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近年来,电催化制氢析氧反应在清洁能源生产和高效储能方面倍受关注。镍铁基化合物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被广泛用作电解水OER催化剂。为提高镍铁基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以泡沫镍金属片作为导电基底材料,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在其表面原位合成镍铁基析氧催化剂本体,然后在其上制作SiO2膜层材料,得到SiO2-镍铁基复合析氧催化剂。采用CH660E电化学工作站对催化剂进行电化学测试,发现S2催化剂优于其他催化剂的析氧反应活性,过电位η10达到230 mV,比对照组S0降低17.8%,稳定电流密度提高了110.45%,达到15.3 mA/cm2,转移电阻值降低16%。通过SEM形貌观察,EDS元素分析,HR-TEM观察其表面形态,研究了这种SiO2-镍铁基复合析氧催化剂表面材料形态及分布对其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选取国V轻型汽油车的6个车型共计18套催化剂载体,考察各车型催化剂耐久前后贵金属含量及成分的变化。发现耐久后,贵金属含量大幅降低,催化剂各成分有所损失,但锰元素和锌元素增加,考虑是由于汽油中的含锰抗爆剂及润滑油中的锌影响。结合对2个车型耐久前后的排放污染物数值的分析,得出结论:随着催化剂贵金属含量的损失以及锰、锌等元素对催化剂的不良影响,催化剂的净化效果会越来越差,最终导致排放不达标。需要改进催化剂的工艺并且提升油品质量,以达到更加严格的国VI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铸态00Cr25Ni7Mo4N超级双相不锈钢在应变速率为5 s-1、变形温度为1 100,1 150,1 200℃下热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铈能够降低该钢中氧、硫含量,使钢中的夹杂物由硫化物变成稀土夹杂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该钢的热变形能力;铈的较佳添加量为0.165%~0.220%,适宜的热变形温度为1 150~1 200℃。  相似文献   

4.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相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工作温度低、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因其阳极催化剂材料成本较高且抗CO毒化能力弱等劣势阻碍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工业应用。因此发展代替贵金属Pt的阳极催化剂材料十分重要。本论文旨在介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阳极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且讨论他们的结构特点、性能以及存在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通过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硬脂酸钙在氮气气氛下的热分解和空气气氛下的热氧分解性能进行了考察,通过红外光谱仪对分解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硬脂酸钙的热氧分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硬脂酸钙的热分解主要包括失去吸附水,分解生成碳酸钙,进一步分解成氧化钙等几个阶段。硬脂酸钙在热氧分解过程中,首先是其羰基位置的化学键发生变化,然后是C-H长链结构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6.
含稀土元素的HPb60—2合金高温塑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温拉伸试验,研究稀土元素对HPb60-2合金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Pb60-2合金中添加微量稀土元素,可以显著提高该合金的高温延伸率,最大流动应力略有增加。此外,文中还就稀土元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数字化微量喷射原理出发,介绍了微量喷射实验系统的结构和控制平台设计;通过微阵列喷点实验,测试了数字化微量喷射实验系统点制阵列和制备微粒的可行性;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微球/微囊壳材、阿莫西林为主药、聚乙烯醇和吐温作为表面活性剂,应用数字化微喷射技术,并采用内径40μm的喷头制备了PLGA微球以及阿莫西林-PLGA微囊;利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了PLGA溶液浓度、驱动电压、喷射频率和搅拌器转速对PLGA微球及阿莫西林-PLGA微囊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并得出最优解;同时对微球/微囊表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用二乙烯三胺分别和油酸和十二羟基硬质酸反应合成2种咪唑啉季铵盐(OMAS,TMAS),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模拟海水代替水作基础液,用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评价2种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性能和承载能力,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磨损表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添加剂的质量分数为1.0%时,水基基础液的减摩抗磨效果明显提高;与空白水基基础液相比,含OMAS的水基基础液的最大极压值提高了1倍多,而含TMAS的水基基础液的最大极压值提高了9倍多;TMAS的减摩抗磨及承载能力都优于OMAS,这是因为含羟基侧链咪唑啉季铵盐比含不饱和键侧链的咪唑啉季铵盐的键合或吸附能力强,更易在金属表面成膜。XPS和EDS测试结果表明,摩擦过程中OMAS和TMAS通过摩擦化学反应或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含Fe、N化合物的边界保护膜,提高了水基基础液的减摩抗磨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数字化微量喷射原理出发,介绍了微量喷射实验系统的结构和控制平台设计;通过微阵列喷点实验,测试了数字化微量喷射实验系统点制阵列和制备微粒的可行性;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微球/微囊壳材、阿莫西林为主药、聚乙烯醇和吐温作为表面活性剂,应用数字化微喷射技术,并采用内径40um的喷头制备了PLGA微球以及阿莫西林-PLGA微囊;利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了PLGA溶液浓度、驱动电压、喷射频率和搅拌器转速对PLGA微球及阿莫西林-PLGA微囊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并得出最优解:同时对微球/微囊表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热处理对激光选区熔化GH3536合金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GH3536镍基高温合金,研究了直接时效、固溶及热等静压处理对SLM合金组织和裂纹的影响规律,利用XRD、SEM、EPMA、EBSD、TEM等方法表征相组成和组织演变。结果表明:SLM态组成相为γ相,经固溶和时效热处理后,晶界析出针棒状和片层状相,EPMA结果表明这些相富含C、Cr、Mo,主要组成为Laves相和碳化物相;SLM态试样经固溶热处理后,合金元素扩散加强,熔池边界逐渐消失;SLM态平均晶粒尺寸13.18 μm,经高温热处理后,合金晶粒发生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减小,经固溶处理后平均晶粒尺寸为12.01 μm,而经热等静压处理(1050℃/3 h/120 MPa)后平均晶粒尺寸为10.87 μm。SLM态试样中存在10~100 μm的微裂纹,裂纹起源于熔池内部并贯穿熔化道;经直接时效和固溶热处理后微裂纹未明显改善,而热等静压则可完全消除微裂纹。  相似文献   

