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形状文法在传统纹样演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提出一种适用于传统纹样的演化设计方法,使设计对象更好地继承优秀特质并满足时代的审美需求。方法通过分析传统纹样的典型特征,提取核心图元作为初始形状,结合流行元素,利用形状文法生成新的纹样设计方案。结论基于形状文法的传统纹样再设计创新方法,既保证了新纹样的创新性,又保留了传统纹样的代表性特征,为现代纺织业以传统文化为设计创新源泉进行转型升级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向,并通过某款新疆和田手工编织毯的纹样设计验证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白兴易  赵清  冯波波 《包装工程》2021,42(2):195-201
目的为了扩展秦绣艺术的表现形式,促进其图形多元化的传播与发展,以秦绣针法纹样为基础,选取一种合理的设计再生方法,将秦绣针法纹样转化为系列化设计图形,运用新的设计模式,使其更好地适应随时代变化的审美需求和实用价值。方法经过对秦绣非遗传承人王丽丽所绣的菊花针法系列纹样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其针法纹样构成的特点并提取,运用转译方法生成纹样基本形,借助形态位移设计方法生成新的针法纹样设计图形,利用纹样的设计再生与当代设计中的审美文化相融合。结论将秦绣针法纹样的再设计图形通过茶叶包装设计实践验证,为传统的手工刺绣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审美价值,从而在传承和发扬陕西秦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与体验秦绣文化。  相似文献   

3.
张倩瑜  丁伟  安大地 《包装工程》2023,44(14):277-290
目的 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鄱阳漆器,提高非遗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在传统鄱阳漆器纹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演设计,以便保留传统纹样特征的同时满足现代审美需求。方法 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构建鄱阳漆器纹样样本图谱;运用眼动实验法,将被试者对鄱阳漆器纹样的感性认知量化分析,识别出认可度较高的纹样;运用形状文法理论,对传统纹样进行解读和创新推演。结果 最终获取样本纹样进行提取和创新推演设计,并结合产品设计实践,验证该创新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论 鄱阳漆器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其纹样作为传统漆器纹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很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以创新纹样为主要元素的衍生品能在满足当代消费需求的同时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体现鄱阳漆器特色,为非遗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万思岑  王平 《湖南包装》2023,(1):102-104+125
传统文化图式语言的当代转译是通过将传统文化蕴含的视觉要素转译为现代设计语言,使其融入社会生活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文章基于罗兰·巴特的符号意指系统,梳理传统木版年画图式语言的题材内容、表现形式、造型手法、设色基础、图案纹样,构建传统木版年画图式语言提取与转译的模型,融入到具有传统木版年画非遗传承的城市特色主题性公共空间导视设计中,以文化激发公共空间“微更新”改造的活力,强化城市特色主题性公共空间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征,形成地域文化对外联接的窗口。旨在为拓展传统木版年画转译为设计语言的路径以及实现城市特色文化的再开发与再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赵敏婷  王宁 《包装工程》2018,39(20):8-14
目的 将秦绣石榴纹样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丰富包装的视觉形态,并注入文化内涵,实现传统刺绣纹样与现代审美的融合。方法 通过对秦绣传承人王玉娥所绣十二生肖系列绣品中石榴纹样的比较分析,提取石榴纹样的图形和色彩基因从而生成纹样基本形,并借助形态位移设计原则对基本形进行衍生设计,使再设计后的纹样成为符合现代包装审美需求的图形形式。结论 秦绣石榴纹样与包装设计相结合,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灵感及价值源泉,传播并推广了秦绣文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蒙古族刺绣和汉字的转译路径,从文化转译和符号转译的角度,构建蒙古族刺绣数字化传播的新方法。方法 首先,运用汉字学中的构形和构意理论,分析汉字的笔画、部件和结构;其次,结合汉字学及符号学中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对蒙古族刺绣纹样进行分析、拆解和提取;随后,整理上述分析结论,形成基于笔画数据库与构件数据库的图文语言转译单元;最后,根据数据库生成蒙古族刺绣的汉字转译样本。结果 总结蒙古族刺绣纹样与汉字转译路径,将数据库的部件进行汉字的组合及生成,形成具有蒙古族刺绣元素和特征的汉字形态。结论 以汉字学和符号学构成的转译路径赋能蒙古族刺绣活态转化,以文化转化和再生的视角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形成具有传播性和多元性的蒙古族刺绣数字化研究新形态。  相似文献   

7.
