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Fenton氧化-混凝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混凝沉淀法深度处理焦化生化处理二沉池出水,考察了H2O2投加量、Fe2+/H2O2(物质的量比)、PFS(聚合硫酸铁)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对TOC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TOC和COD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0.7%和72.7%,出水COD浓度达到GB 8978—1996《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相似文献   

2.
平整废液是带钢冷精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液,是一种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生化性较差,传统的生物处理难以奏效,对于此类废水,国内外尚无成熟的处理工艺。采用芬顿(Fenton)氧化工艺对某公司生产的平整液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了初始pH值、硫酸亚铁投加量、H2O2投加量以及混凝pH值等因素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反应温度、初始pH值、FeSO4和H2O2投加量等最佳处理工艺条件。在最佳处理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56%,同时BOD5/COD由0.17提高到0.48,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明显改善,可以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芬顿法氧化脱除硫酸锰溶液中残余的有机物。通过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对初始pH值、Fe~(2+)离子投加量和H_2O_2/Fe~(2+)摩尔比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优化,以COD脱除率为响应值。结果表明:Fe~(2+)离子投加量对COD脱除率的影响最显著,H_2O_2/Fe~(2+)摩尔比次之,初始pH值最小;在Fe~(2+)的投加量为29.47 mmol/L,H_2O_2/Fe~(2+)摩尔比为5.00,初始pH值为3.11的条件下,COD脱除率可达74.50%,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误差小于2%。证明利用芬顿反应脱除硫酸锰溶液中残余有机物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酸洗废液-H2O2催化絮凝剂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处理站的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废水pH、酸洗废液-H2O2投加量、泥水分离pH、反应时间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300mL废水,在pH=3.5、酸洗废液用量0.7~1.0mL、双氧水投加量1.5~2.0mL、反应15min、沉淀pH=6.5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为90%~95%,色度去除率达95%以上,出水完全达到GB 3544—2008要求。  相似文献   

5.
泰钢焦化公司采用前置反硝化(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并在生化处理后增加芬顿氧化处理工艺。焦化废水处理工艺改造后,脱除氨氮的效果好,出水COD和氨氮能达到间接排放标准,出水水质指标CODCr降到150 mg/L以下,氨氮降到25 mg/L以下,减少好氧池加碱量,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6.
陈鹏  胡绍伟  王飞  刘芳  王永  徐伟 《钢铁》2015,50(12):38-41
 以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后的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用焦化厂干熄焦焦粉作为吸附剂,对焦粉吸附深度处理焦化废水高级氧化出水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影响吸附的因素如焦粉粒径、投加量、废水pH值、吸附时间等对焦化废水COD去除率和色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焦粉粒径为0.16 mm、1 L水中投加焦粉80 g、废水pH值为4、焦粉吸附时间为2 h,最终出水的COD去除率为37.4%,色度由进水的48倍降到23倍,工艺出水水质稳定,水质可以达到《辽宁省地方排放标准》(DB 21/1627—2008)的要求,为焦化废水的达标排放提供了一条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问题,针对某企业含有机物废水进行了对比试验,采用了Fenton 絮凝联合工艺去除废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和浊度,考察了初始pH值、H2O2投加量、H2O2与Fe2+投加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絮凝剂投加量以及絮凝剂投加时的pH值对COD以及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后,浊度去除率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9.32%和97.27%。  相似文献   

8.
以现场采集的2011年1-8月间25项水质指标及5种投药指标为基础,应用多元数据统计学理论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武钢北湖污水处理站的进、出水水质及水处理药剂投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H、油与水质COD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聚类分析表明石灰的投加与聚合硫酸铁(PFS)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而这2种药剂的配合是科学降低废水中COD、油含量、碱度等出水控制指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黄金》2015,(10)
采用预氧化—混凝法作为预处理工艺去除浮选废水中的COD,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长春黄金研究院自制试剂CCG708和CCG821(投加量分别为240 mg/L、8 m L/L)作为预氧化药剂,在Na2CO3除钙剂投加量为500 mg/L、碱式氯化铝混凝剂投加量为100 mg/L条件下,废水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73.28%,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焦化废水A2/O生物系统处理后出水COD、总氰及氨氮仍很难达标,生物处理段处理效果不好等问题,对臭氧催化氧化及电絮凝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工业实践表明,将原A2/O生物系统出水经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后,COD和总氰化物去除率分别达到66%和84%,出水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试样溶解后,加盐酸使铁转化为氯化铁,用SnCl2预还原大部分Fe^3+为Fe^2+,然后用TiCl3定量还原剩余的Fe^3+为Fe^2+,过量的TiCl3可在硫酸铜的催化下,用水中溶解氧及空气中的游离氧将其氧化以消除其影响。在硫磷混酸介质中,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全铁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烟气发生模拟试验装置,采用紫外光在较低温度下激发H2O2产生的活性基团对烟气中的NO进行氧化脱除。研究了H2O2浓度、H2O2温度、NO初始浓度、O2浓度、金属离子催化剂和烟气流量等因素对系统NO脱除效果的不同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该体系的最佳工艺条件。对该条件下的反应产物分析发现,反应后溶液中主要为NO-3,NO-2,Fe3+和过量的H2O2。正交试验证明,该体系NO最大脱除率可达到88.6%,高于其他工艺的脱除效率,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An integrated technique containing coagulation, ultraviolet/Fenton oxidation, and pressurized biological processes was provided for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generated from drilling operation where sulfonated muds were used. Ultraviolet/Fenton oxidation process was used to improve biodegradability of effluent after coagulation [assessed through a ratio of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to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B/C) index]. Pressurized biological experiments were used to further remove COD so as to meet the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agulation pretreatment could help remove most of CODs (70–80%) in drilling wastewater. A 57% reduction in COD was obtained in the ultraviolet/Fenton oxidation process with 0.8 Qth H2O2 (in 30 min), and the biodegradability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C was increased from 0.03 to 0.47). The pressurized biological process could help speed up the reaction process with a saved aeration time of 66.7% under a system pressure of 0.2 MPa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dition of a normal pressure). The overall COD removal efficiency was about 95% and the COD level in the final effluent was less than 100 mg/L, which satisfied the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相似文献   

