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介绍了锦屏二级水电站发电机定子线棒所采用的绝缘技术,详细阐述了定子线棒生产过程中的VPI工艺、主绝缘材料以及安装过程中的防电晕处理方法,并对安装过程中发电机定子绝缘进行各项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发电机定子线棒绝缘系统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大源渡水电站3号发电机定子线棒绝缘击穿事故的发生过程及事故后的检查处理情况,根据设备损坏程度确定需要更换受损线棒,并详细阐述了线棒更换的检修工艺,为避免事故再次发生,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湖南省内水电厂发电机定子端部绝缘盒缺陷频发的现状,推荐一种利用表面电位检查线棒端部绝缘的方法,并对引发绝缘盒缺陷的原因进行介绍,给出缺陷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正服役运行的老发电机在其定子线棒绝缘出现缺陷时的几种处理方案,针对线棒绝缘因年久老化,变脆或发粘,起出槽外困难,易受损伤,备件短缺等提出了甩掉槽中故障线棒的处理方法,并在实践中应用成功,同时提出了在修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发电机端焊接缺陷是发电机长期运行后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各个制造商各种规格的发电机定子线棒水内冷机组上都有发生。部分电厂由于处理不当,导致定子线棒运行中过热,损坏线棒绝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着重介绍了对于这种缺陷的查找及处理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全国发电机事故统计分析表明,定子线圈(线棒)绝缘磨损或击穿是造成发电机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定子线棒的电腐蚀也严重地影响了发电机定子线棒的使用寿命。定子线棒绝缘改用环氧粉云母绝缘后,没有针对这种绝缘受热后很少膨胀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线棒绝缘的外形尺寸,多数线棒尺寸偏小,高低不平,因而定子槽内的线棒表面与槽壁之间就形成空气间隙,这是导致线棒严重磨损和电腐蚀的根源。现将我厂7号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绝缘磨损和电腐蚀的情况、处理经过以及防止电腐蚀的措施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7.
对某发电厂1号发电机进行预防性试验时,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数据异常。经逐步分析和缺陷查找,排除了汇水管积水和发电机出线及中性点套管绝缘不良导致试验不合格的可能性,最终确定发电机U相22号下层线棒绝缘受损,依据实际情况实施U相定子线棒绝缘膛内原位修复。经缺陷处理后,1号发电机修后试验合格。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年处理定子绕组故障的经历,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最常见故障的原因是定子线棒下线时没有按照安装工艺操作,在耐压试验时出现放电现象或在试运行试验时出现损伤线棒绝缘层的事故.其次是定子绕组击穿,机组的一些附属设备超过使用年限,运行过程中会引起绕组击穿事故;安装或大修时金属异物遗留机组内,也会导致出现定子绕组击穿的事故.最后介绍绕组内部故障原理,利用多回路理论结合有限元计算方法诊断单相接地故障位置;利用泄漏电流与端部绕组绝缘缺陷的关系,诊断绕组绝缘存在缺陷的部位.  相似文献   

9.
彭发荣 《宁夏电力》2007,(5):35-36,46
水内冷发电机定子线圈因制造、安装过程中,在空心线棒中留有异物,或运行中阴阳树脂颗粒堆积堵塞,或发生气体堵塞,都能在运行中造成线棒过热,轻者加剧了发电机定子绝缘的老化速度,重者发展成热击穿事故,给修复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介绍了国电石嘴山第一发电厂一台330MW发电机电机定子线圈堵塞,造成出水温度严重超标缺陷的诊断与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发电机起晕试验和现场防晕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李江 《浙江电力》2007,26(6):55-57
针对某型汽轮发电机连续发生端部电晕引起发电机线棒绝缘损坏事故,详细介绍了大型发电机起晕试验条件和方法、现场端部起晕点的处理及处理中注意问题,并简单分析了电晕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同类机组交流耐压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瞬时相位法的电磁导波信号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磁导波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无损检测领域,如何有效提取电磁导波检测信号中的缺陷特征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针对电磁导波检测信号缺陷识别问题,进行离散小波包分解,在特定频段下分析该信号的瞬时相位,对比不同缺陷情况下数据处理的结果,得到缺陷特征,完成缺陷识别.  相似文献   

12.
电力线载波高频通道检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石丰  鲁德锋  刘玮 《广东电力》2006,19(2):39-40,51
介绍了电力线载波高频通道中的阻抗匹配模型,并结合一起高频通道缺陷处理实例,详细说明如何应用阻抗匹配原理定量分析电力线载波高频通道的运行状况,根据分析结果正确处理电力线载波高频通道出现的缺陷。这对定期维护和处理电力线载波高频通道故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线路板生产过程中,虚焊是一种常见缺陷。本文从焊接机理出发,探讨了虚焊的形成原因、虚焊的常见种类,然后以燃气点火器为例,从工艺角度提出如何提高焊接质量,进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一起变电站遥测数据“跳变”的缺陷分析,详细说明了缺陷排查过程中所遵循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缺陷现象,采用排除法缩小了排查范围。通过规约报文分析的方法,准确地锁定了故障点,查找出远动机配置错误是引起此缺陷发生的直接原因,成功地消除了缺陷。最后就如何预防此类缺陷的再次发生提出预防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志伟 《高压电器》2001,37(4):61-61
介绍了主变套管升高座接线盒防雨性能的缺陷和对主变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及提高其防雨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江婷 《江西电力》2000,24(1):29-30
简述了计划检修的现状与弊端、改革现行检修制度的必要性及如何实现状态检修。  相似文献   

17.
王瑞珍  文凯成  罗维 《变压器》2000,37(6):33-35
介绍了葛洲坝换流站02B-C相换流变压器因网侧高压套管故障想起的损坏事故。分析了事故原因,认为套管制造工艺缺陷是引起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并提出了预防类似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电缆铝护套结构对绝缘屏蔽层悬浮电位以及缓冲层间电场强度的影响,优化电缆铝护套结构进而降低缓冲层烧蚀缺陷的严重程度,本文建立缓冲层分压模型以及Comsol仿真模型,分析在缓冲层白斑缺陷出现后,计算不同电缆铝护套结构下的绝缘屏蔽层悬浮电位以及缓冲层电场强度。仿真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铝护套最小内径φmin和铝护套波谷处曲率K与绝缘屏蔽层悬浮电位以及缓冲层间电场强度有如下关系:φmin和K越小,绝缘屏蔽层悬浮电位越小,缓冲层间电场强度降低,其中φmin的影响更明显;以本文缺陷电缆为例,仿真定量分析得出φmin和K优化后绝缘屏蔽层悬浮电位分别下降了30%、13.7%;缓冲层间电场强度分别下降了30.3%、13%。  相似文献   

19.
利用MIS技术加强电力设备缺陷闭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为黄化供电局MIS系统二次开发项目,是基于国家电网公司信息自动化要求,结合黄化供电局信息管理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系统的实际需求,以Powerbuilder语言基于Orcal8i数据库开发而成。文章指出了原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案设计,详细介绍了改进后系统管理流程、系统的功能实现,利用MIS技术对电力设备缺陷闭环管理,实现了黄化供电局电力设备缺陷系列流程的网络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