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华能长兴电厂在燃煤机组深度调峰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自主开展30%额定负荷深度调峰试验,试验中暴露出汽泵协调控制、脱硝系统运行、锅炉稳定燃烧、风机失速、再热汽温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制定了对策。重点对华能长兴电厂660 MW超超临界机组30%额定负荷深度调峰方面进行了研究,该技术在类似发电机组中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的提升,燃煤电厂实行深度调峰已成必然趋势.燃煤机组深度调峰动态升降负荷是实现机组深度调峰的基础.对某电厂600 MW亚临界机组30%~40%额定容量深度调峰动态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未进行设备改造、无助燃的前提下,锅炉在深度调峰动态试验过程中燃烧稳定,主辅机系统运行正常、安全,锅炉满足超低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3.
火电灵活性改造已成为消纳新能源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某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为例,介绍了超临界“W”火焰锅炉灵活性改造研究,主要包括最低稳燃负荷试验、存在的问题、灵活性改造方案、改造效果,并对灵活性改造项目进行了财务评价。通过灵活性改造,机组深度调峰能力由42.5%额定负荷降至30%额定负荷,新增75MW深度调峰调节能力,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10.31%,效益显著,可以为同类机组的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节能》2021,(1):53-55
随着化石能源短缺与节能环保的巨大压力,亟须解决燃煤电厂锅炉能耗高、热效率低、烟气排放污染物过高等问题。而富氧燃烧技术具有提高锅炉效率,降低NO_X产物排放以及实现超低负荷深度调峰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高效节能燃烧技术。对重庆某电厂2×300 MW燃煤发电机组锅炉进行富养燃烧技术改造,发现改造后该机组NO_X产物降低,启停机油耗同比降低80%以上,同时该机组深度调峰能力提升至30%额定负荷以下,锅炉清理费用减少,达到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电力消费增速放缓、煤电机组投产过多、非化石能源高速增长的形势下,煤电的深度调峰或低负荷运行将成为常态.以某330 MW火电厂机组为例,全面评估排查深度调峰下的机组自动调节品质,深入分析协调控制、汽温控制、给水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现场设备治理、优化负荷指令前馈函数和最小流量再循环阀控制逻辑、模拟电网频率开展一次调频试验等措施,机组主蒸汽压力、过热汽温、给水控制等调节品质显著提高,机组达到了在30%额定负荷的灵活性深度调峰和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燃煤机组普遍开展深度调峰的现状,以某亚临界330 MW机组为研究对象,探索锅炉低负荷阶段单侧风机运行的方式,结合煤耗试验开展经济效益分析和安全性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只要保证空预器双侧运行、风烟道联络门通畅,低负荷下单列风机运行对锅炉本体影响有限;在机组50%~30%负荷下,单侧风机运行可节省厂用电0.37%~0.73%,降低煤耗1~3 g/kWh。  相似文献   

7.
王凯  黄葆华  司派友 《节能技术》2012,30(1):52-54,58
火电机组参与调峰时,机组的调峰裕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锅炉方面的主要因素如燃烧稳定性、水循环的安全性和锅炉辅机对调峰裕度的影响。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200/300 MW机组最低不投油负荷为50%左右额定负荷,600/1 000 MW为40%左右额定负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某350MW超临界单辅机直流锅炉深度调峰改造的技术方案,对30%负荷下锅炉运行方式进行调试并对30%负荷下锅炉脱硝能力、汽水温度、烟气温度、锅炉水动力、烟道低温腐蚀等进行了评价,计算了30%负荷下锅炉效率,得出该锅炉通过烟气旁路改造具备机组长期在30%负荷下安全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660 MW超临界锅炉开展灵活性调峰试验研究工作,通过燃烧动力场和制粉系统优化调整的分析,改善了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结合优化低负荷制粉系统投运方式、分级燃尽风的控制等措施可保证锅炉调峰运行至30%额定负荷,优化调整工作还起到了提升锅炉效率和NOx控制性能的效果。试验结果也表明:再热器烟道旁路分配部分高温烟气调节SCR装置入口烟温的方式,可以实现40%~30%负荷下脱硝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现阶段电站煤粉锅炉在低负荷(40%额定负荷以下)及超低负荷(20%~30%额定负荷)下出现的燃烧稳定性变差、水动力安全性降低、污染物排放升高和机组经济性下降等运行技术问题和相应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精细化燃烧调整等相应措施后锅炉可实现超低负荷稳燃;直流锅炉在30%额定负荷以上运行时水动力较安全,随着负荷的降低,汽包锅炉水动力安全性升高,运行经济性指标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应着重关注NO_x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1.