11.
三效催化剂技术是目前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运用最广泛的技术,而涂层是三效催化剂的关键部分。文章从储氧成分、涂覆方式、涂层厚度等方面列举了国内外关于三效催化剂涂层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性能改善,总结了一些从涂层角度改善催化剂性能以适应多种燃烧工况的方法,同时也展望了一些关于催化剂涂层材料未来的相关技术应用研究的发展和方向,为制备通用催化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高炉生产中O2分析有着重要应用。对热风炉热废气残氧分析有助于了解烧炉情况;在热废气被引用于喷吹系统烘干煤粉时,残氧分析可保障系统的安全性以及检验系统的气密性。本文介绍O2分析仪在宣钢炼铁厂高炉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玻璃三通微流体管道热流变拉制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玻璃三通微流体管道热流变拉伸成形工艺基础上,设计了玻璃三通微流体管道热流变拉制仪。在三通微管道拉伸成形过程中,变形区热软化后的V形玻璃毛细管,在冷却过程中一次性拉制成三通微管道,储液池在拉制过程的同时成型,并与三通管光滑连接。拉制仪可实现等内径和不等内径拉伸。通过对加热时间、拉伸行程和玻璃材料分配系数的调节,可以控制三通微管道各项参数。制备出的三通微管道内径在微米级,三根微管道在三通结点处光滑连通,表面张力成型的微管道具有较高的表面质量。以三通微管道和一维玻璃微管道为基础单元,组建了微流体管道网络。  相似文献   

14.
对592辆国五轻型汽油耐久封样车辆的贵金属按照国产车、合资车和进口车类型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贵金属含量、比例进行耐久排放比较。结果表明:目前国五轻型汽油车催化器大多采用二单元的载体单元分布模式,催化剂多采用Pd/Rh贵金属组合形式,贵金属含量与排量成正比,使用Pd/Rh贵金属比例多在7∶1~15∶1的区间内;国产车、合资车和进口车所用催化剂贵金属含量、比例不同:在相同排量下,贵金属含量进口车合资车国产车,Pd/Rh比例是进口车合资车国产车;在相同贵金属含量比例下,同排量的进口车排放优于国产车和合资车。  相似文献   

