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书架     
本书是对资源性企业管理的系统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源性企业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研究;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研究;资源忭企业财务管理方法研究;资源性企业生产计划、物流和设备管理方法研究;资源性企业科技管理方法研究;资源性企业质量管理方法研究;资源性企业环保与安全管理研究;资源性企业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资源性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资源性企业文化研究等。 (推荐者言:此书对加强和改善石油石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油气储层研究新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和地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油气储层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不同角度对油气储层的物理特征和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并且通过露头和井下地质研究建立储层地质模型已成为储层地质学新的研究范畴,目前储层沉积学研究已由理论向应用,油气储层的描述和预测由定性向大量发展。本文从油气储层的研究趋势、我国的油气储层类型和储层地球化学研究三个方面对油气储层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刘兵 《世界石油工业》2000,7(8):19-23,46
在当今国际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研究领域,美国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研究设备与手段而居世界首位。因此,面对油气勘探条件与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及时了解和掌握美国石油物探界的研究动态,是我国石油物探研究人员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便于国内有关人员了解美国国内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状况,以及各相关研究机构现阶段的研究工作和研究内容,现将美国能源部资助的且正在进行之中的石油地球物理应用技术研究项目整理如下,其中简单描述了各个研究项目的研究目标和重点内容,以及研究时间,研究经费和参与机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间歇化工过程设计和能量综合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间歇化工过程的设计和能量综合优化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研究进展 ,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讨论了间歇过程设计优化的几种主要方法 :启发法、数学规划法、模拟退火法和遗传算法 ,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认为间歇过程的研究不仅要从研究方法上强调交叉学科协同来指导间歇过程的研究 ,提出了数学规划法和人工智能法交叉协同的研究策略 ,而且还要从研究内容上进行多方面的综合集成 ,进行设计、生产调度、控制以及市场营销、管理、投资决策等方面的综合集成 ,即进行技术和管理的综合集成研究。比较了间歇过程能量综合的优化模型 ,指出了间歇过程的管控一体化、市场营销和运行操作的集成以及投资决策和设计的集成是间歇过程集成研究的重要内容 ,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地震时频属性及其在油气地震地质技术中应用的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基于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方法研究的认识和实践,综述了地震时频分析属性在地层层序分析和地震储层研究中的应用。在对地震属性的一般性和方法阐述的基础上,讨论了利用地震方法研究沉积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技术,指出频谱分解和分频解释是地震层序分析和储层研究的核心和关键技术。给出了地震层序分析和地震旋回分析的时频分析方法和实例,以及地震储层研究中的频谱分解和分频属性提取的方法和应用效果示例。研究和分析表明:分频解释可以在不同的频带上显示不同级别的地质现象,是地震资料研究沉积环境和储层的有效手段;时频分析是实现地震分频解释的重要手段。提高时频分析方法的精度和分辨率以及在各种实际地质情况下进行实践,将会不断促进方法研究和实际应用效果改善。  相似文献   

6.
《石油学报》2007,28(6):F0003-F000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是以石油地质应用基础研究和实验技术研发、分析测试技术服务为重点的基础研究机构。实验研究中心以中国石油未来重大需求有关的石油地质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高质量实验分析技术研发为重点,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形成石油地质新理论和新方法、新技术,成为我同石油地质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和人才培养中心。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地质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在牛20、纯41、桩74、大芦湖等低渗透砂岩油藏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胜利油区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地质模型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该模型充分利用三维地震、地质、钻井、测井、测试等资料,以定量研究为主要方法,以地层模型、构造模型和储层模型研究为基础。裂缝模型研究是关键,主要包括野外和岩心裂缝研究、测井方法研究裂缝密度、古构造应力场模拟方法预测裂缝走向、现今应力场模拟方法研究裂缝的连通性及分析压裂裂缝的展布方向和储层裂缝对油田开发的影响等。储层非均质地质模型研究主要包括测井资料解释模型的建立、层间非均质研究、层内非均质研究和平面非均质研究。该模型在胜利油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油藏不确定性研究是目前各油藏研究项目的必备环节和各大油藏研究软件平台的必备模块。本文基于文献调研和实例开发项目样本,通过对比研究和总结归纳,对不确定性的概念、特点、研究意义及管控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油藏研究中的不确定性主要是由地下地质体的复杂性和数据资料的有限性导致,具有时效性和阶段性的特点。通过对油藏的不确定性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经验方法在工作中的影响,加强决策的精细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地震勘探技术亦可用于油气运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气运移研究是目前石油地质学中最薄弱的环节。本文从油气运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移机理、定量研究、动态研究)出发,基于地震勘探技术的特点,论述了将其应用于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可行性,并从理论上较全面地探讨了如何将地震勘探中所用的有关技术和成果应用于油气运移的定怀和定量研究中。以期从多学科交叉研究出发,将分属不同学科 研究和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德国气水合物研究计划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研究概况、研究领域和方向、选区和选项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德国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11.
