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已知的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和移动蛋白(Movement Protein MP)基因序列合成了CP、MP基因的上下游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片段,经过SalⅠ和PstⅠ双酶切、连接、转化、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构建了酵母表达载体pGBKT7-GPV-CP和pGBKT7-GPV-MP,用于在酵母双杂交分析中表达诱饵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筛选小麦cDNA文库内与大麦黄矮病毒互作的寄主因子、克隆寄主因子、推测其种类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将引起人类腹泻主要病原物小球状病毒(Small round structured virus;SRSV)编码抗原蛋白基因的全长序列1605bp,导入来自三叶草黄脉病毒(Clover yellow vein virus;ClYVV)侵染性全长cDNA克隆的侵染性植物病毒表达载体pClYVV/CP/W基因组的NIb/CP基因之间,构建了重组病毒克隆pClYVV-NV1.6。用上述重组病毒克隆接种蚕豆植物,表现了与野生型ClYVV相同的症状。从发病叶中提取总RNA,用反转录PCR(RT-PCR)对上述重组病毒克隆的转录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在F4子代病毒基因组中仍然稳定存在。从发病叶中提取总蛋白,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及蛋白质杂交(Western blotting;WB)对上述重组病毒克隆表达的目的基因产物抗原蛋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克隆pClYVV-NV1.6之目的基因产物的表达量随寄主植物发病后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最大表达是在寄主植物发病后第9天,最大表达量为每克鲜叶可表达160.00μg,这一研究结果为用植物生产抗SRSV口服疫苗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种方法提取了烟草病叶中PVY病毒的RNA,然后针对PVY~N的C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运用反转录PCR技术对提取的PVY-RNA进行了体外扩增,结果得到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780bp片段,而对照未得到任何产物,从而建立了运用RT-PCR手段检测植物中PVY的又一有效途径,并运用此方法对东北三省部分地区马铃薯种薯中PVY的带毒情况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4.
5.
伴随生物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基因组片段的后续处理问题亟待解决.基因组片段填充是有效解决方法之一,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普通序列的单面基因组片段填充问题是将缺失的基因序列填充到一个不完整基因组片段B中,得到B′,与完整的参考基因组A对比,使得A和B′之间的邻接数最大化.基于片段重叠群的该问题区别在于基因组片段通常由一组连续的片段重叠群(contig)构成,缺失基因只能在contig两端进行插入.针对这两个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已有算法及算法复杂性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比较,为未来基因组片段填充问题的研究及生物测序技术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足引起人类和动物急性腹泻的传染病毒,其外壳蛋白VFr7决定血清型G型并在诱导产生中和抗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NSP4蛋白作为轮状病毒致泻蛋白,在疫苗研究中亦备受瞩目.本文应用最大似然法分析中国区G1~G3型VP7、NSP4蛋白编码序列.其中VP7序列未发现正选择位点,NSP4中共发现3个正选择位点,这些经历正选择作用的位点位于不同的序列功能区内,暗示这些位点可能对相关的功能贡献决定性作用.本研究的结果为轮状病毒的免疫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结构蛋白P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Il31SPl的基础上,以玉米自交系8902、340和4112的Ⅱ型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用基因枪轰击法转化玉米,获得抗性再生植株。GUS染色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在玉米细胞和组织中得到了表达。PCR检测、PCR-Southern杂交、点杂交鉴定证实目的基因P1已整合到再生植株的基因组中,获得了转基因玉米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8.
总结与评价估计猪回肠末端基本内源粗蛋白质(CP)含量与氨基酸(从)组成的研究数据,这些数据来自33个有关猪(33kg~100kg体重)回肠消化率的研究。不同的方法用于获得这些研究数据:A)无氮日粮法(16个);B)基于含高可消化蛋白源(酪蛋白或小麦面筋蛋白)日粮的回肠消化率的计算值(11个);C)回归法(3个);D)酶解酪蛋白(EHC)法(2个);E)无氮日粮结合静脉灌注从法(1个)。这五种方法估计的回肠基本内源CP流量的平均值分别是10.5、12.6、12.0、17.1与12.7g/kgDM摄入量,其总平均值为11.8g/kgDM摄入量。基本内源蛋白质中AA的平均组成(g/16gN)为:异亮氨酸3.2、亮氨酸4.2、赖氨酸3.4、蛋氨酸1.0、胱氨酸1.8、苯丙氨酸2.9、酪氨酸2.6、苏氨酸5.1、色氨酸1.2、缬氨酸4.5、精氨酸3.4、组氨酸1.6。猪回肠基本内源CP和AAs被认为是一项不可避免的损失。回肠基本内源蛋白与AAs流量(flow)可用于计算猪饲料组分的回肠真实的(true)或标准化的消化率、或校正的回肠表观消化率。应用饲料组分中比较精确的和具有可加性的AAs回肠消化率值,并借助于补充合成从,可提高猪日粮配方水平。  相似文献   

