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馈线自动化正确率直接决定配网调度员、配网运行人员运用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故障处置的可靠性,反映配电自动化系统支撑配网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及恢复非故障区间供电的实际效果,在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提升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A地区馈线自动化正确率指标提升遇瓶颈,从主站馈线自动化(FA)研判逻辑、终端设备运行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配电自动化主站、终端设备等对馈线自动化正确率的影响,结合A地区实际状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改进措施,A地区馈线自动化动作成功率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小陆家嘴地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该地区需求特点,从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和配网应用分析软件等方面探讨了配置需求和实施要点,并结合实例提出了具体的技术实现方案.结果表明,实用型配电自动化技术可有效指导建设实施,对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的选择是开展配电自动化规划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但目前主要依赖规划人员的主观经验。为此,文章提出了基于馈线特征数据挖掘的配电自动化优化规划方法,通过挖掘馈线拓扑结构、负荷分布、可靠性现状和需求等特征与其最佳配电自动化模式之间的关联规则,建立线路特征-结构模式-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的对应关系,突破了由于配电网的庞大规模导致的传统方法的应用局限,为形成兼顾针对性和通用性的配电自动化规划技术原则,实现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综合最优奠定理论基础。基于实际配电网的算例分析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馈线自动化终端注入测试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开展了配电自动化试点工作,馈线自动化作为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供电公司的重视。文中提出一种终端注入测试法,通过在配电终端二次端子上注入故障特性数据,用于现场测试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馈线自动化功能的有效性。文章系统地阐述了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测试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并以天津生态城馈线自动化现场测试为背景,详细介绍了馈线自动化终端注入测试法的测试步骤,列出了现场影响馈线自动化正常处理故障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配电网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现有光纤通信方案存在建设成本高、运维困难及可拓展性差等难题,文章利用5G LAN全互联二层通信高可靠低时延网络技术,提出基于5G LAN技术的配电网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快速对等通信和组网实用化方案。文章围绕5G LAN适配应用、网络拓扑、业务通信指标等几个关键方面进行分析,开展实网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5G LAN通信技术满足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应用要求,可以快速、精确地切除故障,实现故障自愈,对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运行水平和供电的可靠性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配网系统在电能的汇集与分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电网结构的不断完善,其重要性日渐提高。作为在电网运行中的高优先级负荷,配网系统在用电量与负荷密集度等方面重要程度较高,对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都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城网改造工程的不断继续同样改善了城区配网结构,在满足配网实现自动化的目的下,设计并分析了主要由配电主站、集控站、小区子站以及通信系统等4个部分构成的配电自动化网络,以及说明了城区环网控制系统的可行性、环网自动化对于可靠供电的作用,并介绍了TOP200P配网综合信息控制系统与RTU、FTU设备组合后可以实现的故障处理与信息展示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状态矩阵的大型城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配网可靠性评估中设备故障率为设备故障历史统计结果,对配网设备状态水平的反映具有滞后性,无法准确体现配网当前的实际可靠性水平。针对传统配网可靠性评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状态矩阵的大型城市配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将以历史统计结果得到的配网设备故障率与配网运行设备状态结合,得到考虑配网设备所处时期、环境以及外力因素等实际状态的故障率模型,结合配网馈线分区法提出基于状态矩阵的大型城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配电网的规划中,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效益要求既是彼此对立但又极为重要的参考因素,通过分析配电网的线损率、配网负载负荷以及配网导线截面积、变压器等设备选用等指标,以配电网的经济效益为基础,进而构建自动化配网经济指标体系,阐明了影响指标的各种因素,研究了配网的经济化配置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阶段配电网规划过程中面临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配电自动化故障管理的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法.首先对配电自动化的故障管理功能进行介绍;其次根据配网公司的盈利性,以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建立目标函数,决定线路建设、变电站位置和容量,从而提出一种基于配电自动化的配电网扩展规划模型;然后针对所提模型和所研究的规划问题,采用遗传算...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架空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估模型,分别以架空主干馈线故障和柱上开关故障为研究场景,在馈线满足N-1和不满足N-1 2种情形下,运用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置原理,分析并推导了架空主干馈线故障和柱上开关故障时的户均停电时间计算公式。特别是针对“二遥”和“三遥”终端混合配置情形,枚举“二遥”和“三遥”终端不同数量、不同位置的配置方案,详细分析故障处理过程,推导得出基于“二遥”和“三遥”终端配置数量的架空系统故障平均停电时间计算公式。最后,以某架空区域配电自动化终端建设为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10 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方式及应用,馈线自动化的典型控制技术方案,着重对馈线自动化控制技术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就地式馈线自动化重合器方式、智能分布式控制方式,以及主站监控式、子站监控式的集中式馈线自动化作了详细的论述,总结了各种馈线自动化技术方案在不同供电区域的应用。结果表明,就地式馈线自动化适用于C类及以下供电区的农村、城郊架空线路,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适用于城市中B类及以上供电区接有重要敏感负荷的电缆线路。集中式馈线自动化,适用于城市中心区B类及以上供电区的主电缆线路。  相似文献   

