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Planning》2014,(30)
网络学习环境的研究不是近两年的事,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网络学习环境进行了研究。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环境各方面越来越完善,推动教学模式的发展。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这几年非常火热,本文在对MOOC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阐述c MOOC课程模式及其对网络学习环境建设的影响,并提出c MOOC课程模式下网络学习环境的框架。  相似文献   

2.
MOOC的出现正越来越多地改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结合土木工程施工基本原理课程特点和MOOC建设内容,介绍该课程MOOC建设中关于实践资源的动态建设过程,主要包括施工过程的视频、施工工艺的动画、施工现场的照片以及工程案例等内容,重点介绍工程案例库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探讨教师利用网络优化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问题,对推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顾娟  陈力 《高等建筑教育》2016,25(5):169-172
利用多媒体平台,开展了基础力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MOOC的优势与不足,结合MOOC环境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试点情况,详细分析了该模式的建设内容与具体的时间流程,思考和总结了新的教学模式在力学课堂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意见与建议,以促进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4)
微课程教学视频是学习者在MOOC环境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传统网络课程视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学习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多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因此微课程的教学视频设计应以满足学习者的灵活性学习需求为主要诉求。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0)
席卷全球的MOOC风潮推动了大学教学模式的改革,随着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加入,国内更多高校也参与其中。通过基于混合学习的MOOC、SPOC创新应用研究,创建基于混合学习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SPOC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SPOC比MOOC更适合当下的高等工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2)
移动学习(M-l earni ng)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机会,可以解决新专业课程建设中的诸多困难,带来良好效益。本文从促进军事职业教育的发展、充分利用MOOC优质的教育资源、充实新专业教学内容、增加新专业教学手段、培养学员终身学习的习惯五个方面总结了在士官学校开展基于移动学习的新专业课程建设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5)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下有着新的发展,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已经进入研究和实践者的视野。MOOC课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得学生可以远程获取学习资源,其开放性、便捷性、交互性获得了好评,论文分析了MOOC课程应用于英美文学课程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及内涵式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依托武汉大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混凝结构设计(简称混凝土结构),进行MOOC课程建设,通过内容重构、教学设计和在线适用性改造优化课程结构,形成课程特色。在此基础上,坚持OBE理念,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实践表明,基于MOOC的混凝土结构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9)
目前MOOC课程建设浪潮方兴未艾,引发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成人教育走向信息化是必然的趋势,将其结合成人学习的特点进行建设将更具有探索价值。本文基于这一发展趋势,结合信息化建设要素,对MOOC课程模式及开发设计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以嘉兴学院成教学院MOOC项目为例,从组织实施和技术支持等实践层面探究基于MOOC模式下的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4)
本研究对广州地区本科生网络学习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MOOC有所了解的占5成多一点,使用或参加过MOOC学习的占4成多一点,有42.2%的学生表示会使用或继续使用MOOC等平台,而且学生性别在网络学习资源利用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虽然有86.57%的学生认为MOOC"学习形式方便、自由",但大学生对MOOC的利用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应加大对MOOC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增强大学生有效利用网络学习资源的意识,加强有关MOOC技术的培训与指导,以生为本开发MOOC课程,同时,相关教育部门要对高校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质量评估和课程认定,以提高MOOC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3)
近年来,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席卷全球,这为陕西省高校教育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MOOC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三大MOOC平台各自的特色,阐述了MOOC发展至今所存在的缺陷,并探讨了"MOOC"对陕西省高等教育的影响,即主要体现在实现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促进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为终身教育提供重要途径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25)
论述了MOOC概念、特点及国内外发展,分析了MOOC与其他网络课堂及传统课堂的区别。讨论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在MOOC环境下,积极思考与实践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7)
MOOC是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目前最先进的在线式开放教育的一种新模式。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全球化,教育事业信息化飞速发展,MOOC为我国高校教学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建设我国高校MOOC模式教学不但能够加强高校教学的渗透力,也可以实现教学的互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11)
近年来,各大高校为了让学生方便获取多样化的教育资源而引入MOOC课程作为本校课程补充。尽管MOOC课程的积极作用明显,但其大都为线上学习,少量的直播互动课中学生的参与依旧有限。为了有效保障MOOC教学质量,高校引入MOOC后常会配备辅助教学教师。通过线下翻转教学安排提升MOOC学习参与度是辅助教学教师值得关注的焦点。论文针对MOOC学习缺乏交互、学生持续参与度不高、实践性收获少的特点,结合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课程的特点,从辅助教学教师身份的角度解析线下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提升作用,以期为MOOC课程设计与教育策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4)
与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紧密相连的MOOC自产生以来就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处于"MOOC"迅猛发展的时代,分析"MOOC"下的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明确当前"MOOC"时代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从而有针对性提出提升学生自自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8,(5)
将MOOC引入传统的课堂是MOOC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的重要前提。这种深度的融合必将促进MOOC学习资源的高效利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6)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建设校园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高校应建立以MOOC为主的富媒体、多维度的课程创新体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高尚的审美情操、博雅睿智的学习精神和优美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33)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MOOC热潮在国内外迅速发展,MOOC热潮在中国的发展恰巧与中国高等教学的近年来的不断改革浪潮相结合,这使得MOOC建设不仅仅是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的新创新与新探索,也是中国高校改革教学模式的重要方向之一。普通农业本科院校在在推动MOOC建设中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正确认MOOC的热潮,普通农业本科院校要做好三个方面来积极应对:(1)加强MOOC建设的研究与探索;(2)MOOC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3)重视传统教学模式情况下,积极稳妥推进MOOC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10)
为分析影响大学英语MOOC学习平台选择的因素,构建了大学生英语MOOC平台选择结构方程模型,选择大连高校学生英语MOOC学习开展实证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处理问卷,标定模型。结果表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对MOOC平台的选择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选择意向和促成因素对MOOC平台的选择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可以为MOOC平台的构建,大学生MOOC学习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7)
近年来MOOC成为众多教育工作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自发参与MOOC学习的人员,仅依靠自律来完成课程学习是很大的挑战,课程学习完成率不高是MOOC的一个主要问题。高校课堂教学虽然有较高的到课率,但普遍存在学生只是被动参与,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的情况。为扬长避短,利用MOOC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该研究通过对MOOC与翻转课堂的分析,讨论实施这一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