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性能化的防火设计同安全工程学、火灾科学有着密切联系,它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商贸广场等建筑进行防火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些场所是高密度人群聚集区,做好这些公共场所的消防工作有助于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保障。近几年,性能化的防火设计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且为社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从消防的性能化设计重要意义出发,论述了商贸广场的消防设计特征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性能化防火设计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也称“以性能为基础的消防设计”,它是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考虑火灾本身发生、发展和蔓延的基本规律,结合实际火灾中积累的经验,通过对建筑物及其内部可燃物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从而确定性能指标和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3.
玻璃隔墙防火性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玻璃隔墙在现代大型建筑中的大量使用给建筑防火设计、审查和验收带来了挑战;分析了传统防火设计规范中对于玻璃隔墙的规定,总结了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引入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对玻璃隔墙的防火性能进行评估研究;给出了玻璃隔墙的防火性能指标和传热计算的方法,结合某会展中心的具体案例对玻璃隔墙防火性能评估方法进行了阐述。评估结果可为玻璃隔墙防火设计、审核和验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避免和减少建筑火灾的发生,对建筑进行全面的消防安全分析和性能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性能化防火设计为议题,分析并阐释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案和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出现给按传统规范进行防火设计带来新的难题和挑战,性能化防火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法。万达商业综合体即是具有代表性的商业综合体模式,采用性能化防火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可以突破现行规范的桎梏,解决实际消防难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建筑的体量越来越大,消防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处方设计已经难以满足现实消防安全要求,性能化防火设计已逐步成为人们解决消防设计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重点讨论了性能化防火设计中安全疏散的判定条件,分析了火灾时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各主要因素,并根据分析提出了在进行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高层宾馆火灾特点及其危害着手,分析了影响人员在火灾中疏散的因素。根据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按照火灾发展和人员疏散的时间线,方便以后对火灾中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各个特征时间进行了分析,运用火灾与烟气蔓延模型(CFAST)结合工程实例,对性能化疏散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8.
性能化消防设计评估以明确的安全目标、科学的设计方法有效弥补了规格式消防设计的不足,近年来在我国的特殊建设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基于我国消防技术体系的特殊性,性能化消防设计评估实施的合法性、有效性、科学性以及技术可靠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逐步出现,尤其是性能化消防设计评估的法律地位以及与现行消防技术体系的法律关系亟待研究和完善。为此,在全面分析我国现行消防技术体系的特点及不足的基础上,对推行应用性能化消防设计评估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9.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以火灾安全工程学为理论依据,建立在对火灾性能充分假设的基础上从而提出的减灾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防火设计手段,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国家所重视,但由于人员观念、引用定义等多方面因素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又使它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它的原理和中间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它的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0.
性能化消防设计评估以明确的安全目标、科学的设计方法有效弥补了规格式消防设计的不足,近年来在我国的特殊建设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基于我国消防技术体系的特殊性,性能化消防设计评估实施过程中逐步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现行消防技术体系的特点及不足的基础上,对推行应用性能化消防设计评估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11.
以氧化锌晶须和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为添加剂来提高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各项性能.系统研究了氧化锌晶须和纳米二氧化钛的改性,以及改性后晶须和纳米二氧化钛对防火涂料耐火性能、耐水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抗菌性等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面以及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状况.研究表明,使用质量分数为0.5%的KH560改性后的氧化锌晶须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使用质量分数为6%的硅铝复合包膜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与单一的铜结构防火涂料相比,氧化锌晶须添加量的质量分数为5%时,改性铜结构防火涂料的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其耐火极限由96min提高到118min,耐水极限由28h提高到37h,黏结强度由0.45MPa提高到1.12MPa;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可有效提高氧化锌晶须/防火涂料的抗菌性能,当纳米二氧化钛的添加量为0.5%时,防火涂料的灭菌率可达99.9%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自立式高耸结构的风振控制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开展研究。