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莺歌海高温超压盆地压力预测模式及成藏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谢玉洪 《天然气工业》2011,31(12):21-25
莺歌海盆地中深层特别是高温超压地层中,存在着众多的大型勘探目标,但因其所固有的错综复杂的地质特性,使天然气勘探面临的成藏理论、地层压力预测、钻井安全等问题在业界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从而导致该盆地勘探进展缓慢。通过近几年对该盆地地层压力预测模式的研究,发现异常压力层段的波阻抗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局部有强烈的倒转现象发生,结合已钻井的测压、测试等数据,建立起了盆地不同构造位置的压力预测模型,并在该区压力预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还在天然气成藏理论上取得了新的认识,DF13E井在中深层的新近系中新统上部黄流组一段获得优质高产气流,证明了中深层强超压领域(压力系数大于1.8)可以形成优质气藏,拓宽了该盆地天然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2.
针对莺歌海盆地东方13-2大型优质高温超压气田天然气成藏特征存在认识不清等问题,开展了天然气成因、来源及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的系统分析。研究认为,东方13-2气田天然气以烃类气为主,CO2含量低;甲烷、乙烷及CO2碳同位素特征表明天然气为高成熟煤型气,CO2为有机和无机混合成因;天然气轻烃C6、C7系列中环烷烃含量最高,且环己烷占优,生源母质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东方13-2优质大气田分布于DF底辟外围区,具有"上中新统黄流组一段大型海底扇储层、优质浅海相泥岩封盖和断裂(裂隙)输导"三元时空耦合控藏特征。DF底辟外围区主要聚集了早期充注的烃类气,CO2含量低,且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表明天然气呈"高效运聚"成藏特点,是今后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勘探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谢玉洪 《石油学报》2021,42(1):119-127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油)的稳固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勘探管理模式。立足于国家能源安全发展的要求,为解决海洋油气勘探的瓶颈难题,实现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目标,中国海油提出基于多元作业方式协同的海洋油气集约化勘探管理模式,深化了勘探管理原则、管理制度、作业方式、动态管理、环保管理、商务模式和人才培养7个方面的内涵。为实现大规模优质油气储量发现、解决海洋油气勘探关键理论技术难题、实现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海洋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近海浅层规模构造油气藏发现越来越少,深水、深层等复杂油气藏成为重点勘探方向和领域。针对深水、深层面临的油藏地质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勘探实践,形成了潜山宽照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深层古近系岩性圈闭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富含煤地层下薄储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和深水宽频地震勘探技术等创新成果,并在渤海深层潜山、南海深水和东海深层低孔渗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勘探突破。但是,深水、深层勘探仍然面临构造复杂、裂缝发育和各向异性特征强等问题,造成地震波场复杂、信噪比低,成像质量差和岩石物理关系不清等难题,需要在采集装备、采集方式、关键处理方法、基于复杂介质理论的勘探技术和重、磁、震一体化勘探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攻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多角度同步反演在南海西部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上开发的油气田中,由于钻井数量.地震资料的应用在气田的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气田开发的中后期。常规的烃类检测技术和波阻抗反演技术已经无法解决储层物性横行变化的问题和剩余气分布的问题。通过采用多角度联合弹性反演技术获得的弹性参数来描述储层的物性变化和剩余油气分布.基本达到半定量的水平。为气田的下一步开发调整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多角度同步弹性反演(AVA反演)得到的泊松比、纵横波组速度比可以定性识别含气储层和含水储层。利用纵横波组速度比与纵波波阻抗进行交会的办法可以半定量解释出气层的饱和度.反演结果可以用于未知目标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大气田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中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最富油、也最富气的凹陷,凹陷位于渤海海域中部,面积近9 000 km2,新生界厚度最大超过10 km,是渤海湾盆地面积最大、厚度最大的凹陷。渤中凹陷经历了古近纪断陷和新近纪区域拗陷两大阶段。古近纪断陷期双向伸展,形成"四洼一突"格局,断陷经历了由分隔洼陷到汇聚统一的演化过程;拗陷期持续沉降,形成古近系和新近系-第四系"双厚型"结构。渤中凹陷发育沙河街组三段、沙河街组一段及东营组三段3套优质烃源岩层系,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沙河街组三段中-上部、沙河街组一段及东营组三段下部,上覆层巨厚,烃源岩演化程度高。基于统计分析重新构建了渤中凹陷不同层系烃源岩的生/排烃模型,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渤中凹陷烃源岩排油量为512.5×108m3、排气量为311.64×1011m3。渤中凹陷潜山和孔店组储层油气源条件好,有近源特点。区域盖层为古近系下部厚层泥岩,成岩程度高、封堵能力强。潜山地层时代老、岩性硬、经历多期构造运动、裂缝发育、受强溶蚀、物性好、产量高,孔店组砂砾岩抗压实能力强。深层圈闭成群成带发育,规模大,勘探前景大,因此渤中凹陷深层具有形成大气田的条件,是发现大气田的有利领域。  相似文献   
7.
莺歌海盆地中深层高温、超高压领域"暗点"型目标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传统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方法虽对中浅层"亮点"型目标效果显著,但对中深层"暗点"型油气藏识别困难。为此,从Zoeppritz方程Fatti近似公式出发,利用"暗点"型储层AVO截距相对较小的特点,构建了只与纵、横波阻抗有关的"暗点"型油气藏指示因子,该因子可以放大Ⅱ类AVO异常的差异。数值模拟实验表明,该因子可有效识别"暗点"型目标的Ⅱ类AVO异常。实际应用证实了该指示因子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为莺歌海盆地乐东区中深层"暗点"型油气藏的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地震岩石学研究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的地震岩石学研究岩石微观结构和地震弹性参数间的关系,为地震储层预测服务;宏观层面的地震岩石学研究岩相和地震反射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地震属性相分析和沉积解释服务。目前,宏观层面的地震岩石学研究尚没有形成一套明确的概念和成熟的方法。首次提出宏观层面的地震岩石学研究应以最小等时研究单元为基础、以测井岩石物理学研究为前提。虽然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密切结合和统计分析仍是主要的研究方法,但这种统计必须建立在考虑地层成因进行分层、分区的基础上。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G区块流沙港组一段进行了地震岩石学研究,较准确地预测了砂体平面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以文昌L低阻轻质油田的发现为背景,对其发现过程、油藏特征及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着重讨论了油-岩对比、浅海相储层新类型、油气输导体系与运聚优势方向、新技术等几个关键问题。研究表明,文昌组浅湖相烃源岩的排油、运油效率高,能够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珠江组一段上部发育浅海滩坝储层新类型;盆倾断裂与区域性优质海相储盖组合构成了油气输导体系;东沙构造运动导致的断裂体系构建了深层油气与上部浅海滩坝储层间的桥梁。论文还提出了"垂向运聚、次生构造-岩性"油气成藏模式,并就勘探得到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中国海油为实现海上油气勘探可持续发展,大力提升国内海上勘探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新区新领域,在三大领域取得了重要勘探突破。通过深化渤海湾海域大型气田成藏条件研究,持续攻关深层钻井和地震采集处理关键技术,实现了渤海湾盆地潜山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通过对琼东南深水区松南—宝岛凹陷资源潜力和成藏条件研究,转变勘探方向和勘探层系,获得了我国首个深水潜山天然气勘探突破。通过改善资料品质、加深基础研究,实现了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的勘探突破。中国海油在今后一段时期将继续大力提升勘探投入力度,持续攻关深层、深水、高温高压勘探领域,探索潜在富生烃凹陷,不断拓展勘探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