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东湾集中快速钻丛式井表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伟 《钻采工艺》1997,20(3):24-26,29
总结渤海辽东湾地区采用国外先进钻井技术经验,利用丛式井组集中钻固表层的技术,使每口井表层作业时间由原来的34.5h缩短到7.6h。仅此就节约钻井综合费用370万元。为海上油田的一发和建设,提供了一条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的套管钻井实践表明,套管钻井可以提高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套管定向钻井是套管钻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始于2003年末,2005年在陆上试验成功并解决了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ConocoPhillips、Tesco和Schlumberger公司合作致力于将该技术应用于海上钻井。  相似文献   

3.
海上钻井含油钻屑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油基钻井液必然会产生大量含油钻屑.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都对海上油田含油钻屑提出了限制排放标准.含油钻屑只有达到排放标准方可排放入海,若达不到排放标准则需运回陆上处理.昂贵的海上运输费用及陆上处理费用,使得国外钻井公司及钻井液公司纷纷研究和开发现场处理含油钻屑新技术.本文较全面地介绍国内外海上含油钻屑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全面回顾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经历,及其在海上钻井作业中所取得的业绩。近年来,该平台通过升级改造,向国际标准靠拢,已历内外海上钻井市场上展露头角。  相似文献   

5.
海上钻井成本影响因素分析和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德  罗勇  张晓丹  郭士生 《钻采工艺》2012,35(4):41-43,49,124
近年来海上钻井成本居高不下,成为制约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主要问题之一。分析影响海上钻井成本关键因素,找出降低海上钻井成本方法和途径是当务之急。文章从海上石油钻井成本的构成入手,包括国际海洋钻井成本构成和国内海洋钻井成本,分析了影响海上钻井成本的因素,主要包括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和不确定因素,重点研究了井深和钻井成本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海上石油钻井成本的预测方法,为钻井费用的合理控制及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ɶ���SZ36����1����AIƽ̨��ʽ�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伟 《天然气工业》1995,15(4):30-34
文章介绍渤海辽东湾SZ36—1油田实验区AI平台丛式并钻井工程概况。该平台钻16口井,用231天累计进尺31000m。钻完16口丛式定向并全部安全、顺利,并且中靶率和固并质量一次合格率均达100%,比原计划提前169天完成生产任务,为国家节约资金2800多万元。AI平台在疏松表层造斜,井眼轨迹控制,应用钻井新工艺、新技术提高钻井效率,降低昂贵的海上钻井成本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文中还分析和总结了该平台在应用顶部驱动、MWD、导向钻井系统等钻井新技术以及工程上如何提高钻井速度、保证质量的一些方法和措施,为今后海上油田重点工程的开发和建设以及丛式井、定向井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极好的借鉴和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使用油基钻井液必然会产生大量含油钻屑。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都对海上油田含油钻屑提出了限制排放标准。含油钻屑只有达到排放标准方可排放入海,若达不到排放标准则需运回陆上处理。昂贵的海上运输费用及陆上处理费用,使得国外钻井公司及钻井液公司纷纷研究和开发现场处理含油钻屑新技术。本文较全面地介绍国内外海上含油钻屑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海上可移动钻井装置发展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回顾了海上可移动钻井装置的发展历程,叙述了目前世界范围内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三种可移动钻井装置的分布和使用情况,并简要对比了各个年代钻井装置的主要性能参数,对未来海上可移动钻井装置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的海上钻探事业已经有了30年的历史,共建造,进口了三条钻井船(平台),在我国海域钻井约70口,井尺约21万m。钻井最大深度5001m,井位最大水深110m,在南海首获工业油流在东海发现一批油气田。本文从钻井船(平台)性能的提高、设备的升级和钻井工艺的发展三方面论述了中国新星石油公司海上钻探技术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探明石油储量占全世界的6.1%,开采量占11.9%,可采21.3%;天然气探明储量占全世界的26.7%,开采量占21.9%,可采81.5%,按世界平均开采水平可采66.7%;煤炭探明储量占全世界的17%以上,占世界采煤量5.1%,出口潜力巨大。俄罗斯SEIC公司投巨资向韩国三星重工业公司订购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不久将建造完工,历时3a。这座钻井平台长、宽各为126m和75m,高100m,平台上电线总长度为720km,管道总长为54km,该钻井平台将用于库页岛附近海域天然气开采。目前仍在寻求海上油气勘探开发装备现代化,以适应海上油气工业发展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1.
海上欠平衡钻井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欠平衡钻井技术已经在陆地油气田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由于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在海上的应用相对较少。目前欠平衡钻井技术在海上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涉及平台甲板空间、安全环保、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近年来,随着新型工具的开发和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海上欠平衡钻井最新进展包括先进的井下工具的开发、设备的模块化与小型化、对油藏分析与研究的高度重视以及工作船与欠平衡钻井设备的一体化。钻井平台与欠平衡钻井设备的一体化是海上欠平衡钻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油田海上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胜利油田海上钻井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目前使用的低固相不分散聚合物海水钻井液的特点及现场施工工艺。胜利油田277口井的钻井实践证明,低固相不分散聚合物海水钻井液体系及其相关的维护处理技术,满足了海上安全、优质、快速钻井的需要,满足了保护油层和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要求,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国外·动态     
《石油与装备》2009,(5):20-21
巴西海上获油气新发现 西班牙石油巨头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Repsol)日前在巴西海上桑托斯盆地S—M-789区块内的1-REPF-4-SPS井中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该公司是使用海洋半潜式OceanExplorer号钻井装置完成这口发现井钻井作业的,发现井水深大约140米。  相似文献   

