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紫金山铜矿床深部铜硫矿物种类丰富,通过自上而下针对铜硫二元体系矿物系统采样,经手标本观察后利用矿相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共检测出5种Cu-S体系矿物,包括蓝辉铜矿、铜蓝、斜方蓝辉铜矿、吉硫铜矿和久辉铜矿,含矿层Cu-S体系矿物组合自上而下分为4带,分布标高自300~-130m,主要铜矿物为蓝辉铜矿、铜蓝、斜方蓝辉铜矿,次要铜矿物为吉硫铜矿和久辉铜矿;通过对岩性和铜硫矿物组合的分析,深部铜矿体可分为2层铜矿体,上段铜矿体铜硫矿物组合类型为铜蓝—斜方蓝辉铜矿—蓝辉铜矿,下段铜矿体铜硫矿物主要为斜方蓝辉铜矿;矿床深部随着标高的降低,硫逸度和氧逸度逐渐上升,暗示着矿床深部具有较好的斑岩型矿床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采样和岩矿鉴定的基础上,对紫金山铜金矿床Cu-S矿物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从矿床浅部到矿床深部,铜蓝的形态从较为细小的针柱状、棉絮状逐渐变化为较大的板柱状;而Cu-S矿物组合表现为浅部以蓝辉铜矿为主,深部以铜蓝为主。它们分别有力地说明铜矿体并不是次生富集成因,而是原生热液成因;矿床深部的氧逸度和硫逸度均高于矿床浅部。因此可以推测在现在已见矿床底部不远处还有斑岩型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紫金山铜金矿床是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通过对近几年紫金山铜金矿床深部发现的Ⅺ号铜矿带的铜矿石样品进行采样,利用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分析等方法,对铜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种类及矿物成分等进行了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Ⅺ号铜矿带的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Cu-S体系矿物、硫砷铜矿,次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斑铜矿、似黄锡矿、硫铋铜矿等,是一套高硫化型铜矿物组合,主要非金属矿物为石英、明矾石、地开石、绢云母。矿石结构以固溶体分离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它形—自形粒状结构和包含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脉状、网脉状、团块状和条带状构造,具典型的热液交代矿石特征。斜方蓝辉铜矿和久辉铜矿为形成温度低于63℃的矿物,因而推断Ⅺ号铜矿带属于紫金山高硫化低温热液型矿床的尾部,下部可能存在其他成因类型的矿床。  相似文献   

4.
紫金山铜金矿床铜矿物种类丰富,通过手标本观察、矿相显微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直接鉴定出Cu-S体系矿物5种,其他铜矿物两种,含矿层垂直方向分为5个不同特征层。研究发现铜蓝在深部的含量明显高于浅部,是深部主要的铜矿物。依据Cu-S体系矿物的Cu/S比值不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氧逸度环境,发现标高自340m~-200m氧逸度有升高的趋势,高氧化岩浆体系是斑岩成矿系统大规模成矿的重要条件,因此认为深部斑岩型铜矿床勘查有一定前景。  相似文献   

5.
冬瓜山蛇纹岩含铜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冬瓜山矿床系铜陵狮子山矿区深部的大型铜硫矿床,其矿体下部的蛇纹岩含铜矿石占总储量的三分之一。该类型矿石部分铜矿物为墨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易泥化的蛇纹岩和滑石,属难选铜矿石。本试验就消除易泥化脉石的影响、墨铜矿的浮选和铜硫矿物的选别流程进行了试验研究,认为蛇纹岩含铜矿石的铜回收率取决于矿石中蛇纹岩和墨铜矿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王帅  方传智  王鹏程  黄婷婷  颜禄康  尖措 《矿冶》2020,29(4):128-132
研究了某高硫铜硫矿的工艺矿物学。结果表明,原矿中铜品位为2.85%,硫品位为24.32%,金含量为0.48g/t,铜、硫、金是主要回收的元素。原矿中的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蓝辉铜矿。目的矿物黄铜矿和黄铁矿的嵌布粒度差异较大,且铜矿单体解离度相对较差。在选择工艺流程时应该注重氧化铜矿物的回收,同时要选择合适的磨矿细度,保证目的矿物单体解离。  相似文献   

