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快速多点体温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体温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手段,而传统的水银体温计和人体红外测温仪在应用中存在诸多不便.利用STC单片机并行控制DS18B20温度传感器,设计了适合学校使用的快速多点体温检测系统.该系统每分钟可以同时为64位学生检测体温,并将体温数据即时显示到LCD 12864上,方便医护人员记录.实践证明,采用DS18820的多点体温检测系统具有成本低廉、快速检测、并行支持多用户、使用简便等特点,满足快速检测大量用户体温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二叉树算法在DS18B20地址搜索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单总线上挂接多个DS18820时的自动识别方法。根据DS18820二叉树算法编码特征,阐述了序列号识别过程,多点扫描和动态建树过程,以及在应用系统中的信息存储方式,对使用DS18820实现多点温度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DS18B20 ROM编码的一种搜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Dallas公司推出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820的独特的“单线总线”,可以使用户方便地使用多片DS18820构成多点温度测量系统,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对挂在同一条单线总线上的多片DS18B20 ROM编码进行搜索与识别成为系统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用DS18B20的ROM操作命令Read ROM[33h]依次读取单线总线上的唯一一个ROM编码,  相似文献   

4.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精度多点温度检测显示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以DS18820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AT89S52单片机、TS12864液晶显示模块为主体构建的多点温度检测显示系统.说明了系统硬件电路、系统主程序与各模块子程序的设计以及基于PORTEUS软件的仿真与调试等.该系统具有硬件接口电路简单、转换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显示结果清晰稳定、成本低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基于DS18820和AT89C51的多点温度测量的方法和原理,利用DS18820单总线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与其它外围设备结合在一起实现温度的测量和显示。该设计主要分为以下三大部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整个系统的调试与实现。其中硬件设计主要是由ProtelDXP软件进行电路的设计和PCB板的绘制;软件设计采用C/...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采DS18820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设计的数字体温测量系统,该系统便于医护人员对诸如儿童、精神病人等病人的体温的记录,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的智能化位移温度测量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PIC16C63单片机的主要特性,以及核心器件TDC-GP1和DS18820的功能及使用方法,研制了基于PIC16C63、TDC-GP1和DS18820的数字式位移、温度智能化测量系统。该系统能同时实现多液位多点温度测量,并用RS-422或RS-485串行通信进行远距离传输,不仅测量精度高、而且稳定性好。作为新一代智能化传感器,该系统已完成试验,并投入试生产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基于智能串口显示终端、Atmega128单片机和DS18820的温度测试系统.详述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中,单片机通过串口中断的方式接收智能串口显示终端的指令信息.控制DS18820完成温度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回传到智能串口显示终端实时显示。该系统操作简单、显示直观,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方式。  相似文献   

9.
温度传感器DS18820序列号批量搜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总线温度传感器DS18820采用单总线接口技术,使系统布设传感器线路少、连接方式简单。每个DS18820都有唯一的64比特(包括8比特的CRC码)序列号,用以区别单总线上不同的温度传感器,对其访问有特殊的协议和严格的时序。在多点温度检测系统应用中,单总线上连接着批量(多个)传感器,系统必须掌握每个传感器的序列号,以实...  相似文献   

