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PAC设计了MPS检测单元控制系统,给出了MPS检测单元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分析了检测单元的结构与功能、气动控制回路,给出了检测单元的I/O地址分配表和I/O电气接口图,编写了程序框图及梯形图程序,最后上机调试,验证了基于PAC的MPS检测单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PLC在传输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于传统继电器控制的传输带存在电路复杂、可靠性差、故障诊断与排除困难等缺点,提出了用PLC对传输带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介绍了OMRON公司C20P可编程控制器在传输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PLC控制传输带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其中包括PLC选型、I/O地址分配、I/O端子接线、程序设计和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3.
依托SimuWorks仿真支撑平台软件,选用可编程自动控制器PAC(Programmable Auto-mation Controller)和工控机I/O板卡两种硬件接口器件,提出了同一以太网络内异型接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并给出应用实例。采用该方法研制的设备经实际应用表明,运行稳定可靠,可以满足各类仿真训练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分析了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车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提出了基于S7-200PLC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给出了PLC的I/O分配表与程序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自动生产线设计的基础上,使用PLC对搬运系统进行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给出了系统的I/O分配图.通过对步进电机脉冲量的计算,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使控制系统稳定可靠,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基于CPLD与ARM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仿真训练器控制台接口控制系统,并给出该接口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系统中采用EP93312为主控制器,利用CPLD的逻辑控制方便以及I/O口多的特点进行控制信号的采集与逻辑运算处理,通过以太网与仿真主机通信.  相似文献   

7.
X射线检测仪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提高X射线检测仪稳定性与智能控制水平的目的,对其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描述了该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给出了电路原理图。整个控制系统由运动控制单元、高压控制单元以及面板控制单元组成,并采用微控制器、数字隔离器、CAN总线、冗余设计、高精度模数/数模转换器等器件与技术进行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从而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与智能控制水平。描述了该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思想,给出了流程图。本控制系统已成功应用于X射线检测仪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达到X射线检测仪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继电器控制发动机试验台架存在电路复杂、可靠性差、故障诊断与排除困难等缺点,提出了用PLC对发动机试验台架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的一种方法。文中介绍了西门子公司S7—200PLC在发动机试验台架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PLC控制发动机试验台架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方法,其中包括PLC选型、I/O地址分配、I/O端子接线和程序设计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很多钢铁厂供料系统控制供料系统存在操作员工作环境差,上料联系信号不准确和供料生产不安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现以某典型的钢铁厂高炉供料系统为例,给出了改造设计思路、控制模式设计及PLC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投入运行后,降低了操作人员工作量,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使高炉运行顺畅,保证了生产安全。这一设计方案在钢铁厂高炉供料控制系统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个二级机器人控制系统的I/O子系统.该系统设立一个专门的I/O处理机负责数据采集和机械手伺服控制,并通过二级总线互连构成的分级式结构实现了数据采集、控制与模型求解的分级并行处理,从而大大地减少了专门用于I/O操作的时间,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实时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惠延波  王永刚  王莉 《现代电子技术》2014,(10):101-103,106
针对目前食盐装箱系统中自动化程度低、控制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PLC的双闭环自动装箱机控制系统。在此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工艺流程,系统阐述了控制系统的I/O分配与接线,分析了控制流程,完成了控制系统的设计。该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DG128单片机设计了一个FESTO生产线控制系统。我们利用继电器设计了工业24V与单片机输入输出信号匹配电路,搭建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利用C语言设计了FESTO供料站和检测站等五个生产单元的自动控制程序。长期运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和运行可靠等特点,可代替高成本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特别适合中小企业生产线自动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小家电控制板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单片机I/O口不够用的情况,文中以EM78P156N单片机的5个I/O口同时作为6个LED灯驱动和2个按键输入为例,给出了用较少的I/O口实现多路驱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巧妙的硬件设计,把软件操作系统的分时复用思想应用到单片机编程中,然后利用软硬结合的分时复用方法实现了较少I/O口的多功能控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多处理器DSP芯片CT3400的可编程I/O子系统,并利用它设计了视频的输入输出模块.整个设计包括视频I/O设备的实现、视频I/O设备与编解码器的连接和控制、I/O子系统与计算子系统之间的启动.  相似文献   

15.
赵胜会  张红 《电子世界》2013,(14):27-28
本文以PLC为核心,对某火力发电厂的送料装车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设计,实现了对整个送料系统的控制与监控。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送料小车的背景、PLC控制的自动送料系统简介、自动送料控制系统的工艺要求;然后对自动送料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进行设计,包括主电路的设计、I/O地址分配和PLC外部接线图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自动送料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给出了系统的控制流程图。最后利用西门子PLC编程软件STEP7实现了对整个自动送料控制系统的编程,画出相关程序流程图。改造后的系统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设计技术、版图结构都需要输入/输出单元。不论是门阵列结构、还是标准单元结构,现代设计理论提倡将IC的内部结构和外部信号接口分开设计,承担输入、输出信号接口的I/O单元就不再仅是焊盘,而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功能块。这些功能块担负对外的驱动、内外的隔离、输入保护或其他接口功能。详细介绍了3种输入/输出电路的性能、原理和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I/O电路设计的一般准则。  相似文献   

17.
Y2002-63079-71 0212803外围I/O ASIC I/O 单元布局与电检验方法=I/O cellplacement and electrical checking methodology for ASICwith peripheral I/Os[会,英]/Yasar,G.& Chiu,C.//Proceedings of the 2001 IEEE 2nd International Syrnpo-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用西门子S7-200系列PLC对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部分进行了改造设计,重点阐述了控制系统的改造设计,同时根据卧式车床控制系统的要求和特点,确定了PLC的I/O分配,并画出了梯形图。  相似文献   

19.
基于ARM+Linux2.6内核的控制系统驱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Linux 2.6内核下驱动的设计相对以往版本Linux内核有了很多改进,而ARM9被广泛用于控制领域.结合项目背景,介绍在Linux 2.6.21.7内核下基于AT91RM9200硬件平台的某仪器控制系统驱动设计,重点介绍I/O口和中断驱动设计方法,引入阻塞型I/O.通过在交叉开发环境编译调试进行验证,该设计已应用到仪器中.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设计技术、版图结构都需要输入/输出单元.不论是门阵列结构,还是标准单元结构,现代设计理论提倡将IC的内部结构和外部信号接口分开设计,承担输入、输出信号接口的I/O单元就不再仅仅是焊盘,而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功能块.这些功能块担负着对外的驱动、内外的隔离、输入保护或其它接口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三种输入/输出电路的性能、原理和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I/O电路设计的一般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