7.
从某铁矿尾矿库中浮选回收铜硫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异步浮选工艺, 从某铁矿尾矿库中综合回收铜硫矿物。第一段粗选在自然pH条件下进行, 选出易浮的黄铜矿、辉铜矿和黄铁矿; 第二段粗选采用碱性介质, 硫化氧化严重的黄铜矿、辉铜矿以及黄铁矿, 应用诱导浮选将硫化矿物富集、回收; 以Y01-Y02-石灰组合药剂作为铜-硫分离调整剂, 最终得到铜精矿中铜品位13.38%, 硫精矿中硫品位42.55%的闭路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8.
针对蓝辉铜矿、铜蓝和硫砷铜矿开展了表面选择性氧化浮选分离研究,并通过矿物表面接触角变化及XPS表面分析,阐明了3种矿物表面选择性氧化反应机制。结果显示,氧化剂次氯酸钙和高锰酸钾均可有效抑制蓝辉铜矿和铜蓝上浮,但对硫砷铜矿可浮性无影响; 在丁铵黑药作用下,硫砷铜矿和蓝辉铜矿接触角均达到90°,经次氯酸钙氧化后,蓝辉铜矿接触角降至15°~30°,硫砷铜矿接触角仍高于86°; XPS分析结果表明,次氯酸促进了蓝辉铜矿表面的氧化,硫元素被氧化为SO42-,以CuSO4形式覆盖在矿物表面,增加了表面亲水性,而硫砷铜矿表面As、Cu和S元素并未发生明显的氧化反应,矿物表面维持较高的疏水性。次氯酸钙实现了蓝辉铜矿与硫砷铜矿表面选择性氧化,强化了两者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9.
某硫精矿含铜0.41%,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辉铜矿,硫矿物主要是磁黄铁矿,其次是黄铁矿,脉石矿物为少量蛇纹石、滑石、绿泥石等易泥化矿物,经镜下鉴定铜矿物与黄铁矿关系密切,基本以较粗的连生体形式存在,而磁黄铁矿基本不含铜。综合考虑矿石性质,确定采用"磁选脱硫—脱泥—浮铜"流程回收铜,全流程获得铜精矿铜品位20.26%,铜回收率73.41%。  相似文献   

10.
纳日贡玛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纳日贡玛铜(钼)矿床矿体主要产于喜山早期的黑云母花岗斑岩体内。矿石矿物主要有辉钼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等含有少量其它硫化物和硫盐矿物;脉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毒砂、石英、长石、绢云母、方解石、绿泥石等,是一大型的铜(钼)矿床。结合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温度进行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可划分为两期三阶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和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p-XRF)等方法对紫金山铜金矿床的铜矿体中As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As元素主要赋存于含As的铜矿物,且与其他铜矿物共生,极少以单独相产出;少量As元素以类质同象赋存于蓝辉铜矿、铜蓝、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矿物中;As元素在选矿过程中难以单独选别,造成铜精矿中As含量普遍超标。为了降低铜精矿中As元素含量,采用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钻孔副样进行分析,建立As/Cu比值的三维模型,划分矿石类型,进行科学配矿,有效减少浮选精矿中的As元素含量,提高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矿山的配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步优先浮选法处理低品位硫化铜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金山铜矿属大型低品位硫化铜矿,矿石中目的矿物以蓝辉铜矿、铜蓝为主,且与细粒黄铁矿紧密共生。由于原矿品位低,铜的回收率对该矿的开发利用意义重大。试验研究在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和多种工艺流程对比试验基础上,采用适合矿石性质的分步优先浮选流程,解决了矿石中主要目的矿物易过粉碎,而铜硫共生密切、难以解离的问题。分步优先浮选流程获得铜回收率95.03% ,已接近岩矿鉴定推算的理论回收率。  相似文献   

