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滴注式气体渗碳介质中加入稀土添加剂,可起到明显的催渗效果。在920℃×4h的渗碳条件下,渗碳速度可提高26.9%,同时渗层的硬度和耐磨性都有明显提高。在渗碳过程中,稀土元素对介质的分解,吸收和碳原子的扩散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稀土硼共渗渗层中稀土元素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人们利用稀土元素特有的化学活性,将稀土元素应用于渗硼等化学热处理领域,收到了明显的催渗效果,为了明确稀土元素的催渗机理及其对工件性质的影响,我们应用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等手段研究了45钢稀土硼共渗的渗层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稀土对渗碳动力学及渗碳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稀土元素对20Cr、18CrMnTi钢表面渗碳的动力学过程及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有突出的化学活性,可使渗碳速度比一般渗碳常规工艺渗速提高20~25%,金相组织明显改善,三点弯曲疲劳极限提高21%。离子探针分析表明,在渗碳的同时,稀土元素也渗入了钢的表面。  相似文献   

4.
稀土在H13模具钢低温粉末渗硼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低温加稀土粉末渗硼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稀土含量和工艺因素对渗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下,加稀土渗硼仍具有比较明显的“滑化”效果,能够提高渗硼层的耐磨性;合适的稀土加入量促使渗层趋向均匀、致密,并有一定的催渗作用。  相似文献   

5.
20CrMnTi钢作为一种常规渗碳钢,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等行业。本文以20CrMnTi钢材料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普通热处理、渗碳热处理、稀土渗碳热处理不同表面热处理工艺条件下的表面强化层的组织及性能。结果如下:在化学热处理中加入稀土元素在化学热处理中起到催渗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增加渗层深度、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对比实验中不同热处理的表层硬度,稀土含量为5%的稀土渗碳热处理在加强表面硬度上是效果最显著的。  相似文献   

6.
稀土对模具钢钒硼共渗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模具钢盐浴钒硼共渗工艺中,添加适量稀土对共渗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稀土元素对共渗层催渗作用机理,以及盐浴稀土钒硼共渗工艺在模具表面强化处理中的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冷作模具经盐浴稀土钒硼共渗处理后比常规热处理的模具使用寿命提高3~7倍。  相似文献   

7.
采用滴注式气体化学热处理方法对45钢进行了表面强化的研究。在温度、时间、煤油滴量均相同的条件下,采用碳稀土共渗、碳硼稀土共渗和常规单纯渗碳3种工艺,从金相组织、渗层厚度和显微硬度的分布三方面作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碳硼稀土共渗试样的渗层度高于碳稀土共渗与单纯渗碳,以深度显著大于单纯渗碳,稍低于碳稀土共渗,显示了的催渗作用,同时试验了稀土加入量与渗层深度伯关系,找出稀土垢最佳加入量。  相似文献   

8.
稀土对低温固体B-C-N共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硼-碳-氮-稀土(B-C-N-RE)共渗工艺及共渗层的组织性能,并与硼-碳-氮(B-C-N)共渗工艺及共渗层的组织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适当范围内,稀土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与B-C-N共渗相比,B-C-N-RE共渗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明显提高。本文对B-C-N-RE共渗的机理及稀土元素的作用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H13钢经低温加稀土粉末渗硼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在低温下,加稀土渗硼具有比较明显的“滑化”效果,能够提高渗硼层的耐磨性;合适的稀土加入量有一定的催渗作用,但不如高温渗硼时明显。  相似文献   

