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碳纤维布用于砌体墙片底部锚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底部用碳纤维布锚固的砖墙在低周期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 ,对比锚固前后所得的试验数据 ,分析了碳纤维布锚固对该类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并比较了不同方案的锚固效果  相似文献   

2.
GFRP复合材料加固带壁柱砖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GFRP)加固带壁柱砖墙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1片未加固带壁柱砖墙和8片GFRP加固带壁柱砖墙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阐述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研究GFRP加固前后墙体的滞回特性、刚度及退化特性、变形性能、耗能性能等变化规律,以及加固方式、加固量和“对拉”锚固措施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固方式对墙体的刚度退化性能和变形性能影响不大,但对墙体的耗能性能影响较明显;按照本文提出的加固方式粘贴GFRP能够有效地提高墙体的极限荷载、减缓墙体的刚度退化、增强其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同时考虑采用混合加固方式、增大加固量、采用锚固措施三因素时,墙体的抗震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根据砖墙加固拟静力抗震试验,对碳纤维布加固砖墙建立力学计算模型,结合相关国家规范中砌体抗震承载力计算公式,提出碳纤维布抗震加固后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并对比试验研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碳纤维布与砖墙共同工作的受力机理。  相似文献   

4.
碳纤维织物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砖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碳纤维织物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墙体在周期性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了这种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和加固效果。对加固后墙体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作了全面的分析。试验表明:用碳纤维织物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砖墙能有效提高墙体的极限荷载、增强其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对砖墙的抗震加固补强是很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板加固砖墙抗剪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8.0,对单调水平荷载下碳纤维加固砖墙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表明,只要建模适当,采用已有软件可以定量分析碳纤维板加固砖墙的抗剪性能。为该类墙体抗震性能分析找到一个有效的数值模拟工具。  相似文献   

6.
通过1片未加固带壁柱砖墙和5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加固带壁柱砖墙,其中3片采用"对拉"锚固措施,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进行抗震性能试验,阐述各试件的破坏特征;研究"对拉"锚固措施以及加固量对GFRP加固前后墙体的刚度及退化特性、变形性能、耗能性能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对拉"锚固减小后期墙体刚度的衰减;"对拉"锚固对墙体变形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比加固方式影响大;在极限荷载状态下,采用锚固措施对试件耗能性能的影响不明显,但在极限位移状态下,锚固措施的采用明显地改善墙体的耗能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既有砌体结构无圈梁构造柱砖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大断裂应变PET纤维布和旧牛仔布加固砖墙抗震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包括2片未加固砖墙和3片加固砖墙试件。研究结果表明:粘贴大断裂应变纤维布能够显著提高砖墙的抗剪承载力、变形能力、延性、刚度和耗能能力,若加强锚固措施可进一步提高加固效果;PET加固无圈梁构造柱墙体的各项力学性能提高程度均优于PET加固有圈梁构造柱墙体;粘贴旧牛仔布能显著提高无圈梁构造柱砖墙的抗剪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针对试验过程中砖墙的破坏机理,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田水  谷倩  彭少民 《建筑科学》2007,23(1):27-31
通过对碳纤维布加固带门洞粘土砖墙在周期性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研究了粘贴碳纤维布加固修复带门洞粘土砖墙这种抗震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和其抗震加固的效果。本文对加固后墙体的破坏形态、变形性能、耗能能力和承载力作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带门洞粘土砖墙的受力和变形特性,分析了碳纤维布对开裂砖墙的加固机理,表明碳纤维布用于带门洞粘土砖墙的抗震加固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对单片砖墙各层墙体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层墙体的实际受力情况,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单片砖墙各层墙体抗震强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平配筋墙片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十七片配筋墙体的伪静力试验,研究了配筋多孔砖、构造柱配筋墙及冷轧带肋钢筋墙片的破坏特征、抗震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配筋多孔砖墙与配筋普通砖墙具有相近的抗震性能,水平筋采用搭接接头时不能发挥钢筋的抗剪作用以及端部锚固钢筋具有提高承载力和约束砌体作用等。  相似文献   

11.
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易在基底施工缝处发生剪切滑移,影响其抗震性能。为了解在剪力墙底部配置斜向钢筋对大洞口率单排配筋混凝土双肢墙的抗震性能影响,对1个底部配置斜筋的双肢墙和1个未配置斜筋的双肢墙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试验模型的破坏特征、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刚度和耗能能力。结果表明:对于洞口率较大的单排配筋混凝土双肢墙,在保持墙肢总配筋量不变条件下,墙肢底部适当配置斜向钢筋可限制其剪切变形发展,避免墙肢底部施工缝处发生剪切滑移现象,对双肢墙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嵌人式预应力纤维布(FRP)加固技术的不足之处,利用粘结与机械锚固共同工作的原理,在预应力FRP张拉粘贴完毕后,对张拉端进行二次锚固,粘结层硬化后拆除原有锚夹具.为保证锚固端的可靠性,本文对锚固端粘结层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混合锚固端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粘结层的性能,可大幅度提高粘结层的锚...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木构架古建筑抗震分析中常忽略维护墙体作用的问题,进行了墙体与木构架的构造特征、力学性能和布置方案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基于地震灾害统计资料,归纳了墙体与木构架的损伤特征,及其对古建筑总体震害程度的表述方法。运用动力特性现场实测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墙体对古建筑基本周期和地震作用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木构架古建筑中的墙体对结构的整体抗震刚度有较大的贡献;包括墙体模型的基本周期与实测基本周期较为接近;而忽略墙体模型的基本周期显著大于实测基本周期,且计算的地震作用值偏不安全。根据古建筑抗震鉴定要求,并考虑砖砌墙体的脆性,提出了基于位移控制的、包括墙体微裂和开裂工作状态的木构架古建筑三阶段抗震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且砌体墙作为主要承载构件易在地震中受到面内剪切作用。而加固是提高砌体墙面内受剪性能的有效方法。FRP (fiber-reinforced polymer)和TRC(textile-reinforced concrete)两种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势,在应用于砌体结构加固时增强效果显著。为了比较这两种材料加固砌体墙的受剪性能,采用砂浆、FRP和TRC对砌体墙进行加固,进行了加固砌体墙试件的面内受剪试验,分析不同加固方式的破坏模式、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研究表明,未加固和砂浆加固的砌体墙在破坏时有不同程度的脆性特征,采用FRP和TRC加固均可改善这一现象。在本研究试验条件下,FRP和TRC在提升峰值剪应力方面增强效果相似,但TRC加固试件在延性和耗能方面效果更好。最后,结合现有规范中的相关计算方法,计算FRP和TRC加固层的受剪承载力,并且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以评估相关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相关计算方法较为保守。  相似文献   