14.
韩冰  李崴  肖于  苑雪超 《云南冶金》2010,39(5):78-80
阐述了PAM废水的成因和特点,以Fenton试剂为氧化剂通过氧化的方法去除水体中的过量PAM。探讨在去除PAM过程中H2O2与COD比值,pH值,H2O2与Fe2+比值以及反应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最佳的配比为:pH=4,H2O2/COD=2.5,Fe2+/H2O2=1/10,在转速为250 r/min条件下,最佳反应时间为90 min。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皂化废水中含油量、COD浓度对皂化废水结晶盐的品质影响和Fenton氧化法降解COD工艺。结果表明,经活性炭除油后,含油量小于5 mg/L;在摩尔比n(H2O2)/n(Fe2+)=8、反应pH=3.0、双氧水浓度0.472 mmol/L、反应时间60 min的条件下,COD浓度小于217 mg/L。经上述工艺处理后的皂化水用氢氧化钠沉淀除铁,蒸发结晶可以得到白度为87.52、氯化钠纯度为95.7%、达到一级标准的工业级氯化钠盐。  相似文献   

16.
反渗透膜浓缩液的产生成为渗滤液处理的二次污染问题。本试验采用过硫酸根深度氧化处理膜浓缩液,筛选最佳催化剂,并探讨催化剂投加量、pH和温度等因素对膜浓缩液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Fe2+、Ag+和Mn2+,Fe0作为过硫酸钾氧化过程的催化剂在降解有机物和处理经济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反应条件最佳范围为pH3,温度45℃,K2S2O8:Fe010,可稳定保持COD去除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某铅锌矿选矿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多种残余选矿药剂,废水中SS、CODcr、pH、Pb^2+、Znb^2+等指标超标。直接回用对选矿指标影响很大,直接排放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和污染。试验依据该选矿废水特点和选矿工艺要求,采用“混凝沉淀-酸碱中和一氧化-澄清”的废水处理工艺,对该选矿废水进行治理,处理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通过对选矿药剂制度的创新和选矿工艺的优化,选矿废水处理后成功地进行了回用,实现了零排放。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V2O5产品生产工艺改革,采用逆流铵洗红钒新工艺、清浊分流、循环套用等方法,削减生产过程中COD产生量。另外,通过废水治理工艺研究及碱化、氧化、吹脱,使COD废水日排放量低于市府下达指标 。  相似文献   

19.
某铅锌矿选矿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且富含多种残余选矿药剂,废水中S2-、COD cr、pH、Pb2+、Zn2+等指标超标。直接回用对选矿指标影响很大,直接排放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和污染。试验依据该选矿废水特点和选矿工艺要求,采用"混凝沉淀—酸碱中和—氧化—澄清"的废水处理工艺,对该选矿废水进行治理,处理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通过对选矿药剂制度的创新和选矿工艺的优化,选矿废水处理后成功地进行了回用,实现了零排放。  相似文献   

20.
<与电炉流程相比,转炉流程生产轴承钢具有铁水洁净度高、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主要优 点。本钢炼钢厂采用转炉-精炼(LF+RH)-矩形坯连铸生产GCr15,其化学成分全部达到本钢制定标准要求,其 中有害元素 w([Ti])=25×10 -6 、 w([Ca])=2×10 -6 、 w([O])=8×10 -6 、 w([N])=38×10 -6 、 w([H])=0.8× 10 -6 ,均优于GB/T 18254-2002标准要求,满足瑞典SKF标准(SKF D33)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