黄珺  王娇 《包装工程》2024,45(2):417-423
目的 为挖掘仰韶彩陶纹样资源,传承、创新仰韶彩陶纹样,尝试采用参数化设计等方法,实现仰韶彩陶纹样再设计的新突破,提供一种新的纹样设计思路。方法 通过分析仰韶彩陶纹样的不同类型,提取纹样造型中的单形元素及构图规则,利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函数规则、控制坐标点参数、调整可变参数的方式分别进行纹样推演及排列组合的设计创新研究。结果 快速衍生出既符合当代审美需求又具有传统纹样特征的“新纹样”。结论 构建参数化纹样结构可更高效地进行纹样衍生和设计,拓展传统纹样的设计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刘靓 《包装工程》2020,40(24):294-300
目的 为保护羌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羌族文化产业经济价值,提出一种基于形状文法的羌绣纹样创新方案。该纹样方案既包含羌绣传统民族特征;又与时俱进,符合当代审美。创新纹样与设计产品有机融合形成具有羌族特征的文创产品,传播羌族民族文化,建立民族自信。方法 首先,将收集的羌绣纹样资料进行提取、筛选、组合;然后,提取核心纹理,运用形状文法设计基本图形元素;最后,运用形状文法对基本图形元素进行演变,设计出新的纹理方案。结论 基于传统羌绣纹理,运用形状文法产出纹理创新方案。以不同形式的设计产品为应用载体,使纹样创新方案和其有机融合,形成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由此增加传播羌族文化的媒介和途径,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昕兵  苏雪童 《包装工程》2022,43(22):457-468
目的 通过将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技艺与潮牌服饰进行设计耦合,使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表达契合现代审美语境,构建图什业图王府刺绣创新发展新样态。方法 借助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对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特征进行归类分析。运用市场调研、文献分析等方法,整合潮牌服饰设计特征与原则,进行设计耦合。结果 通过“祥瑞凤凰”“喜上梅梢”“文武双全”三类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潮牌服饰方案,形成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兼顾的刺绣新形式,构建创新设计流程。结论 将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特征与潮牌服饰进行设计耦合,探索传统刺绣技艺在现代潮流文化中的新形势,实现传统手工艺与潮流文化的结合,从而为蒙古族传统刺绣技艺的发展提供新路径,为振兴中国传统工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王韦尧  张毅  王显颖 《包装工程》2022,43(18):302-310
目的 中国古书画装裱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探寻其装裱纹样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可以发掘传统装饰纹样中的东方文化魅力。方法 采用文献与资料收集、实地考察的方法,对古书画装裱绫纹样的实物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运用转译与形状文法,对装裱绫纹样中的典型纹样进行一定的筛选、提取,并依据形状文法的推演规则,对装裱绫纹样进行再设计,以丰富其纹样的表现形式。结合艺术设计学理论与形式美法则,将创新设计的纹样运用于文创产品的设计中。结论 通过对装裱绫纹样进行创新,应用于文创产品中的装裱绫纹样,在创新设计的方法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装裱绫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与开发,拓宽了装裱绫纹样的宣传方式,为传统装饰纹样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羌绣纹样在现代设计活动中的视觉表现形式单一,其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向受众传播有效的文化信息。针对现有研究局限,提出基于图像学理论探讨其在动态海报设计中的设计思路。方法 在分析羌绣纹样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羌绣纹样的视觉传播应借助动态海报的发展优势,以图像学理论为指导归纳出动态海报的设计原则并建立设计流程。结果 从图像学理论的研究框架出发,构建羌绣纹样的图像学解读、提取及转化模型来指导设计应用,将提取出的图形元素按主题分类,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和形状文法的演变规则,应用于海报图形元素的动态演变过程中,以进行羌绣纹样主题动态海报设计。结论 基于图像学理论的三个层面,提炼出羌绣纹样的“形”和“意”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创新性地提出依托动态海报这个载体,使得羌绣纹样向受众传达的设计内涵更加丰富,在传播和传承羌绣非遗、建设民族文化自信方面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新媒体时代,有利于羌绣纹样借助动态海报的技术手段以更加形象的、生动的、多元化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相似文献   

12.