15.
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底部空框架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能无法实现“强柱弱梁”的预期延性破坏机制。为此,建立了填充墙与主体框架协同作用的等效斜撑-框架模型,改进等效单自由度体系阻尼比与刚度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针对底部为空框架的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不同性能目标下的静力推覆分析,实现其“使用良好”、 “修复后使用”和“防止倒塌”性能水平的抗震设计。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和能力谱法验证了基于位移的改进抗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分析表明,应用基于位移的改进抗震设计方法,可综合考虑填充墙对主体框架的利弊作用,实现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6.
钢筋混凝土筒体是高层建筑中最主要的抗侧力体系,目前对钢筋混凝土筒体的试验研究较少,且提高筒体抗震性能的措施研究方面更少。在暗支撑剪力墙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筒体,通过1个1/6缩尺的带暗支撑筒体与1个普通筒体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破坏特征、承载力、刚度、延性、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钢筋应变。试验表明,与普通核心筒体相比,带暗支撑筒体的抗震耗能能力显著提高,抗震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Unreinforced masonry (hereafter termed ‘masonry’) structures comprise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the building stock in many countries worldwide, however their walls do not behave well under out-of-plane loading, such as that experienced during seismic events. Consequently, many existing masonry structures require some form of retrofit to comply with existing codes. As part of ongoing research at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on the out-of-plane bending behaviour of masonry walls, eight full-scale walls (with window openings) were tested under reversed-cyclic loading. Four of the severely damaged walls were subsequently retrofitted using externally bonded (EB) (three walls) and near-surface mounted (NSM) (one wall) fibre-reinforced polymer (FRP) strips and tested again to quantify the increase in strength and ductility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capacities. A debonding mechanism not yet quantified for retrofitted masonry walls was observed and identified as displacement induced (DI) debonding. It is a result of a differential out-of-plane displacement at either side of a crack in the wall. NSM strips are more susceptible due to their orient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the wall tests along with detailed accounts of the wall failure modes.  相似文献   

18.
实现RC剪力墙结构预期强震破坏模式的能力设计方法的不断改进,一直为工程师所关注。针对我国抗震设防烈度8度0.3g高烈度区RC剪力墙结构,设计了不同高度和整体性系数的结构模型,从而建立了预设延性破坏模式的分析模型。考虑大震变轴力对弯矩和剪力的影响,分析了剪力墙在大震作用的弯矩和剪力的实际需求沿结构高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位于烈度8度0.3g区的剪力墙结构,考虑大震时轴力的变化对剪力墙受弯和受剪能力的需求影响较大;剪力墙的弯矩和剪力放大系数随结构的高度和整体性系数的增大而增大;现行规范规定的剪力墙受弯和受剪能力调整系数小于实际的需求,剪力墙中下部的弯矩和底部的剪力需求大,建议受弯能力调整沿高度采用三折线,提高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剪力放大系数或最小构造配筋率。  相似文献   

19.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8度抗震设防区的北京LG大厦塔楼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设计研究和相应的节点构造。核心筒是整个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为了改善核心筒剪力墙的延性,设计中在核心筒四大角及纵横墙交点处设置钢骨柱。同时,为了提高承托楼面桁架的剪力墙联系梁的非弹性变形能力,沿核心筒y向联系梁内设置了型钢,与钢骨柱组成暗框架,加强了核心筒的整体性。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了这种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计算结果与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非常吻合。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核心筒边缘构件和底部框架柱均没有发现钢筋压屈、混凝土崩落现象;核心筒与外围框架两者间能很好地协同工作;核心筒内的暗钢柱提高了楼面钢梁端部锚固能力,钢梁与混凝土墙之间的连接没有发现破坏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梁端测得的应变较大,这种现象反映了梁(桁架)的端部即便是接“铰接”处理,仍然存在地震作用产生的约束弯矩,设计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计算分析和试  相似文献   

20.
基于1片未加固带壁柱墙体和8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加固带壁柱墙体抗震试验的试验结果和纤维复合材料的桁架受力模型,并借鉴现行抗震规范中未加固墙体的抗震抗剪设计计算公式,提出了FRP加固带壁柱砖墙抗震抗剪承载力的设计计算公式,试验结果与所得公式计算结果比值的平均值为2.23,样本方差为0.033,可供进一步研究和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