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国内城镇景观风貌规划模式不完善,影响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通过对浙江省海山乡景观风貌现状和问题及规划理念、方法和内容的分析,探索凸显城镇风貌特色的景观风貌规划模式,寻求一条小城镇经济、社会与文化协调发展的路径,实现小城镇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景观风貌的完整保存。  相似文献   

2.
分类研究既可把不同地域、不同民俗的小城镇形象拉开,又能把同一地域、民俗民风相近的小城镇明确区分,在相近中求差异,在统一中求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既有相近的精神内涵,又有不同的风貌特色。本文尝试对其进行分类研究。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小城镇自然环境的实际,可以从区域文化背景、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社会主导产业特征三个方面加以分类研究。按区域文化背景与文化区划分类风貌特色是文化传统的积累、历史文脉的延续,需要一个完整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文化是小城镇风貌特色最内在、最持久的东…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是一个典型的多山、多民族省份,小城镇集中反映了原生态文化,是文化承载的前沿阵地,但由于近年来的无序建设,小城镇风貌丧失,"千镇一面"的"风貌病"比较突出。为加快特色城镇化的进程,贵州省提出100个示范小城镇的建设工程。该项工程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协调和规范小城镇风貌规划的内容,对山水格局、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城镇风貌分区和天际轮廓线进行了总体风貌格局控制;对道路、重要节点和标志物与视线廊道进行了外部空间风貌控制;对建筑物、城镇家具进行了建(构)筑物风貌设计引导等,并提出了管理建议,保证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4.
王蕊  陈卓 《山西建筑》2009,35(9):54-55
通过对四川雅安上里古镇风貌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与最终设计方案的评析与总结,应用现代小城镇开发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探究了古镇在景观风貌保护与资源开发过程中古镇风貌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并提出部分引导古镇风貌保护与资源开发和谐设计的原则,以使古镇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域文化理念的小城镇形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小城镇的规模迅速扩张,为了避免小城镇在快速发展中的面貌趋同、个性衰落和文化遗失,发掘小城镇独特的乡土文化、地域特征、环境资源尤其重要。本文以云南官渡古镇形象设计为例,对小城镇的整体形象和建筑风格进行系统设计,以期对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城镇风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镇空间和景观风貌对于旅游小城镇至关重要。本文从空间生产的视角出发对当今旅游小城镇传统空间景观风貌普遍面临的布景式误区进行了批判性认知,指出其生产、消费的必然逻辑及危害,并在此基础上借鉴旅游学的前台—后台理论,为旅游小城镇的风貌设计提出了分区营建的折中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进程在遭遇土地与资金瓶颈下,越来越多的小城镇依托自身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更带来人们对小城镇风貌的关注。满足"城市聚落"对差异化生活方式体验的小城镇旅游开发,迫切需要与能直接体现本土最真实的自然、人文、历史、风情民俗等特征的城镇风貌相契合。本文以重庆市五宝镇风貌设计为例,从规划方法、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以物质空间的引导三个方面对小城镇旅游开发的风貌设计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群引领城乡经济发展阶段,中部城市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作为中部地区省会的南昌都市区小城镇,经历了农业特色化、工农业特色化并举、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期,城镇特色化发展具有产业以农业+旅游为主、城镇风貌显著提升、豫章文化特色彰显以及设施欠账严重等特征和问题,文章立足中部省会城市的区域环境特点,分析中心城市与小城镇的互动机制,从产业、空间、风貌、文化四个方面提出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当今小城镇存在自然环境破坏、形态结构失衡、风貌特征趋同与混乱及历史文化特色丧失等风貌建设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风貌研究现状及实践进行梳理,针对风貌规划在现行规划体系中的尴尬地位,以"如何塑造城镇风貌"和"如何实施城镇风貌建设"两个问题为导向,搭建全方位风貌构成要素体系、探讨风貌要素保护与再现的表达方法,最终建构包括城镇层面的结构控制规划、片区层面的分区控制规划及要素层面的具体控制规划的多层次城镇特色风貌规划体系,是小城镇风貌控制规划研究的新方法与新视角,避免了一成不变的同质化风貌控制和传统小城镇风貌规划难以深化和落实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积极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而目前的快速发展中,重庆市小城镇传统的、具有差异性的城镇特色正逐渐缺失。该文通过对重庆市小城镇建设整体定位、风貌特色及规划体系建构的讨论,尝试提出较为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风貌规划策略,对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1.
