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羽 《中国信息化》2005,(18):78-80
RFID(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2.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但是RFID的标准尚不统一。针对RFID的特点,提出基于射频识别的计费系统设计架构,该架构通过适配器实现对RFID设备的无缝访问,并介绍软件部分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射频识别(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但是RFID的标准尚不统一.针对RFID的特点,提出基于射频识别的计费系统设计架构,该架构通过适配器实现对RFID设备的无缝访问,并介绍软件部分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射频识别(简称RFID)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延伸和发展,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该系统就把RFID技术应用在了图书采集系统当中,首先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接着就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内容。最后对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采集系统的前景和应用价值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技术,它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射频控制系统设计。整个系统包括PC端后台服务器端和RFID阅读器射频识别工作端。PC端后台服务器端主要完成对用户信息的存储与识别,由VC++6.0编程实现。前端RFID阅读器射频识别端主要完成对标签(识别卡)等的扫描,扫描信息后送到后台PC服务器进行处理,RFID射频识别部分的协议及功能由嵌入式处理器ARM实现。该设计可应用于车辆识别与自动收费等许多场合。  相似文献   

7.
超另类     
《数码时代》2009,(6):24-27
Nabaztag公司Violet RFID识别器上市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犬、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其应用将给零售、物流等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1.引言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并交换数据的自动识别技术。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射频标签和识读器组成。  相似文献   

9.
《自动化信息》2010,(1):78-79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 Technology)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并已得到逐步推广的一种先进的物件识别技术。该文介绍RFID在铁路车辆信息自动识别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对该系统的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已经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据业内人  相似文献   

11.
RFID无线射频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通过获取射频信号来自动识别目标并获取相关数据,它在整个识别过程中可以不用人工干预,可以在很多恶劣环境中工作。本文以XX辣椒企业为例,研究基于RFID技术的特色企业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目标识别。与传统条形码等识别技术相比,RFID具有识别距离远,环境适应性强,数据存储量大,可同时识别多个物体等诸多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零售、物流、交通等多个领域。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射频识别技术特点和工作原理,阐述了系统构成和实现过程,指出了其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零中频接收技术的RFID阅读器射频电路单元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电磁波信号,通过电磁耦合原理对目标实现远距离自动识别的技术,该技术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与被识别目标进行近距离的直接接触;一套射频自动识别系统一般由天线(可能不止一副)、阅读器和电子标签3部分构成;对RFID阅读器中基于多通道零中频解调技术的射频电路单元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设计制作了工作频率为915MHz、射频输出功率为30dBm的实际射频电路,电路的性能指标完全符合设计的要求,工作良好。  相似文献   

14.
RFID:令人期待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识别技术是从八十年代起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它和同期或早期的接触式识别技术不同,RFID系统的射频卡和读写器之间不用接触就可完成识别,因此它的应用场合更广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和基本组成,着重分析了物联网系统的核心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并对利用RFID电子标签作为产品自动识别手段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探析,最后给出了一些基于RFID的物联网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针对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这种新型的自动识别技术进行了的描述,从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原理、组成、特点及分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将目前广泛使用的条形码识别系统与RFID做了简单的比较。并对RFID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但随着RFID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RFID技术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和隐私威胁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目前,射频识别系统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已成为制约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射频识别技术的安全协议设计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射频识别技术(英文简称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其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外界环境之中。在这种技术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学生考勤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执行、解决学校管理资源短缺的问题,更能从长远意义的角度服务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认知、自我发展的需要。它是新时期学校内涵式发展和科技强校的技术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解析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