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广东化工》2021,48(16)
采用氢氧化钙初步中和联合次氯酸钙深度氧化工艺处理化学镀镍废水,重点研究了氢氧化钙中和终点p H以及次氯酸钙氧化初始p H、氧化反应温度、次氯酸钙用量和氧化反应时间对镍、总磷和氨氮协同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钙初步中和优选终点pH=11,次氯酸钙深度氧化工艺优选条件为:氧化初始pH=3、氧化反应温度40℃、次氯酸钙用量20 g/L、氧化反应时间40 min。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出水镍、总磷和氨氮浓度分别为0.04 mg/L、0.48 mg/L和0.93 mg/L,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还原性铁粉置换法处理总镍为7.16 mg/L的化学镀低浓度含镍漂洗水。研究了初始p H、温度、还原性铁粉投加量对废水中镍去除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还原性铁粉投加量1.5 g/L,初始p H 9.0,常温(20°C)。在该条件下处理废水30 min,出水总镍可稳定达到GB 21900–2008中总镍0.1 mg/L的排放标准。这说明采用还原性铁粉置换法处理化学镀低浓度含镍废水可行。反应温度越高,镍的去除速率越快,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反应温度。  相似文献   

3.
环氧树脂废水的盐分和有机物浓度很高,无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有效处理。采用催化湿式过氧化物氧化法(CWPO)处理环氧树脂废水,考察了氧化剂(H2O2)和催化剂(Fe2+)投加量及投加方式、pH、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环氧树脂废水TOC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WPO处理环氧树脂废水的适宜工艺条件为H2O275 mL/L、FeSO4·7H2O 6.5 g/L、pH=3.0、温度90℃、反应时间200 min。在氧化剂和催化剂总投加量相同的条件下,两者分多次投加时的TOC去除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投加。优化条件下进行中试发现,TOC为2 500~2 700 mg/L的环氧树脂废水经CWPO工艺处理后,出水TOC稳定在150 mg/L左右,可作为生产氯气和烧碱的原料。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纤维素乙醇废水厌氧出水的可生化性,采用臭氧氧化法对其进行强化处理,考察了反应时间、臭氧投加量、初始p H及反应温度对纤维素乙醇废水可生化性、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8~10,臭氧投加量为5 g/h,反应时间为80 min,反应温度为30℃的最优条件下,出水COD为1 450 mg/L左右,COD去除率稳定在35%左右;出水氨氮为220 mg/L左右,氨氮去除率稳定在40%以上,出水BOD_5/COD由0.1提高到0.3左右,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Fenton氧化法对玉米淀粉废水经SBR处理后的出水进行了进一步处理,分别考察了H2O2投加量、Fe2+/H2O2投加比例、初始p H值、反应时间及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2O2投加量为200 mg/L,Fe2+/H2O2投加比例为1.5,废水的初始p H值为4,反应时间为11 min,实验温度为30℃时,达到最佳处理效果,CODCr从600 mg/L降至117 mg/L,去除率达到80.5%,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采用pH中性条件下的铁碳微电解联合次氯酸钙氧化法深度处理实际工业废水。结果表明,在不调节原水pH的前提下,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铁碳微电解优化条件:m(Fe)/m(C)为1:3,铁投加量为60 g/L,反应时间为4 h,次氯酸钙氧化法优化条件为铁碳微电解絮凝出水pH不调节,次氯酸钙投加量为400 mg/L,反应时间为40 min。优化工艺条件下对该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废水的COD和NH_3-N的去除率在67%和99%以上,最终出水COD≤55mg/L,NH_3-N的质量浓度≤0.1 mg/L,达到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合硫酸铁(PFS)混凝组合次氯酸钙〔Ca(ClO)_2〕氧化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不调节废水pH,PFS投加量1.4 m L/L,Ca(ClO)_2投加量0.8 mg/L,氧化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处理后出水COD为78 mg/L,浊度在1 NTU以下。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废水中有机物浓度有了明显降低。该组合工艺为开发低成本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电解-Fenton氧化法对新诺明合成废水进行预处理试验研究。通过正交及单因素试验确定微电解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Fe、C质量比3∶1、Fe的投加量120 g/L、初始反应p H在3.0、反应时间3 h,废水COD为32 100 mg/L左右时,经预处理后COD去除率达27%以上;联合Fenton氧化法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H2O2投加量4 m L/L、反应时间60 min,处理后出水总COD去除率达到55%以上,B/C由0.12提高至0.30。该废水经预处理后可生化性明显提高,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对褐煤气化废水生化尾水进行了深度氧化实验研究,考察了输入功率(P),反应温度(T),初始p H,反应时间(t)对生化尾水色度、COD、UV254、UV410、UV436去除率的影响,并对深度处理前后废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等离子体深度处理效果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输入功率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初始p H。在最优条件下,色度、COD、UV254、UV410、UV436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3.8%、31.3%、67.2%、86.5%和87.1%。对深度氧化后的废水B/C进行测定并进行二次生化,结果表明,深度氧化后废水B/C比达到0.38,可生化性显著提高,出水COD稳定在80 mg/L左右,色度8倍,达到一级排放标准(GB 8978-1996)。  相似文献   

