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无线电工程》2018,(5):406-410
随着在轨北斗卫星数量的增多,北斗射频模块产品应用的日益扩大,北斗射频模块的测试问题变得日益突出。针对目前我国北斗模块的人工手动测试问题,提出了北斗射频模块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北斗射频模块的自动测试系统是基于LabVIEW和Android平台设计开发的PC端和Android终端均可使用的自动测试系统。通过对设计需求的分析,给出了总体软、硬件设计和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方案,实现了北斗自动测试系统平台的搭建。经实际工程验证,该方案能够节省任务中测试的时间,提高自动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我国卫星定位系统的性能和特点,根据接收机的有关技术指标要求,设计并研制了接收机射频电路,文章的最后给出了电路测试和系统调试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商业领域纸质标签的信息更新滞后、手工更换效率低、易出错等缺点,采用 自顶向下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有源远距离RFID技术的电子货架标签系统。该设计集计算 机控制、远程收发、微功耗设计特性为一体,辅以完善的应用系统设计。该系统业务管理方 便,信号覆盖范围可扩展,标签显示模块的电池寿命可达3~5年,具有普遍应用意义和广 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减小北斗用户机的体积,降低终端成本,缩短终端系统调试时间,文中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用射频芯片,设计了一款新型的北斗用户机模块。该模块体积仅为27mm×19mm。调试后的测试结果为:接收通道噪声系数小于4.5dB,AGC(自动增益控制)范围大于55dB,中频输出幅度为峰峰值1V,输入驻波比小于1.5;发射通道功率调整范围达到-10dBm~5dBm,输出1dB压缩点大于10dBm,本振抑制大于30dB,本振相位噪声误差小于0.9°。测试结果表明射频模块性能全部满足整机要求。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微波功率模块(MPM)的特点及应用领域,对MPM内部集成高压开关电源调节器、微波射频系统以及MPM总体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设计方法与技术途径以及为实现MPM稳定、可靠工作需要解决的电磁兼容关键性问题,提出了MPM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实现原子钟的低功耗、微型化,设计了一种用于85Rb原子钟的专用射频模块芯片。该芯片采用了交叉耦合差分结构,利用串联的平面集成螺旋电感达到3 GHz的输出频率,同时采用了累积型MOS变容管,实现控制电压对于输出频率的单调调节。最终对设计芯片进行了仿真测试,并完成了流片与封装,基本达到了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餐厅点餐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下列问题:人流量过于集中,点餐人数众多,环境嘈杂,点餐付费效率低。校园智能点菜机正是针对学校餐厅点餐问题而设计。智能点菜机系统包括主机和从机两部分,由单片机、触摸显示屏、射频刷卡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组成。利用单片机实现总体的控制,利用射频刷卡模块实现付费功能,利用无线传输模块实现主从机之间的信息交互,利用电路设计软件实现对智能点菜机系统的电路集成设计。智能点菜机系统的开发很好的解决了在学校餐厅点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利用智能点菜机系统可以实现快速自助点餐并在射频刷卡模块上完成付费。  相似文献   

8.
在射频识别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识读距离可调的远距离双频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案,根据低频磁通信的原理设计了125kHz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在低频发射模块中,通过调节变阻器Rw来调节放大器的增益,控制天线的辐射功率,进而控制通信距离;在低频接收模块中,由ISL28190低噪声精密运算放大器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增益可达40dB.这两个模块可实现在5米的距离上接收天线输出峰-峰值达5mV的信号,经ISL28190放大后为500mV.  相似文献   

9.
