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上海某住宅小区软粘土地层的打入桩施工工程 ,采用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对地下管线的变形控制值进行计算分析 ,并通过无限长小孔扩张原理对打入桩施工对引水渠的影响进行了计算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卸压孔对引水渠进行保护 ,并对在打桩施工过程中引水渠的变形进行了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彦平 《山西建筑》2002,28(2):27-28
通过对青藏铁路清水河试验段桩基施工,分析了覆盖土的岩性及冻土特征,提出了几种适宜于冻土的桩基类型。通过钻孔取样,并参考设计规范中有关条文,确定了采用钻孔打和桩效果最佳。介绍了钻孔打入桩的施工情况,并对多年冻土地区钻孔打入桩施工作了进一步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深入认识桩打入过程引起的桩周土体应力场变化对准确计算打入桩的竖向承载力十分重要。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采用大变形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方法以及状态相关莫尔-库仑砂土本构模型,模拟了室内标准模型槽试验,得到了桩循环打入过程中桩周砂土全阶段的应力变化规律,并重点分析了径向应力,验证了桩侧砂土应力水平的h/R效应(h为测点与桩尖竖向距离,向上为正;R为桩半径),获得了应力与桩尖和桩中心线相对位置的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模型试验实测结果较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有效补充了试验中难以测量的近桩侧区域的应力分布数据,可为打入桩的承载力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滩涂区的工程地质和施工特点,针对栈桥基础钢管桩的打入和拔出方案进行了比选;对振打设备的选择,应用了振动沉桩计算理论,对该理论进行了分析验证,成功解决了滩涂施工中钢管桩打入和拔出的技术难题,有力保证了南岸栈桥施工的快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成都某大桥水下筑岛深基坑工程因河床面浅覆不均匀卵石层,钢板桩无法插打入卵石层而形成不对称支护体系,钢板桩围堰的受力变形规律不同于常规基坑,施工风险加大。结合FLAC2D数值模拟与监测数据、理论计算方法比较对该基坑的受力变形特点及安全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现场施工情况表明该施工方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城市铁路某浅埋暗挖区间隧道工程为例,分析了导洞隔离桩墙结构对中洞法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影响的限制作用。由于地面环境的制约,该工程在隧道侧上方开挖了两个小断面导洞,采用喷混凝土衬砌,并在导洞内向下施作钢筋混凝土排桩,以隔离隧道施工对附近两座高层建筑的不良影响。在分析导洞隔离桩墙工作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解析解来估算隔离结构及附近地层的变形情况,并对施工过程的变形影响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把解析解和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施工监测数据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影响隔离结构作用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维有限差分的方法就成都地铁某地下车站采用半盖挖法施工时基坑临时分割桩设置的效果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基坑内设置分割桩后因基坑开挖而引起的桩体变形和桩体所承受的土压力特点,并将其与基坑内未设置分割桩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采用半盖挖法施工地铁车站的基坑内设置的临时分割桩有利于减少基坑开挖引起的桩间土体和已浇筑车站顶板的变形,可在半盖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的基坑支护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敬梅 《山西建筑》2009,35(36):126-127
采用土工有限元程序Plaxis按照分步开挖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洞桩法施工时周边土体的变形及地面的沉降,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施工完成的结果比较,表明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步开挖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土工基础》2020,(2):261-264
某水利工程内河施工围堰采用单排钢板桩(拉森IV型)形式,通过计算分析可知实际应用中关键是克服并控制单排钢板桩围堰变形。在围堰上布置水平位移监测点监测和分析单排钢板桩围堰在挡水期间变形状况。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发现,在挡水期间,单排钢板桩围堰水平位移受水位变化影响很大,随着变形增大,围堰产生漏水现象,围堰后采用抽水并土体回填的方式进行围堰加固,使得围堰变形趋于稳定,有效保证了主体工程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托青岛某实际工程,对打桩过程中出现的桩端难以进入设计持力层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选取两根出现问题的工程桩进行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Q-s曲线在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出现陡降,初步认为是桩端岩体发生破坏所致,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曲线陡降的原因是由于试验过程中桩顶被压碎。结合地基土性质和施工情况,提出了变更设计持力层的解决方案。通过嵌入持力层为硬岩、泥质软岩和硬质土中打入桩的Q-s曲线,分析了岩土体强度对嵌岩打入桩变形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有德 《山西建筑》2012,38(12):72-74
通过某软土地层围护结构调整实例,对围护结构类型进行比选,确立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拉森钢板桩结构形式,并提出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采用单根逐根打入法、桩头振动拔桩法等工艺措施,控制其水平位移,研究表明:拉森钢板桩顶水平位移变形量很小,拔除前变形量仅为2 cm~4 cm,能够满足围护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隧道施工引起的桩周土位移会引起邻近桩体的附加变形和内力。采用Loganathan公式计算桩周土体的竖向位移,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建立桩体轴向受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通过相关算例分析桩体的轴向变形和受力规律,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比较验证。  相似文献   

13.
