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PDM读取和管理产品以及生产过程的三维信息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开发三维浏览器的必要性;通过对DXF文件的分析,提出了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来存储DXF的几何信息,以供OpenGL进行三维方针的设计思路,并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DXF图形文件数控加工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分析了DXF图形文件的结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利用VC++60开发工具设计了从DXF文件中提取图形信息的软件接口,将AutoCAD连接到数控抽工平台中,从而解决了AutoCAD与数控机床的囊成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CAD图纸远程传输信息安全的问题,根据数字水印的原理对图像数据文件结构及DXF文件结构进行了分析,给出了DXF文件基于信息替代的数字水印算法,实现了CAD图纸远程传输过程中的信息隐藏。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了印制板组装件的三维建模在电子设备小型化设计中的必要性,并对Protel软件的PCB格式文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怎样将PCB格式文件导出为DXF或DwG格式文件,然后介绍了如何利用PCB格式文件在UG软件中完成印制板组装件的建模。  相似文献   

5.
陆寅 《装备制造技术》2012,(7):78-81,102
通过对DXF文件结构分析,介绍将dxf格式转换为生产线加工所需的数据格式并保存和传送到生产线的的运用实例。重点讲述了应用VB编程语言读取DXF文件图形信息,并分析和导出图形数据,传送到母线槽冷弯生产线的PLC中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DXF文件的自动编程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DXF文件进行数控NC代码的自动生成,并对数控代码进行传榆,实现设计与加工的一体化。这里研究了DXF文件与数控NC代码对零件信息描述的差异,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并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进行系统的实现。系统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AutoCAI)的DXF文件格式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两种不同方法生成的DXF、文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在接口问题中利用多义线提取图形信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Pro/E工程图转换为Auto CAD工程图的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o/E是一套(3D)三维实体模型的设计软件,而AutoCAD具有完善的(2D)二维工程图设计功能。DXF文件是Pro/E与AutoCAD都支持的文本格式,但Pro/E输出的DXF文件不能直接被AutoCAD所识别,结合二者特点,进行二者转换的可行性分析、转换原理、自动转换程序的实现等理论探讨,并通过一具体事例进行4步转换,能够被AutoCAD平台所使用,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此方法自动化程度高,运行速度快,易于实现和掌握,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UG平台的冲裁模CAD系统中的图形输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汪盛  肖尧先 《机械》2009,36(2):38-42
通过对DXF文件结构及内容、二维冲裁件图形几何信息及拓扑关系的分析,研究了从DXF文件中获取图形数据的方法和基于UG平台的冲裁模CAD系统的二维图形信息在计算机内的存储结构及其信息识别方法,并根据其数据结构特征,构造出了一种二维图形的数据模型,运用C语言直接对文件进行数据提取,然后按照一定的算法识别提取出的数据,构建起冲裁件的几何模型,为冲裁模工艺可行性分析、工艺设计和优化排样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Pro/E二维工程图转化成 DXF/DWG格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三维设计方面,Pro/E有着强大的优势,而在二维工程图方面,AutoCAD一直走在前列。这里主要论述了将Pro/E自动生成的二维图转化成为DXF/DWG的方法,解决了图形转换中的线型颜色等因素不统一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作图效率。  相似文献   

11.
曹斌  谭建荣  岳小莉  吴培宁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20):1752-1755,1764
提出用截切面映射图的方法来表达基于2维设计环境的管线空间布局信息,首先对管线实体在2维环境下的模型描述方式进行改进,使其含有完备的3维信息,然后通过交互设计出具有简单描述方式的虚拟截切面,并对管线图中任意位置的管线施加剖切操作,最后通过对截切面与各管线实体的虚拟求交来获取该剖切面上的管线截面分布图(即截切面映射图)及其相关信息,进而映射出相应的管线空间布局状态,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2维布管设计中的3维信息表达问题,提高了信息表达的直观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UG平台的Machine Design View的二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在中医舌诊的客观化研究中,舌面的彩色三维数据能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成像光线追踪的舌面彩色三维成像方法。在成像光线追踪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光平面约束,以准确确定成像点到空间测量点的映射,结合2个线结构光传感器的扫描测量,分别获取舌头上表面及下表面完整的三维信息,并根据空间测量点到成像点的映射,完成颜色渲染,获取对应测量空间点的颜色信息。设计并研制了舌面彩色三维成像系统,进行了测量及精度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获取舌面的彩色三维信息。  相似文献   

