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省北祁连东段银灿——浪力克地区位于北祁连成矿带冷龙岭成矿亚带中段,属海相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集区,区内火山、侵入活动强烈,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广泛分布,已发现浪力克中型铜矿、银灿小型铜矿及曲麻沟铜矿点等多处铜矿床、矿(化)点。笔者通过深入研究区域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区内主控矿因素,分析探讨了区内找矿前景,进而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1:2. 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作为近年来新的化探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东昆仑东段找矿工作中,位于该地区的益克郭勒大面积分布印支期花岗岩类,热液活动具多期次特征。通过1:2. 5万化探工作,圈定了4处以Cu、Mo、W、Ag为元素组合的综合异常,具元素套合好、规模大、强度高、浓度分带明显等的特征。异常查证工作在GA10号异常内发现钼铜矿(化)体2条,铜矿(化)体1条。有利的地质条件、优越的化探异常及良好的成矿事实证明,该地区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具有较大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刚果(布)米拉铜矿为层状砂岩型铜矿,铜矿(化)主要产于Mpioka组下段(Pt3m1-1)顶部的青灰色、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中,为氧化型铜矿床。主要矿石矿物有孔雀石、辉铜矿、自然铜、赤铜矿,次要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斑铜矿、蓝铜矿、铜蓝及黄铁矿等。成矿可分为原始沉积富集、构造热液改造富集、次生风化淋滤富集3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杜玉龙 《矿产勘查》2021,12(5):1111-1125
沉积岩型铜矿床是全球重要的铜矿床类型,约占铜资源总量的30%。本文通过综述、构造岩相学路线踏勘和重点矿床找矿勘查,研究了全球沉积岩型铜矿床时空分布、矿床类型,重点研究了中—新生代典型沉积岩型铜矿床及其与岩浆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沉积岩型铜矿床在全球各大洲典型沉积盆地均有分布,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元古代、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2)按容矿岩系,本文将沉积岩型铜矿床梳理为砂砾岩型铜矿、异地式砂砾岩型铜矿、砂页岩型铜矿、曼陀型铜矿、碳酸盐岩(白云岩)型铜矿和火山岩红层型铜矿等6个亚类,前5种铜矿床亚类型工业价值较大,是沉积岩型矿床找矿主要目标类型;(3)一些沉积岩型铜矿床成岩成矿与岩浆活动有一定关系,岩浆活动直接参与成岩成矿或控制矿化的产出,或对铜矿化形成叠加改造。一些沉积岩型铜矿与岩浆活动、以及斑岩成矿系统、IOCG成矿系统间有一定联系,通过本文研究可拓展其找矿思路,为境内外同类型铜矿床找矿勘查和找矿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昆仑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受自然条件限制,矿产研究程度较低,斑岩型铜矿的勘查一直未取得新的突破。托日提乌托克铜(金)矿是新疆西昆仑最近发现的一斑岩型矿床,现已初步圈出5条具一定规模的铜(金)矿体。文章以野外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矿体特征、矿化蚀变等研究总结,初步探讨了该矿床成因,认为其为一叠加有后期构造改造的斑岩型铜(金)矿床,且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并指出西昆仑存在一条具有找矿价值的加里东期斑岩铜(钼、金)成矿带。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长汉卜罗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汉卜罗铅锌银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矿体受东西、北东向断裂控制,主要以脉状、透镜状赋存于石英斑岩、花岗闪长岩、安山岩内及不同岩性接触带。金属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为主,其次为黄铜矿、毒砂、白铁矿、黝铜矿、银黝铜矿等。围岩蚀变主要在矿脉两侧发育,包括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等。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Ⅰ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Ⅲ阶段)。矿床形成可能与近同期的火山—次火山岩浆作用相关,为次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247-249
从地质环境、成矿特征、控矿因素等对比北美国基韦诺铜矿和滇黔玄武岩铜矿,发现有相似的一面,但差异性极大。首先,玄武岩产出背景的差异,包括溢流时限、间歇期、厚度等;其次,含矿岩系,表现为间歇期沉积砾岩、溢顶(flow-top)角砾状、杏仁状玄武岩等有利容矿岩石的缺失,不利于规模成矿;第三,根本性差异可能在于成矿作用的不同,北美矿床所处为裂谷盆地,经历了埋藏变质作用,有利于玄武岩最大化的释放铜;滇黔玄武岩没有经受变质作用,限制了铜的释放,因此,成矿条件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8.
陈越  赵路通  李世恒 《矿产勘查》2018,9(6):1164-1171
文章系统地研究了萨热克铜矿硅化阶段的石英以及碳酸盐化阶段的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分析其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机制。岩相学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类型包括富液相包裹体(W型)、含子晶三相包裹体(S型)、二氧化碳包裹体(C型)以及少量含油气包裹体(O型) 4种类型。石英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2~239℃,盐度为0. 18%~31. 39%NaCleq,方解石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6~219℃,盐度为0. 18%~16. 8%Na Cleq。拉曼测试表明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水蒸气为主,并混有CO_2、N_2、CH_4等气体。研究表明萨热克铜矿成矿流体以含铜的氧化性盆地卤水为主,其与盆地深部的还原性油田卤水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可能是引起大量金属硫化物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阴建定  寿立永 《矿产勘查》2021,12(8):1727-1733
裴家河铜矿床位于南秦岭边缘海盆—留坝—旬阳晚古生代陆源海盆东南缘,为该区近年新发现的重要铜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志留统梅子垭组细碎屑岩、碎屑岩沉积建造中,共圈定6条矿体,其中KⅠ1、KⅠ2矿体为主矿体,呈左行雁列式排列,走向为北西—南东向,矿体断续出露长度100~340 m,延深160~322 m,厚度为1.00~3.01 m,矿体品位0.70%~1.68%。赋矿围岩为(炭质)绢云母千枚岩夹硅质条带,总体上受北东-南西向展布的断裂和复式褶皱构造控制。近矿围岩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磁)黄铁矿化。矿石自然类型为硫化矿石,工业类型为脉状铜矿。岩性及构造为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属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3):427-430
研究区位于柴达木准地台之南缘,大地构造位置属秦祁昆造山系之东昆仑弧盆系,区内出露地层较少,断层与褶皱均较为发育,根据区内铜矿化特征,铜矿主要发现在黑色泥板岩和细砂质千枚岩、细粒变砂岩中,两者铜矿(化)都具有明显层控特征,符合火山沉积型铜矿的成矿模式。本文对青海格尔木开木棋拉仁-长梁山地区铜多金属矿地层、构造特征与地区成矿规律进行系统分析,主要地球化学数据异常包含W、Sn、Mo、Ti、Cr、Ni、Au、Ag、Hg等,异常分布受成矿地质条件控制,且具有典型空间分布特征,其主要矿物为自然铜和表生氧化产物黑铜矿、赤铜矿及孔雀石,故认为该铜矿成矿类型为变质砂岩型。根据火山沉积型铜矿的成矿模型,该类型铜矿往往形成规模较大的中大型铜矿床,区域内具有较好的铜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