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比较了生物学中的细胞、操作系统中的进程和织女星网格的网程,传统的操作系统进程对应于低等生物(如细菌)中的细胞,为了支持人机社会和网格的动态、开放特征,更有效地应对复杂性,网格应该学习更高级的生物体,提供增殖、分化和选择功能,这意味着两种新的计算模式:发育计算和自然计算,这两种模式都能够提升网格系统的自主性,有利于实现自主计算,从计算机操作系统角度分析细胞的创建过程,指出进程与细胞的差距,从而提出发育计算的思想,以及支持发育计算所需要的网程结构。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格服务的数据发布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格的核心任务是管理分布在Internet广域环境中的各种类型的软硬件资源,为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虚拟的共享资源的计算平台。如何将数据库资源并入现有的网格架构,满足更加广泛的网格应用的数据访问需求,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文章提出了一套网格环境中的数据发布系统的设计方案,以网格服务的形式封装对数据库的访问,实现跨越异构网络环境、异构操作系统环境和异构数据库平台的统一访问模式,从而将数据库资源加入到网格环境中。  相似文献   

3.
“网格“是一个新出现的概念,代表了一种先进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是继Internet之后又一次重大的科技进步.网格旨在使互联网上所有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实现全面共享与协同工作,使整个因特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为用户提供“即连即用“式的服务.介绍了网格的内涵、特点及两种主要的网格体系结构,对网格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存储和共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网格的全生命周期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网格系统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是动态开放性,体现为主体的用户、客体的资源是松耦合的,随着时间和空间而动态变化,主体和客体的行为及状态是由一系列生命周期构成,比如主体的注册、登录、使用、挂起、维护、退出、注销周期,以及客体资源的创建、集成、部署、使用、下线、维护、消亡周期,网格的设计、使用和评价需要突破传统的观念,对实体对象的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考察,称之为网格的全生命周期原理,提出并定义网格的生命周期、全生命周期、全生命周期生产率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利用全生命周期原理,对比传统的计算机系统的评价和使用方法,对典型的网格应用场景进行分析,试图更精确地说明网格的使用和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英  付长俊 《微计算机应用》2005,26(5):520-520,582
网格是一个集成的计算与资源环境,或者说是一个计算资源池。网格能够充分吸纳各种计算资源,并将它们转化为一种随处可得的、可靠的、标准的、经济的计算能力。网格这个概念来源于电力网格(Electric Power Grid),它的最终目的是希望用户在使用网格计算能力时,如同使用电力那样方便。  相似文献   

6.
韩伟杰  张文  李晓梅 《计算机工程》2006,32(23):218-220
面向网格的数据可视化共享地理分布的数据源、分析设备、可视化设备等,提供透明访问能力。基于网格开发了一个Web可视化系统,分为3层:Web页面,Web服务器,可视化服务器。通过JSP为可视化用户提供Web访问界面,内嵌的VisPortal提供网格访问门户;Web服务器通过Portal服务器管理、调度、使用网格资源,协调用户与网格资源之间的交互;基于Vis5D构建的可视化服务器作为网格资源,实现对数值天气模型产生的5-D网格数据集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网格计算的远程教育系统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麦红  李吉桂 《计算机科学》2006,33(6):293-295
网络远程教育是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方式和实现全民教育的有效手段。现在网络上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且在地理上是分布的,运行平台上是异构的,因此彼此间不能有效地进行共享。利用网格技术,就可以实现远程教育资源的一体化集成、共享和管理,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本文将网格技术与远程教育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网格计算的远程教育系统模型,并针对该模型设计了在网格环境下对广域异构的远程教育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访问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网格具有异构、动态、多域的特点,这给网格的安全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网格安全基础设施(GSI)解决了网格环境下的安全认证和安全通信,但没有对访问控制问题足够重视。传统的访问控制方法仅仅从访问资源的角度来解决安全问题。主体操作方式的多样性和用户计算环境的异构性导致了网格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当这种动态性对访问主体造成影响时就需要改进访问控制方法,要求访问控制系统能够动态适应网格环境的安全状态变化。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在访问控制前加入安全评估模型(SEMFG),由该模型对访问环境和访问主体进行综合评估,监控网格环境和访问主体的行为,并用评估结果动态指导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9.
网格环境下的数据库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针对高度异构的网格环境,研究了网格数据库访问与查询的设计与实现,使用户可以更方便、更高效地使用网格中的数据库资源。  相似文献   