浅谈乡土景观与小城镇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乡土景观在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下,特别是在当前快速城镇化阶段,在全球文化危机与生态危机的影响下,小城镇乡土景观逐渐衰退或被同化.笔者归纳了乡土景观具有的四大特点:实际功用性、多样性、文化意义、时代性与社会性,并将乡土景观涵盖的内容进行分类.讨论了乡土景观所具有的景观、社会、经济、生态、科研、教育等价值对建设有中国特色小城镇的重要意义.最后探讨了在小城镇规划中保护乡土景观的途径:增加乡土景观保护的专项规划内容,对特色乡土景观的认定与保护,对乡土生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立足当前城乡遗产保护从"资源保控"向"文化传承"的观念导向转变,聚焦山地历史城镇地域景观基因的保护传承问题。针对传统历史城镇形态保护方法"依形套式、附形失韵"的问题瓶颈,提出基于景观基因"双系统"识别解译的历史城镇空间特征保护与文化气韵传承关联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城镇景观的格局关系、簇群形态、街巷空间、建筑风貌和地域文化的哲学基础、发展观念、实践思维、气质品性等方面,系统识别、解译了山地历史城镇的"空间基因"和"文化基因";并据此提出山地历史城镇景观基因配对关联的保护传承措施,以拓展既有遗产保护研究的理论认知,为山地历史城镇地域景观、文化的特征识别与保护传承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实现小城镇的特色塑造与环境的完美结合,一直是城镇建筑与环境设计师重点研究和讨论的课题。越来越多的生态绿化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被引入到小城镇特色塑造与设计领域。由此本文重点以江苏盐城为案例阐述了随着盐城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盐城小城镇的特色塑造力求富有本土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风貌,展现原有的自然、文化特质和视觉传达个性成为盐城这个小城镇发展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战略思考的小城镇规划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小锋 《山西建筑》2011,37(35):30-31
基于战略思考对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晋城市北留周村特色城镇规划为例,从战略角度思考小城镇规划设计,指出应结合小城镇实际情况,在客观分析的前提下合理制定城镇设计目标,生态景观格局及城镇风貌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5.
西南山地传统场镇中特殊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构成,反映了场镇建设尊重自然、适应环境发展的思想,独特的形态与山水环境浑然一体的格局以及孕育其中的人文内涵更是形成山地场镇与建筑间特有的文化.对西南山地传统场镇开放空间进行研究,采用由“点”及“线”到“面”层层推进的分析方法,总结出其在不同尺度视角下的形态特征.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传统场镇开放空间如何保持原真性进行了策略思考,以求得其空间物质形态与人文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传统民居建筑是村镇风貌的精华,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都市圈,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对其辐射的小城镇自然环境、建筑遗产及传统风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文章以传统民居的物质要素和文化要素保护研究为前提,在对上海市川沙镇"内史第"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保护与更新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传统民居风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小城镇发展的热潮,国家对风景资源保护的力度也日益加大,与风景名胜区相邻相融、关系密切的小城镇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犹豫、徘徊,难以抉择。根据这类小城镇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内小城镇为例,提出了这类小城镇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制定小城镇经济发展与风景资源保护相互协调的“双赢”策略;实现小城镇建设与风景区整体环境的有机融合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因素,并着重探讨了在小城镇中心区建设中如何加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内涵,并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对目前我国小城镇风貌存在问题认识的基础上,以黄麓镇为例,探讨小城镇风貌的定位、设计的基本原则,纵向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景观风貌进行控制,横向上对街景、滨水景观、节点、标志物、风貌线、视线廊道、亮化等重要风貌要素进行控制,对小城镇风貌设计和塑造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