杨继明 《锅炉技术》2004,35(3):59-63
金竹山电厂锅炉设计全部燃烧金竹山地区的无烟煤 ,属于国内最难燃烧煤种之一。锅炉按额定负荷设计 ,未考虑调峰要求。通过多年的调峰试验研究和运行实践 ,针对锅炉调峰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应采取了各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改造措施 ,使锅炉能同时满足机组的低负荷和两班制调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660 MW超超临界煤电机组在深度调峰的控制技术进行探讨,就宽负荷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较好的协调控制系统(CCS)优化方案,并在邵武三期机组进行了35%~100%额定负荷的AGC协调变负荷调试。结果表明,该策略的控制技术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火电机组进行深度调峰低负荷运行将成为常态,摸清典型锅炉深度调峰能力具有较大意义。对3台试点典型燃煤机组进行深度调峰试验。结果表明:掺烧高挥发分、低热值煤对提高锅炉特别是设计燃烧器截面热负荷较低锅炉的低负荷稳燃能力是有利的;亚临界锅炉不存在干湿态转换的问题,深度调峰水动力性能优于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通过分级省煤器、省煤器旁路烟道改造或增设0号高压加热器,优化吹灰、增加锅炉送风量等方式,可以提高SCR入口烟气温度;分级省煤器的低负荷节能效果优于省煤器旁路烟道改造和增设0号高压加热器;低负荷运行中,在保证SCR入口烟气温度的前提下,应适当控制锅炉送风量以降低干湿态转换点和提高锅炉效率。  相似文献   

14.
李寿军  尚曼霞  杨学宝  和春  黄中 《节能》2023,(12):42-45
为了挖掘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峰及新能源消纳能力,努力实现“双碳”目标,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工作势在必行。以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深度调峰过程中存在的水动力不足、受热面超温以及NOx排放超标等问题,结合实际生产经验,提出了汽水系统炉水循环泵(BCP)改造方案及烟气再循环耦合高穿透型二次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结果显示:通过BCP系统改造、烟气再循环改造可以实现机组20%额定负荷下的稳定运行,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5.
《锅炉技术》2021,52(4)
目前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已成常态,因机组负荷较低,深度调峰期间机组存在锅炉燃烧不稳、两侧汽温偏差、脱硝入口烟温低等问题,严重威胁机组深度调峰期间的安全稳定运行。机组厂用电率、供电煤耗等经济性指标均不同程度上升。针对深度调峰期间的典型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方案,成功解决了以上难题,同时对于分析燃煤电厂成本增加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组深度调峰运行工况严重偏离设计工况,主辅设备存在适应性问题,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燃煤机组深度调峰工况下锅炉送风系统的运行适应性。结果表明:深度调峰时送风机出力小,二次风压力低,送风系统适应性较差,存在二次风量波动、热风再循环失效以及风机运行效率低等问题,影响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运行调整、设备改造对策。深度调峰下送风系统的运行适应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燃煤机组深度调峰、灵活高效运行的需求越来越高,有必要对燃煤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进行研究。针对机组深度调峰,分析了目前燃煤机组锅炉及辅机存在的问题和限制性因素。基于深度调峰的需求,提出锅炉设计的最优工艺系统,从锅炉炉膛选型、燃烧系统优化、锅炉启动系统、辅机设备磨煤机和风机等方面阐述燃煤机组深度调峰的锅炉及辅机具体设计方案和措施,以指导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工程设计和应用,为我国“3060”的双碳目标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姚盂电厂1号机组亚临界压力直流锅炉,在定压方式运行下对负荷适应性的试验研究工作,该锅炉升降负荷的速率可以达到5%额定负荷/分,在不采用油助燃的条件下最低负荷可达50%额定负荷。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调峰问题,提出不同调峰阶段火电机组负荷分配方法:分析火电机组调峰能力、调峰成本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总煤耗成本、机组启停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不同调峰阶段火电机组负荷分配优化模型;根据火电机组爬坡率、滑坡率,提出参与负荷分配机组的组合策略,并使用分支限界法对负荷分配优化模型求解。算例表明,随着火电机组调峰深度的增加,机组煤耗成本和启停成本减少,深度调峰运行下附加煤耗成本和机组损耗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20.
早期投运的部分塔式锅炉存在着再热蒸汽温度偏低和脱硝入口NOx浓度偏高的问题。研究了塔式锅炉深度调峰下炉内燃烧状态以及换热特性,分析了炉内燃烧状态对辐射换热、对流换热比例的影响规律,根据研究成果,综合运用燃烧调整手段,显著提升了深度调峰状态下的再热蒸汽温度并降低了脱硝入口NOx浓度,锅炉运行经济性显著提升,研究成果对同类型机组的运行优化调整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