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图片卫士:一个自动成人图像识别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自动识别成人图像识别系统“图片卫士”。图片卫士采用3层识别框架,利用肤色、纹理、图像视觉特征分层逐级识别成人图像。为了可靠地检测到图像中的肤色区域,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统计肤色模型。在肤色检测基础上,通过皮肤纹理验证过程,图像中的人体皮肤区域被准确地分割出来。基于图像中皮肤区域,提取9个经验特征来表示图像内容,并采用AdaBoost算法构造一个总体分类器进行图像分类,识别正常图像和成人图像。在算法评估中,建立了一个78205幅图像的测试集,其中59885幅为正常图像,18320幅为成人图像。图片卫士显示了良好的系统性能,具有成人图像88.5%的识别率,正常图像92.5%的识别率。在PentiumⅣ1.5GHz的个人计算机上,图片卫士的平均处理速度为正常图像每秒5.6幅和成人图像每秒1.9幅。图片卫士可以应用在个人计算机或网络传输中,实时监控和过滤成人图像,还可以为网络安全等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张忠华  蒲斌 《包装工程》2018,39(23):181-190
目的 为了解决提高图像匹配算法的匹配精度与鲁棒性。方法 设计基于区域自适应模型耦合向量约束规则的图像匹配算法。首先引入采用上下文信息的显著性分析方法,提取图像的显著区域和非显著区域。根据区域的显著性特征构造区域自适应模型,用以动态调整FAST算法中的灰度阈值,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然后,通过欧氏度量将特征点邻域内的点分为长、短点集;通过长点集生成特征方向,利用短点集生成特征向量,以获取特征点的描述符。最后,对特征点之间的Hamming距离进行度量,实现特征点的匹配。利用匹配特征点组成的向量建立向量约束规则,对匹配特征点进行优化,完成图像匹配。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图像匹配技术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鲁棒性与匹配正确度,当目标旋转角度达到100°时,其匹配准确率仍可达到88.95%。结论 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遇到几何变换时,具有较好的匹配精度,在图像处理、信息安全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肤色平滑度的人脸分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脸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进行人脸检测时.人们通常将注意力集中在眼、鼻、口等具有显著特征的核心区域.而忽略人脸面部、额头肤色是比较的平滑的这一特征.针对这点.本文提出肤色平滑度的概念,并利用这一概念和HSV颜色模型对图像进行分割.实验表明.本文的基于肤色平滑度的分割方法,能方便快速有效地分割出处于各种旋转角度、各种光照条件、各种颜色背景下的人脸.  相似文献   

4.
韩锐 《包装工程》2018,39(9):204-211
目的为了解决当前图像匹配算法因主要利用特征点之间的距离来实现特征匹配,从而忽略了特征点的结构特征,导致算法存在较多的漏匹配点以及错误匹配点等不足的问题。方法提出基于不变矩特征模型耦合相似度量规则的图像匹配算法。通过对待检测像素点构造的邻域圆上的点进行分类,制定检测规则,对FAST算子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的FAST算子快速、精准地检测图像的特征点。随后,构造不变矩特征模型,取代SIFT算法中获取特征向量的方法,生成低维度的特征描述符。通过Euclidean模型和SSIM建立相似度量规则,对特征点之间的相似度进行度量,完成图像的特征匹配。最后,引入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剔除错误匹配点,完成图像的匹配。结果仿真结果显示,相较于当前的图像匹配算法,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匹配正确度和鲁棒性,其查全率最高可达95%左右,且匹配效率较快,约为3.75 s。结论所提匹配方法具备良好的匹配精度,在图像信息安全、包装条码识别与拼接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运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非接触、快速水体色度检测与分类,采用无人机采集水体图像,运用色度仪对标定的图像完成分类,建立数据集。采用图像归一化处理减少环境因素对分类结果的影响,设计多特征的分步边缘检测算法,检测水域图像边缘,剔除无关像素。对VGG 16、GoogleNet-V3和ResNet 18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水体色度分类模型构建与训练,后筛选Inception结构和残差结构为基本构建单元,设计专门用于水体色度分类的WCNet 15与WCNet 21神经网络模型。在训练集上训练参数并利用验证集完成对2个模型的准确率的比较,筛选准确率高的WCNet 21模型作为最终水体色度分类模型。WCNet21模型的最优准确率可达97.8%,满足水体色度分类需求,可应用到具体的水体色度分类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6.
论文提出了一种摄像机旋转运动下的快速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为图像的全局运动建立旋转参数模型,然后基于运动预测在相邻帧之间建立SIFT特征点对,利用RANSAC去除外点的影响,结合最小二乘法求解全局运动参数进行运动补偿,基于残差图像的更新策略实时更新特征点集,以适应背景的变化,最后使用帧差法获得运动目标。该算法不仅保持了SIFT本身的优越性能,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检测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时准确的检测出运动目标。  相似文献   

