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实现褐煤合理、高效利用,减轻褐煤利用中的环境污染,阐述了国内外褐煤干燥脱水提质技术现状,论述了国内褐煤干燥脱水提质技术工业化示范项目的进展情况,说明褐煤经干燥脱水提质处理后,可脱除褐煤中大部分水分,发热量显著提高,提质后的褐煤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便于运输、贮存及综合利用。针对褐煤干燥脱水提质过程中存在的烟尘排放量大、能耗高、余热难以回收利用、干燥褐煤成型率低、型煤易爆裂产生碎块等问题,从加强褐煤性质和干燥脱水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干燥工艺及其配套干燥设备的研发、加强褐煤干燥后产品利用技术研究3方面提出了褐煤干燥脱水提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褐煤在运输、储存、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褐煤提质技术对合理利用褐煤资源的重大意义;综述了褐煤提质工艺成型技术现状并对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褐煤干燥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英  程靖  孙国恩 《广州化工》2011,(3):38-39,55
褐煤在我国储量巨大,但由于褐煤含水量大,一直阻碍着褐煤的高效利用。本文介绍了褐煤干燥技术的概况,同时,重点介绍了适用于高含水褐煤的干燥技术。褐煤干燥技术对于我国清洁煤的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合适的褐煤干燥在煤化工行业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化石能源,其中褐煤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储量较多。基于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和褐煤的煤质特性,论述了褐煤在发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热电联产等现代煤化工项目的优势与利用技术,褐煤抽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其中着重介绍了无灰煤技术,其产品具有无灰无水、高发热量等优良性能。还有以褐煤为原料制备新型材料方面的应用,包括褐煤制备吸附剂以及粉煤灰的有效利用,最后提出了我国褐煤现代煤化工以及褐煤高附加值利用应向低能耗、清洁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分析褐煤储量和褐煤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褐煤提质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褐煤主要提质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利用状况及优缺点,并提出了褐煤提质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褐煤脱水改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褐煤的性质及褐煤直接发电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国内外褐煤脱水、改质及干燥技术的特点。振动床褐煤干燥技术处理量大,干燥效果好,过程易控,是最适合中国褐煤提质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7.
褐煤气化技术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床、流化床和气流床等煤气化技术都可应用于褐煤气化,褐煤的煤种特征对不同的煤气化技术有不同的适应性,不同的煤气化技术对褐煤气化前的处理有不同的要求。主要从煤种特征、不同炉型对入炉煤的要求方面,就当前典型的煤气化技术应用于褐煤气化的情况进行了评述。并对褐煤地下气化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褐煤液化理论及影响因素,结合湿法气化技术,提出褐煤部分液化、液化残渣气化的分级转化技术,探索褐煤综合化、洁净化、集成化的利用途径。分析表明,褐煤具有较高的加氢液化活性,通过气化与液化技术结合,能够实现褐煤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对目前开发应用较为广泛的褐煤干燥提质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认为褐煤提质加工是有效利用褐煤的关键,有些褐煤干燥提质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应在传统的褐煤干燥提质技术基础上拓展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推动褐煤干燥提质技术尽快工业化。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褐煤干燥提质技术和褐煤干馏技术以及这两类技术的优缺点。阐述了中国褐煤提质市场和主要干馏工艺的发展建设现状,总结了中国褐煤提质工业的发展情况。2008_2012年,中国干馏提质项目明显增加,而干燥提质项目数量基本稳定,多用于坑口电厂的电煤干燥;2010年项目总量和投资额出现低点,2011年以后,中国褐煤提质项目投资额成倍增长。阐述了目前国内主要的褐煤干馏提质项目主要有国富GF褐煤提质工艺、LCC提质工艺、DG工艺直立炭化炉工艺、ZDL工艺等,并对各项目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最后提出了中国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为:减少褐煤直接燃烧,加大褐煤提质再利用;以褐煤干馏提质为主,辅以干燥提质;褐煤资源的多联产梯级利用逐步成为褐煤资源利用的主导;褐煤提质装备系统大型化将是褐煤综合利用系统装备开发的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11.
邢磊 《化学工业》2014,(4):24-27
褐煤水含量较高,限制了褐煤的应用范围。褐煤的脱水干燥是褐煤提质的关键步骤。文中综述了不同的褐煤干燥技术,并对其相对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利用化学族组成研究方法对褐煤进行分子水平研究。介绍褐煤化学族组成研究的思路,六组分的定义和划分,并建立了褐煤的六组分分离法,为褐煤生产腐植酸、褐煤转化过程的反应历程、反应机理以及反应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褐煤的综合开发利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煤化工方面的应用更是备受关注。从褐煤提质、褐煤气化、褐煤制油三方面对褐煤利用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褐煤利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刘军  邹涛 《山东化工》2014,(7):109-111
以锡林郭勒褐煤为原料,研究褐煤的热解特性;考察了热解温度等因素对褐煤热解过程以及产物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锡林郭勒褐煤在热解温度520℃,停留时间为1.5 h,煤样粒度为13~20 mm的条件下,可以制备高发热量的半焦,此时半焦发热量为27.81 MJ/kg;锡林郭勒褐煤最佳热解温度480~520℃,半焦发热量25 242~27 162 kJ/kg;半焦产率55%~56%。  相似文献   

15.
一体化加速旋风提质干燥设备在褐煤电厂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国内外褐煤资源及褐煤电厂的发展潜力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褐煤提质干燥的理论过程,并进行了工业褐煤电厂一体化旋风提质干燥工艺模块化参数设计计算,探讨了其推广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关珺  何德民  张秋民 《煤化工》2011,39(6):1-4,9
以原褐煤质量为分类依据,根据褐煤原料的不同灰分含量,提出了不同的褐煤热解提质技术产品方案。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褐煤热解提质技术,包括俄罗斯3TX(ETCh)-175、德国LR、美国LFC、中国多段回转炉、中国的BT、中国的DG等工艺。对褐煤热解技术与煤制甲烷、煤间接制油、煤制腐植酸和合成化工技术多联产进行了构想,为我国褐煤的洁净高效利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陈沅  罗长齐 《煤化工》1996,(2):38-42
介绍褐煤转化在城市煤气领域的有效途径,并着重介绍大连理工大学开发的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新技术(DG法)在内蒙古平庄的成功实践和对南宁褐煤的应用试验研究,探讨该技术对低质煤气化的意义及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典型的褐煤固体热载体热解提质工艺,并从原理、操作条件、原料、热解产品、能量利用率、局限性等方面对各种工艺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工业上常用的固体热载体的优缺点,提出了褐煤固体热载体热解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褐煤性质、世界及我国褐煤资源储量和综合利用,其中重点介绍了褐煤的提质干燥成型技术,最后对我国褐煤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中国褐煤的综合优化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中国褐煤的特征、分布等,提出了在当前煤炭综合加工利用中中国褐煤综合优化利用的技术与方向,以解决中国环境污染问题,促进褐煤能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