14.
Sketch-based modeling is a very important step towards a complete design process digitalization. For a complete digitalization, integration of sketch-based design modeling and commercial CAD systems is being a necessity. This is because of the need of detailed modification and refinement for the 3D models created by sketching. The integration can speed up the design process and affect competition between companie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ew method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sketch-based interfaces and commercial CAD systems by using gesture-based sketch modeling techniques for producing 3D conceptual design models and then translating the 3D models into CAD systems with feature recognition through IGES exchange files. Gesture-based modeling method was used because it works in a similar way to feature-based design approach and it is easy to extract features from its 3D models. IGES file format was used for exchanging 3D geometric model information because it is widely available within commercial CAD systems for data exchange and it also can express features and hierarchy information. 3D models were created with a gesture-based sketch interface for modeling and then information was extracted from it. After that, information was translated into IGES entities which were organized in a specific order in an IGES file. This information can be inputted into commercial CAD systems and recognized as a feature-based model with feature recognition embedded within CAD systems. To evaluate the proposed method, we conducted four case studies. In these case studies, we created 3D models and then transferred them into Autodesk Inventor as a commercial CAD system. After the CAD system recognized the 3D models successfully, we applied some modifications on the 3D models such as changing dimensions, positions and drafting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5.
快速成型中二维层片信息重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成型包括三维模型的分解过程和二维层片的组合过程,二维层片的组合是快速成型技术必要的实现过程。通过ObjectARX二次开发接口,将三维CAD模型切片后的二维层面进行信息处理,完成层片轮廓线由闭合环构成,环由首尾相接的有向线性实体构成,并判断出环的旋转方向,实现了二维层面信息的重构技术,使模型分析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16.
基于激光扫描和SFM的非同步点云三维重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室外场景具有测量数据量大、扫描数据易重叠及建筑物表面信息复杂等特点,单靠激光扫描方法能够获得场景精确的深度信息,但缺乏颜色和纹理信息,利用从运动中恢复结构(SFM)方法可获得丰富的彩色信息,但重构精度不高,若将两种设备固定进行在线实时同步测量,易受到测量环境和系统制约不易实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和SFM结合的非同步点云数据融合的三维重构方法。首先,提出利用手动选择控制点进行7自由度初始配准,再利用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对初始配准结果进行精确配准,最后利用最近点搜索算法将分布在经基于面片的多视图立体视觉(PMVS)算法优化后的SFM数据中的颜色信息与激光扫描的点云坐标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显示,本文的方法能有效地将激光扫描与SFM点云数据进行融合,实现了室外大场景的三维彩色重构。  相似文献   

17.
龙清  李宏宁  孙宝  杨明  刘强  张峰 《光学仪器》2021,43(3):52-59
为了测量被测物的距离信息,结合投影系统的三维信息采集方法,研究了一种基于时间散焦分析的三维信息采集方法.通过向被测物投影移动的条纹,分析照明模式在各点的散焦度,利用傅里叶变换解析被测物各点的距离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需要考虑点匹配问题,能单独计算各点的位置信息,并且能测量较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陈毅  杨海马  徐妤婷  杨萍  赵凯  袁宝龙  李筠  刘瑾 《光学仪器》2019,41(4):59-62,84
为了提高现代化生产中的效率和满足三维扫描的需求,设计了一种能够准确提取物件表面三维轮廓信息的扫描系统。系统采用结构光三维成像方法,先通过普通白光将光栅投影到被测物体表面,利用工业相机采集变形光栅图,再根据变形光栅图像中的灰度值变化,用傅里叶变换轮廓法解调出三维坐标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傅里叶变换轮廓法重构可获得效果理想的三维点云,其为三维轮廓扫描提供了实验方法,同时也为提高点云精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汽车驱动桥装配效率对装配信息与三维模型集成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驱动桥装配信息模型的构建,装配工艺信息与装配体模型进行集成的方式,装配资源信息在装配体模型上表达的方法。最后设计开发了三维装配工艺原型系统,并与实例结合验证了集成化模型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组合机床设计制造企业中广泛采用了"3D模型+2D标注"的研发模式,设计制造串行工作,耗时耗力,出错率高。MBD技术用完整表达产品尺寸、公差等信息的三维实体模型作为设计制造过程的唯一依据,集成NX和Teamcenter通用软件平台、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和知识库管理系统,形成MBD数据管理平台。为保证三维模型所含大量信息的安全性,研究基于三维模型信息和角色的数据管理方法,利用产生式规则在两者之间建立权限关系,通过推理机管理数据,形成MBD数据管理的工作流程,并利用滑台模型实现全模型查询和简化查询。该技术应用于现代机床产品研发制造过程,可有效的提高数据利用率,推进企业三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