黄伟 《包装工程》2023,44(14):270-276
目的 为了弘扬乳源县的瑶族传统文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使瑶绣能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播,提出把形状文法应用在乳源瑶绣纹样的创新设计之中。采用该方法设计的创新图案,不仅能保留瑶绣的元素特征,还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瑶绣创新图案与产品设计相结合,使产品具有更强的文化特征,能提高产品附加值,还能提高乳源县瑶族人民的经济收入。方法 选取乳源瑶绣典型纹样进行构图分析,并拆分成一系列基本元素;对基本元素进行重构获得基础创新图案。再利用形状文法使基础创新图案衍生出一系列的单元创新图案,并对图案进行创新配色,应用在产品设计之中。结论 以传统瑶绣纹样为基础,利用形状文法进行创新设计,可以获得优秀的瑶绣创新设计方案。把这些图案应用在不同产品上,就能形成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产品,提升其文化内涵;为传统乳源瑶绣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发展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羌绣纹饰在玩具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从羌绣纹饰的题材、构图、色彩入手,分析了羌绣的纹饰特征及其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并在此基础上,从情感、形态、色彩3 个方面,对羌绣纹饰在玩具设计中的运用方法作进一步探讨,指出创新的设计运用手法和多渠道的产品开发,将是羌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杨蕾  张欣  胡慧  邱雁 《包装工程》2022,43(2):358-366
目的针对羌绣发展面临传承困难、创新意识淡薄、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展开研究与分析,提出基于数字化保护与产业化应用的羌绣服务设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和羌绣应用平台的搭建,满足绣娘与羌绣爱好者的学习、售卖需求,实现羌绣的长足发展。方法基于改进的SIFT针法图样特征提取方法进行AI针法识别、形状文法与图像拼接算法实现DIY纹样设计、定性定量的用户研究方法,分析目标群体在体验羌绣过程中的使用需求,并将其转化为羌绣服务设计平台的具体功能。梳理绣娘与羌绣爱好者的不同使用需求和流程,建立绣娘与绣友两种移动端模式,设计相应的信息架构与人机界面,最后利用改进的整体评估可用性问卷对交互原型进行评估。结论搭建了可实现羌绣数字化保护与产业化应用的羌绣服务设计系统,改变羌绣教学传承模式,提供多元化销售渠道,引入机绣完善羌绣产业化模式,实现羌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5.
钟玮 《包装工程》2017,38(16):190-194
目的对羌绣本土手工艺生活文化、社会变迁及转型中的现代性资源进行再认识。方法通过实地踏查,对本土住民、羌绣手工艺生产者、设计者的访谈,以及各形式历史文献及资料搜集与个案研究等方法,认识羌绣本土手工艺文化创意转化的核心价值。结论受全球化影响,市面的文化创意设计在风格展现上趋于类同,各地传统文化风貌逐渐失去独特个性,也间接地破坏了地方社会传统结构与认同。以羌绣本土手工艺资源的再认识为出发,在此基础上,提出羌绣手工艺资源如何被转化及运用于文化创意设计的思路方法与建议。以此认同羌绣手工艺文化创意之转化对于羌绣本土手工艺的现代性实践,以及重塑本土文化与区域活化有着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苗族刺绣图案中蕴含的中国传统艺术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延荣  高洁 《包装工程》2012,33(14):135-138
结合刺绣作品予以研究,通过对苗绣作品的图案形象、构图、色彩及表达的内容涵义的探析,提出了苗绣艺术中运用动与静、形与神、虚与实这3组具有辩证关系的美学表现手法营造出具有动感与张力的和谐之美,揭示出中国传统艺术辩证法的运用对苗族刺绣装饰效果的积极影响;中国传统艺术中蕴含的辩证思想及表现手法可应用、转化为符合现代环境的设计语言、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