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型脉冲磁场屏蔽效能测试设备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了一种小型脉冲磁场屏蔽效能测试设备的原理、结构及参数 ,讨论了磁场测量波形的校正问题。系统采用光纤量测系统 ,有效减小干扰信号的影响 ;采用 Matlab编写自动测量及数据处理程序 ,实现了数据采集与处理自动化。实测校正值与理论值表明该系统可满足工程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磁场的产生、测量及其应用(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磁场的测量由于一些电磁效应的应用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磁测量的方法和仪器有了很大发展。目前,磁场测量的方法不下几十种。自五十年代以来,测量磁场的综述性文章已包括在文献[37—43]中,这些文章对测量磁场的各种方法作了系统的总结。近年来最新发展的一些测  相似文献   

3.
磁场的智能数字测量系统原理和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的原理和方法。设计了使用霍尔传感器测量磁场的硬件电路和主程序框图,同时详细分析了不平衡电动势的自动补偿电路和自动量程技术实现的方法。本智能磁场测量系统既适合测量直流磁场,又可测量交变磁场,且体积小,性能高,适用频率范围宽。  相似文献   

4.
介绍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的原理和方法。设计了使用霍尔传感器测量磁场的硬件电路和主程序框图 ,同时详细分析了不平衡电动势的自动补偿电路和自动量程切换技术实现的方法。本智能磁场测量系统既适合测量直流磁场 ,又可测量交变磁场 ,且体积小 ,性能高 ,适用频率范围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磁通表在磁场测量,永磁部件检测与分选,测低、高导磁率材料、磁粉磁浆测试,环形铁芯磁性量,变压器绕组、匝数等测量中的应用,并对测量中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文摘与题录     
本文从磁测量,光测量、温度测量,利用计算机测量方面介绍了最近的测量技术情报。磁测量方面就微磁场、中高磁场、磁化率,磁畸变、磁滞曲线,软磁材料及硬磁材料等的测量方法分别做了介绍。对光测量、温度测量的标准以及精度、测量方法也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介绍了日本电气计器检定所利用计算机测量的状况,即从1964年开始引入了计算机  相似文献   

7.
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空间技术、军事工程、工业、生物学、医学、考古学等许多领域.本文沿物理学原理和效应的脉络对目前比较常用的磁场测量方法进行介绍,并依据近年来的进步特征指出,高准确度、高稳定度、高分辨率、微小型化、数字化、智能化是磁场测量技术及仪器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作者在美国超导超级对撞机实验室工作期间进行的超导主二极磁体磁场测量的情况测量是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低温实验站进行的。二极磁体磁场方向垂直度的测量采用FAP探头,电流一磁场的转换函数的测量采用HALL和NMR探头,磁场多极分量的测量采用MOLE探头。测量的结果对评价磁体的磁场质量和改进磁体的制造工艺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磁场测量讲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古往今来,磁场测量始终充满魅力。它早就为人们所利用,当今更深入应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磁场测量技术旣蕴含着古代的发明,又体现出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本刊服务于电量和磁量的测量,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电磁测量技术在各种非电磁量测量中的应用。磁场测量是重要的报道内容。磁场测量近年来不但应用面拓宽很多,而且其自身技术也有很大发展。作者在第一讲中说明磁场测量技术的概况,并在后六讲中分别介绍电磁感应法、磁饱和法、霍尔效应法、核磁共振法、超导效应法和磁光效应法等六类有代表性的磁场测量方法。作者认为分类很难概括各家之见,具体方法介绍也会有疏漏之处。编者认为这些在所难免,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外报道了几种矢量原子磁力仪的技术方案,其中基于磁场旋转调制法的矢量原子磁力仪可实现对矢量磁场的连续测量。本文对磁场旋转调制法矢量原子磁力仪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对“旋转磁场”的设计、产生以及标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基于抽运-检测型原子磁力仪对旋转磁场和矢量磁场的叠加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验证了实测磁场的平均值、峰峰值与理论计算结果的符合情况,分析了实测磁场的平均值与理论平均值的偏差起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矢量原子磁力仪的连续测量能力。本文研究内容为连续测量型矢量原子磁力仪的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胡学坡 《大电机技术》1989,(4):26-28,30
环火是直流电机换向恶化的极限状态,其原因及发展过程极为复杂。本文结合轧钢电机环火典型实例,分析环火的主要成因及发展过程,并对防止环火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赵秀坤 《大电机技术》1990,(2):57-61,56
新型电磁脉冲激振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瞬态激振。由于仪器输出功率大、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对电机整机激振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叙述了这一激振方法的优点、原理及在电机振动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交流电动机绕线型转子绕组连接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绕线型转子绕组的接线方式繁复多样,本文将其归纳为两种基本连接,即自然等位连接和强制等位连接,论述了这两种连接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设计方法、扼要介绍了这两种连接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英鹏  林兆贵 《大电机技术》1989,(4):31-34,F003
本文介绍了新型H级单玻HS(HF)薄膜绕包绕组线的性能特征和耐热老化寿命,绕组线在海洋石油开采驱动用直流电机和干式变压器上的应用,以及对绕组线广泛应用的可能性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主要针对盘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DPL-BM),提出其定、转子机械尺寸的设计与分析的方法以及定、转子磁极材料的选择。以可行性三角形法则(Feasible triangle technique)来设计电动机的尺寸,这种方法可以使得定子经过相对应转子的磁通最大,可提高电动机的功率密度,减小电动机转矩的波动。  相似文献   

16.
杨玉荣  方晓 《大电机技术》1989,(6):29-31,43
采用IEC推荐的直流衰减法,运用系统辨识理论识别其衰减电流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该模型推导出同步机参数、时间常数及频率特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双极对单元电机——同时对两种极对数构成一完整电机时槽数最少的电机的概念;研究了交流电机绕组理论中双极对槽号相位图的性质,得出槽号不重复定理和糟号重叠定理,并指出双极对槽号相位图具有圆环胎面性质;除此,还提出了双极对槽号相位图的机器作图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及优化技术建立了一个无刷励磁交流凸极同步电动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经工厂实际应用证明,系统操作方便灵活,计算快捷可靠。  相似文献   

19.
CCD时序驱动电路设计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文中以IL-C6-2048C型CCD为例,介绍基于CPLD的CCD时序驱动电路的设汁方法。结果表明,本设计各项参数及指标均符合实际工作需要。此方法也可适用于其它类型的CCD驱动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20.
A new technique for stator-resistance (R/sub s/)-based thermal monitoring of small line-connected induction machine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 simple device is developed for injecting a small DC signal into line-connected induction machines for estimation of R/sub s/. The proposed DC injection device is capable of intermittently injecting a controllable DC bias into the motor with very low power dissip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under motor startup, load variation, and abnormal cooling conditions verify that the proposed technique provides an accurate estimate of R/sub s/ that is capable of responding to the changes in the motor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resulting in reliable thermal protection. The proposed technique is a very practical method for thermal protection of small line-connected induction machine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with low cost in a motor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