首先,根据自立式高耸结构的特点,设计了环形TMD、TLD和TLCD三种调频减振装置,并推导了其力学模型;随后,基于等效阻尼比的概念和我国规范的抗风设计方法,建立了自立式高耸结构风振控制的统一设计方法;最后,针对数值算例,进行了风振控制装置设计,并通过时程分析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三种环形调频减振装置适用于自立式高耸结构的风振控制,建立的简化设计方法与时程分析的结果平均误差仅为5.37%,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自立式高耸结构的风振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大剧院结构分析中钢管混凝土柱的简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中国国家大剧院结构体量大,针对其中的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有限元简化分析,根据等侧向刚度原则,用等效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柱代替钢管混凝土柱进行单元简化,然后采用有限元法与公式计算进行对比,证明了钢管混凝土柱有限元简化方法是精确可靠的,该法有效地控制了结构的总自由度数,保证了整体分析的精度及整个结构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结论对今后进行类似大型结构分析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智能隔震:基于能量响应和可靠度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永峰  李慧 《工程力学》2006,23(Z2):5-13
介绍了智能隔震结构能量响应和动力可靠度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数值规律。以多遇地震的情形为例,显示了线弹性智能隔震体系的瞬时能量传递的解析规律;以罕遇地震的情形为例,列举了滞变智能隔震结构的动力可靠度分析方法。在罕遇地震下,用退化Bouc-Wen模型描述上部结构的恢复力,用非退化Bouc-Wen模型描述隔震层的恢复力。采用虚拟激励法计算结构的随机响应,根据我国抗震规范中“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采用各层最大层间位移峰值响应和累积滞变耗能构造双参数的随机疲劳累积损伤指数,作为功能状态指标。以作者承担的一项实际隔震工程作为数值算例,对比了被动隔震、智能隔震与非隔震体系的能量响应和条件失效概率,显示了智能隔震体系的减震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有机玻璃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它在建筑和结构中的应用日渐增多。与普通玻璃相比,有机玻璃具有无自曝风险、可本体聚合、密度低等诸多优点,但是它也存在防火性能不佳、蠕变问题显著等缺点。该文介绍了一些国内外著名的有机玻璃建筑物或结构,以及学者们对有机玻璃材料和结构所作的相关研究。提出了目前有机玻璃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了有机玻璃结构设计的相关建议,为相关研究和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弦梁结构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弦梁(桁架)结构已在我国大型工程中有所应用,但对该种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的理论研究并不完善。对张弦梁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包括该结构各个单元的预应力分布、施工过程的模拟分析等。首先,将平衡矩阵理论推广应用于包含索杆梁三种单元的杂交空间结构,给出了二节点梁单元和杆单元单元平衡矩阵的一般表达式,并对一小型张弦梁结构的整体平衡矩阵进行了分析,求得其独立自应力模态数为一。其次,提出了基于将索、杆单元和梁单元分开的结构分块的分析方法--局部分析法。该方法不仅可以用来求解张弦梁结构的初始预应力分布,同时也可以用于确定体系的零状态几何形状。因而求解张弦梁结构初始预应力分布就有了两种方法。最后,算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修改的MPA法用于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是计算桥梁结构地震响应较为严格的分析方法,但该方法工作量大,计算复杂,不利于工程师进行结构设计。采用基于模态的Pushover分析方法(MPA法),对某高墩连续刚构桥梁进行抗震性能分析,根据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要求振型参与质量之和需达到90%。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以振型贡献率提取振型参与计算的加载模式,剔除振型贡献参与质量比低于1%的振型,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进行了推覆分析。这样既避免了全部模态参与计算的繁琐,又考虑了高阶振型的影响,并与弹塑性时程响应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修改的MPA法(MMPA法)应用于高墩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客观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使得工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风险。随着重大工程的不断涌现,人们越来越关心如何提高工程系统的安全度,降低工程结构的风险。遗憾的是如何降低工程系统的风险直至目前还没有固定的科学方法,大多是基于工程师的经验。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从可靠度对工程结构的某些参数的敏感性及可靠度对失效模式的相关系数入手,探讨如何从加强或削弱结构参数及失效模式间的相关性的角度出发,来进行降低结构风险的研究。给出了两个算例来说明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大跨高耸柔性结构的风致振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大跨度桥梁和高耸结构建设的高潮。随着结构跨度和高度的增大,风对这些柔性结构的作用就不限于静力风荷载,而必须考虑各种风致振动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动力风效应。 国际风工程界对结构风效应的研究已着重于非线性风致振动的精细化,结构气动参数的精确识别以及为风洞试验所需的紊流风场的真实模拟。结构抗风设计也正从确定性方式向基于可靠性理论的概率性评价过渡。 为了使我国结构风工程领域的研究全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为解决进入21世纪的特大跨度桥梁和超高层建筑中的风工程问题作好准备,本文提出了一些迫切需要进行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模糊结构有限元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雷震宇  陈虬 《工程力学》2001,18(6):47-53
本文利用信息熵的概念,将模糊变量转变为随机变量,将模糊结构视为随机结构进行处理,从而提出了模糊结构有限元分析的一种新方法。当模糊结构转换的随机变量处于小扰动情况下,利用摄动法得到有限元递归方程组,解之可以得到响应量的均值和方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