10.
网格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应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25(10):1685-1688,1691
对网格系统的定义、特点、功能、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阐述了五层沙漏结构、网格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安全认证技术,同时给出了网格体系结构模型、网格使用模式和一个基于代理的资源管理模型。讨论了网格的应用领域,指出了网格必将成为新一代网络计算模式以及新型的分布计算和协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1.
Pervasive computing suffers from resource limitations of mobile devices, while grid computing can utilize almost unlimited resources distributed in the whole Internet. The conjunction of such two paradigms generates a new promising one, called pervasive grid computing, where mobile users can use handheld devices to access abundant resources and services in the grid. In this paper, a novel software partitioning algorithm is presented, which is suitable for pervasive grid to optimally allocate software components between a mobile device and one or more servers, with the goal of saving the resources of mobile devices. The algorithm takes into account component mobility constraints to not only prevent violating execu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application, but also to fully exploit component mobility, replication and rebinding to conserve more resources as compared to previous works. Another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the algorithm is its generality,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minimize network bandwidth usage, response tim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respectively or simultaneously. Extensive simulation results have demonstrated the valid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n various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2.
网格计算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高性能计算机环境,由广域分布的异构的计算机和资源组成,目的是让用户透明的使用这些资源,为保证共享合作更加安全可靠,提出了信任的概念.信任管理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的、开放的分布式系统的授权机制.广义上讲,信任分为执行信任和代码信任.提出了一种信任管理的框架来提高网格的安全性,这种新的信任模型能捕获网格系统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信任关系,还提供了信任评价,信任推荐和信任更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校园网络资源的快速增长,结合黄淮学院校园网资源现状及管理需求,阐述了校园网格的设计思路与方案,设计了面向服务的校园网格系统拓扑结构,构建了面向服务的层次系统架构及服务访问模型,为用户提供统一透明的网格服务。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信息孤岛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Portlet框架面向服务的网格Portal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征  杨寿保  陈华平 《计算机工程》2004,30(14):91-92,115
随着网格应用的不断发展,对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利用协调资源的问题越来越突出。Open Grid Service Architecture (OGSA)提出了网格服务的概念,把资源都当作是服务来看待。该文在网格Portal的实现中,采用了这种面向服务的思想,从Portal的层面上实现了Grid Service,向用户提供了一个有效利用网格资源的手段。而通过基于Portlet的框架,可以让用户定置自己的网格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集群接入网格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了在网格环境下使用集群的方法,详细分析了集群接入网格需要提供的接口和服务,并实现了一个网格环境下集群管理的原型系统,将集群转化成为一种标准的、透明的资源接入网格.通过该系统用户能够在任何地方使用分布在各处的集群资源,系统能保证用户提交的作业正确、有效的运行,并及时向用户反馈提交作业的相关信息.实验分析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的整合集群计算资源,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增大全局吞吐量.  相似文献   

16.
结合网格技术提出了数据库的通用网格平台模型,将数据库系统的资源整合起木: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系统,从而方便数据库用户使用和提高数据库系统资源的科用率。  相似文献   

17.
石柯 《计算机工程》2008,34(8):66-68
为了集成网格环境中的数据库资源,促进网格应用支持现有数据库的访问,提出一种基于服务的数据库访问和集成系统(GridDBAdmin)。GridDBAdmin为用户提供了虚拟的全局逻辑数据库视图,支持用户使用现有的SQL语言同时访问多个数据库。系统由元数据服务和网格虚拟数据库服务构成。其中元数据服务负责发现含有用户所需数据的数据库,网格虚拟数据库服务提供全局逻辑视图,通过分布式查询机制将用户的SQL请求分解到具体的数据库中并进行结果合并。对基于Globus和OGSA-DAI工具包开发的原型系统进行了测试,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推荐机制的网格资源匹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网格计算环境下,参与计算用户和计算资源规模日益庞大,用户申请资源过程中所需的资源匹配过程逐步复杂化和大规模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推荐机制的网格资源匹配算法.以往的网格计算资源的匹配和调度算法需要在调度计算时遍历所有网格资源,而改进的基于SVD(奇异值分解)的协同过滤算法考虑了用户行为相关性和资源使用频度的相关性,通过用户对资源项的使用历史记录建立用户对资源的满意度评分体系,利用推荐机制给出用户推荐资源集以到达资源匹配的效果.从一个新的角度给出了解决大量资源匹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用爬山法实现无中心式网格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方便网格资源的扩展,网格调度应当是无中心的.为在尽可能多的计算资源中为单地点作业优化资源选择,这里采用了爬山算法.当一个网格调度器收到一个单地点作业,爬山法被激活,根据网格调度器之间的相邻关系为作业找出最适合的计算系统,这里每个计算系统的适合度用预测的作业响应时间表示.实验模拟了无中心式网格调度与计算系统之间的性能差别,每个计算系统的本地调度采用保守式装填法,网格工作负荷由模型得到,并用一段工作负荷的平均响应时间衡量调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作业提交点分布不均匀且运行时间估计不准确情况下,爬山法仍可有效改善单地点作业的调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