13.
紫金山铜金矿床XI号铜矿带位于矿床的深部,是探讨矿床深部是否有斑岩型矿床找矿潜力的理想区段。在资料收集、详细岩矿鉴定的基础上,对XI号铜矿带主成矿阶段与铜蓝、蓝辉铜矿等密切共生的石英开展了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XI号铜矿带主要发育液相、气相、CO2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00~260°C和300~360°C,盐度介于0.35%~33.40% NaCl eqv;包裹体成分主要为H2O、CO2、NaCl、CO2-3,成矿流体属于NaCl-H2O-CO2体系。综合分析发现,XI号铜矿带成矿流体同时具有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因而判断XI号铜矿带为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斑岩型矿床的叠加部位,紫金山铜金矿床为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铜金矿床,在其深部有寻找斑岩型矿床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四川九龙笋叶林铜矿床位于江浪岩浆-变质核杂岩北部,是里伍铜矿外围一个矿区。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方面进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并通过钻孔深部验证,着重对S-3和S-4矿体的深部延伸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笋叶林矿区围岩蚀变十分强烈;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品位、厚度等在深部变化较大,深部发现多层矿化体,矿石品位普遍不高;硅化石英脉、绢白云母化、石榴石化与矿化关系很密切。最后,认为在外围的笋叶林矿区寻找铜矿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苗梁  彭建城  刘剑 《金属矿山》2015,44(9):62-64
江西某蓝辉铜矿石铜品位为0.30%,原生硫化铜仅占总铜的6.67%,次生硫化铜占总铜的80.00%,主要铜矿物蓝辉铜矿多以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形式充填在脉石或黄铁矿粒间,大部分易与黄铁矿解离,细粒蓝辉铜矿与黄铁矿不易单体解离。为高效回收该铜矿资源,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70%的情况下,采用1粗2精1扫铜硫混浮、混浮精矿1粗2精1扫铜硫分离、铜硫分离精选1尾矿和扫选精矿合并再磨至-325目占85%后再返回,其余中矿直接顺序返回流程处理,最终可获得铜品位为20.29%、含硫42.97%、铜回收率为71.02%的铜精矿,以及硫品位为37.42%、含铜0.28%、硫回收率为80.04%的硫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铜和硫的回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阐述了矽卡岩铜矿矿床成因和矿床特征、难选矽卡岩铜矿的工艺矿物学特点和难选矽卡岩铜矿的浮选技术。指出应加强研究矿床学理论与选矿学理论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将矿床物理化学特征与浮选理论相结合,对于浮选工艺流程制定具有重要的宏观指导意义。矽卡岩铜矿床相比其他铜矿床类型而言,矿体连续性差,矿物组成成分复杂,杂质元素较多,脉石矿物对于浮选的影响较大,且有中细粒嵌布结构,总体上相对难选一些。针对难选矽卡岩铜矿,浮选研究中应重点考虑磨矿流程的制定、铜硫分离、铜与易浮脉石分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上海市金山铜矿工艺矿物学特征及浮选流程选择。根据矿区不同部位的矿石性质,采取不同药剂制度,获得了较好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18.
郇伟静 《矿冶》2017,26(2):84-87
通过对非洲某铜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矿物组成、重要矿物嵌布特征及铜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矿石中的铜主要以黄铜矿、铜蓝等硫化铜的形式存在,其次以孔雀石的形式产出,另有少量以吸附态的方式分布于褐铁矿中,这部分铜难以回收利用;同时,矿石中存在较多的绿泥石、白云母、高岭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建议采用合理的磨矿细度及药剂制度以降低其对选矿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立刚 《矿冶工程》2017,37(4):51-53
对湖北某铁矿中极低品位伴生铜硫进行了综合回收研究。采用铜硫混浮-铜硫分离-中矿集中脱泥流程, 闭路试验可以获得产率0.08%、Cu品位16.55%、回收率67.31%的铜精矿以及产率7.06%、S品位49.10%、回收率62.51%的硫精矿。通过铜、硫的综合回收, 为矿山带来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