15.
用SEM、XRD和EDS分析了添加0.5%,1.0%,1.5%铈、镧和富铈稀土的AZ91D合金的微观组织形貌和相组成;并测试了各合金的硬度以及不同温度下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铈、镧和富铈稀土的添加均能细化AZ91D合金α相,降低β相含量,同时形成针杆状Al11RE3化合物。添加同一稀土元素的合金中,当稀土含量为1.0%时,其常温和高温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对比相同含量不同元素的作用,低含量时含铈合金抗拉强度较好,高含量时含镧合金常温和高温断后伸长率较高;铈、富铈混合稀土、镧提高合金硬度的作用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物理方法相比,加氢工艺生产的基础油产品具有硫、氮杂质含量低,产品稳定性高的优点,这与所使用的催化剂性能密切相关.在异构脱蜡、加氢深度饱和芳烃等提升基础油产品质量的过程中,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更高,同时,在这之前也需要采用普通金属催化剂脱除金属、硫、氮等元素,以避免贵金属催化剂中毒.主要介绍了环烷基馏分油加氢装置中,...  相似文献   

17.
微机化差热—热重联用热分析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机化差热-热重联用热分析仪配有微机程序温度控制单元和微机数据处理系统,有十多种软件。由CRT实时显示所采集的差热、热重、微商热重和样品温度四种参量的数据,并能打印和绘制出所需要的结果。只使用微量试样,即能获取该样品的焓变、活化能、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可用于药品鉴别,配方遴选,催化剂评价,纯度测定以及评价炸药的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18.
稀土元素对SnAgCu焊点内部组织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新型无铅钎料的研究成为电子工业中的研究热点,而稀土元素的添加可以显著改善钎料的性能,基于含稀土Ce无铅钎料的钎焊试验,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研究稀土元素Ce对SnAgCu焊点内部组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SnAgCu焊点内部以CeSn3的形式存在,且稀土相形态各异。采用化学亲和力来表征稀土元素Ce与Sn、Ag、Cu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理论上证明Ce的“亲Sn性”。采用乌尔夫原理研究稀土元素的吸附现象,解释稀土元素Ce对SnAgCu焊点内部金属间化合物的细化作用。由SnAgCuCe焊点组织分析,发现基体组织中颗粒尺寸大小排序为CeSn3>Cu6Sn5>Ag3Sn,从理论上证明纳米Ag3Sn颗粒在SnAgCuCe焊点强化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新型无铅钎料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设计并加工了一种新型的微量热计,该微量热计的制备采用半导体加工工艺和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与体硅加工的微量热计相比,具有成品率高和器件尺寸控制准确的优点.在真空环境中,该微量热计在5.5mW的加热功率下,中心温度从300K升至400K只需约0.5ms,升温速率达2×105K/s.针对微量热计热质小、升温快等特点,引入了脉冲扫描量热法来测量薄膜的热容.测量了厚度为(430±20)nm的Al薄膜从300K到420K的热容曲线,该薄膜的热容在室温附近为9.2nJ/K.若薄膜的密度值取2700kg/m3,则该Al薄膜的比热容在室温下约为1096.8J/(kg·K),比Al体材料的比热容值900J/(kg·K)增加了约21.9%,表现出金属纳米晶体的热容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20.
多孔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是甲醛电化学传感器开发的关键所在.通过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合成了纳米金-碳纳米管催化剂,制备了甲醛电化学传感器多孔气体扩散电极,并对催化剂和多孔扩散电极进行SEM、EDS、XRD表征.在甲醛气体浓度为0.24 mg/m3和0.63 mg/m3时对组装的传感器进行了响应性能测试.甲醛浓度在0.10~0.84 mg/m3时,传感器的线性方程为:y=10.291x+4.4161(R2=0.9960),响应时间大约80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