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液浸速冻对牡蛎水分迁移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高效的牡蛎冷冻方式,研究了液浸速冻对牡蛎水分迁移及品质的影响,优化了液浸速冻牡蛎的冻结温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液浸速冻对牡蛎水分状态、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35 ℃液浸速冻的牡蛎解冻后仍保持良好的持水能力和弹性,蛋白质无明显变性。相比-18 ℃静置冷冻、-35 ℃气流冷冻和-80 ℃超低温冷冻,-35 ℃液浸速冻的冻结速率最大,高达13.03 cm/h,是-35 ℃气流冷冻和-80 ℃超低温冷冻的5~6 倍,属超速冻结方式,且液浸速冻牡蛎的不易流动水损失最少,解冻后其核磁共振图像显示牡蛎肉体内部基本无汁液流失。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究了空气介质下,缓慢冷冻(-20℃)和快速冷冻(-80℃)对杨梅果实细胞壁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其保藏期间主要营养品质成分的变化,并通过低场核磁技术观测杨梅保藏期内的果实内部水分以及迁移情况。结果显示,速冻处理的杨梅果实细胞壁形态保持较好,缓冻处理的细胞壁横截面存在明显缝隙;在25 d的保藏期中,果实水分含量逐步减少,但速冻杨梅水分迁移幅度较小,其总横向弛豫时间大于缓冻杨梅的弛豫时间,说明速冻可以有效维持果实水分活度;速冻杨梅自由水信号值仅下降18%,而缓冻杨梅自由水信号值下降了47.75%,可见速冻有利于保持果实水分含量;此外,果实营养物质逐渐降低,但速冻杨梅保藏末期总糖含量为13.64 mg/g、可滴定酸含量为13.43 g/L、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15.43 mg/mL与0.53μmol/g,主要营养指标保有率均在不同程度上高于缓冻杨梅,因此速冻方式能有效延缓杨梅果实营养物质的流失。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速冻低温保鲜处理对切块紫甘蓝贮藏品质的影响,考察了速冻低温处理对切块紫甘蓝微生物、质构、其内还原糖、Vc、可滴定酸以及感官品质等理化指标的影响。以切块紫甘蓝为试验材料,用1.0%异抗坏血酸+2.0%柠檬酸+0.5%Ca Cl_2浸泡护色5 min,在2%柠檬酸+1%抗坏血酸溶液中漂烫(65℃)1 min,然后分别在-20℃、干冰和-60℃条件下速冻,置于(-18±0.5)℃条件下贮藏28 d,并对其品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速冻低温处理能够抑制切块紫甘蓝贮藏期间微生物的腐败作用,抑制贮藏期间切块紫甘蓝质构品质的变化,减少切块紫甘蓝中还原糖、V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损失,保持优良的感官品质。其中,护色+漂烫+干冰速冻+(-18±0.5)℃贮藏处理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品种、成熟度与草莓速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证明 ,草莓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成熟度的果实对速冻保鲜的适应性不同。供试品种中“宝交早生”呼吸强度较低 ,手感硬度较高 ,冷冻保存 6个月后其Vc和有机酸保存率最高 ,解冻后其汁液流失量最少 ,较适合进行速冻保鲜。同一品种以 8成成熟度的果实冷冻后的风味最佳 ,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寻求杨梅最适宜的冷冻模式,并为改善其冻品品质特性提供技术理论支撑。本研究采用液氮喷雾速冻(-20 ℃、-40 ℃、-60 ℃、-80 ℃、-100 ℃),以浸渍冷冻(immersion freezing,IF)和冰柜冷冻(refrigerator freezing,RF)作对比,分析不同冷冻方式下杨梅的冷冻时间、穿过最大冰晶生成带时间、汁液流失率、总酚、花色苷、总糖、硬度、维生素C、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多酚氧化酶等变化,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液氮速冻方式显著优于其他冷冻方式,其中-100 ℃环温的液氮速冻,穿过最大冰晶生成带时间仅为IF的6.44%、RF的1.34%;冻结后杨梅的营养物质(总糖、维生素C、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29.22 mg/g、27.98 mg/g、1.52 mg/g、0.89 mg/g)能够保持新鲜组的80%以上,较IF和RF处理组的汁液流失率分别降低58.91%、63.39%;硬度分别提高15.15%、34.75%;综上,对杨梅进行冷冻处理时,在-20 ℃~-100 ℃的温度范围内,采用液氮速冻﹣100 ℃的冷冻方式对维持其品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制的高压静电场保鲜实验台产生的-50kV/m和-100kV/m高压静电场处理红元帅苹果,在贮藏过程中测定了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并在贮藏结束时,对果实品质进行感官评定.实验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将果实呼吸跃变推迟8d,乙烯释放高峰推迟4d,对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具有显著作用.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贮藏24d的红元帅苹果,新鲜程度、硬度、甜味等主要感官指标比对照好.  相似文献   

7.
杨梅果实采后热空气处理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时间组合的热空气处理对"乌种"杨梅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并对热空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48.5℃,处理时间为173 min时,有最优贮藏保鲜效果:杨梅果实于1℃下贮藏7 d再转移至20℃下模拟货架期放置1 d后的腐烂指数为18.81%、硬度为3.31 N、Vc含量为5.25 mg/kg(鲜重)、固酸比为16.42。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小黄鱼为原料,采用-4.3℃的微冻保鲜和三种不同的低温冷冻处理(-80℃低温冰箱速冻至-18℃、-80℃低温冰箱速冻至-60℃、液氮速冻至-60℃,然后均于-18℃条件下贮藏),研究了小黄鱼的p H值、TVBN值、Ca2+-ATPase活性、TBA值、感官评分、总巯基和盐溶性蛋白含量在一个月内的变化,探究不同的预冻处理对小黄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四组样品的p H值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微冻组随后表现出回升的趋势,TVBN和TBA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在第30 d时,四组样品的TVBN值分别达到14.26 mg/100 g、7.11 mg/100 g、6.13 mg/100 g、5.53 mg/100 g;盐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17.68 mg/g、28.36 mg/g、30.01 mg/g、32.33 mg/g;四组样品的Ca2+-ATPase活性、总巯基含量、感官评分也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这表明不同的预冻条件对小黄鱼贮藏过程中的品质以及风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保鲜剂对杨梅果实耐藏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采用不同保鲜剂对杨梅果实进行处理,并用塑料袋进行包装,置于2℃-4℃下贮藏。结果表明,保鲜处理能提高果实硬度,抑制其呼吸作用,提高了果实的耐藏性,改善了果实的品质,同时营养成分得到较大程度的保留。其中E组处理的效果最好,贮藏14天后的好果率为90.3%,营养成分也得到较大程度的保留。  相似文献   

10.
以处理后紫甘蓝切片微生物、质构、Vc、还原糖、可滴定酸以及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速冻低温保鲜处理对紫甘蓝切片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紫甘蓝切片为试验材料,用1.0%异抗坏血酸+2.0%柠檬酸+0.5%CaCl_2浸泡护色5 min,在2%柠檬酸+1%抗坏血酸溶液中漂烫(65℃)1 min,然后分别在-20℃、干冰和-60℃条件下速冻,再于(-1.5±0.5)℃条件下贮藏28 d,并对其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护色+漂烫+干冰速冻+(-1.5±0.5)℃贮藏处理可抑制紫甘蓝切片内微生物的腐败作用,该处理组样品仍具有良好质构特性,保持Vc、还原糖和可滴定酸等营养品质,色泽正常,气味清香,其感官品质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