9.
鉴于蛋白质数据库(PDB)中尚无牛血清白蛋白(BSA)这一重要模式蛋白物的结构信息,本文采用同源模建的方法,基于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高序列同源性(76.52%),以HSA与血红素(heme)复合物(1n5u)为模版,应用Modeller8.0模拟软件,完成了BSA的结构解析:其高级结构呈心形,由3个相似的结构域组成,每一结构域由10个螺旋片段构成,顺次包含2个亚域A、B;分子中共有35个Cys残基,17对二硫键,形成8对双二硫桥,并构成9个环;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占67%,无β-折叠,其余为舒展而柔顺的转角。上述结构信息可为涉及BSA的各项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笔者最近在机器上发现一种怪现象,用DIR等读盘命令时,屏幕出现严重的抖动现象并拌有不规则的读盘声音,便怀疑是病毒作怪。使用KV300(B+)没发现病毒,但仍不放心。于是重新用干净的系统盘启动,然后用DEBUG去查看COMMANDCOM(DOS6。22)。果然发现有一段外壳程序,但是用DEBUG是不可能跟踪的,选用SOFT—ICE来跟踪它,才发现这是一个设计巧妙的病毒程序。 该病毒属于文件型外壳病毒,属于恶性病毒,它修改DOS中断,降低系统速度,更严重的是,当有读盘动作时,便触发病毒,感染当前工作路径下所有的COM和EXE文件。虽然此病毒长度为443H(1091)  相似文献   

11.
以“毒”攻毒不是异想天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用户机器感染计算机病毒的几率大大增加。而计算机病毒与黑客技术的融合,使其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性。该文根据计算机病毒传播的特点,描述了以“毒”攻毒的工作和传播方式,从技术和实际需求讨论了以“毒”攻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对它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疫苗共享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病毒已成为当今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中流行最广泛、最活跃、最具破坏性的特制程序。因此,防毒、杀毒已成为计算机使用者必不可少的技能。  相似文献   

13.
肖英  邹福泰 《计算机工程》2011,37(11):149-151
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属性以及结构的介绍,提高网络用户对计算机病毒的理解。分析和总结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介绍计算机病毒所采用的隐藏、多形性、社会工程、动态更新、混合攻击、数据关联、新型媒介、速度为王、恶意攻击、跨越平台等十大技术及发展方向,为科研技术人员和反病毒厂商防治计算机病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抗计算机病毒的技术,主要包括:病毒预防技术、病毒检测技术、病毒消除技术和病毒免疫技术。当计算机系统或文件感染病毒时,需要检测和消除病毒。在计算机病毒的对抗中,如果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使系统不染毒,或者使受感染后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损失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给病毒的发展带来了空间,病毒危害着整个网络的安全。本文从病毒的本质及病毒在电脑中的寄生方式分析病毒,并介绍手动清除病毒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伴随而来的计算机病毒传播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要介绍计算机病毒的形成、分类、及特点.重点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伴随而来的计算机病毒传播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要介绍计算机病毒的形成、分类、及特点,重点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急速发展与普及,计算机病毒以广域网、电子邮件等为媒介,发生速度和传播速度越来越迅猛,危害程度和危害范围也越来越大,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制止,它的破坏将是灾难性的。由于现存的病毒检测方法无法对抗新发生的计算机病毒,在病毒的遏制方面十分被动。贝氏方法一直被应用于垃圾邮件的检测中,并显示了良好的性能,而应用于计算机病毒检测的研究却非常少。该研究利用贝氏理论找到一种具有预知性的检测病毒的新方法,试验证明,利用该研究提出的新的贝氏方法来检测已知的病毒和新出现的病毒,检测率要高于其他的贝氏方法。能够检测出新发生的计算机病毒,对病毒的防范与根除无疑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感染、传播及如何获得系统控制权的机理,论述了计算机各种病毒的概念以及新一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并针对这些病毒提出了基于命令式的预防病毒方案,最后给出了最新的病毒检测及查杀技术,并简要介绍了防火墙、入侵者检测系统等防御病毒攻击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计算机病毒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病毒的实现原理进行了形式化的抽象,同时对计算机反病毒技术作了相关解释,并说明了计算机反病毒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