储层裂缝描述与预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多年裂缝研究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裂缝研究的相关成果,简要分析了储层裂缝研究存在的问题、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总结了储层裂缝研究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储层裂缝研究的时间序列、并扼要介绍了储层裂缝描述和预测的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赵生才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1,12(1-2):63-67
从研究概况、研究领域和方向、选区和选项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德国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13.
《世界石油工业》2007,14(1):49-49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是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始建于1956年。以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技术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为主。同时注重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探索研究。具有从原油评价到各项炼油工艺技术及催化剂开发.直到石油产品研制和评价的整体开发实力和研发优势。  相似文献   

14.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随着信息化水平加快提升、工作手段不断丰富,调查研究工作呈现弱化趋势,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低油价的形势下,中国石化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很大,加强调查研究对于推动公司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存在问题和新形势下如何开展调查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15.
碰撞、爆炸灾害下海洋平台风险评估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碰撞和爆炸灾害作用下海洋平台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分析和总结了研究的方法和流程,指出了碰撞和爆炸灾害作用下海洋平台风险评估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高速发展的20年,也是中国近海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不断开拓、进取和发展的20年.这期间,中国近海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已由早期的以烃源岩评价为主的单一研究,发展到现今的以烃源岩和油气源研究为基础、流体包裹体和油藏地球化学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文中回顾了20年来中国近海油气地球化学研究所取得的一些主要进展,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地震岩石学研究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的地震岩石学研究岩石微观结构和地震弹性参数间的关系,为地震储层预测服务;宏观层面的地震岩石学研究岩相和地震反射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地震属性相分析和沉积解释服务。目前,宏观层面的地震岩石学研究尚没有形成一套明确的概念和成熟的方法。首次提出宏观层面的地震岩石学研究应以最小等时研究单元为基础、以测井岩石物理学研究为前提。虽然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密切结合和统计分析仍是主要的研究方法,但这种统计必须建立在考虑地层成因进行分层、分区的基础上。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G区块流沙港组一段进行了地震岩石学研究,较准确地预测了砂体平面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油田开发进入到中后期后,油田的含水量不断增大,开发难度也随之增大。精细油藏描述是以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研究为核心,以认识剩余油分布特征、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目标所进行的油藏多学科综合研究。因此高含水油田的精细油藏描述对油田生产实践和提升开发规律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高含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储集层沉积学研究、储集层原型地质模型研究、定量地质学研究、层序地层学研究、储集层物性和流体性质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以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等.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储集层沉积学研究、开展数字化油藏研究、发展多学科协同研究、大力推广与应用新技术新理论是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管道内可燃气体爆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春利  李芳 《石油化工》2005,34(Z1):721-723
对近20年来管道内可燃气体爆炸过程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评述,以便从整体上了解这一方向目前的研究程度、研究热点和研究方法.并对管道内可燃气体爆炸过程研究的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꾮���´����������о���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钻井导致储层损害的研究包括室内试验研究和现场评价研究两方面。室内研究的目的在于弄清导致储层损害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适的保护储怪措施,如有针地性地选择有昨于保护储层的钻井液以及对现用的钻井液进行评价。文章从储层损害机理、模拟装置的研制、保护技术研究和评价标准制定等方面,对储层损害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总结和分析了钻井导致储层损害的试验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结论:(1)油层损害机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