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基于中国企业信息管理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智慧能源体系已成为我国传统能源行业关注的焦点。综合能源系统已成为解决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和能源污染问题的关键。该文对基于园区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工作模式与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国内外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综合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与研究方向,希望能为综合能源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发展,智慧供热已经成为传统供热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供热系统中数据获取、传输和分析的过程,智慧供热技术架构主要包括物理系统层、物联感知层、智慧控制层、系统安全技术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物理系统层关键技术包括高效的热源、热网水力平衡、储热、热电协同等;物联感知层关键技术包括数据的全面感知和数据的有效传输;智慧控制层关键技术包括多元热网优化控制、大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价体系;系统安全技术主要分为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运维体系;标准化体系建设主要涉及热网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相关标准。为进一步推动智慧供热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供热系统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合理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绿色供热;将热力系统与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深度耦合,充分利用不同能源的特性;激发用户的节能意识,并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改善供热质量和拓展供热服务;鼓励和支持各项供热新技术、新模式的试点工作,理顺供热收费机制,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引导智慧供热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电力供应由短缺转为过剩,同时电力消费侧也对电力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过去单一地要求保障供应数量向要求提高供应质量转变。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概念的提出,为夹缝求生的电力企业提供了未来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从企业角度出发,围绕现有发电业务和已开展的供热、供汽等其他能源供应业务,分析了电力企业发展综合智慧能源的潜力方向,并从具体实施上将开展智慧能源实践划分为三个阶段,包括电厂智慧化、综合能源供应链延伸、到最终形成以用户为核心的综合智慧能源体系,提出了电力企业实现供能质量提升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节能》2018,(11)
在对典型机场能源系统运行管控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绿色、智慧"机场建设要求,对机场智慧能源系统规划与调控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基于多能互补理念,提出机场综合能源的集成优化配置方法,构建机场综合能源的一体化智慧管控系统,实现能源的智能调控与供给,有效提高机场综合能源利用率与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章将综合能源系统关键技术归纳为多能协同规划设计、优化运行技术、智能化技术、能源转换技术、储能技术、能源梯级利用技术、电能替代技术和需求响应技术。首先,介绍了国内外IES的发展现状;然后,全面分析总结了综合能源系统关键技术的核心问题,涵盖了基础理论、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和设备装置等;最后,结合各技术的典型应用场景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基于微电网协调发展的分布式综合能源,具有利用效率高、总体排放低、社会效益好等优点,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就近进行创造了条件。根据能源利用的基本情况,考虑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分析了天然气、煤基等分布式综合能源的特征,并提出发展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因素,为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做了有益探讨。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治理进一步发展,分布式综合能源将向网络化、信息化、智慧化方向推进,将大力促进全社会能源消费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随着云大物移智、区域链、边缘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综合能源的业务内涵不断延伸,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综合能源服务是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综合能源服务。通过武康供电营业所综合能源示范项目的例子,简述电力物联网技术在综合能源节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肖均灵 《节能》2019,(4):1-3
该项目建设以智能电网为核心,以65 kW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为基础,耦合电储能、光伏发电及风光互补路灯、空气源热泵、集中式中央空调、智慧楼宇及其他节能设备,采用先进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为该技术业务用房集中供应空调冷媒水、采暖热水、生活热水以及电能等,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作为国内外能源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针对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增进"绿电"消纳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对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流潮流、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及综合能源系统安全性分析和市场化运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且对这几个方面问题所涉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根据我国综合能源战略规划的实际国情,对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化机制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和典型形式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研究综合能源系统的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能源互联网是从能源生产、输送、配给、转化和消耗等方面构建一套完整的能源体系。能源互联网的形成需要新的技术突破与管理运行机制的优化和创新。电能在能源传输效率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未来能源基础设施在传输方面的主体必然还是电网,因此未来能源互联网基本上是以大电网为主干网络,而在配用环节利用电、气、冷、热等能量的相互转化和替代来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分布式能量自治单元。探讨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和运行机制,分析能源互联网与智慧能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喷射器结构分析及两类喷射器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气力输送喷射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从数值计算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喷射器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同心气力输送喷射器,将其与传统的气力输送喷射器进行了比较,得出了这种喷射器的优点和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某钢铁厂常用的全氢炉为例,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全氢炉炉台氢气进口角度改变后内罩内各处氢气流量的变化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氢气入口速度矢量的轴向夹角与切向夹角的变化会主要会引起顶部流通通道、第一、第二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量的变化,第三、第四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量随着氢气入口速度矢量变化范围不大,且存在"均匀轴向夹角"和"均匀切向夹角",当氢气入口速度矢量的轴向夹角和切向夹角分布在此范围时,顶部流通通道和第一、第二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通通道的氢气流量较为均匀,此时有助于内罩内各个钢卷与四周环境的换热。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比较了气体纯对流换热强化方式、纯净蒸汽凝结换热强化方式基础上,结合含不凝性气体蒸汽冷凝换热机理及纯净蒸汽凝结换热机理与气体纯对流换热机理的差异,对已有各类换热器结构自身在强化含不凝性气体蒸汽凝结换热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既能强化锅炉尾部烟气对流冷凝换热又能高效回收凝结水分的错列布置垂直光管管外凝结换热器与带有波纹槽道的板式换热器2种优选结构,进一步给出了根据烟气灰尘浓度高低选取2种冷凝换热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程静  周旭南  徐艳 《工业加热》2022,51(4):48-50
随着国家对工业锅炉NOx排放限制的进一步收紧,在用贯流锅炉由于其炉膛尺寸较小,较多的采用表面燃烧进行低氮改造.但贯流锅炉采用表面燃烧改造后,其水管普遍产生密集性裂纹,严重影响锅炉安全运行.认为水管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贯流锅炉原有的热力平衡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从传热学的角度对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材料失效分析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工业锅炉控制自动化程度不高,其操作基本上停留在手工和简单模拟仪表操作的水平,操作人员不仅劳动强度大,还容易造成运行事故。文中介绍了一种工业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并讨论了系统的整体构成方案。将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相结合,制定出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替代了传统的控制方法。根据这种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很容易被实现,并且将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柳为民 《汽轮机技术》2008,50(3):194-197
气流在轴封内流动时,气流加速、降压发生在轴封齿与轴之间的间隙内,由于轴封间隙较小,气流速度高,附面层的作用强烈.气封齿的形状、气封齿与轴封台阶的组合关系、气封间隙的大小、轴封静止部分与转动部分之间由于热膨胀不均匀而引起的轴向相对串动等都会影响到气封的封严效果.针对较为典型的轴封结构,经过数值模拟,讨论了上述因素对气封密封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潘毅 《汽轮机技术》2013,55(1):76-78
根据机械制造过程中夹具设计与工件装夹的原理,分析了汽轮机动叶T型叶根制造过程中定位误差的成因和遵循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分析实例,所获得的结论对于汽轮机动叶叶根制造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国浩 《锅炉技术》2005,36(4):58-60
介绍了目前烟气脱硫装置中2种烟气加热器(GGH)转子的结构型式及特点,在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制造要求及相应的工艺措施,如焊接材料的成分及选用、焊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零件加工的要求、转子组装的要求、工艺程序和多次制造积累的相关经验介绍。制造工艺的日趋成熟,为今后开拓广阔的烟气加热器市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美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军英 《节能技术》2010,28(4):355-359
美国奥巴马政府把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作为战胜危机、占领经济制高点的法宝。本文介绍了美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政府为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采取的战略举措,并针对我国的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