12.
从配电自动化的定义、功能入手,介绍了在世园会智能配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并在分析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平台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配电SCADA和馈线自动化在世园会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智能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馈线自动化发展情况,指出目前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对通信依赖太强,并不适合于配电馈线。提出了需要研究具有选择性、能够快速切除馈线故障并具有故障自愈能力的智能配电网,并就智能化馈线自动化系统组成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研究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as applied to distribution feeder circuits, makes it possible to consider application of automation to solve t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the large retailer that requires better-than-available power reliability,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utility planner can use this new technology to not only address such tactical problems but to eliminate or reduce the need for costly system upgrades, thus providing optimal asset management. Many companies have made good use of advanced feeder automation to gain a strategic leverage in serving their customers and meeting increasingly difficult expectations on the part of the users of electric power.  相似文献   

15.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is increasingly being appli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utility distribution system. This article discusses many of the key elements of a distribution reliabi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and fault-prevention techniques. First is the short discuss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first establishing a well-protected and coordinated distribution system. Next will be a discussion about how reliability improvements can be predicted based on feeder design (i.e., the number of feeder segments and protective devices used).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short discuss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analysis tools to evaluate the economics of different reliability improvement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增强处理设备故障的能力,浦东地区在使用环网箱变的基础上,配备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介绍了智能环网箱变及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叙述了世博园区内46个箱变环网进行故障模拟试验时设置的系统判定条件,交流了电缆故障模拟和母线故障模拟的检测经验,通过分析和评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处理能力,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措施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型变压器冷却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常规变压器冷却系统智能控制装置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基于PLC和CPLD的新型变压器冷却系统智能监控装置,介绍了新型变压器冷却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该装置对变压器冷却系统进行在线实时监控,根据变压器负荷电流和油温自动控制冷却器的运行,对变压器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进行监控。运行情况表明该装置功能完善、性能优良、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体化智能抢修指挥系统(TCM)的内涵,在分析TCM的技术亮点的基础上,解析了TCM在浦东电网调度工作中的应用案例,阐述了将TCM结合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应用前景,用以优化电网故障处理流程,提高电网故障响应能力,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分析认为:TCM取得了创新性的实用化科研成果,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信息能够自动接入并提示,辅助热线支持组人员通过故障登记、工单合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故障抢修速度,在优化抢修资源后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实现了电网与客户的互动服务,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供电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配网自动化作为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已被广泛应用。目前地区电网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仍在建设完善当中,通信通道不可靠、终端在线率低造成故障信息不足,以及电网拓扑结构更新不及时等,导致无法准确进行故障定位和故障恢复,已严重影响了地区电网实现快速复电。提出了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快速复电系统解决方案,对该方案的几个关键技术分别进行了阐述,并利用IEEE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