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城市水资源紧缺,而雨水资源却未充分利用,用雨水资源解决北方城市的用水缺口尚属空白。本文以邯郸市雨水利用为例,分析了城市雨水利用的潜力和经济效益,探讨了适合北方城市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的两种雨水利用工程模式——即道路雨水收集利用和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经分析,此两种工程模式集雨蓄水效果良好,且减轻了城市雨水排放管网负荷,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
北方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模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邯郸市雨水利用为例,分析了城市雨水利用的潜力和经济效益,探讨了适合北方城市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的两种雨水利用工程模式:道路雨水收集利用和屋顶雨水收集利用模式。两种工程的运用很大程度上缓解北方城市用水紧张状况,减轻雨水排放管网负荷,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对于海绵城市的研究多基于地面局部蓄水及地下管网建设,对于雨水的利用简单粗犷,该措施对中小洪涝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当城市遭遇暴雨或极端降雨事件时仍存在内涝灾害风险。本系统引入水资源规划理论,将海绵城市雨水控制空间上升至城市主体——建筑物,利用建筑物楼顶花园的空间调整,实现空中雨水拦截,并研发针对梅雨—伏旱季节的建筑通风干燥新型装置,通过与现有雨水收集体系结合,构建3级雨水调蓄利用方案,实现通过系统蓄放水推迟暴雨事件下城市地面水量峰值来临期、减轻地下管网压力和内涝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可有效减轻城市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巨大的供水压力。将雨水资源化利用与南方城市绿化屋顶防热节能二者综合进行分析,认为城市蓄水绿化屋顶雨水利用技术难度小、方便简单,防热节能效果明显,是一种具有双重优势的节约水资源和建筑节能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日益紧缺、暴雨洪涝灾害已经对中国城市发展构成了严威胁,城市雨水利用为开源和节流并举的一项措施,是缓解或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减轻城市水涝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讨论了雨水利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含义及分类,详细介绍了雨水利用的主要工程措施,包括屋面雨水蓄集、下凹式绿地及渗透设施等,最后分析了雨水利用的保障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6.
城市雨水利用是开源节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轻城市内涝灾害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江苏城市普遍存在的内涝、径流污染及雨水资源浪费问题,简要阐述了江苏降雨特性及雨水利用现状,研究提出了江苏雨水利用的总体目标及实现途径,并根据城市不同下垫面及不同区域特点,提出江苏应实施已建成区"改造+管理"、待建新区"规划+建设"的雨水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水利学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并简述了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提出及其内涵,提出了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基本途径,为城市进行雨水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雨水是继再生水、海水之后,又一可供开发的新水源。雨水作为一种非常规水源,已成为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的重要水资源之一。城市雨水利用可实现新的水资源开发、减轻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压力、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不仅具有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具有相当大的经济效益。雨水就地入渗或拦蓄,不仅能对雨洪水水量起到调蓄作用、削减洪涝灾害,同时还能补充地下水、减缓地面下降。讨论了天津市水资源利用状况及雨水利用的必要性,分析了雨水水质、雨水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城市雨水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雨水利用不仅具有生态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城市雨水利用在武汉市具有内在的需求,且外部条件成熟,应加快研究符合武汉市的雨水利用技术,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小区应用推广使用城市雨水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绿色生态中的雨洪利用技术是实现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修复水环境、减轻城市洪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探讨城市雨洪利用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以经验不多的事例重点阐述雨水的收集、入渗、储存和回用、以及调蓄和排放。希望将城市绿色生态中的雨洪利用技术纳入城市规划中去,形成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屋面雨水源头调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戎贵文  沈齐婷  戴会超  袁岳 《水利学报》2017,48(8):1002-1008
为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和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基于海绵城市倡导的雨水就地积存、渗透等理念,本文针对屋面雨水位置水头大、集水效率高的特点,提出利用滑轮组原理对重力流雨水过程自动弃流与收集、利用多种传感器技术以及单片机原理对雨水智能洁净收集与涵养地下水等屋面雨水源头调控技术,通过分析雨水收集过程和涵养地下水过程,论证了调控技术的可行性。同时,分析了利用绿色屋顶系统滞留雨水技术,并归纳出绿色屋顶的施工工艺流程。屋面雨水源头减排与调控方法研究为指导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防涝和防灾减灾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地表水污染日益严重。雨水既是造成地表水体污染的首要污染源,但同时也是重要的水资源补给,而雨水污染主要集中在降雨初期形成的初期径流中,其污染程度惊人,因此初期雨水治理是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前提。因此通过有效的资源化技术将其收集净化再利用对减轻受纳水体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缓解水资源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传统雨水管理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初期雨水资源化技术进行了综述和对比分析,对目前初期雨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从而为初期雨水的资源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指导,更有效的缓解城市雨水带来污染的同时更大限度的利用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梳理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发展历程,总结雨水收集利用的技术方法,【方法】从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政策、方法技术、效益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综述,绘制了各类雨水资源化技术的流程图,比较分析了各个雨水资源化技术方案的特征差异和雨水用途。【结果】将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建设阶段、综合发展阶段三个阶段进行分析。雨水收集利用方式划分为直接利用(屋面和不透水路面雨水利用)、间接利用(透水路面、花坛绿地、人工辅助渗水设施、路边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等渗透雨水收集利用)、综合利用(海绵小区)三种。【结论】从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效益评价三个方面总结评述了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如下:加强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建设和强制性约束,强化雨水收集利用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建设,加大雨水资源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完善雨水资源化评价机制,深化城市雨水资源化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的量化评估研究,引入社会资本和经济手段,助力提升雨水资源化的综合效益。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雨水综合利用是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分析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现状,认为城市雨水利用经济、技术可行,提出了加快我国雨水利用发展的若干措施:尽早制定雨水利用法规、条例;强化统一管理;加强雨水利用的科学研究;提高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力度。 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的角度对城市基于利用技术进行分析。雨水收集利用可以减轻内蒙古地区日显巨大的自来水的供水压力、路面积水等环境问题,同时对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的角度,提出雨水先在小区集蓄利用,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雨水入渗,然后对雨水径流加以汇集利用,对超出利用能力的雨水再采用渗透式管沟排出。这样不但可减少雨水流出。缓解城市防洪压力,而且利于城市生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水利和环境保护的意义上,着重介绍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的现状,简述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提出及其内涵及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基本途径,为城市进行雨水高效利用提供依据,并进而提出应尽快研究制定相应标准及建立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屋面初期雨水污染物含量较高的特点,从雨水径流高效收集利用、水质在线监测及自动控制等方面,对屋面初期雨水径流调控原理与弃除技术进行了探讨,研发了质控型城市屋面雨污弃除产品,开展了雨水利用示范工程建设,旨在提高固体悬浮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拦截率,为雨水利用产业化发展和海绵城市建设等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法律制度未成体系。为了解决城市雨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弥补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法律缺位,引领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发展,亟须加强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建设。建设重点在于设计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强制实施、设施建设与管理、雨水净化、雨水使用、监督管理、公众参与等制度。在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建设中,建议按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上下联动路径,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并在加强立法前期研究的同时,适时开展立法跟踪评估。  相似文献   

20.
城市雨水综合利用可有效缓解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泉水断流等。城市雨水利用方法有:屋顶收集雨水、新建雨水蓄积池、雨水回灌地下、雨水渗滤等,有效的缓解了城市用水的紧张局面,实现用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