.
青龙寺选煤厂压滤细煤泥灰分高、水分高,粘度大,掺配在混煤中会大大降低混煤的品质,且难以单独销售,因此对青龙寺细煤泥进行浮选试验研究。通过小筛分和分步释放浮选试验初步判断浮选提质的可行性,并通过浮选试验,研究捕收剂用量及种类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捕收剂过量使用时,该煤泥在理论上可以得到高产率的低灰精煤。复合药剂FO1和FO3作为捕收剂时,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高于普通柴油,且用量小,其中FO3效果最佳,可以给选煤厂带来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HC型起泡剂及其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HC型起泡剂与目前使用的几种起泡剂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进行浮选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HC型起泡剂应用于高灰、细粒煤泥浮选时,在精煤和尾煤灰分相同时,精煤回收率提高2%以上;应用于中、低灰分煤泥浮选时,可大量节省捕收剂用量,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边国华 《化工之友》2007,(13):49-49
根据煤泥浮选药剂消耗过高的现状,通过分步释放试验分析煤泥的性质,了解煤泥中不同可浮性物料的数、质量的分布规律;并通过煤泥浮选的优化试验,确定浮选过程中的最佳药剂制度,从而提高浮选精煤的回收率,减少尾煤的排放量,提高尾煤的灰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