《电子产品世界》2005,(3A):132-132
瑞昱半导体成功开发出超宽频CMOS射频收发器芯片。其技术突破与特色包括:极精易的模块设计:全CMOS的射频芯片设计,已包含所有射频IC功能,只需要加上天线及少数几个外部组件(如石英晶体振荡器)就可以完成整个模块设计;超精巧的芯片面积:与最先进的WLAN射频IC相比,瑞昱UWB射频IC芯片面积仅为其五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射频发送接收芯片GJRF400的结构,并综述了其编程方法和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915 MHz射频收发系统的ADS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线通信环境中的应用,使用ADS软件设计了一种915MHz射频收发系统。射频收发系统中的关键模块均根据实际的集成射频模块的参数设计。使用ADS软件对设计进行功率增益预算仿真、S参数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射频收发系统符合实际的无线通信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张兴佳  刘文浩  石蕊 《通讯世界》2017,(18):283-284
本设计以单片机为控制中心,通过射频识别与处理模块和门禁模块实现图书馆自习室座位的高效利用.该系统由射频卡识别器提供输入信号,由单片机根据射频卡输入的信号在液晶显示模块显示对应的座位号,并且开启门禁模块允许读者进入.整个系统具有使用方便、有效提高图书馆座位利用率等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是图书馆管理数字化进程的标志,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果最直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多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已经投入使用,卫星导航接收机的研发呈现出多频多模融合的特点。多系统多频点的设计对射频前端的设计提出了挑战。为了能让射频模块可以利用软件控制且满足多系统多频点的系统需求,采用AD8347与SI4133设计出灵活设置频点的多频通用射频前端模块。根据SI4133的要求设计外部电感,完成通用射频模块的设计。多频通用模块通过与接收机基带处理平台的搭配,实现多系统多频点的卫星信号处理;通过合理设置中频滤波器参数与本振频率,L1,B1这两个相近的频点可以实现同时变频处理。经过验证,该多频通用射频模块可满足GPS L1、北斗B1/B3、GLONASS L1单点定位的需求,并可应用于RTK接收机中实现厘米级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朱晓维  刘进  田玲 《移动通信》2003,27(1):88-90
本文介绍了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体制WCDMA移动终端的射频模块设计和实验测试结果,整个射频模块集成设计在6层PCB上,工作电压+3.3V,结构紧凑,测试结果表明达到了3GPP中射频相关的指标要求,以及国家863计划“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发(C3G)项目”对WCDMAMT系统的性能和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文中设计了一种高隔离度、低插损的小型化射频接口技术。该射频接口工作于X波段,采用球栅阵列(BGA)技术代替传统的电连接器作为射频模块的对外接口,通过电路基板内部的传输路径及垂直过渡将射频模块内部的信号传输至接口。对该接口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计算确定了接口电路的关键参数,并设计了测试夹具,对该接口技术的射频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8 GHz~12 GHz的频率范围内,该射频接口技术的驻波小于1.2,插入损耗小于0.1 dB,端口间的隔离度小于-80 dB。根据此结构设计了一款X波段TR组件并加工试验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小型轻便的无线定位信标机,由GPS模块、微处理器、无线射频模块、电源模块等部分组成.它具有定位可靠精确、小巧轻便、便于携带等特点.该信标机设备可用于各种需要定位的场合.当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发送端可以不断地把GPS位置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向外发送信息,配套的多个接收端将接收的位置信息直观地显示在计算机上.操作人员可据此迅速地确定目标物的位置,大幅度提高搜寻目标物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吴慧敏  张毅 《微电子学》2006,36(5):659-661,665
介绍了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标准的移动终端射频模块的设计和实验测试结果。该射频模块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功耗低、兼容性强、易于与基带电路接口等优点。测试结果表明,其各项指标完全满足3GPP规范的相应要求。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个基于射频识别设备技术的机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建立二级到多级服务器模式,通过射频识别设备的使用实现跨校区的统一管理机制。它由多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独立工作,本文对模块功能有详细描述。本系统也可通过局域网,校园网或internet网协作运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无线技术应用以及各类网络系统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对于射频微波技术的了解越来越多,也更加依赖该技术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以多通道射频收发前端设计为例,分析了前端PCB板设计及整体布局以及实物图,希望能够为多通道射频收发前端关键模块及集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0.
2.4GHz收发系统射频前端的ADS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丽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19):23-26
针对无线移动通信环境中的应用,使用ADS软件设计了一种2.4 GHz收发系统的射频前端,射频前端中的关键模块均根据实际的集成射频模块的参数设计.使用ADS软件对设计的射频前端进行预算仿真、S参数仿真、大信号S参数仿真、谐波平衡仿真等.由仿真可以得出射频发送端的总增益为17.783 dB,效率为16%.接收端的灵敏度为-92.08 dBm,带宽为6 MHz.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射频前端符合实际的无线移动通信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