桩锚支护已在基坑和边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桩锚支护的内力和变形与其施工中锚杆边支护边开挖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常用的计算方法无法计算桩锚支护坑壁的水平位移。本文针对桩锚支护的施工特点,建立了考虑施工过程的桩锚支护模型,并对施工阶段作用在桩锚支护上的坑壁水平位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高级编程语言M atlab编写相应的计算程序,与实测结果相对比,验证其结果,说明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 12 8根现场打入桩的整理分析 ,利用桩的可靠性原理 ,采用“校准法”对现有打入桩的抗力分项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打入桩总抗力分项系数的分布类型对其值影响较大 ,由递推法计算桩的分层土模型的抗力分项系数是一种简便、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上海高层建筑打入桩基长期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上海地区25栋高层建筑打入桩基长期沉降观测资料,分析桩端持力层的种类、桩端压缩层砂土比、桩周土层特性以及建筑物施工速率对打入桩桩基长期沉降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桩周砂土层的存在对软土地区打入桩沉降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双排桩支护体系在不同参数下的变形及受力特征,并计算分析了开挖深度、桩间土压缩模量、桩间距、排距等对双排桩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双排桩设计与施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原木在软土基坑开挖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受力分析   原木打入土中作支护结构,其受力计算模式应采用板桩式结构,因为与其所受土压力相比,其自重可忽略不计,原木桩稳定与自重无关;其次,原木桩的柔性,使其在土压力作用下会产生侧向挠曲变形,变形量常会使桩前、后土体达到主、被动极限平衡状态。   (1)方案一,采用悬臂式木桩支护   原木桩靠加大入土深度 t值,来维护桩身的稳定,通过下面的受力分析,来合理确定 t值。   图 1a中,木桩在土体作用下,假设 C点以上向前弯曲, C点以下向后弯曲, C点变形为零,由变形位移方向决定了 AC段桩后为主动土压力, BC…  相似文献   

18.
结合沪宁城际高铁某承台基坑开挖工程,介绍了钢板桩支护技术以及施工方案,并采用二维有限元对不同施工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相应工况下基坑及铁路路基变形。计算结果以及现场监测数据表明,钢板桩加内支撑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基坑变形,保证铁路运行安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某高层建筑打入式预制桩施工失败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某高层建筑打入式预制桩施工失败原因的分析。得出在高含水量、低压缩性土中进行密集挤土桩施工容易造成桩吊脚和桩身缺陷,并最终导致桩承载力严重不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对贵广线榕江车站路堑边坡止水咬合桩的变形及安全性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单元法对路堑边坡进行了计算分析,拟得到路堑边坡的应力、位移分布情况及咬合桩的安全性。对贵广线榕江车站路堑边坡止水咬合桩的变形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对百年水位下的路堑边坡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咬合桩和路堑在百年水位下的安全稳定性,并为工程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