10.
郑晓 《天津化工》2015,29(1):45-46,49
进行了Fenton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实验的研究,考察了出水p H、H2O2用量、Fe SO4用量、反应时间、曝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法对有机废水具有比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入水p H为4,反应时间为40min,H2O2用量为4m L/L,Fe SO4含量为0.5g/L,曝气的情况下,COD祛除率达到4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刘洋  黄瑞敏  刘欣  文淦斌 《电镀与涂饰》2014,(23):1030-1032
为去除化学镀镍废水中的镍离子和氨氮,研究了铁碳微电解–Fenton联合处理技术。探讨了废水初始p H、铁屑投加量、铁屑与活性炭质量比、反应时间和H2O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p H为3,铁屑投加量为40 g/L,铁炭质量比为2∶1,H2O2/Fe2+为1.2(质量比),反应20 min后镍离子的去除率达99.8%以上,出水镍离子含量<0.1 mg/L,氨氮去除率达46.1%。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臭氧氧化-A~2/O组合工艺对某企业含吡啶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小试试验确定臭氧氧化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时间为120 min,反应初始pH为5,臭氧投加量为1.20 g/L。此时,废水中吡啶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5%和36%,B/C由0.22提高至0.36。经臭氧氧化-A~2/O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中的吡啶、TOC、COD质量浓度分别稳定在20、90、350 mg/L以下,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可以排入该企业所在的化工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进行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某环氧氯丙烷企业皂化废水,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投加量等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在最优工艺下,TOC从初始浓度1847mg/L降至98.5mg/L,最高去除效率可达94.7%。结果也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废水中TOC去除效率主要的因素,而工艺温度设定决定前期投资费用和后期运行费。本文分析废水最终的处置方案中TOC指标要求,从而刷选处适宜的反应温度,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位高铁酸氧化法处理页岩气采出水,考察反应初始p H、反应时间(t)、催化剂与氧化剂配比(Wi)、氧化剂浓度(Ci)及反应温度(T)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p H为11、反应时间为30 min、催化剂与氧化剂配比为0.15、氧化剂为3.9 g/L、反应温度为20℃的条件下,COD的去除率为57.98%。通过响应曲面法对初始p H、反应时间、催化剂和氧化剂配比进行优化,优化后条件为:初始p H为10.5、反应时间为35min、催化剂和氧化剂配比为0.14时,COD去除率达到58.86%。  相似文献   

15.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作为液晶显示屏清洗废水的物化预处理工艺,探讨了H2O2投加量、反应初始p H、反应时间以及H2O2与Fe SO4的投加量比对Fenton试剂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对该废水预处理的优化反应条件为:质量分数30%的双氧水投加量1.0 m L/L,反应初始p H为3,反应时间180 min,n(H2O2):n(Fe SO4)为5:1。经过Fenton试剂氧化预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水解酸化-好氧生化处理后,COD和TOC的生化去除率分别达到94%和93%以上;且经过Fenton试剂氧化预处理后,水解酸化-好氧生化系统的COD容积负荷NV由原来直接生化的0.3~0.35 kg/(m3·d)提高至0.45~0.55 kg/(m3·d)。  相似文献   

16.
微波强化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抗生素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强化Fenton氧化法对抗生素废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为3.0~4.0、H2O2投加量为5 mL/L、n(Fe2+)∶n(H2O2)为1∶10、微波功率为625 W。当抗生素废水二级出水COD为502~516 mg/L时,反应时间6 min,处理出水COD<120 mg/L,COD去除率达到78.0%以上,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3—2008)。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水热辅助Fenton试剂氧化法对中和沉淀-气浮工艺处理后的显影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当进水CODCr为300~400 mg/L时,处理出水CODCr<60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在实验条件下,最佳反应参数为:初始pH为2.5,反应温度为110℃,FeSO4·7H2O投加质量浓度为3.6 g/L,30%H2O2投加质量浓度为3.3~3.7 g/L,反应时间为1~2 h.水热辅助Fenton试剂氧化法的CODCr去除率可达85.2%.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微波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含酚废水,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氧化剂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初始pH值等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硫酸铜投加量3g/L,过氧化氢投加量40 g/L,初始pH值5.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0min.该工艺条件下,废水TOC去除率可达到85%以上,可生化性测试B/C...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某萃余废水为对象,研究了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对其COD氧化去除的处理过程。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臭氧用量、废水p 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在臭氧用量2.88g/L废水,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45℃,维持废水pH=11的条件下,废水COD的脱除率可达到97.97%,废水中COD仅余约12.71 mg/L。  相似文献   

20.
王汉道 《广东化工》2016,(3):102-103
制药行业产生的废水污染物浓度高、生化性差、含有毒有害物质较多,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其进行预处理。Fenton氧化实验探讨了H2O2和Fe SO4投加量、初始反应p 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该废水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实验最适宜条件为:H2O2(浓度30%)投加量350 m L/L,Fe SO4(浓度15%)投加量300 m L/L,初始反应p H为2.41,反应时间为100 min。原水COD去除率高达90.61%,预处理水样COD达到3579.4 mg/L,可以使后续生物处理的难度大大减少,满足了后续生化处理对进水浓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