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会才  崔永岩  吴树美  杨平 《塑料》2003,32(6):26-28
以OBSH为发泡剂,采用单螺杆和双螺杆挤出两种发泡工艺研究了淀粉及淀粉与PVA共混体系的挤出发泡行为,并研究了温度、成核剂滑石粉和发泡助剂尿素对发泡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发泡工艺对体系发泡倍率有较大影响;随温度升高发泡倍率略有降低;成核剂滑石粉和发泡助剂尿素的加入使淀粉和淀粉/PVA共混体系的发泡倍率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塑料注塑成型--结构发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用于塑料的发泡注塑成型技术,并重点描述了结构发泡中的低压发泡法、高压发泡法、双组份发泡法和反压发泡法及影响发泡注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微孔发泡塑料的定义及优点,阐述并对比了物理微孔发泡和化学微孔发泡等2种微孔发泡注塑成型工艺;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微孔发泡注塑技术在工艺优化、开模二次发泡、表面质量改善和力学性能预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微孔发泡注塑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脱硫装置中的吸收塔和再生塔经常出现MDEA脱硫溶液发泡的现象。为了解决MDEA脱硫溶液的发泡问题,分析了脱硫溶液的物理性质对发泡的作用,研究了脱硫溶液发泡的原因,探讨了污染物对MDEA溶液发泡的影响,并针对脱硫溶液的发泡现象提出了建议和措施。表面活性剂、Fe S、活性炭颗粒等对MDEA脱硫溶液发泡具有促进作用。实时监测和控制脱硫溶液中的杂质含量,合理利用活性炭过滤器能够有效地控制MDEA溶液发泡。  相似文献   

5.
宋吉威  张纯  刘卫  龚维 《塑料科技》2013,(11):102-106
综述了发泡成型过程中工艺、成核剂、材料特性、发泡剂(发泡方法)等对发泡聚合物材料发泡行为和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发泡成型技术在聚合物材料中改善发泡质量和提高综合性能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展望了发泡技术在挤出、注塑及模压3种成型方式中的基础应用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热硫化硅橡胶海绵发泡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卫华 《橡胶工业》1998,45(12):738-741
研究了热硫化硅橡胶的化学发泡技术和发泡工艺条件,对影响发泡效果和开孔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硅橡胶化学发泡中,需采用预发泡工艺使硫化和发泡速度相匹配,在预发泡中,预发泡时间在150~190s范围内,塑性值为0.6时发泡效果较好;硅橡胶在较低温度下化学发泡成型时开孔率较低,发泡温度升高,开孔率上升。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注塑发泡法制备了微发泡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PP/nano-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发泡量对微发泡PP/nano-SiO2复合材料泡孔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泡量对微发泡PP/nano-SiO2复合材料的泡孔结构具有很大影响。随着发泡量的增加,微发泡材料逐渐呈现欠发泡、均衡发泡、过发泡状态,而且微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逐渐降低,冲击强度则先增加后减小,并在发泡量为8%时达到最大值(5.398 kJ/m2)。另外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微发泡PP/nano-SiO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相对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预测,并获得了与其他相关研究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潘红 《中国塑料》2005,19(7):68-70
通过对碳酸钙、硅灰石和滑石粉填充聚氯乙烯(PVC)发泡人造革的试验,研究了不同填料用量及发泡时间对PVC发泡人造革发泡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若保持发泡配方中的其他组分含量不变,只改变某一填料用量,PVC发泡倍率随碳酸钙或硅灰石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对于滑石粉用量,在发泡时间较短时,用量达到30份,PVC发泡倍率出现最大值,当发泡时间较长时,发泡倍率随着滑石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若保持发泡配方中发泡剂和发泡助剂的相对含量及混合料黏度不变,碳酸钙和硅灰石用量分别达到60份和55份(树脂为80份)时,PVC发泡倍率出现最大值。对于滑石粉,发泡时间短时,发泡倍率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发泡时间长时,填加30份,PVC发泡倍率会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塑料》2015,(3)