7.
高慧  曾庆尚  韩明峰 《包装工程》2017,38(23):205-210
目的为了解决当前图像伪造检测算法在内容识别过程中易丢失色彩信息而导致不理想的检测精度与鲁棒性等问题,提出基于梯度直方图耦合密度度量模型的图像伪造检测算法。方法首先引入RGB彩色图像映射模型,求取图像的颜色不变量。将图像的颜色不变量作为输入量,利用算法检测图像的特征点。然后以特征点为中心构造四级窗口,通过求取窗口内梯度累加值,形成低维度的特征描述符,并利用特征点对应的梯度直方图构造相似性度量模型进行特征点匹配。最后借助欧式距离,构造密度度量模型,对特征点进行归类,以完成伪造检测。结果仿真实验表明,与当前图像伪造检测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检测正确度,高达99.6%。结论所提算法具有较高的伪造检测精度与鲁棒性,在图像信息、包装印刷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实时视频中的运动人体目标,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肤色和特征的快速人脸检测和跟踪方法.首先运用帧差法和形状信息检测出视频中的运动人体目标;然后在YCbVCr色彩空间中,根据肤色的色度聚类特性建立Gaussian模型,分割出肤色区域,去除噪声后,结合人脸的几何特征和器官独有的颜色特征滤除非人脸肤色区域,准确定位人脸在图像中的位置;利用控制策略驱动摄像机,根据人脸信息使人的头肩部位始终处于视频图像的中心,从而实现运动跟踪.为了增强系统对光线变化的适应性,提出了适当的Gaussian模型参数更新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适应复杂背景下的人脸检测,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鲁棒性好的特点,实现了运动人脸的可靠跟踪.  相似文献   

9.
吴亮  郭俊峰  刘国英 《包装工程》2019,40(1):168-176
目的针对当前较多图像匹配算法在匹配过程中因忽略了特征点之间的相关性而导致算法存在匹配正确度和鲁棒性不佳等不足,设计一种高斯曲率模型耦合相关性制约规则的图像匹配算法。方法首先,利用高斯滤波后图像的一阶矩阵和Hessian矩阵来构造高斯曲率模型,对Hessian算子进行改进,以充分检测图像的特征点。然后,通过求取扇形区域内的Haar小波响应获取特征点的主方向,并根据特征点邻域中像素点的灰度平均值计算特征向量,从而形成特征描述子,完成对特征点的描述。利用特征点集的均值与协方差矩阵来构造相关性模型,对特征点的相关度完成度量,从而定义相关性制约规则,对特征点的相似度进行判断,完成特征点的匹配。最后,利用RANSAC算法提纯匹配特征点,完成图像的匹配。结果仿真实验表明,与当前图像匹配算法相比较,文中算法不仅匹配正确度较高,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旋转角度为50°时,其正确匹配精度仍可达到87%以上。结论所提算法在多种几何攻击下仍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在图像处理、信息安全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浪涌测试中,由于每次识别对象不同,直接采用特征匹配每次测试前需要根据受试设备重新训练样本。先根据图像中高亮度点、白光所占比例,决策用于图像分割的颜色模型(L*a*b*、HSL、HSV),实现自适应分割;其次,提出自学习k-NN算法,以像素数n、偏心率e、密实度比r、欧拉数E为样本S特征向量X,构建数据集T0,以欧氏距离D实现样本分类;若样本置信度为k,加入预备数据集Tz′中,当Tz′满足条件,则扩充数据集Tz形成数据集Tz+1。结果证明:算法在9组各类样本(共21 600帧图像)识别中,准确度可达98.65%;并自学习扩充5组样本,距离矩阵变化较小,可见算法学习效率、学习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根据肤色信息在YCbCr空间分布特点,提出在基于肤色信息的马氏距离图的特征脸空间中用RBPNN神经网络进行人脸识别.该方法利用肤色信息构造图像的马氏距离图,利用K-L变换构造特征脸空间.在特征脸空间中提取图像的统计特征,以这些统计特征作为输入,构造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利用它的非线性计算和映射能力,进行人脸识别与分类.实验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完成人脸识别.  相似文献   

