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城市发展和新人居环境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与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德塞图(Michel DeCerteau)所描述的日常生活战术实践思维相得益彰。战术实践通过形成大众日常生活文化,来应对现代城市文化带来的冲击。战术实践策略的出现是对战略空间"反规训"式的反驳,是"自下而上"生活实践与"自上而下"规划空间的博弈。本文通过对战术空间实践的分析,得出日常战术的作用空间应以社区为基础,以住民和家庭为战术实践主体,在多部门和组织之间相互动态干预式的协作下,形成基于日常生活的城市空间更新策略,以促进城市精细化更新和权力保障。其中,以地方居民为主的地方社区与外来移民为主的乡缘社区的战术实践由于群体的社会地位、保障条件等属性的不同,所产生的战术实践方式也是不同的。地方社区战术策略更加注重对社区空间品质的提升和社区微空间的创造;乡缘社区战术更加强调城市边缘群体社会保障权的获得和社会地位的被认同。同时,基于对日常生活中居民战术空间实践案例的挖掘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战术实践对于社会生存保障和城市归属感建立的重要作用,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城市更新中人本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社区作为城市重要构成和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承载,对其公共空间的更新和活力提升,为居民营造更宜居的空间环境成为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工作。论文借鉴空间―行为互动理论,从人本角度结合人群大数据和传统调研数据对社区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因子展开研究,构建体系构成层面和要素构成层面的社区公共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劲松街道既有社区为例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数据识别人群密度,结合实地调研观测等方法分析人群活动与空间使用,总结社区公共空间活力特征与突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提升策略,为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3.
在智慧城市的实践中,由于社区所具有的相对适中的空间尺度,及其在城市生活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智慧社区已成为当前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及应用的热点领域,也是未来城市社区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智慧社区实践在全国各城市由政府或企业主导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政府主导作用较强、以技术和系统为核心、对社区规划和社区交往考虑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倡导构建人本导向的智慧社区,以综合居民个体数据的数据中心为基础,涵盖智慧化规划、信息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社会交往几方面应用,强调政府、相关产业与居民的互联与协作,聚焦居民的日常生活,通过创新的手段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南京市浦口新城保障房的规划方案为例,结合城市社区景观空间的发展现状,以"社区景观城市化、居民生活邻里化"为设计理念,在邻里交往、社区景观空间营造的基础上,阐述社区景观空间公共化与居民生活邻里化的设计实践。将社区部分景观沿用地周边设置力图使其与城市空间交融,着力在社区内及社区周边营造出适宜居民交往的异质空间,并将社区内的优质空间展现给城市,与城市公共空间在视觉上共享,意图改善城市公共空间与社区内部空间各自独立互不融通的断层现状。  相似文献   

5.
居住空间有限、绿化环境有限、邻里交 往淡漠的现实使许多城市居民对“归园田居”式 的、充满人情味的乡村生活十分向往。新冠肺炎 疫情的出现和蔓延,使人们在抗击疫情的过程 中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互助是共克时艰 的重要支撑。城市居民对充裕的生活空间与紧密 的邻里关系的渴望进一步提升。探索鼓励邻里 交往活动发生的空间因素,促进社区社交网络 的构建,是新的居住社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 要问题。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策略的大背景下, 功能复合、特色鲜明的郊区社区建设逐渐开展, 这是一种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的居住模式实践。生活在这类新型郊区社区的 居民,在没有亲缘联系与宗族文化凝聚的情况 下,自发形成了紧密的邻里社交网络。探索这类新型郊区社区居民社交网络形成的原因与相关的空 间因素,有助于在新社区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更为主动地引导良性邻里社交网络的建构。文章以 坐落于广西南宁市郊的南国乡村为分析案例,通过现场调查与居民访谈探讨以城市中产阶级居民 为主体的新型郊区社区的邻里关系构建,分析邻里交往空间是如何参与并影响这一构建过程,总 结促进邻里交往的公共空间建设原则为构建复合型社区功能空间、强调社区特色与归属感、营造 自然和谐的空间环境、建设多层级的邻里社交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6.