研究了烘焙发泡、挤出发泡和模压发泡成型工艺条件对淀粉发泡的影响,讨论了不同发泡温度、发泡时间、螺杆转速、模压时间及发泡剂用量对发泡倍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发泡温度、时间、螺杆转速及发泡剂用量,有利于淀粉的发泡倍率的增加。比较3种工艺条件,淀粉的烘焙发泡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结合发泡成型工艺,分析说明了传统的挤出发泡系统、串联挤出发泡系统的结构设计特点,介绍了动态成型设备和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运输设备在挤出发泡成型加工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了各种不同的挤出发泡系统在发泡成型工艺上的特点;同时提出了连续发泡成型对注气装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云南化工》2017,(7):95-97
石油工程技术一直以来是石油生产的重要技术,是保证石油工程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在当下的环境来说,我国的石油工程技术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不够重视石油工程技术、石油创新投入的资金不足、不注重科研资源的整合等问题的存在,要创新石油工程技术就要充分分析其中的原因所在,从而改变以往的石油工程技术,通过石油工程技术的队伍建设、加大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各方投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制等方式,有效地实现石油工程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为拓宽微孔注塑制品的应用范围,需要改善其表面质量,降低其翘曲变形。模腔气体反压技术、模腔被动控温技术、微孔共注塑技术、泡孔成核速率控制技术、微孔注射压缩成型技术和快速热循环微孔注塑技术等可有效改善微孔注塑制品的表面质量。模腔气体反压技术、微孔共注塑技术和调整加工参数可进一步降低微孔注塑制品的收缩率和翘曲,提高制品的尺寸精度。本文较系统介的绍了这些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塑料注塑成型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气辅注塑、水辅注塑、精密注塑、微注塑、微孔注塑、振动注塑、模内装饰注塑、共注塑和注塑CAE等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器内预硫化和器外预硫化两种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阐述了催化剂预硫化反应原理,并对硫化剂进行了比选,讨论了干法硫化和湿法硫化两种器内预硫化技术的特点。干法硫化技术主要适用于分子筛含量较高的加氢催化剂,而湿法硫化技术主要适用于加氢精制类催化剂。通过对比器内预硫化与器外预硫化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国内外器外预硫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认为器外预硫化技术具有开工时间短、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必将逐渐替代现有的器内预硫化技术成为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主要技术,将是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7种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抽出处理技术、物理屏蔽技术、曝气技术、电动修复技术、化学氧化技术、生物技术和渗透反应墙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应用状况和性能的对比分析,旨在为国内地下水污染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永阳 《塑料制造》2009,(12):85-90
随着三维CAD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表明了在参数化CAD技术基础上对三维CAD技术的新需求,以适应企业产品创新设计的新需要.结合ThinkDesign软件技术应用实例,阐明CAD技术对企业开展创新设计的帮助,得出了参数化CAD技术将向创新协同CAD技术的方向延伸。  相似文献   

17.
烷基化工艺是一种环保的气体加工工艺过程,更能符合炼厂生产要求。文章综述了烷基化工艺发展历程,介绍了液体酸烷基化技术,以及固体酸烷基化工艺、间接烷基化工艺等新兴烷基化技术,对烷基化工艺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绿色硝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综述了近二十年关于臭氧介质二氧化氮硝化技术的研究成果 ,该技术的实验室探索性研究已证明其可用于几乎所有芳烃的环上硝化 ,是最有希望取代传统混酸硝化工艺的一种新技术 ,并且认为臭氧介质二氧化氮载体硝化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是该技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工业废水中氯苯酚类化合物的来源、危害以及处理技术。而处理技术主要介绍了超声波法处理技术、吸附法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处理、生物法处理技术和辐射降解法处理技术。针对生物法处理技术,又通过对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技术、高效菌株技术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王亚新  祁军  张龙 《当代化工》2012,41(5):512-515
针对全球及我国焦化炼油工业的形势,对比延迟焦化技术现状,分析流态化焦化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研究流态化焦化方向和技术路线,并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分析了流态化焦化的广阔前景.对流态化焦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