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介绍了分布式电源的概念及目前分布式电源的现状。阐述小水电的分布式电源技术属性,并且例举小水电的分布式电源在重大冰雪灾害中的优越性实例,从而确立小水电在电力工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靠近负荷中心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对配电网有着多方面影响。文中研究了分布式电源接入放射状链式配电网络前后负荷节点电压的变化。针对开式配电网,运用潮流程序进行多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电压分布的计算。提出专门评价节点电压前后变化的指标。结合分布式电源出力变化、接入位置变化以及与线路电压调节配合的试验,全面总结了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接入位置、出力限制等方面的运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合理正确运用分布式电源,才能真正发挥电压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不同位置和容量的分布式电源并网后对配电网的影响,对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无功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以综合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将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与电容器投切相结合进行了综合优化。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实现配电网络中分布式电源最优配置和配电网无功优化,从而有效降低配电系统损耗、改善电压质量,获得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计算不同分布式电源配置方案的年发电费用、用户停电损失、环保成本,建立了综合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评估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模型。基于电力不足概率对分布式电源配置方案进行可靠性评估,给出不同可靠性目标下的最优配置方案,并对用户不同停电成本对配置方案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同时,将分布式电源对环境的影响也纳入了优化评估中,考虑了SO2 和NOx 等各种污染气体的排放特性,以及不同地区环保成本差异对优化配置结果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全面评估各种分布式电源的性能,并针对不同用户的可靠性和环保要求提出了最优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大力发展,其对原有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文中以小水电为例,首先分析分布式电源的启停对无功电压控制的影响,然后给出考虑单个分布式电源启停的准入极限功率计算模型。接着分析了多个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后,原有的计算模型结果可能过于乐观,提出了多分布式电源接入的至少准入容量的概念,它反映了“最恶劣”机组组合情况下的准入极限功率,并给出了基于主从决策的双层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最后用IEEE 112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特别在考虑了由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组成微网运行的情况下,建立了以恢复负荷最多、开关操作数最少为目标的供电恢复模型。在提出配网调度中心、微网、分布式电源三者的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应用多代理理论,建立了一个由全系统控制协调代理(CAG)、微网控制代理(MGAG)、分布式电源代理(DGAG)以及母线代理(BAG)组成的多代理系统,在保证配电网辐射状运行、满足配电网电压与电流及馈线容量等约束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供电恢复。通过分析一个含2个变电站、14条母线和4个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的单重及多重故障供电恢复问题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分布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的数学模型,对常见的几种分布式电源的节点进行了划分,归结为PQ节点,PV节点和P-Q(V)节点。在此基础上,基于MATLAB的计算功能,利用前推回代潮流算法原理,对有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系统进行潮流计算,计算过程采用改进的算法,最后对所提出算法的计算速度、收敛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和方法能够快速、方便求解含多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接入使配电系统从辐射型的网络变为遍布中小电源和用户的互联网络,将对传统配电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而风力发电机(wind turbine generation,WTG)凭借其无污染、建造费用低、发电灵活等优势越来越多地被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但由于其自身功率输出随机性强的特点,对传统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了气候因素对WTG功率输出和配电网馈线故障率的影响的同时,结合WTG的多状态模型与配电网孤岛运行方式,对含有气候因素并以风力发电机作为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情况进行了阐述,希望电网规划人员在选择最优方案时能够考虑由上述因素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配电网故障分析方法已不能满足未来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需求。为此,文中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展开研究。将常见分布式电源节点划分为 PQ节点、PI节点、PV节点和PQ(V)节点几种类型,并根据各节点类型的特点,提出了在故障分析中的处理方法。根据含分布式电源的三相不平衡弱环配电网的特点,在前推回推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故障计算的叠加方法。该方法既能用于辐射型网络,也能用于弱环网络。采用13节点算例对所述方法进行了测试,算例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浅谈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之初展望电力电源新技术,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是分布式发电的兴起。分布式发电的发展将对传统的电力系统形成巨大的影响。引起电力技术的显著进步。为了利用分散能源和提高供电可靠性,各种分布式电源将在配电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对此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相关电力需求侧管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电网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农村电网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技术措施,对农村电网中的科学运行和用电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清华水电站直供电片区电力需求预测方法及从中获得的启示,以期促进农村水电直供电片区电网改造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魏杰 《水力发电》2005,31(7):14-16
西藏自治区现有4个地市级电网,总装机容量约50万kW,年发电量约12亿kW.h,尚有44%的人口未用上电。随着西藏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用电人口的增加,电力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总体上为缺电状态,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必须加快西藏电力建设步伐,尽快开工建设新的电源与电网项目;加强电网需求侧管理;加强电网安全生产管理。同时,建议国家加大对西藏电力的投入。  相似文献   

14.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农网线损的管理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管理工作。分析了造成农网严重电损的主要原因,提出应以民为本,以提高供电质量为主要目标,坚持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农网改造;采用三相接户线,提高农网降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介绍广西水利电业集团农网自动化系统结构,结合广西农网的特点和实际要求,重点探讨了SCADA功能、外部网络通信功能、Web实时信息发布功能、系统支撑平台功能、IP电话功能等5大功能模块。系统设计完善后在广西10多个县供电企业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张婧 《红水河》2011,(6):12-14
为进一步研究分布式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并网问题,以广西A区冷热电联供系统为例,在对A区进行必要的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机组的出力消纳方向,提出机组接入系统方案,并进行必要的电气计算及投资估算.  相似文献   

17.
罗积满  乐建华 《人民长江》2015,46(13):105-107
柬埔寨王国电力供应短缺,极大制约了其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柬埔寨国内实际情况,介绍了该国电源分布及电网建设现状,并分析了电力供应不畅和电价偏高的原因。相应地,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建议,包括调整现有电价机制,促进雨季水电出口,水电平衡利用,提高电网管理水平,编制实施电网中长期建设规划等。相关经验措施可供类似国家及地区的电力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8.
配电网网损计算作为DMS的高级分析功能之一,在配电网规划和提高配电系统运行经济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配电GIS的研究现状以及基于GIS的网络拓扑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农村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及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9.
微机保护二次回路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乡电网改造的不断深入,电网日趋完善,继电保护装置大部分已更新为微机保护.由于微机保护具有比较完善的保护功能,一般不会发生保护误动现象,使保护装置可靠性大幅度提高.从近年来的继电保护动作分析来看,继电保护不正确原因多出现在二次回路上,二次回路中应注意保护装置的重合闸问题,接入保护装置模拟量、开关量的正确性,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可靠性,二次回路抗干扰和电压切换等问题.确保二次回路的正确可靠,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线损率是衡量线损高低的指标,综合反映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和电力设施的水平,是电网经营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线损管理是否到位,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个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强化线损管理,降低损耗是供电企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