菜场是老旧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区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作为当前城市生活中最具“烟火气”的日常生活场所,菜场的更新对于提升老旧社区活力、推动老旧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无锡稻香菜场为例分析老旧社区菜场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及设计实践,研究城市转型背景下的菜场更新设计策略,力求增强菜场活力,提高社区吸引力,推动城市更新。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公共设施是保证大型保障房社区适居性的重要要素.选择南京市大型保障房两种社区公共设施供给路径的代表案例,对设施供给进行评价、对居民满意度进行测度,发现在有规划有建设的条件下,设施使用运营存在问题,两个案例有差异有共性;总体满意度不高,然而不同设施、不同属性居民的满意度不平衡.在数据分析和案例对比的基础上总结出供给机制中的经验与问题,并在宏观空间决策、保障房特殊性应对、适应调整的灵活性以及长效运营方面提出机制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秋韵  杜春兰 《园林》2022,(7):98-107
历史地段老旧社区兼具历史文化和居住生活双重属性,是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当下,历史地段老旧社区的更新发展面临重物质改善而轻文化回应、发展施力不均、社区内外落差明显、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对社区博物馆理念的解读,构建该视角下历史地段老旧社区“空间载体+文化内核+主体驱动+外部催化”的更新路径,并以重庆李子坝片区作为研究范围,通过资料整理、实地调研、人群访谈等方法,分析其中老旧社区在空间、文化、人群、运营层面的现状特征及发展问题。对应提出重塑山地立体空间体系、活化多元山城文化价值、强化居民主体行动框架、发挥周边产业介入优势4个更新策略,以期为城市历史地段的老旧社区更新实践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福建建设科技》2022,(1):14-15
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居民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公共空间,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现有社区公共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商务部和福州市的“便民一刻钟”生活方案,提出分级组团、小社区整合以及社区功能混合和建立多元服务空间等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通过设计促进社区形成舒适友好的生活氛围,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7,(7)
随着中国快速城镇化,经济、社会和政策制度等多维度急剧转型,城市居住空间出现了新的变化,封闭住区大规模出现,并成为城市新建居住区的主导模式。多数研究认为封闭住区是空间私有化的表征,削弱了城市机动性,加剧了社会隔离,不利于城市社会的和谐与融合。中央政府适时推出的街区制政策提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这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但如何实施尚需进一步探讨。以广州保障房住区为例,以调查问卷和访谈为研究方法,研究居住在不同开放程度的保障房住区的居民对街区开放和空间共享的主观感受,分析其主要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这既有助于深入了解居民对住区建成环境和空间共享的需求,回答封闭住区是否是政府向低收入群体提供宜居生活环境的一种高效和公平的方式,又能为国家实施和推广街区制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韩桑  孙青 《中国市政工程》2023,(2):40-43+105-106
近年来,城市建设正由增量发展转向存量优化,精细化的微更新成为城市更新改造的主要模式。老城区社区作为现阶段重要的改造提升对象,政府和居民对其改造更新的品质和规模都有更高要求。老城区社区内的户外空间是更新改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居民生活使用最为频繁的公共空间。通过实地考察和随机访谈,对上海市多处具有代表性的老旧社区户外空间特征进行研究,以居民的户外游憩活动需求为导向,以模块化技术与景观更新方法相结合,通过构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更新模式,提升老城区社区户外空间更新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朱立 《城乡建设》2013,(12):68-70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并鼓励开发企业,尤其国有大型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在国有企业参与下,混合了动拆安置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等多种保障房产品的大型居住社区应运而生,成为应对城市住房问题的重要模式,而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房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国有大型企业参与建设的经营模式和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13.
