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立德树人的成效已成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结合高职"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课程特点,从提高教师思政素养、开展丰富多样的思政教学模式、深挖课程中思政元素、建立形式多样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和注重校园隐形课程思政教育等方面对"精细有机合成技术"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进行了实践和探析。进一步表明高校进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精细有机合成》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依据布卢姆的认知层次分类,本文分析精细有机合成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新疆高校学生的知识体系,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三种学习理论的角度,探讨《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的教学策略,提出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知层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仪器分析》课程思政的改革,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掌握先进仪器分析技能,落实课程思政改革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从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课程思政和"互联网+"教学改革研究现状以及基于"互联网+"《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改革的措施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为类似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课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全方位育人的根本任务进行了课程改革,进行了课程德育内容的融合,专业课也成为学生提高思想价值的重要途径.介绍了课程进行德育建设的意义和特点,建设思路和教学实例,充分挖掘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了专业课的重要作用,构建了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德...  相似文献   

5.
对专业课程进行细致周全的教学设计引入思政元素,已成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课前自学、课堂教学、课后研学三个方面介绍了高职《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一章绪论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设计和实践。实践表明专业课程同样有很多思政元素可以挖掘,并起到很好的协同育人效果,注重思政元素的隐性原则,真正做到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6.
赵昊昱 《广州化工》2010,38(11):211-213
从课程能力目标的重构、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构、课程教学方法的重构、课程考核方式的重构等方面介绍了高职《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对化工类专业课程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全育人"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多个维度,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引下,针对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课程特点及存在问题,笔者确立了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并从五个方面对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进行了举例分析,将"三全育人"的理念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最后结合实践总结了以后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协同育人的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模式,以专业基础课《工程化学》为依托,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工程化学》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实现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本文从七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包括辩证思维、青年角色的责任与使命、环境保护意识、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爱"家"情怀、能源节约利用意识。  相似文献   

9.
《广州化工》2021,49(16)
《精细化工工艺学》是高等学校应用化学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文从新工科建设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介绍了《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的内容与特点,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重点论述了从提高专业认同感、树牢"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培养科学精神与工匠品质三个方面进行的课程思政设计、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石油加工技术》是高职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开设于人才培养方案的第3学期.本课程的思政建设以项目化课程和有效课堂的设计理念为基础,本着"学生为主体,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原则,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工匠精神为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11.
《除尘技术》是一门具能源环境特色且实践性很强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基于思创产教四融合模式,对《除尘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改革中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探索相应的实施策略,融入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刻苦奋斗精神、伦理道德、集体意识等思政教育元素,最终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目标。通过将专业课程学习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将竞赛作为课程的实践环节,设立大创校企课题,形成课赛结合的培养形式,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充分展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12.
《广州化工》2021,49(11)
《化工安全工程》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化工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为将来从事科研和其它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化工安全工程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化工安全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同学们在收获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使学生掌握精细有机合成的单元反应,接触各种反应及其了解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为此提出了几点提高学习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兴趣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有机合成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广州化工》2021,49(15)
《有机合成》是对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技巧进行系统教学的一门课程,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将育人有机地融合,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不仅能极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也有利于培养思想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本文通过对有机合成绪论内容的教学设计,将思政贯穿到有机合成定义和逆合成法教学中,既提高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兴趣,又进行了思政的融入。  相似文献   

15.
谢磊磊  黄力  朱晓敏 《广州化工》2022,50(7):163-165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必要的系统工程.本文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环境监测》课程中,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进行课程育人.对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环境监测》进行课程思政的背景、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以此提出了《环境监测》课程思政的方法和方式,力求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6.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环境监测》课程,在蕴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渗透家国情怀、公民素质和职业素养,在培养专业知识和实验实训技能的同时,进行课程育人,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本文探讨了《环境监测》进行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环境监测》课程思政的方法路径,列举了《环境监测》课程思政案例。  相似文献   

17.
《精细有机合成》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提出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动手能力强、以及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广州化工》2021,49(15)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旨在将思政教育融合到专业课教学中,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本文基于《工程化学》课程的一线教学经验,阐述了《工程化学》课程思政的意义,探讨了大学生爱国情怀、工匠与创新精神、节能环保和安全意识以及思辨能力的培养。希望本文对《工程化学》课程思政元素所做的工作有助于我国高等院校更好的培养新时代全面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张武英  徐玲  刘红波  林峰 《广东化工》2013,(14):234+218
文章分析了"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分别从紧跟产业化发展步伐、选择实训项目、理论课模块化教学、开展"投资实训"和应用信息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教改思路。  相似文献   

20.
思政进课堂是开展高等学校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告别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动《仪器分析》课程思政的改革,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掌握先进仪器分析技能,落实课程思政改革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有效推动了课程思政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