10.
Cr12MoV钢硼-稀土共渗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硼砂熔盐中加入重离子型稀土化合物,对冷作模具钢进行硼-稀土多元共渗,获得强化涂层的结果。利用金相观察,电子探针扫描,离子探针全谱分析,X射线衍线等手段,确定出稀土元素是以氧化态存在于渗层中的。从扩散动力学角度出发,讨论了稀土元素扩散渗入,引起渗硼组织变化,形成针状硼化二铁带与白亮带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晶型碳酸稀土与稀土配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质量分析,X射线衍射图谱,红外光谱,电镜照片及分析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从不同类型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得到的晶型碳酸稀土与稀土配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晶型碳酸稀土的质量普遍优于草酸稀土;晶型碳酸稀土实际上就是简单稀土酸盐的水合结晶体;不同配分的晶型碳酸稀土其结构和晶型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稀土金属中氯根测定的不稳定原因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 ,建立了既经济又稳定的测定方法。同时探索了氟化稀土中氯根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硝酸浸出—中和沉淀工艺分离含稀土磷灰石精矿中的稀土和磷。结果表明,精矿磷浸出率98.80%,稀土浸出率65.34%。硝酸浸出液经碳酸铵中和沉淀后,磷沉淀率12.07%,稀土沉淀率为93.78%。简化工艺流程后稀土浸出率为4.35%,磷浸出率为87.34%。实现了稀土和磷的分离。  相似文献   

14.
采用稀土冶炼过程不同性质废水相混合的方法回收废水中的稀土和萃取剂,考察了皂化废水与草沉母液废水的摩尔混合比(Rm)对稀土回收的影响,pH、超声辅助强度及时间等对萃取剂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m=1:1.2时稀土回收率达到最大值62%,pH=1~2时萃取剂的回收率在51%~52%,超声波辅助有助于萃取剂回收,超声频率对萃取剂回收无明显影响,当超声时间为30min时萃取剂回收率达到59%。  相似文献   

15.
稀土超导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稀土超导材料的性能、成形工艺、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介绍了湖南稀土超导材料与研究成果,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稀土产品的物性控制与稀土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讨论了稀土材料性能与稀土产品物性间的相关关系,认为稀土产品的物性控制对于发展未来稀土产业将起重要作用,因此建议在现阶段的稀土产业的发展计划中应当体现出物性控制的攻关目标,并就当前国内稀土新产品开发中的问题和大家关注的热点作了相应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某低品位复杂稀土精矿中提取稀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低品位复杂稀土精矿采用传统的浓硫酸低温焙烧工艺,可以较好的浸出稀土和铍,浸出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但钽、铌浸出率只能达到40%左右;采用添加活化剂后,可使钽铌的浸出率提高到80%,同时稀土和铍的浸出率也分别达到97%和99%;将水浸液采用添加草酸沉淀稀土,经过煅烧后成稀土氧化物后稀土总量达到86%,将稀土氧化物采用盐酸溶解后,通过调整pH值,除去部分杂质,采用碳铵沉淀稀土,得到碳酸稀土,非稀土杂质小于2%.  相似文献   

18.
采用等离子光谱法测定碳酸稀土、氯化稀土中氧化铕含量,系统考察了不同试样浓度、不同基体配分下共存元素对测定元素的影响,并进行了加料回收及精密度实验,结果稳定可靠,与ICP-MS的对照结果令人满意。测定范围0.01%~0.30%。  相似文献   

19.
用包头稀土矿中相对过剩的不经过分离镧、铈、镨轻稀土与锆的混合物为研究对象,制备(LaCePr)0.6Zr0.4O2稀土催化剂的前驱体.前驱体焙烧后会放出气体,所以用TG和DTG(热重法和微商热重法)研究了其热分解过程,分析了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行为,采用微分法计算了其热分解过程所符合的动力学模型,用多种积分方法和非等温线性拟合法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LaCePr)0.6Zr0.4O2前驱体的热分解反应温度较低,在200℃~300℃之间,热分解过程符合三维扩散,球形对称Jander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20.
用硫酸从废旧稀土荧光粉中浸出稀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硫酸浸出废旧稀土荧光灯中的稀土。结果表明:用硫酸浸出,稀土浸出率较高;提高浸出温度、增大硫酸浓度和加大搅拌速度,都有利于提高稀土浸出率。在反应温度37℃、搅拌转速250 r/min,固液质量体积比1∶50条件下,用2 mol/L硫酸溶液浸出废旧稀土荧光粉8 h,稀土Y、Eu、Tb和Ce的浸出率分别达到75.3%,71.5%,66.9%和61.1%,非稀土成分Al的浸出率仅为4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