骆乐  蔡柠 《城市建筑》2023,(18):6-9
社区是生活空间的基本单元,社区的品质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体验和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发展和新科技的成熟、进步,社区居住的现状在很多层面已无法适配社区居民生活日益丰富的需求,“未来社区”应运而生。国内浙江、成都已开展“未来社区”的实践探索,广州探索未来社区正当其时。本研究聚焦广州中心城区的未来城市社区,通过对社区现状进行评价分析,梳理社区类型和居民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州未来城市社区的框架体系和要素指标,最后根据社区的区位和类型进行分类施策,探索未来城市社区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施冰寒  田从祥 《四川建材》2022,(1):62-63,66
随着我们的城市不断发展,扩张,出现了新老社区两种社区形式.大量老旧社区面临着住房条件差,公共服务落后,社区公共空间被私人分割.原有社区文化破损或者被丢弃,居民对社区的关注度,参与感严重缺乏.这都表现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区关系的严重破损.本文以湖北省荆州市民主社区更新为例展开研究.通过公共空间重构为主题在老旧社区更新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大量农村的“撤村并居”和农民上楼,“村改居”社区迅速增加并成为日益重要的城市新单元.选取在“村改居”社区建设模式和上楼农民安置方式上各具特点的山东省德州市、江苏省南通市和重庆市为调查对象,对31个“村改居”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此类社区的空间特征和居民评价.调查发现,从空间和人口特征来看,“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大、公共空间需求高、居民家庭规模较小.在空间使用评价方面,居民认为合理选址和齐全配套比较重要,而不少“村改居”社区存在生产困难度大和部分公共设施配置不当的问题.基于上述调查发现,该研究对“村改居”社区的选址、公共服务配套、公共空间规划和房型设计提出了设计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区生活圈作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理念的典型城市发展区域,正成为当前相关学科领域急需探讨的课题。文章遵循“理念引领—进展梳理—案例分析—问题总结—框架提出”的思路,梳理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及研究现状;以36个重点城市社区生活圈评估应用实践为导向,探讨社区生活圈评估的应用模式;从评估指标、评估数据、评估模型、评估标准等4个方面指出当前社区生活圈评估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社区生活圈评估框架,即应以社区“设施—政府—居民”为互动主体,协调解决社区时空资源供给能力与居民日常需求之间的矛盾,推动多目标、多层次、多要素的系统性评估研究,以期为社区生活圈规划和城市更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保障房的大规模建设对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造成了巨大影响.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利用2002年至2012年的保障房建设历史数据分析了近10年保障房建设的空间结构演化,总结了当前保障房住区呈“偏远化、集中化、规模化”的宏观布局特征.南京市自2010年开始建设的大规模集中式保障房社区犹如“造城运动”,在有效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同时,将可能加重城市空间分化和居住分异,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此,在分析保障房住区居民通勤、就业、购物、教育、养老等社会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散建设、发展多中心模式、大力建设配套设施和构建动态影响监测平台及预警机制等策略,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中心场所,能有效增进居民的社会交往。文章基于建成环境的主动式干预思路,梳理了社区公共空间增进居民交往的理论逻辑,尝试建立增进居民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环境研究框架,并提出研究重点:(1)探索居民交往行为规律及社区公共空间特征;(2)识别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导控要素;(3)研判适宜交往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特征;(4)构建促进人群交往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增进居民社会交往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理论逻辑与实施框架可为建设社区健康支持性环境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核心区。改善社区及周边的居住环境、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与生活空间是提升城市宜居性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背景下,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利用POI数据和空间分析手段,运用改进CRAI指数评价武汉市主城区社区的资源可获性,并在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下对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宜居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商业资源可获性最高,而文化资源可获性最低,不同资源的可获性差异较大;在空间上所有社区资源均呈现较明显空间非均衡结构特征,尤其是社区的医疗与教育资源,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宜居性整体出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即高宜居性社区和低宜居性社区占比大,而中间层次的占比少。据此揭示出武汉市主城区社区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宜居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保障房项目的大规模建成与交付使用,我国住房保障工作的重点正逐步转向规划建设与后期管理并重,而保障房社区的邻里关系状态是该小区后期管理水平和效果的集中体现。针对北京市 4 个典型保障房社区居民开展调查访谈,以了解典型保障房社区内居民邻里关系现状;应用 Ordered Logit 模型,对邻里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居民在社区内的朋友越多,对邻居的信任程度以及参与社区活动的意愿越高,则其邻里关系越好;而其收入越高,邻里关系反而越差。结合与一线社区管理人员的访谈和研讨,以及对相关国际经验的总结梳理,提出了改善邻里关系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