12.
沈常宇  许潘园 《光电工程》2007,34(9):103-107
为了实现彩色图像中人脸的精确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模型、肤色分割处理的人脸定位算法.通过建立肤色模型计算得到图像的相似度分布图,经自适应阈值的二值化处理后,再进行肤色分割,将非人脸区域去除:最终利用眼睛与嘴巴构成三角形特征结合人脸椭圆模板匹配定位人脸.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复杂背景下的彩色图像中的人脸正面定位和人脸转动一定角度后定位都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Independent-component analysis of skin color imag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melanin and hemoglobin in human skin are separated by independent-component analysis of a skin color image.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skin color model with three assumptions: (1) Spatial variation of color in the skin is caused by two pigments, melanin and hemoglobin; (2) the quantities of the two pigments are mutually independent spatially; and (3) linearity holds among the quantities and the observed color signals in the optical density domain. The results of the separation agree well with physiological knowledge. The separated components are synthesized to simulate the various facial color images by changing the quantities of the two separated pigments.  相似文献   

14.
一类基于信息融合的粒子滤波跟踪算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多特征信息融合的粒子滤波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颜色柱状图描述运动目标颜色分布信息,帧间差的梯度图像描述目标运动信息,并在柱状图框架下给出了运动目标颜色和运动似然模型,保证了颜色和运动似然模型在尺度上的统一.由于图像多特征提供了运动目标多方面的测量信息,从而提高了算法的可靠性.试验表明该算法在使用相同粒子数目的情况下较采用单一颜色特征的粒子滤波跟踪算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将肤色分割与灰度图像对称变换相结合的有效的人脸特征定位方法.为降低背景和人脸姿态的影响,在传统人脸肤色分割基础上,利用Blob分析及椭圆拟和方法判断并剔除无效区域,并将待选人脸区域初步校正为竖直;直接利用色度信息在待选人脸区域中分割并检测嘴唇;接着,采用灰度图像的对称变换检测双眼的待选位置;以嘴唇和待选双眼的位置为依据,提出了基于人脸几何模型知识的双眼匹配代价函数并利用组合优化方法检测真实双眼;最后,对人脸上其它器官的进行精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头发遮挡、大倾斜角以及眼镜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HSV空间的岩心图像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油勘探中的岩心图像在分割过程中难以有效识别出灰度值相近的颗粒与颗粒、颗粒与背景的边缘信息,且容易造成过度分割或欠分割的问题,提出一种彩色图像分割并获取颗粒粒度分布的算法,并将结果与灰度迭代算法、最大熵法和分水岭算法分割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以彩色图像HSV模型的V分量为依据进行图像分割,可以在较为复杂的岩心背景下校正分割结果,更准确地分割出目标和背景颜色相近的边缘,获得砾石、泥沙颗粒的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In medical image analysis, the diagnosis of skin lesions remains a challenging task. Skin lesion is a common type of skin cancer that exists worldwide. Dermoscopy is one of the latest technologies used for the diagnosis of skin cancer. Challenges: Many computerized methods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the literature to classify skin cancers. However, challenges remain such as imbalanced datasets, low contrast lesions, and the extraction of irrelevant or redundant features. Proposed Work: In this study, a new techniqu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and deep learning framework. The proposed framework consists of two major tasks: lesion segmen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n the lesion segmentation task, contrast is initially improved by the fusion of two filtering techniques and then performed a color transformation to color lesion area color discrimination. Subsequently, the best channel is selected and the lesion map is computed, which is further converted into a binary form using a thresholding function. In the lesion classification task, two pre-trained CNN models were modified and trained using transfer learning. Deep features were extracted from both models and fused using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During the fusion process, a few redundant features were also added, lowering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A new technique called maximum entropy score-based selection (MESbS) is proposed as a solution to this issue. The features selected through this approach are fed into a cubic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SVM) for the final classification.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was conducted on two datasets: ISIC 2017 and HAM10000. The ISIC 2017 dataset was used for the lesion segmentation task, whereas the HAM10000 dataset was used for the classification task. The achieved accuracy for both datasets was 95.6% and 96.7%, respectively,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existing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8.
运用肤色信息和模板匹配的彩色人脸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脸是一个复杂的模式,在图像中自动地对其进行定位和分割是进行人脸识别的第一步。本文提出一种运用肤色信息和模板匹配的人脸检测方法。该方法先进行肤色分割,然后对每一个人脸候选区域进行形状比例的分析,最后进行模板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任意背景下,任意姿态及任意数目的人脸检测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9.
印刷品质量检测过程中的色空间转换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缪晓丽  唐正宁 《包装工程》2011,32(3):71-73,80
在标准图像和待测图像配准的基础上,采用几何插值法进行RGB到Lab的色彩空间转换。首先在原色空间中进行了非均匀分割,建立了查找表,然后在分割得到的栅格中应用四面体插值算法完成了到目标空间的转换,并且计算了对应点的色差,对转换后的色差分布进行了分析,以用于对印刷品是否存在偏色进行判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