14.
《国外测井技术》1997,12(1):17-17
占地球面积7/10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开发海上石油资源早已受到各国的重视:左右世界石油行业的头号跨国石油公司,如埃克森、美孚、西方、壳牌等,他们逐渐把勘探的重心转向海洋,不断研究开发新技术,在深水钻井技术方面,目前壳牌石油公司处于领先地位,连续刷新深水架设钻井平台的世界记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最大的海上石油勘探和生产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CNOOC Ltd.)将在今后的几周内在南中国海的北部地区开始钻探其第一口深海勘探井。标志着中海油开始进军在地质上具有挑战性的中国深海。中国国内第一部由国内生产的深海石油钻机981将在本月晚些时候或明年1月份开始深海钻井作业。981钻机能在水深3000米的海上进行钻井作业,此钻机最深能钻到10000米。  相似文献   

16.
自80年代初引用顶驱以来,顶驱钻井系统已明显地提高了钻井效率。直到1992年,随着世界上首部轻便顶驱的问世,顶驱的应用已主要集中于永久性安装的海上钻井。1992年以后,陆地钻机使用顶驱已成倍增长。本文论述了通过提高钻井效率顶驱钻井的开拓应用如何为作业者和承包商产生竞争性的益处。并试图建立一个基准,以确定顶驱在哪些方面能完全证明具有经济效益,文中举了两则实例。  相似文献   

17.
姜伟 《钻采工艺》1990,13(4):86-92,76
本文介绍渤海湾渤中地区海上丛式井钻井及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其中有外国定向井公司跟踪、控制井迹的实施方法,同时对使用MWD控制井眼轨迹,防止井眼相碰撞的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2000年钻井技术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钻井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在向2000年迈进之际,现有技术的改进及推广,可为21世纪的钻井水平提供最大的机会和获最大的效益。文中分析了陆上钻井已涌现的水平钻井、井的重新进入(即在现有垂直井套管中开窗钻井)及柔性油管钻井三项技术;海上钻井已发展了长距离延伸钻井、分枝井钻井。其它钻井技术如LWD测井地质导向、三维显像、小井眼设备和井眼规划等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欠平衡钻井技术作为一项钻井新技术已在我国陆地多个油田进行了实施,然而在海洋钻井中采用欠平衡钻井技术却存在诸多风险。为了实现安全钻进、保护油气层的目的,通过研究并优化欠平衡钻井技术,提出了“海上压力控制钻井技术”,其核心技术是利用欠平衡钻井设备,采用较低的钻井液密度,通过调整井口套压达到微过平衡的目的。文中介绍了“海上压力控制钻井技术”及该技术在海上油气田的应用实例及应用该技术取得的成果,对海上油气开发中类似地层提供了一种新的钻井方式。  相似文献   

20.
采用预钻井方式开发的海上油气田,对水下钻井基盘钻井槽孔用完后增钻的调整井,可采用无基盘钻井方式作业。无基盘钻井技术在我国海上油气田开发中属首次应用。对无基盘钻井技术的特点,以及在东海平湖油气田应用该项技术时开眼钻井方式的选择、相应的技术措施作了详细阐述,并介绍了现场实施情况。无基盘钻井技术在平湖油气田的成功应用,对今后海上油气田开发中类似情况的解决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