10.
本设计通过单片机最小系统配合测温传感器DS18820进行温度检测与显示、键盘切换显示现场环境温度.运用双标志判键法,完成键盘功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在工业测量与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其测量结果的质量进行量化评定已成为迫切需要。以一套已集成的TDLAS测温系统为例,根据最新国家标准,基于不确定度传播律,理论分析了影响测温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给出了评定TDLAS测温系统在线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一般方法。分析表明TDLAS系统测温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随所测温度值的变化而变化,并受所选谱线参数、吸收信号信噪比、系统响应情况等条件的影响。理论推导了针对测温系统的不确定度评定公式,结果表明对特定测温范围与测温系统,需对其进行温度标定,补偿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铂电阻测温的特性结合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种高精度温度测量系统;采用四线制恒流源温度测量电路克服由于铂电阻引线带来的误差,同时利用LabVIEW软件完成曲线拟合,最后对温度测量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高、使用灵活等特点,当被测温度范围在8℃~100℃之间,测量的绝对误差小于±0.1℃,可广泛使用于要求高精度温度测量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非接触式测温系统功能单一,无法实现GPS定位、时间显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IAP15单片机为控制器,结合红外测温传感器、GPS模块、存储电路、按键电路、OLED显示电路等,构建的红外测温与GPS定位系统。通过器件选型分析、软硬件设计及调试等各个阶段,完成了设计。该系统具备红外测量人体温度、GPS定位信息及时间显示功能;具备环境温度的测量功能;具备人体温度阈值设置及超限报警功能;具备位置信息的存储功能;具备蓝牙传输功能。实验证明,该系统兼具功能多样化、测量精度高、显示直观、运行稳定等优点,将非接触式测温与定位相结合,对于实时监测不同环境下人体温度及定位测量地点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微纳米结构含能药剂在火工品中的广泛应用,微尺度火工品逐渐朝着微型化方向发展。这对小尺寸条件下温度的测试提出了新的挑战。燃烧温度作为微尺度火工品输出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对火工品输出能力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测量微尺度火工品燃烧温度场,根据三基色原理和普朗克定律建立三基色测温公式,搭建了一套由光学镜头、彩色相机、软件系统和计算机组成的测温系统。利用黑体炉对系统进行标定,建立温度与三基色值的关系,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与讨论。通过与红外热像仪测量结果对比,三基色测温法的准确性较高,两者测得的最高温度相差不超过1%,为微尺度火工品燃烧温度场的测量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高温应变片参数标定系统是进行高温应变片参数稳定及提高精度研究的重要装备.设计的高温应变片参数标定系统具备恒力加载、恒位移加载两种加载形式,可提供稳定均匀的热场环境,获取室温至1 273 K高温应变片测量参数.高温应变片标定系统可模拟构件实际测量的热机耦合环境,获得高温应变片参数随时间、温度等变化的特性参数,为高温应变片测量精度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修正模型.本文通过仿真和实验手段对所设计的高温应变片标定系统进行了热机耦合仿真研究,并得到实验验证,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温度、应变以及力载适应性,可以为高温应变接触式测量提供必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航天器真空热试验的温度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热电偶测温系统,温度参考点是热电偶测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温度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航天器产品的安全有很大影响。为了在热试验开机前对参考点铂电阻与热点偶补偿端匹配关系的正确性进行验证,设计了一种可用于真空热试验的热电偶测温参考点热响应测试系统。该系统由加热器以及控制箱组成,可通过LAN网络与上位控制计算机连接实现热响应远程测试。文章通过对参考点装置的热分析以及热响应测试原理分析,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以及软件设计方案,并在多项航天器真空热试验中投入使用,提高了航天器真空热试验热电偶测温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低成本且高效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其具有的识别速度快,识别距离远等优点,使其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设计一种基于RFID的分布式多点温度测量系统,系统由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主接收机和PC组成,实现各节点温度的实时采集功能;为了提高各节点的温度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测温补偿算法,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案,克服由于器件的不准确而引入的测量误差;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完成多点温度测量采集的功能,同时具有非常高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温度控制中常用的基于铂电阻的温度采集电路设计复杂,抗干扰能力弱,铂电阻线性拟合繁琐,难以实现对温度的高精度测量等不足,本文介绍一个在VC++6.0平台上设计的基于机器视觉,自动读取水银温度计示数的温度测量系统。通过有效的图像处理算法,温度测量系统分辨率达到0.01℃,读数准确,工作可靠。该温度测量系统在研究大滞后大惯性温度控制实验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电路的温度测量新方法,与已有的测量方案相比,具有更好的线性度和更小的误差,它对测量电路参数要求不高,电路结构简单,电路中没有影响测量稳定性和产生零点漂移的元器件,大幅度地降低了测量过程中的噪声。此外,电路直接输出反映温度变化的二进制代码,便于计算机处理。测温精度优于±0.1℃,分辨力约为0.01℃,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系统中固体摄像器件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由于不受被测对象的条件限制,具有十分优越的特点。如何选择能符合温度测量要求的固体摄像器件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基于辐射理论和CCD器件成像原理,指出了辐射式测温系统中的固体摄像器件必须具备的性能和选择CCD摄像器件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